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民间保护古蜀文化玉器的漫长历程(1929-2014年)

时间:2013-09-14

得铜器数千种,玉尘三斗,金蚕蛇数万,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1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朱文灿 朱 帆

开头的话:

南宋中期罗泌《路史》卷四“蜀山氏”条,其子罗苹注云:“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萧鉴刺益,治园江南,凿石冢,有椁无棺。得铜器数千种,玉尘三斗,金蚕蛇数万,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四川通志》引《南齐书》记载,“南齐永明九年(公元490年),在广汉县所垦之处,不仅发现一件巨大而奇特的青铜器,它高5尺,周围4尺4寸,四面各 有9孔。而且还发现一枚玉玺,它壁方8分,上有鼻,文曰真帝”。这是广汉发现青铜器、玉器、文字的最早记载。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的文献记载和收藏的实物表明,最晚在五六百年前的明朝,士大夫阶层便把玩、收藏古蜀文化三星堆玉器。200 多年前的清朝,地方官吏便将古蜀文化三星堆玉器贡献给清朝帝王。

一,(1929-1949年)

1,1929 年春,广汉月亮湾乡绅燕道诚祖孙三人,在离家不远的林盘地沟边 掏车水坑,挖掘器物,计有璧、璋、琮、圭、圈、钏、珠、斧、刀及玉石半成品等 400 余件。

2,1931 年春,正在广汉县传教的英籍牧师董宜笃 V.H.Donnithorne 得知此事,意识到这批器物定不寻常,便急急告知当地政府,尽快寻回散失器物,以便把它们保存下来。几天后,董牧师便在市场上买到数件玉石器,交给了华西大学博物馆。

3,戴谦和 Deniel sheets Dye 美籍物理教授、地质学家。在接到董牧师交来的玉器后,戴谦和立即对带来的玉器进行鉴定,当即就断定为商周之物。1931 年 6 月,戴谦和、董宜笃与华西大学摄影员晋先生从成都赶赴广汉,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对月亮湾遗址进行了考察、摄影。

4,1932 年秋,成都著名的金石鉴赏家龚熙台,从燕道诚处购得玉器数件,称 “价值连城”。由此写出的《古玉考》一文,于 1935 年发表在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校刊创刊号上。龚熙台此说一出,立时在成都古董商中引起噪动,他们纷纷奔赴广汉寻找宝物、找燕道诚购买玉器,成都古董市场被“广汉玉器”搅得沸 沸扬扬。

图(1)1929年古蜀玉器的发现者燕道诚一家。

5,1933 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美籍考古专家葛维汉教授 David Crockett Graham 认为,广汉玉器颇有考古价值,乃函询董牧师之详情,并亲至其地考察。 在征得省政府教育厅同意后,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开始大规模科学考察与发掘。

6,成都考古学界对广汉玉器的兴趣,引起了时任广汉县县长罗雨苍的重视。 此时,因大批古董商云集广汉,使得当地百姓群起发掘广汉玉石器。罗雨苍得报后,当即下令保护月亮湾遗址,不准自行乱挖乱掘。1933 年初,罗雨苍以县政府的名义,邀请葛维汉率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

7,1933 年 3 月 16 日,发掘工作正式展开。领导发掘者除葛维汉外,还有林名均。当时社会治安十分混乱,时有土匪夜间抢劫富豪的事件发生。为了防备土匪干扰发掘工作,罗县长派出 80 名士兵日夜保护发掘工作队和发掘现场。共获得各种玉石器 600 多件。事毕,当华西大学博物馆馆员林名均将它们全部移送县政府过目时,罗县长慷慨地说:这些器物很有科学价值,把它们送给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

8,1934 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 Andersson 根据广汉出土和民间的玉器, 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一一《汉州发掘简 报》,发表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会志》第 6 卷(1936 年出版〉上。

9,1934 年,葛维汉整理出历史上第一份有关广汉古蜀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 报告—— 《汉州发掘简报》。他写道:“在四川古墓中发现的器物,大约为公元前 1000 年的时期”。其先见卓识,令人惊讶与感叹。当时的学者、外国学者,老百姓、地方官员、地方军队将领,抱着对中华文明强烈的自信心和热烈向往之情,自觉地担负起丝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义务。由此揭开了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考古发掘序幕。

10,卫聚贤先生是早期田野考古的开拓者、公众考古的先行者。1941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题名为“巴蜀文化专号”,卫聚贤的《巴蜀文化》一文有数万字,并附有大量在四川出土的各类器物的描摹图。他在文中根据成都白马寺坛君庙出土的青铜器及其他考古发掘资料,认为巴蜀文化不仅古老,而且和中原文化有很大不同,首次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1942年《说文月刊》第3卷第7期仍为“巴蜀文化专号”,卫聚贤经过大量补充,仍以《巴蜀文化》为题发表。当时四川地区的考古发掘不多,受“中原中心论”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巴蜀荒蛮、落后。

图(2)1933 年领导广汉考古发掘的葛维汉、林名均。

卫聚贤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他的说法受到普遍质疑,商承祚、郑德坤等学者都不同意义卫聚贤的看法,甚至不同意“巴蜀文化”的提法。由卫聚贤发起的“巴蜀文化”的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地区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巴蜀文化”的概念当时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对,直到60年代以后才得到正式承认,并一直沿用至今,广为人知。

11,1946 年,华西大学以《华西大学博物馆专刊之一》的名义,出版了历史学家郑德坤的《四川古代文化史》,其第四章即为《广汉文化》专章。

二、1949--2014年

12,1953 年,考古专家王家佑携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人来到广汉。历 经三年,王家佑在三星堆月亮湾进行考古调查,在燕道城家里住了许多天,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在王家佑的一再鼓励下,燕道城一家终于在二十多年后,将家藏的部分玉璋、玉琮、玉钏、石璧等文物捐献出来。

13,1957 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了郑德坤的《四川考古论文集》,其中论述了“广汉文化”,并发表了多幅广汉玉石器照片。

14,1970 年文革进入中期,广汉文化馆文物干部敖天照目睹有人在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大量的玉石器出土后不知踪影。古蜀文化玉人头被一些农民看作是晦气的“鬼脑壳”,举锄砸烂;青铜器人头被顽皮的小孩当足球在院坝踢来踢去,然后按 1.8 元1 斤的价格卖给了收购废品的供销社;几个农民把挖到的一堆太阳神鸟金饰、黄金权杖、黄金面具、 金树叶、金鸟头熔化成团卖掉,一部分打成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他为古代遗存的流失四处奔走,1980 年 5 月,四川省考古队在三星堆遗址开始了面积为 1200 平方米的抢救性发掘。

15,1982 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郑德坤的《考古学研究集》,发表了多幅广汉玉石器照片。

16,1986 年 7 月 18 日上午 8 点,上天把叩开古蜀国大门的机会赐给了南兴镇第二砖厂工人杨运洪、刘光才。他们在做砖坯挖土时,突然“砰”一声脆响, 刨出来一看,是一块玉被挖断了。连忙放下锄头,进行了封闭处理,并报告考古 队。考古队星夜发掘,取得了惊世骇俗的成果。这便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 下”的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

17,2000 年 7 月,由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教授张如柏、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玉研究所研究员周南泉等,共同主持的民间三星堆玉器藏品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四川省有关领导、广汉市四大班子及相关专业团体人员参加。

图(3)2000 年 7 月,民间收藏古蜀玉器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

18,2000 年 7 月,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南泉评价三星堆玉器:“三星堆玉器的发现,从文献中看,最晚在明代已开始;从故宫博物馆等处收藏实物看, 约在清代中期就被帝王收藏;而经科学发发掘,并见诸报告的,则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很有名,尤在最近几十年的数次重大发现更为可观,名闻海内外。本人认为,这批精美玉器,绝不能长期在民间散落,其最终的归宿,当然是国家。”

19,2001 年 2 月,北京昆仑出版社出版四川广汉作者刘少聪《三星堆文化探秘 及山海经断想》一书。其中展示部分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文化三星堆玉器。

20,2001 年,张如柏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三星堆玉器矿物材料的初步探 讨》一文。(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教授张如柏,因发现额尔奇斯矿、阿尔 泰山矿而名载 1988 年《英国剑桥科学家名录》,曾担任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审查委员会轮值理事)。

21,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殷志强,几次到成都考察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后,2001 年 10 月 31 日撰文在《文物报》发表。他写道:“四川广汉三星堆附近农民挖出的不少玉器,以圆雕为主,有些玉器的形状及艺术风格与三星堆出土的 青铜器有同曲异工之妙,相当一部分是可靠的,有的玉器相当重要,甚至要改写 玉器史。从其总体风格看,应是商周时期古蜀文化玉器,但这些玉器目前还 没有从学术上得到认可。”

22, 2002 年,商报发表《三星堆古玉器急剧流失亟待各界关注》一文, 报道埋藏大量稀有国宝,地位可与秦始皇兵马俑比肩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古玉 流失严重,国内众多专家及民间收藏界对此痛心疾首。

23,2002 年,张如柏教授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值得重视的三星堆玉器》一文。

24,2003 年,张如柏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再谈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玉器》一文。

25,2003年8月。北京昆仑出版社出版成都古蜀文化三星堆玉器收藏家刘少聪所著 《神秘的三星堆:寻找古蜀文明》一书。

26,2004 年,张如柏教授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战争与洪水是三星堆古蜀国灭 亡的原因》一文。

27,2005 年,张如柏教授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三星堆的玉琮及其组合件》一 文。

28,2006 年10 月 4 日,由重庆市收藏协会、重庆收藏商会主办的首届巴渝藏宝暨鉴宝大赛免费鉴宝活动上,一位黑衣女士带来的三件玉器,被故宫博物馆研究员周南泉当场鉴定为三星堆玉器,而且其中两件玉器价值无法估量。消息传出后,在社会上及文博界引起很大轰动。

29,2007 年,张如柏教授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玉器发展史上的顶峰—— 三星堆玉器》、《三星堆玉器上发现伏羲氏标志》两篇文章。

图(4)重庆巴渝藏宝暨鉴宝大赛上,一女士展示古蜀玉璋。

30,2007 年,四川成都汉德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的三星堆玉器艺术馆,成立于成都武侯祠景区。该馆珍藏着上千件三星堆玉器。

31,2007 年 8 月,香港凤凰卫视播放五集三星堆玉器专题片《迷失与复活》。 第一集古蜀的面纱,第二集失落的历史,第三集王权的威仪,第四集先民的信仰, 第五集帝国的艺术。

32,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于 2007 年 12 月 27 日,播放《三星堆古玉方舟》节目。古玉方舟现存成都汉德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三星堆玉器艺术馆,被定为 国家一级文物。

33,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参与三星堆发掘工作的已故考古学家王家佑,2007 年 12 月 27 日到三星堆玉器艺术馆参观。王老对民间有识之士收藏古蜀国文化三星堆玉器高度赞赏。在参观玉版画时,他说道:“这组玉版画很有研究价值,可以出一本书,让世人了解古蜀国的各个社会形态。”王老还对三星堆玉器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34,2008年,四川成都汉德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三星堆玉器艺术馆,将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样品送到香港一机构,进行科学仪器检测,结论为真品。

35,2008 年 1 月 21 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讲述玉版画的故事。 在四川成都的三星堆玉器艺术馆,有一件由32块透闪石龙溪玉玉板组成的巨幅古蜀国玉版画。玉版画构思宏大,雕刻精美,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细腻的写真, 雕刻着古蜀国人的祭祀、生活等各种场景。

36,2008 年 1 月 22 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放《全身布满诡异 线状纹饰的变形祭司》。说的是四川三星堆玉器艺术馆,有一件古蜀国的玉制雕像,它的名字叫变形祭司。雕像通高 110.5 厘米,上宽 30 厘米,下宽 26 厘米,双面。其 面部表情庄严肃穆,眼角上翘,鼻宽口阔,双唇紧合。祭司双手向上方伸展,双 腿呈半蹲式弯曲状,全身布满诡异的线状纹饰。

37、2008 年,张如柏教授在四川《收藏参考》杂志发表《美人鱼,神话中的现 实》一文。

38,2008 年,周南泉著《古玉断代与辨伪.古玉人神仙佛卷》。其中第99--111 也系《三星堆文化与神人》一文。他曾亲眼见过的民间藏品,描述三星 堆文化玉器的大致情况。可知,三星堆文化玉器虽然发现较早,但到大规模的发 掘,相隔了五十多年。1986 年的大规模的发掘是当地基本建设已经开始的情况 进行的。而且著名的二号祭祀坑还是在考古发掘行将结束时,由砖厂工人挖土 发现的。所以说,三星堆文化玉出土的情况很复杂,在民间有很多早年出土的传世品应当是正常的。

图(5)北京故宫博物院周南泉在重庆鉴定古蜀玉器

39,2008 年 2 月 25 日,新华报业网讯发表消息,《四川民间发现多件石文物》,报道一个直径达 5.76 米的巨型玉石板太阳轮,近日惊现四川成都。

40,新华网北京 2008 年2月29日电(吴广生)《四川:巨型玉石板太阳轮上发现古蜀人锯玉器的图案》。

41,新华网北京 2008 年2月29日电(吴广生)《四川民间收藏的玉琮上发现古蜀人炼铁打铁图案》。

42,2008 年 3 月 7 日,香港大公网报整版发表《三星堆玉器改寫中國歷史》图文。报道成都民间珍藏着数千件三星堆玉器。一个直径达 5.76 米的巨型玉石 板太阳轮,雕刻有古蜀人犁田、播种、插秧、打猎、战爭、祭祀、制陶、锯玉石等內容。反映了古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冶铁琢玉技术早于中原。

43,新华网北京 2008 年 3 月 29 日报道,《四川民间发现罕见雌雄同体人玉石器》。四川民间近日发现罕见的雌雄同体的“双性人”玉石器实物, 这表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双性人”现象,早在古蜀时期可能已经存在。

44,2008 年4月2日,新华网北京电(吴广生),继为三星堆博物馆 的国家藏品——重达数吨的三星堆玉石年代进行检测后,成都理工大学日前又为当地一位农民挖出的一块像石头样的器物,进行鉴定。至此,成都理工大学采用 现代科技手段,已经鉴定各种古蜀三星堆文物上百件。

45,2008 年 6 月,四川《收藏参考》杂志发表文章《问玉三星堆》一文,披露在四川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真伪辨识上,官与民的观点针锋相对。文章说,2006 年 10 月“黑衣女携神秘三星堆古玉赴渝鉴宝,专家鉴定价值无法估量”的消息立即被各大网站转载, 在社会上及文博界、收藏界引起极大轰动。由此引发了新一轮三星堆古玉真伪的 “官民之辩”。

46,2009 年,张如柏教授在台湾珠宝杂志发表《三星堆发现人首鱼身玉器》一 文。在上述多篇论文章中,张如柏教授根据成都地区收藏者手中所见的实物,详细讨论了三星堆玉器,均附有大量的、精美的实物照片。

47,2009 年 5 月 16 日,在福建厦门,由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厦门海峡两岸促进会、新加坡点石文化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三星堆古玉文化研讨会”上,展出了上百件来自民间的三星堆古玉器。其巧夺天工的造型和工艺水平,令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图(6)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教授张如柏

48,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2009 年 9 月在《科学人》杂志发表《三星 对玉石文字和汉藏语系研究的启示》一文,声称看到解读五千年蜀夏文化的一线 曙光。

49,2009 年,张如柏教授自费先后出版了《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一书三 册,在海内外古玉研究界引起轰动。一个非考古、历史学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 在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出版了如此资料详实的专著,实在难能可贵。

50,2009 年 9 月,《三星堆研究第三辑--玉器专辑》由众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該书为香港楊建芳师生生古物研究会图录系列之六,主要介紹三星堆玉器的工艺技术与显微痕迹探索。包含微痕迹的定义,微痕迹的成因探讨及三星堆出土的 35 件玉器的工艺微痕照片及其解读。另有 11 件器物的矿物成份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用于玉器成份分析的初步探索。

51,2009 年 10 月,首届“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会议”,在四川西昌召开。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物学会玉器鉴定组组长、宝玉石协会 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周南泉,原文物交流中心主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古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渊源关系。

52,2010 年,成都古蜀文物收藏家钟鸣在南方周末报发表《蝌蚪文是不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三星堆玉石文字考?》一文。提出,夏朝历经十四代十七王,足见盛世,不可能没有文字。

53,中华玉祖艺术馆馆长谭石蓉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一类咨商--国际信息发展组织、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评选为 2010 年民间十大收藏人物。1995年,谭石蓉花 5 万元在成都青羊宫文物市场买到第一件三星堆玉器,从此对三星堆玉器的收藏一发不可收拾。2010 年,她和几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在重庆长寿区长寿湖畔建起一座中华玉祖艺术馆,600 余件三星堆精品玉器有了归宿。

54,2010 年 11 月 27 日,香港凤凰卫视《走读大中华》栏目,播出了《谁在收藏历史,三星堆玉器保护困局》专题片。其中对发掘四川三星堆过程中的"三星堆文化时期玉器无人保护的困局"、"成都民间三星堆玉器收藏家窘迫现状"、"三星堆玉器真假之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同时,对福建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在三星堆玉器收藏过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进行了细腻的描述。这期节目创下了《走读大中华》2010年度最高收视率,引起轰动。

图(7)珍爱国宝,探索文明起源,首届中华文明起源高峰论坛人员合影。

55,2010 年 12 月 8 日,重庆晚报发表《私藏数百件“三星堆玉器”是粗制滥造的赝品? 》一文。文章说,重庆仓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属下的中华玉祖艺术馆,陈列着 600 余件包括三星堆纵目、面具等标志性特征人物,以及有祭祀特征的大量玉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称是粗制滥造的赝品。国家文物学会会员、 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郝晋珠反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给出的结论比较武断,“不能因为三星堆博物馆没有该类物件,就否认民间三 星堆玉器的存在”。

56、2011 年 1 月 20 日,南方都市报发表《上古玉集体亮相上古文化艺术馆》的消息,日前,民间最大的古玉专题艺术馆——上古文化艺术馆在厦门正式开馆。

57,2011 年 6 月 3 日,经济周刊发表《玉石行情看涨,民间收藏家获国际殊荣》一文。在 5 月 27 日召开的重庆首届中华文明起源高峰论坛上, 民间三星堆玉器收藏家谭石蓉、王猛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一类咨商--国际信息发展组织(DEVNET)表彰,其中谭石蓉斩获了“文化保护与传承卓越贡 献奖”。

58,2011 年 6 月 2 日,人民网发表《四川女子痴心求证三星堆文化》一文。 介绍重庆仓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石蓉,近期邀请国内外考古学家、文博专家、民间收藏家、语言文字专家 200 余人,汇集到重庆长寿湖中华玉器博物馆,通过民间收藏的 1000 余件三星堆出土的玉器,探寻中华文明诞生更加久远的源 头,求证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收藏家协会会员、三星堆玉器收藏家朱文灿,在重庆首届中华文明起源高峰论坛上宣读《去掉偏见,重视民间三星堆玉器收藏》的论文。

59,2011 年 6 月 17 日,人民日报发表李舫、赵聪采写的为三星堆解未解之谜——张如柏与《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图文。报道称,四川成都民间收藏爱好者经过 10 余年努力,收藏了不少于 2000 件三星堆玉器,品种多,造型优美,做工精湛。据张如柏教授研究证明,在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上,有 1000 多 个文字出现,有炼铁、打铁、打兵器、犁田、筑城墙、做陶器、祭祀等图像。散落在民间收藏家手中的玉器,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古蜀国在政治、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全貌。

60,2011 年 7 月 22 日,四川日报发表《在玉器上的古蜀文字里寻找三星堆 之谜的钥匙》,报道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教授、宝(玉)石协会理事张如柏出 版的《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一书,引发了探索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的 神秘谜题。

(8)2011 年 12 月 29 日,古蜀玉器收藏家朱文灿,被评选为十大收藏家之一。

61,2011 年 8 月 8 日,香港《大公报》刊登《三星堆玉石器寻根中华文明》 。

62,2011 年 12 月 29 日,由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组委会、 智慧工程研究会、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中藏网等部门,共同举办的 2011 收藏年会上,北京三星堆玉器专题收藏家朱文灿,被评选为十大收藏家之一。

63,2012年,福建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抽取10多件古蜀文化玉器,到厦门大学的一个研究所做鉴定,结论是:“表面无任何化学物质残留。”排除了古蜀文化玉器表层系现代人用化学手段做假的可能。

64,2012 年 2 月 28 日,人民网发表《组图:民间收藏大家朱文灿收藏的三星堆玉器》一文,并配发 20 张三星堆玉器图片。朱文灿,籍贯重庆南川区,1947 年生,青年从军,戎马生涯二十余载,多次立功受奖。1982 年获解放军科技进 步二等奖后,晋升人民解放军 81869 副部队长,授上校军衔。九十年代初夏 海经商,成规模、成系统专题收藏三星堆玉器,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玉专家周南泉高度评价:“世不多见,堪称国宝”。

65,2012 年 3 月 14 日,新华网发表《保护三星堆玉器周南泉功不可没》一文。指出,据《四川通志》引《南齐书》记载,“南齐永明九年(公元 490 年),在汉州所垦之处,不仅发现一件巨大而奇特的青铜器,它高 5 尺,周围 4 尺 4 寸,四面各有 9 孔。而且还发现一枚玉玺,它壁方 8 分,上有鼻,文曰真帝”。这是 广汉发现青铜器、玉器、文字的最早记载。

66, 2012 年 3 月 22 日,三星堆玉器收藏家钟鸣,在深圳特区报发表《重铸国史》一文,指出人在古物上吃的亏,有史可鉴。上世纪,王国维便说过:“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最先有孔子壁中书,遂有汉代今古文学兴,晋代出汲冢竹简, 便有经典新释。近代更甚,上世纪号称的华人四大学问,甲骨学,敦煌学,汉简 学,内阁大库档案,也都因古物发现而盛极一时,延续至今。

67,2012 年 6 月 16 日,张思勇、张丕强、梁锦华在中藏网发表《古玉 史上的奇葩》一文。

68, 2012 年 7 月 26 日,范勇发表《发现三星堆》一文,揭示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了解,从而获得了一个具有地方性和重要性兼具的古蜀文化和古蜀王国的重要年代坐标体系——未来的历史的坐标,将因此而改写。

69,2012 年 7 月 30 日,新浪网发表张如柏教授《被遗忘和被边缘化了的三星堆文化及其玉器》一文。

图(9)2013年5月,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杨国华、谭石蓉著《神秘.神圣.神器——中华玉祖艺术馆珍藏集》

70, 2012 年 8 月 28 日,经济网发表张如柏教授《解读三星堆器物中的文字密码》一文。指出,四川广汉三星堆地区发现的竹简与考古学文献中报道的竹简 ,最大不同之点是,它上面的文字是用一种金属工具刻的古蜀文字,而不是用笔写在上面的。这些刻在竹简上的文字与《三星堆玉器上的古蜀文字》一书中的文字体系、风格、形态基本一样,因此无疑是古蜀文字。

71, 2013年5月,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杨国华,谭石蓉著《神秘.神圣.神器——中华玉祖艺术馆珍藏集》,采用中、英双语,图文并茂,全面、详细地概述了中华玉祖艺术馆馆藏的数百件玉石器,其中有大量的文字和图案均用摄影和拓片形式完成。全书由“玉神树”、“太阳轮”、“生肖”、“性文化玉人”、“类书符号”、“玉人”、“玉人首”、“人与动物”、“动物类”、“玉面具”、“璋璧刀钺”、“其他”和“祭坛”共14个部分组成,典型图片共数百幅。通过本画册的出版,以期带给读者全新的感受,让其尽情领略玉器文化的博大精深。此书更大的价值在于希望通过其问世,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及学者的关注和支持。

72,2013年,四川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样品,经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检测、分析,结论为:“该玉器根据外观特征及扫描电镜检测,所涉及的人为作假因素皆可排除,应为真古玉。”

73,四川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竹简、树皮、蚌壳、鳖壳、蛤壳、龟壳、牛骨及动物牙齿上,均有古蜀文字出现。说明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采集各种有机载体材料,镌刻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记录重大的历史事实和事件。 2014年5月,有藏家的古蜀文物中的一片乌木,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迈阿密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进行碳14检测,其年代为距今4860—4825年。正负误差35年。这个检测报告,得到包括在内的130多个国家认可。

作者/来源:古蜀探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民间保护古蜀文化玉器的漫长历程(1929-2014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流传下来的10条谚语 记住的不是知识 是智慧!

民间流传下来的10条谚语 记住的不是知识 是智慧!

...琢:雕刻。道:道理,规律。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道理。指学习是人成长的必由之路。6.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若要奖赏重在讲信用,应做到言出必行,落到实处;实施刑罚时一定要有正当理由,以...

2017-04-28 #经典句子

「母亲河畔的中国」探访黄河文化主题民间博物馆 听老物件诉说千年古事

「母亲河畔的中国」探访黄河文化主题民间博物馆 听老物件诉说千年古事

...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如今馆内现有藏品包括碑刻、瓷器玉器、文史资料及其他藏品4大类,朝代跨越南北朝至民国期间。2015年,高青述青藏古博物馆被山东省文物局定为省级非国有博物馆,2018年便被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梁犇...

2014-05-21 #经典句子

红山文化考证:红山玉器研究仍有很大空间 许多未解之谜仍需研究

红山文化考证:红山玉器研究仍有很大空间 许多未解之谜仍需研究

...有的指小河沿文化一类。由此可见,红山文化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单一,是多线条的,有一个大的文化系统,大的文化系列,包括有一些亲近的文化关系,一些相关的文化类型。

2016-09-21 #经典句子

遗产日民间文物鉴定热闹非凡:“来这里 只为听一句实话”

遗产日民间文物鉴定热闹非凡:“来这里 只为听一句实话”

...层、外三层的宝贝,但很快被“泼”了一盆冷水。现场的玉器鉴定专家,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员张尉很明确地告诉他:“这些都是现代工艺品,不是古物。而且雕刻工艺也并不好,价值很低。”抱着一对明黄色乾隆珐琅彩瓷器...

2023-06-30 #经典句子

民间12句经典俗语:鸟随鸾凤飞能远 人伴贤良品自高

民间12句经典俗语:鸟随鸾凤飞能远 人伴贤良品自高

...。十一、能受天磨真硬汉,不遭人忌是庸才能经受住人生历程中的种种磨难,才称得上真正的硬汉;庸俗无能的人,自然是没有人去嫉妒的。十二、宁做泥里藕,不做水上萍喻指做人要像泥里白藕,其品质是清雅、沉稳、忠厚的...

2017-07-15 #经典句子

良渚入遗后故宫首展!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对话!

良渚入遗后故宫首展!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对话!

...英殿东、西配殿展出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申遗历程,让观众走近五千年前的中国早期文明,了解今人在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

2014-05-01 #经典句子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杜甫这三句忧国忧民的诗无人能及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杜甫这三句忧国忧民的诗无人能及

...诗篇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写尽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历程和底层百姓的生活。在他众多忧国忧民的诗篇中,除了《三吏》与《三别》,小编认为这三句最具代表。1. 朱门酒肉臭(xiu四声),路有冻死骨。这一句出自《自京赴...

2023-11-18 #经典句子

从“玉石”到爱情的“象征”:聊聊坚贞不渝的爱情下的玉文化

从“玉石”到爱情的“象征”:聊聊坚贞不渝的爱情下的玉文化

...比作玉石,希望其永恒而又美好。四、总结从玉石的发展历程来看的话,随着人们生产技术、雕玉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石已经不单单是原来的“石头”,而是转化成了人们的寄托。任何美好的事物或者是人,都可以寄托在玉石上...

2007-12-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