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俗语:“门前坟 房后水” 这句话并非迷信 生活中不妨留意

时间:2012-12-19

何谓门前坟,房后水?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门前坟,房后水就是建房时要在屋前避开坟地,屋后避开河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相较于古人,现代社会的人何其幸福,不仅生活在一个自由、法治、公平的社会,还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科技,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虽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极为便利,但也让我们丧失了应有的“敬畏”之心!比如对老祖宗“经验之谈”的敬畏!

诚然,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还是其他方面,现代社会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碾压”封建社会,但这并不是我们轻视古人的理由,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老祖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智慧,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流传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俗语!

有些俗语看似充满了封建迷信的色彩,实则细究之下颇有深意,比如建房最忌“门前坟,房后水”。

何谓“门前坟,房后水”?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门前坟,房后水”就是建房时要在屋前避开坟地,屋后避开河流。

我们先来看为什么要在屋前避开坟地!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的“死亡教育”都做得很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是缺失,提起死亡人们总会联想到“鬼神之事”,就连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要对鬼神“敬而远之”,因此中国人总是极为害怕提及“死亡”,因为害怕,所以连带着对埋葬故去之人的坟地也极为忌讳。

试想一下,若是自己住的房子面前是一片墓地,每天起来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坟头,你会作何感想?会不会觉得很恐怖,很晦气,很不适?长此以往,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再者说来,墓地所在之地大都过于阴森,生人久居对身体有益无害!

再来看为什么要在屋后避开河流

如果说忌讳“门前坟”还可以理解,那这“房后水”可就没有道理了,毕竟人类社会向来是“择水而居”,没听说对水流还有忌讳,现代社会中的住宅但凡靠近一条“臭水沟”,都敢说自己是“水景房”,从而身价倍涨,所以避开河流完全没有道理啊!

其实古人讲究避开“房后水”并不是有什么忌讳,而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封建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古人所建住宅大都是很简单的土木结构,不像现在一样有很扎实的地基。

所以难以承受河流的侵蚀,若是屋后有一条河流,河水暴涨时很有可能就会冲毁房屋,就算水流平稳也会逐渐的侵蚀住宅的地基,长此以往,住宅必然会成为“危房”,威胁到主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古人在建房时会尽力避开河流,就算实在避不开,也会选择让住宅面对河流,这样即使有什么变故,也能第一时间发现,不会像屋后那样“两眼一抹黑”!

这两句俗语对现代的住宅选址有借鉴意义吗?

现代社会的人大都是直接从开发商手中买房,很少像古人一样自己建房,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的智慧就过时了,开放商所建的住宅自然不会堂而皇之的面对墓地。

但现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开发商拿地越来越困难,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开发商会将墓地“夷为平地”,然而在上面建造住房,如果一时不慎买到这种房子,心中难免会觉得别扭和膈应。

再来说水流的问题,现在社会的住宅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坚固的地基,不惧水流的侵蚀,但是这其中又会涉及到卫生和小孩子的安全问题等。

现代社会“房事可是头等大事”,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得很多人不仅“倾家荡产”,还要背上几十年的房贷,所以我们在买房前一定要小心谨慎,货比三家,不要草率决定!

“门前坟,房后水”的本质——“风水堪舆术”

从本质来看,古人所说的这句俗语其实就是“风水之道”,提起风水堪舆术,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堪舆术又称“相地术”,“风水”一词最早出现在晋朝郭璞所撰写的《葬书》:“《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正宗的“风水堪舆术”是对住宅或墓地的地脉、山形、水流及坐向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控”和综合的考量,从而选择出最适宜建造阳宅或阴宅的地方,因此“风水堪舆术”并不等同于封建迷信,尽管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封建糟粕”!

所以我们不应全盘否定“风水堪舆术”,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小结:

虽然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都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提并论,但我们千万不能因此小觑古人的智慧,现在所流传的每一句俗语都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提炼”出来的,既然能够代代相传,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应对其持有一颗“敬畏”之心,切勿不屑一顾!

参考资料:《论语》《葬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俗语:“门前坟 房后水” 这句话并非迷信 生活中不妨留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门前坟 房后水” 这句话并非迷信 生活中不妨多加留意

俗语:“门前坟 房后水” 这句话并非迷信 生活中不妨多加留意

在农村,从来都不缺少俗语,这些俗语都是经过多年的经验演变而来的,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直到现在,很多老话俗语依旧被我们适用。千百年来,古人在某些方面无疑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根据盖房子的经验,总结了...

2024-01-19 #经典句子

民间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古人的经验之谈 并非单纯的迷信

民间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古人的经验之谈 并非单纯的迷信

...冷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农村民俗及不为人知的新鲜事,不妨点击上方的关注订阅!今天,我们分享的俗语话题是:“穷算命,富烧香”,老话里原来蕴藏着人生成功的方法!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都会选择在闲暇时候或者...

2023-07-05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下半句少有人知 老祖宗经验之谈

农村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下半句少有人知 老祖宗经验之谈

...语:“头西脚东,睡觉遭殃;3寸长寿,4寸无忧”,平时不妨留意俗语:“不嫖莫转,不赌莫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训,不妨一看俗语:“门前坟,房后水”,这句话可能并非迷信,生活中不妨留意古人讲:“腿长脚瘦,家...

2016-04-03 #经典句子

俗语说:不怕红杏会出墙 就怕野花会进房 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俗语说:不怕红杏会出墙 就怕野花会进房 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语说:不怕红杏会出墙,就怕野花会进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在我国,俗语是一种红遍大家南北的语言形式,不管男女老少,平时说话的时候都可能说出那么几句俗语,通俗易懂的特点就注定了俗语受欢迎的结果。很多人看...

2023-05-26 #经典句子

俗语“恩爱夫妻不到头” 此话并非迷信 老祖宗的忠告有依据

俗语“恩爱夫妻不到头” 此话并非迷信 老祖宗的忠告有依据

...冷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农村民俗及不为人知的新鲜事,不妨点击上方的关注订阅!今天,我们分享的俗语话题是:“恩爱夫妻不到头”,为何不能到头?老祖宗的话值得一听!在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2023-10-23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话有三不说 亲有三不走” 啥意思?生活中不妨留意

农村俗语:“话有三不说 亲有三不走” 啥意思?生活中不妨留意

...村俗语:“话有三不说,亲有三不走”,啥意思?生活中不妨留意我们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变得丰富多彩,那也是不容易的。想要过得好,不管是说话还是交友,都要讲究一番,...

2023-09-24 #经典句子

俗语“人睡三觉 命比纸薄” 指哪三觉?并非迷信 不少人忽略了

俗语“人睡三觉 命比纸薄” 指哪三觉?并非迷信 不少人忽略了

语言很是奇妙,就像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不止五十六种语言,有地方方言,每一种语言都是对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俗语,俗语就是约定俗成的言语,每个地方除了有不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俗语形成了各自的...

2009-11-30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忙有三不帮 债有三不欠” 指的啥?中年人不妨留意

农村俗语:“忙有三不帮 债有三不欠” 指的啥?中年人不妨留意

生而为人,存身于社会,在这“天同覆,地同载”的大情况之中,怎样为人办事就是重中之重。有人允诺如撒豆,看似厚道热肠,实则办了赖事;有人一诺重令媛,从不轻易允诺,却非常能得到别人信托。因而乎,人与人的差别...

2023-12-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