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篇不到200字短文 含近20个典故 且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型

时间:2013-03-09

原文如下: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张潮《幽梦影》第四则,用字不到200个,竟然密密匝匝地罗列了近20个文化典故。

原文如下: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处宗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史最著名的物与人的组合,它们“千秋不移”地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诗文书画种种形式流传——甚至包括文中所言的松与秦始皇,鹤与卫懿公等“反面教材”。

其中有些组合我们非常熟悉:

——菊与陶渊明。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与林和靖(名逋)。

林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莲与周敦颐(号濂溪)

周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草与屈原(字灵均)

屈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桃与避秦人(《桃花源记》人物)

陶潜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荔枝与杨贵妃(号太真)

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琵琶与王昭君(世称明妃)

杜甫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还有些组合我们不太熟悉——起码悦华不太熟悉,故整理如下。

①竹与王子猷

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他一生爱竹。在《世说新语》“任诞”部记:

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须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有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所用典故源于王子猷爱竹。

②杏与董奉。

董奉,字君异,三国吴人,著名医者。葛洪在《神仙传》中写他隐居庐山时“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郁然成林”。

等杏子成熟后,就“于林中做一草仓”,让人自行以谷换杏,“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人”。

这就是称中医界为“杏林”的来源。

③石与米芾。

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因言行与癖好特别,被称为“米颠”。他爱石成痴的故事见诸后人笔记甚至《宋史》中。

《宋史》米芾传:“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

而后人笔记中的记载则更有趣。《宋人轶事汇编·清波杂志》卷一三:

米元章守涟水,地接灵璧。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加以美字。入书室则终日不出。时杨次公为察使,知米好石废事,因往廉焉。至郡,正色言曰:“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公务,犹惧有阙,那得终日弄石?”米径前以手于左袖取一石,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清润。米举石宛转示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殊不顾,乃纳之左袖。又出一石,叠嶂层峦,奇巧又甚。又纳之左袖。最后出一石,尽天划神镂之巧。又顾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忽曰:“非独公爱,我亦爱也!”即就米手攫取之,径登车去。

杨杰先是一本正经地批评米芾玩物丧志,最后却被米芾的奇石迷倒,以至夺石而走,读来令人莞尔。

米芾爱石、拜石遂为后世绘画著名题材,自古至今,画作层出不穷。

④茶与卢仝、陆羽

唐人陆羽被称为“茶圣”、“茶仙”、“茶神”,曾著《茶经》,这个大家非常熟悉,而比他稍晚出的卢仝也以喜饮茶而出名。

卢仝,自号玉川子,为晚唐诗人,卢照邻之后。他写过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因其中脍炙人口的“七碗”之吟而被称为“七碗茶诗”或“玉川茶歌”: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后世以此作书者亦很多。

⑤瓜与邵平、鸡与处宗

这两个典故后人多不知。

邵平,也做召平,《史记丨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

处宗,晋人,生平不详。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

因了这则故事,后人遂用“谈鸡、鸡谈”等形容玄谈、清谈;而以“鸡窗”代称书斋。

至于莼鲈与季鹰、鹅与羲之、蕉与怀素等,因限于篇幅就不谈了。而秦始皇与五大夫松、卫懿公与鹤则辟专文再谈。

总之,《幽梦影》里的这则清言,将很多传统典故汇集在一起,了解一下,对我们学习古典文化很有益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篇不到200字短文 含近20个典故 且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根据新教材编写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短文阅读有难度!

根据新教材编写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短文阅读有难度!

...形容。第五题、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第一个是典型的比喻手法,第二题是把小水塘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手法,第三题是典型的排比手法,第四题中这不就是什么,典型的反问句式,所以是反问的手法。第六题、按要...

2023-01-16 #经典句子

胡适的一段短文 远见卓识 这首白话诗更具有代表性

胡适的一段短文 远见卓识 这首白话诗更具有代表性

...,更不要通篇都是滥调套语。写诗也可以不求对仗、不用典故,甚至可以使用俗语。下面就介绍胡适的一段短文,远见卓识,这首白话诗更具有代表性。《文学改良刍议》(节选)作者:胡适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

2023-12-31 #经典句子

莲花似六郎 六郎似莲花 一篇短文读懂诗词创作中的拟人与拟物

莲花似六郎 六郎似莲花 一篇短文读懂诗词创作中的拟人与拟物

...人所未有。然亦是用荷花似六郎之意。荷花似六郎是一个典故,出自《旧唐书·杨再思传》 :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 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2023-12-03 #经典句子

考研英语短文写作的三大基本要素:框架结构 连贯衔接和遣词造句

考研英语短文写作的三大基本要素:框架结构 连贯衔接和遣词造句

...的文章都是有框架结构的,英语短文也不例外。常见的、典型的英语短文的框架结构是开篇+主体论证部分+结论段(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三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论点+论据+结论,实际上这也是汉语写作的常用框架结构。...

2023-06-03 #经典句子

小学低年级阅读短文想要提高成绩应该从哪里入手?名师有方法

小学低年级阅读短文想要提高成绩应该从哪里入手?名师有方法

...在哪里。下面是我们老师在教研和阅卷过程中整理的一些典型的错误和题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没有完整句子、段落的概念以及对人物所说的话的认知题目1:文中共有多少句话?题目2:第一段中共有多少句话?题目3:用...

2022-12-08 #经典句子

高中英语短文改错题这样做 考场不丢分 给你洪荒之力

高中英语短文改错题这样做 考场不丢分 给你洪荒之力

...得高中英语短文改错题特别难,考试的时候一个错误也找不到,课后老师讲卷子或者对答案的时候,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明明有那么明显的错误,就是找不出来。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首先,要明确短文改错题考...

2008-06-30 #经典句子

「详细整理」高中英语:含3500单词的40篇短文 高效单词记忆法

「详细整理」高中英语:含3500单词的40篇短文 高效单词记忆法

...下一篇给大家整理了其他资料,记得关注我哦,不然就找不到啦如果大家有高中学习上的问题,可以和学姐说,我会针对性的给大家一些建议, 还有清华北大学长学姐总结的《直击高考漏洞》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私信领取,...

2023-10-25 #经典句子

高考英语:必备40篇经典短文(英汉互译) 名师鼎力推荐

高考英语:必备40篇经典短文(英汉互译) 名师鼎力推荐

...动的找到答案,到了高中同学们会发现原文中基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更多的是需要靠同学们去理解文意,只有把文章理解,在文章中去寻找线索,才能准确高效的解题。要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自然是离不开课外阅读的。所以...

2020-05-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