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时间:2014-11-27

他的诗歌在题材的选取方面,诗歌形式比较多样化,语言上也比较通俗易懂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在题材的选取方面,诗歌形式比较多样化,语言上也比较通俗易懂。

他出生在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 型的官僚家庭中,他在出生后不久,他的家乡接着就发生了战争。无情的战火烧得民不聊生。在他二岁的时候,还是巩县令的祖父就在长安死了,之后紧接他的祖母也去世了。他的父亲白季庚先是从宋州司户参军后被授予徐州彭城县做了一名县令,一年后有因为白季庚和徐州刺史李洧坚镇守徐州有很大的功劳,所以被升任为徐州别驾,当初他父亲为了躲避徐州的战乱,把家居都送往了宿州符离。所以他能在宿州符离安稳的度过他的童年时光。而他从小就聪明过人,读书十分刻苦,据说他读书读的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竟然头发全都白了。可以想象得到他又多么的刻苦。

他是中唐时期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诗歌的创作必须通俗易懂,而且他的诗歌在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上,都在中国诗史上占有这比较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实早在元和初她所创作的《策林》中,他就表现出了写实、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他比较反对离开诗歌本身的内容而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自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一些比较艳丽的诗风,他还分别强调了语言上必须要质朴通俗,议论文就要直白显露,而不是拐弯抹角。写事情更是不能弄虚作假,形式上还要流利畅达,也就是说,他认为诗歌必须在真实的同时,还要浅显易懂,不仅如此还要便于进行诗词演唱,这样才算达到了诗歌的极致。

他对诗歌提出的要求,其实全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说:不管是为君、为臣也好为民、为物也罢,要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就是要为了某些事进行写作,而不是因为要写作而写作。他还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每次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都要仔细询问,读书的时候就要知晓书中的道理,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他所写得诗歌中最成功的作品,在他的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他对于情感因素上的强化。和他之前的叙事诗相比较,他的这两篇作品虽然也是用叙述、描写的方式来表现事件,但是却能把事件简化到不能再简化,仅仅是用一个中心 事件和两三个主要的人物来构思整篇文章,对于能省略的,他就会用寥寥的数笔带过,但是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上,他则是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尽兴,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描写和诗中人物遭遇叙述上有较多语言的作品,也是用他特有的感情把声乐和事件紧紧结合在了一起,让音乐跟随者感情起伏不定,让感情随着事件变化莫测,让他的诗歌在进程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动人的情感力量。让诗中透露出凄楚、感伤、怅惘意绪的诗中人物和事件统统带有感情色彩,也让我们广大读者面对如此的意境和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拔。

他的诗歌题材集中,是他讽喻诗的艺术特色的特殊表现。一般来说他只会去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来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他的主题思想非常的明确。为了让他的诗歌主题更加的明确传达给读者,甚至有的时候在他诗歌的标题下会加上一段小序用来说明他的主题。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了对于人物的刻画方面,他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用他自己的描绘方法勾勒出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事他的诗的诗意让我们觉得并不浅显,他习惯用比较浅白的句子来表达讽喻的意思,从而取得让人惊人的艺术效果。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他非常在意的两类诗作,因为它们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艺术特点,但是又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很大的不同。讽喻诗的目的是兼济”,是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的,大多数写得比较意激气烈。而闲适诗的本意是要“独善”,从独善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艺术情调。

他的的闲适诗在后代有这很大影响,他的浅显平淡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艺术情调,都深深吸引着读者。而且他的这些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和他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对于田园生活的生活态度,因为和后世文人的心理比较吻合,所以能引起后世学者的共鸣,所以他的这种诗歌影响更为深远。

他的思想,综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他留下近三千首诗,提出一整套的诗歌理论。他还把诗比作成为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还认为“情”是诗歌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他觉得天下间最感人的东西就是情,所以说情感对于一首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诗歌的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这样才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传统,比较重视诗歌所表达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用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意义在于让诗人认清现实,对于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于之前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白居易16岁写的成名诗 开篇就是名句 如今已被选进小学语文课本

白居易16岁写的成名诗 开篇就是名句 如今已被选进小学语文课本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时代,诗坛群星璀璨,名作精彩纷呈。李白和杜甫是这一星空中的双子星座,而白居易则是继李、杜之后出现的又一颗诗坛新星。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

2014-09-08 #经典句子

白居易“炫技”之作 共8句写尽东南西北前后上下 令人拍案叫绝

白居易“炫技”之作 共8句写尽东南西北前后上下 令人拍案叫绝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直到今天仍是很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而他自己也是这句话的践行者。诗王的诗一向尚实、务尽,言之有物,总是那么朗朗上口,毫不生涩,唐宣宗当年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2016-02-24 #经典句子

白居易的《花非花》 被宋代第一文豪模仿 写下一首更厉害的名篇

白居易的《花非花》 被宋代第一文豪模仿 写下一首更厉害的名篇

...文采锦绣的大唐,比流行歌曲更流行的是那些文采绝艳的诗歌,比明星更耀眼的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有诗魔之称,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算起来他无疑是有唐一代最耀眼的一颗明...

2012-05-17 #经典句子

听到白居易被贬江西 元稹写下这句千古名句 两人不愧是好朋友!

听到白居易被贬江西 元稹写下这句千古名句 两人不愧是好朋友!

...,作诗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干预现实,也就是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被贬江州之初,白居易首次对自己的诗进行了分类整理,将之分为讽喻、感伤、闲适和杂律四大类。其中白居易最看重的是自己的...

2023-12-11 #经典句子

白居易这首冷门诗 意义深远 是最应该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首诗

白居易这首冷门诗 意义深远 是最应该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一首诗

...的文化运动——新乐府运动。两人在文学创作中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主张辞藻华丽,而更加追求通俗、朴实的语言,但是由于他在唐诗中的突出贡献令他得到一个比李白更加响亮的称号——“诗魔”。白居易...

2020-06-22 #经典句子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答案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答案

...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甫生平,写作背景,知人论世2.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独特的艺术手法3.梳理文脉,解读情感,感受文学形象的人性美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一首...

2024-01-18 #经典句子

吉狄马加 白庚胜 何建明 刘醒龙 池莉 秦文君 丁立梅……65位作家谱写《战“疫”之歌》

吉狄马加 白庚胜 何建明 刘醒龙 池莉 秦文君 丁立梅……65位作家谱写《战“疫”之歌》

...的全民战争振奋精神、呐喊助力,作出一份贡献。“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书据此将作品分为两章。“歌诗合为事而作”部分收录诗作40篇,包括单诗、组诗、组诗节选等类型;“文章合为时而著”部分收录文...

2016-02-11 #经典句子

书写红色文化 抒发爱党情怀

书写红色文化 抒发爱党情怀

...务中心联合举办党旗礼赞——“唐镇杯”庆祝建党100周年诗歌征稿活动,征稿截至10月30日。一批优秀应征稿件已在《浦东时报》陆续发表。征稿结束后,获奖作品与部分优秀来稿将汇编成册。“朱少伟红色故事系列作品诵读会...

2023-10-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