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重拾“文艺青年”这个字眼

时间:2012-11-04

我们的读者群逐渐壮大,欢迎添加小六微信ID:46017596,为您提供专属服务已加过的同学请忽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4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原创 张立宪 读库 收录于话题#读库1#张立宪6

按:《读库2003》及小册子《AI苏醒》已于近日发货,还请各位全年订户查收。我们的读者群逐渐壮大,欢迎添加小六微信(ID:46017596),为您提供专属服务(已加过的同学请忽略)。

“文艺青年”这个字眼,在我自己的词语体系中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就像大多数事物一样,被越多人使用,就存在越多被误读、失去本真意义的可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地把“文艺青年”改装成了一个损人、骂人的贬义词。

为躲避这种浪潮和锋芒,我这些年叙事时,便用“读书的人”来指代自己本来要表达的“文艺青年”那个主体。因为我自己的工作是围绕着书,跟我打交道最多的也是跟书有关的人。

请注意,“读书的人”,不是“读书人”。读书人更像是一种自我标榜,一个标签,它是一个名词,一个概念,而“读书”的人,则包含着一个身体上的动作,一种生活中的习惯。我更喜欢后者。我接触的文艺青年,主要就是这些读书的人。

但今天我有一种感觉,应该为“文艺青年”恢复名誉了。这个词怎么了?文艺青年招谁惹谁了,他们没伤害过谁呀。当然,我说出下面这番话,既不可能就此便重拾他们的价值和尊严,文艺青年也不屑于为自己辨污。

如果说不喜欢这个字眼、这个群体的话,那么,想想文艺青年的反义词是什么。我们会喜欢与之相反的那些东西吗?如果我们觉得文艺青年做的事情让人不太开心、不大喜欢,那么文艺青年们不做的那些事,难道我们就很喜欢吗?

这么一想,我觉得文艺青年还挺好的。

现在大家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生活在网上,遇见最多的,就是各种型号、各种姿势、排山倒海、气势汹涌的杠精。就我个人来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类人。而文艺青年有一个特征,这个群体中很少有杠精出现。我这些年还能干点儿正事,就是因为没有杠精纠缠,我自己也不再去尽跟那些人“把事情说个清楚”“给个说法”的所谓义务。

文艺青年都是跟自己抬杠。文艺青年擅长跟自己过不去,就很少去别人的地盘上破口大骂,要求别人按照他提出的要求来做。在如今的年头,这实在是一个不得了的美德。

智商就是阅读理解能力。许多人之所以智商欠费,不仅表现在他从来没有完整读完过一本书,甚至连准确理解一条一百四十字微博的能力都没有。相较而言,文艺青年不存在这种智识上的缺陷,图书、电影和音乐,在文艺青年的世界里很重要,超过俗世中的许多东西。他们与这些文艺作品相伴,也有着自己丰富而可感知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逻辑。

在这个经常没地方说理的世道,文艺青年们至少是讲理的。

文艺青年的分寸感、边界感也是很好的,不管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多么酸溜溜、多么矫情。我曾经接到过一个读者给我“汇报个事儿”:“我跟我男朋友分手之后,分书,他不让我带《读库》走,我二话没说又把《读库》从第一本儿到最后一本儿都买了一遍,还有以前买的笔记本什么的都买了一遍。有了这些书,一个人到哪儿都挺安心。谢谢读库。也谢谢以前跟我一起看这些书的那个最近都喜得贵子了的死小子。”

读到这条留言的时候,再想一下你看到的其他跟分手有关的社会新闻是什么。

我们对文艺青年还有一种错觉,以为他们“爱在虚无缥缈间”,好像都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不是这样的,文艺青年大部分都活得好好的,正是因为他们有脚踏实地的一面。他们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上走。

《读库2002》中有篇文章,名字叫《小本生意人》。作者胥小燕是陕西人。她的家乡在汉中南郑县,八十年代的时候,父母带着她跑到关中做生意,在咸阳开了家小店,卖大米凉皮。作者的少年时光就是在凉皮店里度过的,后来考上了西安的大学,再工作、成家。她把自己家族开凉皮店,做小本生意的经历写了下来。

当我们很多人只是描述凉皮、记得凉皮美味的时候,她记录下了自己的父母,那些开凉皮店的人,那些凉皮店里艰苦而温暖的岁月。

我估计胥小燕大学读的是工科,她大概也不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但她做的就是文艺青年们才做的事。

百无一用是书生吗?我自己当年就是个文艺青年,做《读库》十六年来,基本就是跟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打交道。这些年,是我生活得特别自在、特别从容的十几年。如果书我还能编下去,还能继续和这些读书的人打交道而不是其他一些人,那么我这种美好生活还将一直持续下去。我生命的终点如果是这样,简直就是幸福“死了”。

这么好的状态,正是这些文艺青年们给我的。

除此之外,还有读库编辑部每年持续收到的各地土特产,以及,估计大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的,手写的信件。

至今我经常还会收到信或明信片,那些写信的人跟我说下他的行踪,他的工作,他的恋爱婚姻家庭。当然,除了这些手写的消息,更多的已经改成线上交流了,有人有了爱人,有人有了娃,有人换了工作,有人换了城市,有人出国,有人出狱,有人回国,有人回乡。

有一张美元支票,我特意留了下来。这是预订第二年读库的书款,这个订户生活在美国,每年给我们一张美元支票。我看这张支票上的时间很巧,那一天正好是我女儿出生,就把这张支票留下来,舍不得再去银行兑汇。

订书人知道之后,又给我寄了一张新的支票,还每年给我的女儿寄一张生日贺卡,就是若干年前我们最常用的那种。

寄支票和贺卡的人,名字叫高尔泰。我心目中中文世界最好的写作者之一。

高尔泰是文艺青年吗?我觉得是,虽然他已经八十五岁了。是的,很多人虽然生理年龄只有十几二十多岁,但是心智已经死亡,血液也已变凉,我不认为他是年轻人。在我的字典里,文艺青年没有这些生理上的限制。我也相信,文艺青年是能够保持活态和变化、没有年龄限制的物种。

这些年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有虽未谋面但心理上感觉已经很熟悉的地名和人。因为这些地方和这些人,当年给他们寄书的信封,都是我一个个手抄的。到任何一个城市,哪怕只是看到马路上的路牌,都会想,哇,这个区我曾经写过,这里有个叫什么名字的人。

到这些城市,都是当地读者在线上吆喝一声,就纠集起若干人一起吃饭喝酒,探讨人生,怀疑人生。和他们在一起吃饭也特别快乐,当然不是说结账,为抢着结账把手都争脱臼了。而是在一起那种非常舒服自在的状态,大家聊的话题,在意的人和事,特别让你愿意把饭吃下去。

想想看,你吃饭的时候,见到的都是你愿意见到的人,说的话都是你乐意听进去的话,探讨的也都是大家乐于参与的话题。在这年头,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儿。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幸福。

今年,读库的仓库要从北京搬到南通,几十车次,载重三十吨的大货车要从北京开一千多公里到南通。我在网上发布了搬家的消息之后,有一天晚上,我收到一条留言:“六哥好,我是山东的一名高速交警,读库的一名读者。看到六哥的文章,知道读库库房南迁的事情,不知此次南迁运输途经,山东要走哪条高速,导航推荐路线怎么走?我只是读库的一名普通读者,这次读库南迁之际,帮不上什么忙。如果货车在山东境内高速通行期间,需要高速交警服务的,我可以尽力帮助协调。”

看到这条消息,是临睡前十一点多,我当即眼中发热,还把留言截图放在了网上。

正如大家所料,底下又有杠精出现了,歌词大意:这不就是交警公然要和读库一起搞行业腐败、不正之风吗?高速是给你读库一家开的吗?交警就是为你读库服务的吗?真是没办法。

还好,在我的小平台上,这样警觉的人只是少数,而大多数读者,就像这位交警一样,我们彼此之间有着不言自明的共识。正是相信彼此不会陷对方于不义境地,才会有这种表态。这种默契,另一些人的世界里不会懂。

我没有能力来系统论证文艺青年的社会学、人类学特征,他们也不是具备完美特征的人群,但我知道我喜欢他们,和他们在一起我有起码的安全感,正如他们有可爱的小毛病——再引用一下韩少功老师的话吧,“我景仰美的敌手,厌恶平庸的同道,蔑视贫乏的正确,同情那些热情而天真的错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十几年前,读库刚刚开始起步时,我在豆瓣收到过一个读者的留言,至今记忆犹新。他除了给自己订一套读库之外,还给在深圳打工的姐姐订了一套。他向我转述姐姐给他的信。姐姐收到书的情景是这样的:有人在传达室喊“有你的快件!”,姐姐就跑到门口,领到后拆包,然后抱着这几本书,穿过长长的车间,穿过一排排的人,回到自己的工位。

这位读者没有描写自己姐姐脸上的表情、内心的感受,但我想大家能够想象得到。我一直在憧憬,等读库有钱了,我们要拍一个宣传片,就用这一幕作脚本。但后来我放弃了这种想法。我已经知道,这种文字所架构的空间,恰恰是图像不能表现的。我实在想不出,那位姐姐抱着书走在长长的路上,她的神情,她的状态,是哪个真实的演员能够演出来的,是能够满足我们所有人想象的。

(本文据“得到·文艺参考”之夜的现场演讲整理。)

作者: 张立宪·读库主编

个人订阅号:六格拉底

原标题:《重拾“文艺青年”这个字眼》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重拾“文艺青年”这个字眼》,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明20条】说话不带脏字眼

【文明20条】说话不带脏字眼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细节反映一个人的品质文明用语体现了一座城市留给人的印象也折射出市民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倡议:说话不带脏字眼与人和善,摒弃不良口头禅自觉规范自身行...

2018-04-21 #经典句子

20句经典诗词 最温暖的字眼和最思念的人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20句经典诗词 最温暖的字眼和最思念的人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1.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3.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 乡...

2024-01-09 #经典句子

“我陪你”是最温暖的一句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字眼

“我陪你”是最温暖的一句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字眼

1.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事,拥有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要实现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是一种心态,懂得幸福。2、成长,即使你难过得要死,但第二天你还是去上课。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关心你发生了...

2023-11-15 #经典句子

王维别具一格之作 全文无一送别字眼 只开头20字就是最美送别诗

王维别具一格之作 全文无一送别字眼 只开头20字就是最美送别诗

送别自古都是诗人笔下时常出现的场景,比较著名的有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王勃写给杜少府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送给辛渐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但...

2011-09-14 #经典句子

非常伤感的句子 离别 多么伤感的字眼

非常伤感的句子 离别 多么伤感的字眼

1.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弱者通过抱怨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免受伤害,而强者用平静来安慰自己的心灵。2.一个人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不是他成功的那些日子,而是他挑战人生,从悲痛和绝望中憧憬未来...

2022-11-16 #经典句子

失恋后的扎心文案 越看越让人难过的字眼 那便是心情

失恋后的扎心文案 越看越让人难过的字眼 那便是心情

“不喜欢小猫干嘛摸小猫的头?”"Don"t like kittens. Why touch kittens" heads?"“我种了花花盛开了我只是花农不是主人”"I"ve planted flowers. They"re in full bloom. I"m just a florist, not a master."“我最怕突如其来又不负责任的喜欢你只是心动过,...

2012-02-19 #经典句子

马伊琍再爆金句 从她的字眼里 足以看出一个女性真实且独立样子

马伊琍再爆金句 从她的字眼里 足以看出一个女性真实且独立样子

马伊琍是现在女性独立的代名词,貌似如今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想到独立,自信。说起马伊琍还是比较让人心疼的,在怀二胎的时候就遭遇到老公文章的出轨,无奈之下发文表示“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句话成为当时人人...

2020-02-22 #经典句子

盘点10个日语中唯美的字眼 来为自己挑一个日式网名吧

盘点10个日语中唯美的字眼 来为自己挑一个日式网名吧

我们大家都知道,日本文化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我国唐朝的时候传播过去的。加上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大和文化。所以在大和文化之中,有着很多的唐朝文化。今天我们来盘点几个在日语之中比较唯美的字眼,...

2020-07-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