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司马徽介绍诸葛亮时用了一成语 后面还有7个字 却不敢对刘备说

时间:2014-08-02

刘备是最吃亏的,因为前期的刘备,人才过于匮乏且还单一,武将关羽、张飞很牛,但却没有谋士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争斗,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各自人才之间的比拼。刘备是最吃亏的,因为前期的刘备,人才过于匮乏且还单一,武将关羽、张飞很牛,但却没有谋士。

好在当刘备寄居在荆州刘表手下时,终于得到了一段安稳时光,开始搜寻人才,诸葛亮这三个字,终于被刘备听到。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因祸得福,的卢马跳檀溪逃过追杀后,在荆州的乡野民间,遇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然后得到了徐庶,由徐庶临走前,告知刘备:诸葛亮才是真正牛人,让他去请。

但在正史中,其实却很简单,徐庶直接让刘备去请,然后刘备就跑了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顾茅庐根本没有《三国演义》中那般让人眼花缭乱。

但同样在《三国志》中,裴松之注解时,也引用了一段《襄阳记》的记载,却出现了一个蹊跷的地方。在刘备特意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时,司马徽不但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在介绍诸葛亮时,还用了一个成语。

当时的情况,必是刘备请求司马徽给自己推荐人才,并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和人才观,所以司马徽对刘备很坦白的说道:“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即,寻常那些所谓的饱读诗书的平庸儒生们,他们大多是无法认清时代潮流的方向,所以只有认清时代潮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才俊杰,这里便有两位如此人物,一个号卧龙,一个号凤雏……

单看这句没毛病,但通晓成语典故的人,必会清楚,这句“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是出自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一书,全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显然,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只说出了前面一句,后面那句却没有说,是司马徽认为,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不必再说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从“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成语来看,被运用的最广泛的便是,劝人放弃原有信念时说的,比如劝降对方阵营的人物时,几乎都会出现这句。表明,你其实不是屈膝投降,而是认清了历史潮流的人物。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样子,其实关键点就在于后面那句“通机变者为英豪”,即,这一句最完整和正确的表达,是必须要考虑到“变通”因素的。

那么如今再看司马徽向刘备介绍诸葛亮的这成语,显然就有了毛病!因为,刘备找司马徽,是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人才匮乏且单一,主动变通,寻求智谋人才俊杰。而司马徽呢,却只强调了前半句,即:能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却根本没有后面“变通者才是豪杰”意思——这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那么司马徽为何要这样呢?如今已经没人知晓,他的这句: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细究起来,还有修改原句,改变原有意思的嫌疑。显然,司马徽敢这样修改,必有其含义,后人只能揣摩了。也许正是如此,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又说出了一句,更为著名的话。

在司马徽得知诸葛亮真跟随刘备出山时,不无遗憾地说道: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其实,这等于是很直白的解释了,为何司马徽不敢说出通机变者为英豪,这7个字。即,《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已敏锐意识到了,刘备虽是一位堪为霸主的人物,却没有一统江湖的历史机遇,诸葛亮只不过是白忙一遭。

这大概也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必然的,因为罗贯中堪称读懂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所以才给司马徽加上了这句经典台词,以至于达到可以乱真的效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司马徽介绍诸葛亮时用了一成语 后面还有7个字 却不敢对刘备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使用了一成语 其实还有下半句 不敢跟刘备说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使用了一成语 其实还有下半句 不敢跟刘备说

...之后,刘备找到了徐庶。与徐庶聊天时,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现在是最有才能的人,并请他尽快真诚地邀请他。三国史记里是这么说的,但三国志也有一个记载,司马徽推荐诸葛亮到刘备,介绍他的才华,并用一句话表达了他...

2024-01-10 #经典句子

诸葛亮逆天而行 蜀国必亡 当年司马徽一句话便说透

诸葛亮逆天而行 蜀国必亡 当年司马徽一句话便说透

...谈演义不谈历史,三国演义我们发现蜀国一直不得天道,诸葛亮深通玄家道术,可以夜观天象,那么他为何看不透自己的命运和蜀国的结局呢?我们可以大概的看看刘备的政治集团经历了一些什么,早年司马徽对刘备说:“卧龙...

2023-12-21 #经典句子

司马徽说过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司马徽说过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

...掘了很多的人才。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诸葛亮自然不用多说,他为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庞统后来也成为了刘备麾下重要的谋士。他和诸葛亮一样,成为军师中郎将。司...

2023-05-31 #经典句子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 司马徽说了一句话 后来果然应验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 司马徽说了一句话 后来果然应验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司马徽说了10个字,后来字字灵验东汉末年群雄四起,百姓的生活非常辛苦,从混乱的东汉末年到稍显安稳的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百姓们都流离失所。那说起三国时...

2007-04-02 #经典句子

东吴大臣说过一句成语 长辈不时念叨 晚辈却不爱听

东吴大臣说过一句成语 长辈不时念叨 晚辈却不爱听

...荆州反目之时,郑泉就多次出使益州,代表孙权对刘备、诸葛亮商讨双方合作事宜。不过,这种联系由于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的爆发而中止。夷陵之战之后,孙刘双方都有恢复联盟的愿望,于是孙权便派郑泉出使蜀汉去见刘备,...

2023-12-12 #经典句子

鲁肃询问刘备的打算 刘备回答投靠吴巨 这句话是真是假

鲁肃询问刘备的打算 刘备回答投靠吴巨 这句话是真是假

...生在刘备与鲁肃见面之时,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鲁肃和诸葛亮。原文如下:(鲁)肃曰:“孔明安在?愿求一见。”玄德教请孔明出来相见。肃见孔明礼毕,问曰:“向慕先生才德,未得拜晤;今幸相遇,愿闻目今安危之事。...

2023-08-11 #经典句子

刘备身经百战 为何会败在陆逊手里 马良一语中的

刘备身经百战 为何会败在陆逊手里 马良一语中的

...。根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出生于公元183年,比诸葛亮小两岁。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此时的陆逊已有39岁(虚岁),这个年纪就不能说“年少”了。至于说到身经百战的刘备为什么会败给比自己小22岁的陆逊,小...

2014-09-17 #经典句子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田地,钻研史书。刘备便在公元二○七年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打天下,一连去了三次,直到最后一次诸葛亮才接见了刘备(原文是“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在与刘备畅谈时,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向刘备...

2023-10-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