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老祖宗的三句狠话 听着扎心 道理很深

时间:2012-10-12

最近读清代大学士陈宏谋养正遗规,其中有一段说: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每晚21:00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最近读清代大学士陈宏谋《养正遗规》,其中有一段说: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古人的智慧诚不我欺。

1. 识不足则多虑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

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

多读前人优秀书籍,借鉴前人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懂得应对处理。

2. 威不足则多怒

威德不足以服众就会容易发怒。

有人用发怒来树立威望,其实会事与愿违。

因为发怒暴露出了德行的不足。

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才可以让人信服。

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

3. 信不足则多言

信用不足的人,说话别人不相信,通常就会费尽口舌去讲更多的话。

《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

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天才完人,人一辈子,是一场修行的旅程。

从前人的经验智慧中汲取知识能量,是我们学习的必经之路。

以下8句话,16个字,是老祖宗为人处世的精髓。

01

站高

北宋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啊。

不光是一切陈腐的陈规陋习,就连那些闲言碎语都可能成为遮挡我们视线、妨碍我们认清方向的东西。

自然界的浮云有消散之时,生活中的浮云需要我们有较高的境界才能看清和忽略。

只有志存高远,胸襟旷达,才不会为私心杂念所困、功名利禄所累。

置身于崇高的境界当中,心灵才能得以纯洁而美好。

定位决定地位,心境跨越艰险。

02

望远

俗话说,走一步看十步。

你能看多远,才能走多远;没有远见必寻短见,急功近利没有明天。

人生就像是一个舞台,如果你死守于枯井之中,那么你的人生将毫无起色,因为世界在你的眼里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如果想让自己未来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彩,那么就必须打破安于现状的心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古人云:“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鸟雀争其声。”

江海之所以浩瀚无际,雷霆之所以引动暴雨,都在于它们知其当为,眼界开阔。

没有广远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也会平庸无为。

03

广闻

古人云:多见者识广,博览者心宏。

一个人见的世面多,经历阅历多,知识面就广阔,经验就丰富。

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博览群书者,他的心胸就一定比其他人开阔得多。

也就是说,人要有知识,有见识,有博大的胸怀,那就必须多读书学习,经历世事曲折与风光。

你的所见所闻,成就一生。

04

慎言

西汉刘向说:“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不慎的语言,会在有意无意间伤人自尊,影响人际关系。

对个人来说,如果言语不慎重,轻则取其辱,重则丧其生。

故出言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对别人羞辱、讥讽、指责、贬低等之类的话,更是不要轻易说出口。

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

不多说话,不乱说话。

说实话不如说对话,说对话不如说好话。

05

心宽

古人说,心头无事一床宽。

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祥和。

心有多大,世界才会有多大。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是很少。

你若计较,没有一样能让你满意。

量宽才能得人,无我才是境界。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宽似海,风平浪静。

笑看花开,宁静喜悦;静赏花落,随缘自在。

06

神定

苏东坡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不要一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心烦意乱,浮躁紧张,不知所措。

也不要在顺境的时候,得意忘形,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褔兮祸所伏,福与祸两者是在不断地交替转换的,人生的一切都难以预料。

一个有智慧的人,既使遭遇到困境,也能保持头脑清醒,泰然处之,自信豁达。

07

意坚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人生的成功,靠的是信念,而非条件。

你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才能不为困难吓倒,不为逆境屈服。

没有顽强意志的人,只能是在不幸面前徘徊不定,在逆境当中裹足不前。

意志坚定,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特征。

劳苦不足以使他们灰心,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

他们内心强大,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

08

气足

李白有一句诗:天生我才必有用。

底气很足,就是自信,但绝非盲目自信,而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后的胸有成竹。

自信的人内心富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丘壑天地宽。

自信的人纯净,不在乎别人的无聊看法,能正确处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坦然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工作中的是与非。

自信的人敢为天下先,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真诚赢得喝彩,用智慧得到尊重,用善良打动人心,用真情书写人生。

人生如一本大书,深度阅读可乐在其中也。

人生是一条长河,得高人指明方向则幸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老祖宗的三句狠话 听着扎心 道理很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老祖宗古语 悟为人处世道理 这三句话 要谨记

读老祖宗古语 悟为人处世道理 这三句话 要谨记

...经过几代人的经验总结,从而得到。学古语,悟为人处世道理。人生在世,需修身养性,才能不断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洁身自好,栖守道德原文是: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

2023-12-25 #经典句子

老祖宗俗语:“爹怂怂一个 娘怂怂一窝”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老祖宗俗语:“爹怂怂一个 娘怂怂一窝”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祖宗俗语:“爹怂怂一个,娘怂怂一窝”,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文字的魅力总是让我们着迷,看看古代文人笔下的一个个生动的文字,将他们的情绪、抱负和理想给我们呈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一篇篇文章,让后人学习,让后人...

2012-01-04 #经典句子

俗语“贫不串亲 富不串邻” 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话还有道理吗

俗语“贫不串亲 富不串邻” 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话还有道理吗

...贫不串亲,富不串邻”,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道理呢?贫不串亲: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贫穷的话就不要去亲戚家串门。虽然这句俗语说的很现实,但是却很有道理,相信很多曾经经历过贫穷的人都有这样的感...

2023-09-06 #经典句子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十句人生大道理 看了绝不吃亏!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十句人生大道理 看了绝不吃亏!

每个人的一生,大都听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就像韩寒说的: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此生。我们缺少的不是道理,而是一颗对道理信服的心。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心里就较着一股劲儿,非要反其道而行,因此就...

2015-07-22 #经典句子

经典名句“水至清则无鱼”是老祖宗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经典名句“水至清则无鱼”是老祖宗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传特别迅速的一些俗语。而且如果我们领悟到其中的一些道理之后,也会感觉到特别的清爽,就比如经典名句“水至清则无鱼”是老祖宗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水特别清楚清澈的话,那么水里边就有鱼的...

2023-01-18 #经典句子

俗语:“人穷不省三钱 没钱不串三门” 老祖宗的话蕴含处世道理

俗语:“人穷不省三钱 没钱不串三门” 老祖宗的话蕴含处世道理

...括《满江红》古人流传下来的很多俗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俗语虽然流传的年代比较久,对于现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依旧受用,比如古人曾经说过这句话: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

2023-01-07 #经典句子

俗语“死不睡杨 柳不入堂” 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还有道理吗?

俗语“死不睡杨 柳不入堂” 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还有道理吗?

...传着“死不睡杨,柳不入堂”的俗语,啥意思,如今还有道理吗?对此,老农感慨,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盖屋样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时下,流行混凝土建造,而在过去,木结构结构承载了数...

2015-12-25 #经典句子

老祖宗俗语:“恩爱夫妻不到头” 说的啥意思 背后道理你知道吗

老祖宗俗语:“恩爱夫妻不到头” 说的啥意思 背后道理你知道吗

老祖宗俗语:“恩爱夫妻不到头”,说的啥意思?背后道理你知道吗我国有一文化体裁和诗歌等一样在我国流传了千年,但与诗歌等不同的是,这种文化体裁都是由没有文化的农民们创作出来的,虽然不像诗歌等那样富有意境,...

2010-02-17 #经典句子

俗语“财不进急门 富不进偏门”啥意思 老祖宗的话有何道理

俗语“财不进急门 富不进偏门”啥意思 老祖宗的话有何道理

...里面,富贵也不会降落在爱贪图小利的人身上。这句话的道理通俗易懂、简单直白;虽然这些俗语听上去很不好听,但俗语的背后却有着很深的意思。它的引申意思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做事,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

2023-11-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