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东汉这位将军貌美如花 打仗悍不畏死 成语“克己奉公”与他有关

时间:2014-07-17

心腹劝谏:明公素来注重以军纪军法约束将士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者:许云辉

(刘秀)

大司马刘秀惊闻家奴被军市令(军中交易场所的主管)以违法乱纪罪名处死后,顿觉颜面大失,急令逮捕军市令。心腹劝谏:“明公素来注重以军纪军法约束将士。军市令执法严明,依法处死目无法纪之人,完全是遵奉您的教令,岂可处罚?”

刘秀从谏如流,立即释放军市令,封其为刺奸将军,且特意告诫众将:“诸卿均需提防军市令!此人法不容情,连我的家奴都敢杀,必定不可能偏私诸卿!”

这位执法严明的军市令,就是大帅哥祭遵。

(一)外柔内刚

祭(zhài)遵聪明伶俐,“少好经书。”虽然家境优裕,却为人低调,严于律己,极为勤俭。长大后,风度翩翩的祭遵进入县衙为吏。他因形象秀美而屡遭上司恶意骚扰。祭遵不动声色,暗中结交豪客杀死上司。此事轰动一时,同僚们看出他是个外柔内刚的狠角色,从此都忌惮他。

刘秀率部途经当地时,祭遵多次以县吏身份求见刘秀,表达归附愿望。他容貌俊秀,举止优雅,深受刘秀喜爱,得以“从征河北”,担任军市令。他执法严明处死刘秀家奴后,继续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出生入死“以功封列侯。”

祭遵虽貌如女子,在战场上却勇如猛虎。在一次激战中,他被敌军弩箭射穿口腔,从脑后飞出,形成一个箭洞,血流如注。众将见他身负重伤,指挥部队后撤。祭遵忍痛“呼叱止之”,继续率部厮杀。士卒们见他视死如归,顿时军心大振,大败敌军。

伤愈后,祭遵奉诏攻打“屯结险隘为人害”的山贼张满。祭遵打其七寸“绝其粮道”,逼迫张满狗急跳墙屡次挑战。祭遵坚守营垒,据不出战。次年春,他趁张满弹尽粮绝,一举剿灭张满所部。

涿郡太守张丰举兵反叛,与先前反叛朝廷的渔阳郡守彭宠连兵。祭遵与其他将领分路平叛。“遵兵先至,急攻丰”。在祭遵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涿郡功曹将功赎罪逮捕张丰,开城出降。

诸将回师后,祭遵“受诏留屯良乡拒彭宠。”他袭击敌将,“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在与彭宠相距年余间,祭遵“数挫其锋”,并成功降服彭宠党羽多人。彭宠死后,叛军土崩瓦解,祭遵乘胜进军平定渔阳郡。

(二)西征隗嚣

光武帝基本平定东方后,剑指在蜀中自立为帝的白帝公孙述,以实现全国统一大业。祭遵奉诏与耿弇等名将,从天水借道讨伐公孙述。大军西行驻扎长安时,光武帝御驾亲征与大军会合。

但是,已归顺东汉的陇右军阀隗嚣拥兵自重,不甘心屈服光武帝,一直与公孙述眉来眼去,企图坐收渔利。他见汉军大兵压境,深恐重蹈假道灭虢覆辙,以各种借口拒绝汉军借道。光武帝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一致建议:“我军可以口头答应隗嚣暂缓进军天水,暗中抓紧加封他的手下将帅,使其加快分散瓦解。”

祭遵力排众议:“隗嚣心怀二志时日已久,我军若按兵不动拖延时日,不仅助长其嚣张气焰,更会让公孙述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加强战备。所以,臣建议立刻进军!”光武帝“从之,乃遣遵为前行。”

隗嚣狗急跳墙,公开反叛,令部将王元占据天水迎战。祭遵率先头部队“进击,破之,追至新关”,立下头功。隗嚣依凭有利地形,伐木塞道,孤注一掷与汉军决一死战。汉军七路后续大军沿渭北平原翻过陇山仰攻陇坻,悉数战败,不得已退兵。祭遵奉诏退守汧地(今陕西省汧阳县名),与其他将领互为犄角,多次击退隗嚣进攻。

两年后,光武帝再次御驾亲征,祭遵继续跟随光武帝攻击天水。汉军连战连捷,隗嚣弹尽粮绝,羞愤而死。王元立其少子隗纯为王,继续与汉军对抗。光武帝因大局已定,决定东归,途径祭遵驻地,特意驾临军营“劳飨士卒”,创作《黄门武乐》与将士们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此时,祭遵已积劳成疾,被光武帝诏赐厚坐褥,上面覆盖御用黄罗伞盖,继续进兵陇下。

(三)鞠躬尽瘁

公孙述深知唇亡齿寒,派重兵出川驰援隗纯。汉军各路将领为保存实力,以粮草不继为由,全体率部撤军。祭遵病情日渐加重,自知时日无多,毅然决定孤军驻守前线。公元33年春,祭遵一病不起,临死前叮嘱部下以“牛车载丧,薄葬洛阳。”部下“问以家事”,祭遵“终无所言”,不久便“卒于军。”

噩耗传回京师,光武帝悲痛欲绝。祭遵的灵枢运回至河南时,光武帝令百官先到临时丧所吊唁,自己“素服临之,望哭哀恸。”灵枢至城门,光武帝再次“阅过丧车,瞻望涕泣。”他亲自用最隆重的太牢祭祀祭遵,出席祭遵葬礼,再到坟地吊唁,继而安慰祭遵家属,表达对祭遵的诚挚怀念。

祭遵被光武帝称赞为“忧国奉公之臣”,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名列第九位,享尽殊荣。

(四)名至实归

祭遵为何能享受如此殊荣?

首先,祭遵劳苦功高。他“修行积善,竭忠于国,北平渔阳,西拒陇、蜀”,敢于砥柱中流,独守前哨阵地,最终以身殉职。他深得人心,进退有据,“不越法度”,尊重地方官员,在武将中独树一帜。

其次,祭遵“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他“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他把所有赏赐悉数分赏士卒,自己“家无私财”,身穿廉价皮套裤,盖廉价布制被子,连夫人都穿不起彩裙。哥哥因其无子,特意“娶妾送之。”祭遵派人感谢哥哥美意,但拒不接受小妾。他告诉哥哥:“我以身许国,不敢考虑子嗣之事!”

最后,祭遵是难得的文武全才之将。他身为武将,却笃好儒学,始终坚持以儒术选拔人才。他饮酒娱乐时,只采用儒家的雅歌投壶(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他建议朝廷为孔子立后,奏请专设五经大夫,被称赞为虽身在军中,却不忘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使用的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的“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

祭遵,一个貌美如花的奇男子,一员悍不畏死的儒将,一名文武全才的开国元勋,用生命谱写出一曲励志战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因其出生年份已不可考,故不知祭遵享年几何。但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一个能为实现理想奋斗终生的人,就是一个幸福且有人生高度的人!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聊《水浒传》:谁说武松的刀法在水泊梁山排第一?

司马光:宁愿绝嗣,也不纳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东汉这位将军貌美如花 打仗悍不畏死 成语“克己奉公”与他有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将军给士兵分肉漏了车夫 车夫把他拉到敌营 诞生一成语流传千年

将军给士兵分肉漏了车夫 车夫把他拉到敌营 诞生一成语流传千年

...对这种做法,尤其是在组织中,更是忌讳这种情况。这个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这句话并非出自某位大家,而是一位军队车夫。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双方军队对战,他把...

2019-05-02 #经典句子

将军忘给车夫分肉 车夫多次驾车将其拉去敌营 留一成语流传至今

将军忘给车夫分肉 车夫多次驾车将其拉去敌营 留一成语流传至今

...过的人物竟然在典籍中留下了自己的大名,甚至还有一个成语都是因他而起的。这件事情还要从公元606年说起,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羊斟还仅仅时一名在宋国大将华元手下当差的车夫。羊斟惭羹即便时一名小小的车夫,可他依旧...

2012-10-09 #经典句子

百官笑话文盲将军目不识丁 他酒后当场作诗一首 留下著名诗句

百官笑话文盲将军目不识丁 他酒后当场作诗一首 留下著名诗句

...相,却还是和一个山大王一样,同僚对他很鄙视。这个人打仗虽然不含糊,但是文化方面不行,却喜欢附庸风雅,平时看书看不懂的地方也不会去问别人,就是靠自己胡乱理解一通,还喜欢自己造字,对自己的文学造诣还觉得很...

2016-06-19 #经典句子

林彪很谦虚的语录 道出了他有“常胜将军”美名的原因 值得学习

林彪很谦虚的语录 道出了他有“常胜将军”美名的原因 值得学习

...不喜欢,而谦虚的人,往往很受人欢迎和尊敬。那么说起打仗,打仗是最喜欢谦虚的心态,因为打仗不知道谦虚,就会好大喜功,就很容易骄傲自满。一个军队,最怕的就是骄傲自满,一支骄傲自满的军队,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2012-03-28 #经典句子

将军喝茶碰到小妾的手 小妾害羞低头 正室看到后说了一句话

将军喝茶碰到小妾的手 小妾害羞低头 正室看到后说了一句话

...,战场上的敌人只要靠近他就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的。他打仗很有一套,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有一次朱元璋的军队被敌方军队拦住,不能前进,还是常遇春独自一人上前把敌方将领的头颅割下,帮助朱元璋渡过难关。也许是因为...

2023-11-26 #经典句子

为后代打算 秦末将军给子孙留下一物 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后代打算 秦末将军给子孙留下一物 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堂上的帮手,首先就是樊哙这名大将军,当时樊哙在外打仗,有人向刘邦偷偷告状,樊哙跟吕后勾结,想要等到刘邦死后插手朝政。当时刘邦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他还因为刚刚外出作战受了伤,这个时候的刘邦因为身体原...

2011-09-06 #经典句子

古代一位美女救一名将军 只因将军这句话美女就自尽 问世此成语

古代一位美女救一名将军 只因将军这句话美女就自尽 问世此成语

...了,就在浣纱美女跳的那条河中投入千金,这就换来了此成语“千金小姐”!

2023-11-29 #经典句子

唐朝时候一位著名将军 没给后代留下遗产 只留了两句话

唐朝时候一位著名将军 没给后代留下遗产 只留了两句话

...说羡慕,但是羡慕也没什么用。我们都知道隋炀帝是经常打仗的,再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法律刘弘基是要进入军队去为国效力的,但是刘弘基的父亲不舍得自己的儿子,害怕他会战死在沙场,于是当时就想了一个...

2023-08-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