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著名元曲300首原文 注解及鉴赏(一) 值得收藏细细品味

时间:2012-06-05

元曲300首鉴赏双调·殿前欢·懒云窝①阿里西瑛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②,无梦南柯③。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0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4 分钟。

【元曲300首鉴赏】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①

阿里西瑛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

瑶琴不理抛书卧②,无梦南柯③。

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

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注解】

①懒云窝:作者的书斋名。

②瑶琴:镶嵌着美玉的琴。泛指精美乐器。理:弹弄。

③南柯:指做官的梦。典出唐代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

【鉴赏】

在作者的"懒云窝"中,他醒时饮酒作侍。酒醉之时就击节高歌,不弄丝竹不理书。主人公这样极端懒散、放纵任性,事实上是一种蔑视功名利禄、追求人性自由精神的表现。这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以疏懒放达与元朝统治者消极对抗的反映。

商调·凉亭乐·叹世

阿里西瑛

金乌玉兔走如梭,看看的老了人呵。

有那等不识事的痴呆待怎么?

急回头迟了些儿个。

你试看凌烟阁上,功名不在我。

则不如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且快活。

无忧愁,安乐窝。

【鉴赏】

此曲《叹世》抒发了不满朝政时局的情怀。他明说"凌烟阁上,功名不在我",似乎是一种遁世,但也有其现实意义,在当时元代专制统治时代毕竟是一种反抗。语言本色、自然,堪称是一首愤世嫉俗的佳作。

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①,赋罢高唐②。风入罗帏,爽入疏棂③,月照纱窗。

缥缈④见梨花淡妆⑤,依稀闻兰麝⑥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注解】

①:钱塘:杭州,曾为南宋都城,为歌舞繁华之地,这里用南刘钱塘名妓苏小小的故事。

②: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古云梦泽中。宋玉曾写《高唐赋》,叙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中与巫山神女欢会。

③:疏棂:大格子窗户。

④:缥缈:隐约。

⑤:梨花淡妆:形容女子装束素雅,像梨花一样清淡。

⑥:兰麝:兰香与麝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译文】

窗儿半掩,幽深的梦境朦胧迷茫,好像苏小小的歌声刚刚停歇,又好像才和神女欢会在高唐。夜风吹入轻罗帐,透过疏朗的窗棂,使人清爽,月光如水映照着纱窗,面前隐隐约约出现了她淡雅的形象,仿佛还能闻到她那兰麝般的余香。这一切都唤起我思量,本想不思量,又怎能不思量!

中吕·喜春来·春宴①

元好问

春盘宜剪三生菜②,春燕斜簪七宝钗③。

春风春酝透人怀。

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注解】

①中吕:宫调名,是元散曲中常用曲调,大多用来写景和抒情。

②"春盘"句:立春那天,人们常用生菜、春饼等装盘,邀集亲友春游,庆贺春的到来。

③七宝钗: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妇女用的首饰。

【鉴赏】

这是元好问四首《喜春来》中的第一首。作者通过对早春美景和民间迎春习俗的描写,表达了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在迎春的宴会上,人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喝着香甜的美酒,欢快地唱着《喜春来》,整个曲子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中吕·喜春来·春宴

元好问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

东风和气满楼台。

桃杏拆①,宜唱喜春来。

【注解】

①桃杏拆:桃花和杏花含苞欲放。拆:裂开,引申为欲放之意。

【鉴赏】

这是四首《喜春来》之二,写春天的美好。曲中用梅残香犹在,柳眼未开,东风和暖,桃杏绽蕾欲放等句渲染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景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如堕春风,神迷春花,沉浸于春声春色中。

仙吕·后庭花破子

元好问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

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

【鉴赏】

作者用花好月圆作比,抒发青春永驻的美好心愿。美好的景致,美好的人生,美好的愿望,浑然一体。人与自然达到了合一的境地。

双调·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①,朵朵簇红罗②。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③。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④。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解】

①海榴:即石榴。

②罗:即纱罗。

③张罗:料理与筹划。

④芳樽:精美的酒杯。此处指代美酒。

【鉴赏】

此曲是作者又一借景抒怀的上乘之作。上阙写景,作者用明丽的笔调比兴的手法,写出盛夏季节绝美的自然妙趣,"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句,写得绝妙逼真,堪称名句。下阙抒情,"人生有几","浅酌低歌",吟唱出自然永存人生苦短的意绪,但由于景之极美,亦不令人感到游兴大减。美景弱化了消极情绪。

越调·小桃红①

杨果

碧湖湖上采芙蓉②,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③。

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④。

都来一段,红幢翠盖⑤,香尽满城风。

【注解】

①越调·小桃红:越调:宫调名,其特点是"陶写冷笑",常用以抒情写意。小桃红:曲牌名。

②芙蓉:荷花。

③绡:用生丝织的绸叫绡。

④凌波梦:即相传玄宗梦中作的凌波曲。

⑤红幢(chuáng):装饰华美的船。幢:旌旗类。

【鉴赏】

此曲写的是水乡月夜美好的情景。在月色迷茫中,画船上的人们倒影在碧湖之中,随着波光月影晃动,她们并没有伴月入梦,而是在船上彻夜采莲。夜露沾衣,月光如水,在这寂静的夜里,伴随她们的是有那华美的船和溢满全城的荷香。

越调·小桃红

杨果

满城烟水月微茫①,人倚兰舟唱②,常记相逢若耶上③。

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

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注解】

①烟水:湖面泛起的像烟一样的水汽。

②兰舟:华美的船。

③若耶:溪名,在浙江绍兴南,相传西施曾在此溪上浣纱。

【鉴赏】

该曲写采莲女对爱情的思念。满城烟水,月光迷蒙,水面上,采莲女一面采莲,一面回忆当初和情人对唱的美好情景。如今,伴侣已远在他乡,采莲女只有望断碧云空自叹息。然而,她却以莲自比:她与情人间的情丝恰如藕丝一样,绵长不断。用当时之景写当时之情,形象生动自然。

越调·天净沙

商政叔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

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鉴赏】

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南吕·干荷叶

刘秉忠

南高峰,北高峰①,惨淡烟霞洞②。

宋高宗,一场空。

吴山依旧酒旗风③,两度江南梦④。

【注解】

①南高峰,北高峰:杭州西湖旁的两座山峰。

②烟霞洞:南高峰下烟霞岭的石洞。

③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杭州名胜之一。

④两度:两次。指五代时吴越和南宋先后在临安建都之事。

【鉴赏】

此曲从杭州名胜景色引起联想,抚今追昔讽刺昏庸的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吴越国王钱镠之流妄图于一隅苟延残喘,结果只是一场幻梦,抒发了作者对兴亡之叹。特别是"吴山依旧酒旗风"一句令人不由得想起"六朝旧事如流水"、"今人犁田古人墓"等感叹历史兴亡的诗词名句。这种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也与他曾出家为僧的经历有关系,因此使人读来沉重、悲凉,发人深思。

双调·拨不断·自叹

王和卿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

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

月残花落。

【鉴赏】

作者巧借李后主之词结合自己此时此地的情与景,抒发其对当时社会的不平。流露出作者对于仕途坎坷的愤懑与悲哀。春花易逝,秋月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与世事的伤感心理。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①,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

难道风流种②,諕杀寻芳的蜜蜂③。

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注解】

①"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

②难道:难以描述。

③諕杀:諕(huò):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鉴赏】

此曲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讽刺贪色的花花公子的劣迹恶行。"典"的运用,赋予作品以寓言色彩,增强了艺术魅力,也加大了讽刺力度。

双调·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①,夯风涛②,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③。

万里夕阳锦背高④,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⑤?

【注解】

①神鳌: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海龟。

②夯(hāng):用力撞。

③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

④锦背:色彩斑斓的鱼背。

⑤太公:即姜太公。

【鉴赏】

此作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塑造出一个神异的海鱼形象。它大且有神力:顶狂风抗巨浪,背上仿佛"轻负"着蓬莱山岛,翻一翻身似乎觉得东海也变得狭小。明写大鱼,实际上另有深意:人应有不避艰险、气吞山海的阔大胸怀和非凡抱负,喻示着作者本人狂放傲世的性格。

黄钟·人月圆·为细君寿

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

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

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鉴赏】

此曲为作者祝妻寿之曲,情调明快,韵律自然。全曲洋溢着作者一切顺应自然、热爱生活、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心绪。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着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情趣。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

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鉴赏】

此曲为《临川八景》之一,描写元宵节闹花灯的盛况。万家灯火,华丽明亮。有的如凤凰飞舞,有的似鸾鸟飞翔,真是美妙绝仑。江岸水上,交相辉映。可喜可爱的元宵之夜啊,灯船在水上闪现、巡游,使人如入蓬莱仙境。香烟缭绕弥溢,笙歌喧闹震天,整个城市屋宇如在祥云之中。真是如幻如梦的世界。

越调·小桃红·杂咏

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①。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

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②。

【注解】

①"烟水"句:傍晚以后,天气宜人。水面上烟雾笼罩,一片迷茫。

②"乱云不收"三句:天空中飘着残留的云朵,天边抹着晚霞的余辉,更点缀了洞庭秋色。

【鉴赏】

该曲描写洞庭秋景:柳堤花洲,烟水残霞,如梦如幻,此为静景;渔舟冲浪,波浪涌起,乱云飘散,天宇变幻,写的是动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洞庭之秋的万种风情。

双调·潘妃曲

商挺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

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①。

【注解】

①荼蘼:即酴(tú)醿(mí)。初夏开花,花草生,大型,白色重瓣。

【鉴赏】

此曲写一位多情女子,在月明星稀之夜,怀着惊恐的心情,久候在纱窗之下,等候着她的意中人。期盼与惊恐竟然使她误将风吹荼〓架的声音当成了情人的脚步声。此曲表现了封建时代的相恋青年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也抨击了当时婚姻不自由的社会现实。

双调·潘妃曲

商挺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①。

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②。

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注解】

①浇奠:在祭祀祖先或求神时,把酒浇在地上,以表示心意虔诚。

②厮爱:互敬互爱。

【鉴赏】

此曲头两句以借酒浇愁切入,正当举杯欲饮之际,忽然念头一转,改为以酒浇地祈求神明,保佑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也包括自己在内。其构思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吕·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

窗外晓莺啼。

【鉴赏】

繁花凋谢,却被蜂儿酿成了蜜糖;细雨飘飘,燕子用它和泥筑成了自己的窝。绿窗春宵,甜梦忽醒,原来是窗外晓莺在呼唤,这是何等甜美、令人迷痴的春景啊!孟浩然"春眠不觉晓"、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的诗境,都在这里得到了化用。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

双调·沉醉东风

胡祗遹

渔得鱼心满愿足①,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

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②。

【注解】

①渔:渔夫。下句第一个"樵"字,指樵夫。第二个"樵"字,指柴禾。

②笑加加:即笑吟吟的样子。

【鉴赏】

此曲写渔父樵夫的生活乐趣。他们的性情狂放不羁,在谈笑声中"评今论古",是着布衣的隐逸士大夫。这样,即赞美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又肯定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显示出作者素朴的平民意识。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

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鉴赏】

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采莲人怀念故乡之情思。前段写他乡之美,但"终非吾土",点出归意。景色写得愈美,愈能反衬思乡之烈,归心之切。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鉴赏】

此曲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抒写作者为民谋福,与民同乐的志向,当是王恽出判平阳时所作。曲中欢乐的场景描写,仿佛又将人们带回到尧舜时那风调雨顺,万民富足,世风淳厚的年代。用晋人故事来形容尧庙周围空气清爽宜人,也暗含着政简人和,无为而治的意味。诚能如此,也就不必学渊明吟唱"山气日夕佳"的归隐诗句了。此曲用典多,遣词雅,意蕴含蓄,在元曲中别成一格。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①(

王恽

苍波万顷孤岑矗②,是一片水面上天竺③。

金鳌头满咽三杯④,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虑恐下燃犀⑤,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⑥,待偿我平生不足。

【注解】

①金山寺:也叫江天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的金山上。

②岑(cén):小而高的山。

③上天竺:指上天竺寺,位于杭州灵隐山。

④金鳌头:金山最高处的金鳌蜂。

⑤"蛟龙"句:意为蛟龙在忧虑、害怕有人燃着犀牛角深入水中,照出它们的丑恶形相。

⑥棹(zhào):船桨,此处指船。

【鉴赏】

此曲写金山寺的自然风光,气势豪放,意境阔大。末了表现作者因有机会游金山寺,从而补偿了大半生游赏之不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曲似有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气势。

中吕·山坡羊

陈草庵

伏低伏弱①,装呆装落②,是非犹自来着莫③。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④,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注解】

①伏:屈服。

②落:衰朽。

③着莫:招惹。

④妨农过:妨碍农时之罪过。

【鉴赏】

小令用深刻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们动辄得咎、生活处境极为险恶的现实,以及百姓无可奈何的痛苦处境。后半以天公为例,用调侃的手法,进一步讽喻了社会的黑暗。"阴,也是错;晴,也是错",写尽了百姓的无奈,是一种令人心碎的呻吟。

中吕·山坡羊

陈草庵

须教人倦,须教人怨,临危不与人方便。

吃腥膻,着新鲜,一朝报应天公变。

行止不依他在先。

饥,也怨天。寒,也怨天。

【鉴赏】

从《诗经》中的《硕鼠》篇开始即有了对统治阶级剥削者的讽刺。该曲也有着《诗经》直面现实的传统,写富贵人家靠剥削他人,吃穿考究,犹不满足,终究会遭天公报应的结果。虽然有一定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但这是站在穷苦百姓立场发出的愤懑之声,同时也表达了农民的无助之状。

中吕·山坡羊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

那个不去红尘闹①。

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解】

①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都市的繁华热闹。

【鉴赏】

此曲为讽世之作。前三句从时间上,状写世人从早到晚,在热闹的名利场争逐;接着三句,从空间上,状世人不顾路遥水远,求取功名食禄。前者以"闹"为眼,后者以"尽"为神,极尽形容,对争名夺利者之憎之恶溢于言表。后几句,写追求功名之害,劝谕世人弃功名富贵等身外之物,归返自然。"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双调·沉醉东风·赠歌者吹箫

徐琰

御食饱清茶漱口。

锦衣穿翠袖梳头。

有几个省部交,朝廷友。

樽席上玉盏金瓯。

封却公男伯子侯。

也强如不识字烟波钓叟。

【鉴赏】

作者假借歌者之口,运用白描手法,画出了王公贵族的丑恶行迹,抒发了内心对于渔肉人民的统治者的愤恨,表现了一代文人与统治者泾渭分明的立场与态度。

中吕·满庭芳

姚燧

天风海涛。

昔人曾此,酒圣诗豪。

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

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鉴赏】

此首小曲系记游之作,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对前贤的敬仰。气魄豪放,风格阔达,但又表达了功成身退的情感。"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对仗工整,可谓千古绝唱。作者将自己阔大的胸襟融于广阔的水天之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但结尾"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又显示出作者的隐逸性情,说明中国传统文人有着入世与出世的复杂心理。从题材内容上看该曲属于抒怀之作,在元代前期散曲多以男女恋情为歌吟对象的情况下,像这种抒情之作确实别具面貌。又由于姚燧出身于官宦之家,本人一生有不少做官的经历,所以就曲词风格而言,除"婉丽"一面,又透露出宏劲、典雅的正统文人作派。故读此曲词,容易令人想起苏辛豪放一路。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鉴赏】

此曲写妻子想给外出的丈夫寄衣时的复杂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归,以免有"悔叫夫婿觅封侯"之悔。作者以浅白的口语把少妇思念与体贴丈夫的心情表达得极其委曲与深刻。文字直白,感情丰厚,平中见奇,堪称是大家手笔。

中吕·醉高歌

姚燧

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

阳关旧曲低低唱①,只恐行人断肠。

【注解】

①阳关旧曲:指王维的《渭城曲》,后人将其谱成送别曲来唱。

【鉴赏】

此曲写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开头两句通过"烟柳"与"寒波"写江边苍茫的景色,衬托与友人难离难舍的悲怆。后两句是写送行人唱曲的心境。送人远行本来就心情凄哀,若是再反复高唱"西出阳关无故人"就会更增加友人的哀愁,出于关心友人的体贴及《渭城曲》的特点,所以送行人只能"阳关旧曲低低唱",以免行人闻声肠断。小曲写得情景交融,含蓄而有韵味,构思精巧。

中吕·普天乐·别友

姚燧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塞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

待离别怎忍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鉴赏】

这首小曲,也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与友人的离愁之情,"愁随潮去"、"恨与山叠",离愁别恨如海如山,完全囊括了主人公。用语通俗,意境却雅,不失为写愁的上乘之作。

中吕·阳春曲

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①,眼底儿曹渐渐多②。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③,无日不风波。

【注解】

①笔头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②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③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鉴赏】

此曲是老翁自述,回味平生。一次次描绘良辰美景,时光易过,转瞬已是儿女成群,我也垂垂老矣,有人问我怎得此生平安,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年来,我每天都是在风浪尖上度过。此曲结构严谨,无衬字,语意平和而有深味,是典型的文人曲。

中吕·醉高歌·感怀

姚燧

十年燕月歌声①,几点吴霜鬓影②。

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③。

【注解】

①燕:指大都。

②霜:指白发。

③桑榆晚景:比喻人的晚年。

【鉴赏】

此首小曲极写思乡之情:京城十年在赏月听歌中度过,来到吴地,两鬓染霜。西风起,晚年思乡之情更切,小曲生活气息浓厚,感情真挚强烈。

双调·寿阳曲

姚燧

酒可红双颊,愁能白二毛。

对樽前尽可开怀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鉴赏】

李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所以作者引这一句意在说明人若无情人不愁。但若非不食人间烟火,谁又能无情不愁?故而就有人造出"忘情水",让人可以在醉乡中一避千愁,可以"红双颊"而"开怀抱"。但借杯中物消愁忘情似乎"少年"不宜,哪有劝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忘情之理?且要想让他们"知道"情之累人酒可忘情,恐怕也只是徒劳;而老先生们悟出这点,倒也真费心血,自不肯轻易告诉他们。作者"且休教"三字的用意大体如此罢。

双调·寿阳曲·咏李白

姚燧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

御调羹就飧不谢①。

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

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注解】

①飧(sūn):即晚饭。

【鉴赏】

李白曾自称"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调羹、脱靴事在关于李白的碑传中也有迹可寻,捧砚则传说较晚。而为唐玄宗醉草吓蛮书,取得外交胜利的故事,却是附会而来。作者将这四件逸事合写,就突出了李白狂放孤傲的个性。末句尤奇:明明写的是风月旖旎的内容,意被番使惊为示威的天书,为之折服。这里透视出的是被文化落后的征服者所统治的民族,以文化上的优越感来找回自尊的潜在心理。

越调·凭阑人

姚燧

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

这些兰叶舟①,怎装如许愁②。

【注解】

①兰叶舟:小船。

②如许:这么多。

【鉴赏】

此曲写一个妇女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此女知道别后要两地相思,但又无计留住丈夫。想到江边送行;又怕世人议论,只好"君上孤舟妾倚楼",从远处眼看着丈夫一点点的远去。"这些兰叶舟"如何能装下这么多愁。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句,强化了对离妇内心的凄楚的表现力。

中吕·醉高歌·感怀

姚燧

十年书剑长吁①,一曲琵琶暗许②。

月明江上别湓浦③,愁听兰舟夜雨。

【注解】

①书剑:指文士生涯,或指文武双全。

②一曲琵琶暗许:指白居易浔阳江头遇老妓赋《琵琶行》事。

③湓(pén)浦:地名,九江西面湓水入长江处。

【鉴赏】

此曲借咏白居易故事来抒发自我的失意与郁闷。书剑飘零寄此生,恰逢浔阳江上,想起江州司马泪湿青衫,如为我作,如为我歌,不由得愁如夜雨,绵绵不绝。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

「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棒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甭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断断,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赏析】

著名的戏剧大师关汉卿(祁州今河北安国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关汉卿的散曲现存套数12,小令35,其中散套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其代表作。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白朴的词和曲,则是另一种风格。他一般注意意境,能和谐地借景描物来衬托人物心理。虽然不少作品也是表现闺怨哀愁,但很少当时散曲中轻佻庸俗的通病,文字清丽,颇有诗意。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①。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解】

①杨花雪:形容杨花像雪一样飘洒而洁白。

【鉴赏】

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商调·梧叶儿·别情

关汉卿

别离易,相见难。

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

这其间。

殃及杀愁眉泪眼。

【鉴赏】

此曲为关汉卿写离愁别绪之作,语言质朴,感情激越,毫无遮拦。这也是关汉卿自身性格的真实写照,正所谓"文如其人"。语词平易,读之摧人泪下。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①,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②。

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③,则见双燕斗衔泥④。

【注解】

①子规啼,不如归:子规啼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容易引起离人的乡愁。

②憔悴:疲惫没有精神。

③鱼雁:书信的代称。

④则见双燕斗衔泥:只见一对对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鉴赏】

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

双调·大德歌·夏

关汉卿

俏冤家①,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②。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③。

蛾眉淡了教谁画④?

瘦岩岩羞戴石榴花⑤。

【注解】

①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

②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她爱人久离不归。

③数:每每。

④蛾眉:弯而长的眉毛。

⑤瘦岩岩羞戴石榴花:脸瘦得露骨,羞戴石榴花。

【鉴赏】

该曲大胆泼辣地写相思之情。一个"俏"字传神至极,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困坐"二句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末两句用典,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

双调·大德歌·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搏睡不着①,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②,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解】

①陈搏:宋代人,曾在华山修道,相传经常长眠百日不起。这句是说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搏也难以入睡。

②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白天秋蝉不断地鸣叫刚罢,蟋蟀接着在夜间又叫个不停。

【鉴赏】

起着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在准确地捕捉这一典型细节以后留下空间,让读者想像补充,其闺房幽情在充实中越发空灵。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如果说在《春》、《夏》两支小令里,尚局限于由于忧思而形容憔悴、瘦骨嶙峋的话,那么在《秋》这支小令里,她的忧思就势如潮涌,终于冲决感情的堤坝,伤心的泪水滚滚而下了。不言而喻,"扑簌簌泪点抛",就是对这位女主人公的悲凉心境的具体展现。小令以大自然的秋声写人物心灵的感受,声情并茂,直率中见委婉,委婉中情更真。

双调·大德歌·冬

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①,瘦损江梅韵②。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③,香闺里冷落谁瞅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④。

【注解】

①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

②瘦损江梅韵:瘦损了如梅妃那样的风韵。江梅: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她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名梅妃。

③此句是写离妇遥望远处的景象。

④此句是离妇在大雪纷飞中倚着楼栏,面容憔悴地翘望远人的归来。

【鉴赏】

该曲用"雪纷纷,掩重门"表示冬天的季节,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的深沉严冬都封杀不了。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①,霎时间月缺花飞②。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③。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④,痛煞煞教人舍不得⑤。

"好去者⑥。望前程万里!"

【注解】

①咫(zhǐ)尺:形容距离近,此处借指情人的亲近。

②月缺花飞,比喻情人的分离。

③阁:同"搁",放置,这里指含着。

④将息:调养身体。

⑤痛煞煞:非常悲痛。

⑥好去者:好好地去吧。

【鉴赏】

起首两句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三、四句以对句的形式具体写女主人公的送别,充实一、二句的内涵。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极其本色地表达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态。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

双调·碧玉箫

关汉卿

膝上琴横,哀愁动离情,指下风生。

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

指法轻,助起骚人兴。

听,正漏断人初静。

【鉴赏】

此曲表现出弹琴人丰富、深沉的感情世界,外在景物的清朗、寂谧,暗示着他感情世界的真挚与美好,和曲内容的离愁别绪又使得琴师本人及整个外在世界又点染上些许哀愁,而这一切,令读者同琴师一起进入一个景、情、人与音乐交融在一起的神游世界,散曲读罢,音犹在耳。

双调·寿阳曲·夜忆

卢挚

窗间月,檐外铁①,这凄凉对谁分说②。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③,长吁气把灯吹灭。

【注解】

①铁:即檐马,房檐间挂的铁片,风吹时会发出声响。

②分说:把实情说清。③剔银灯:将灯挑亮。

【鉴赏】

透过窗子看到的是天空中一轮孤独的明月,听到的是檐马作响,这无限凄清引起未眠人深沉的思念。把灯挑亮,打算将心事书写,忽然长叹,又将灯吹灭。小令委婉含蓄地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心事的凄凉、沉重。将灯挑亮而又吹灭,更提示出他在凄楚的夜晚,欲说还休却又无法打发悲哀的复杂心情。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①。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②。

【注解】

①鹜:野鸭子。

②潇湘画:这儿指精工的山水画。

【鉴赏】

此曲通过化用唐人诗句描写了秋天夜晚洞庭湖的迷人景色。而"不尽山"与"无穷水"则显得气象阔大,意境飞动。夜观云帆远去,月儿也离人更近,正所谓"江清月近人"一切都令人陶醉,使人留连忘返,沉入大自然之中而与其合一。

双调·蟾宫曲·萧娥①

卢挚

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②。

炀帝荒淫,乐陶陶凤舞鸾歌。

琼花绽春生画舸,锦帆飞兵动干戈③。

社稷消磨④,汴水东流,千丈洪波。

【注解】

①萧娥:指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

②"一曲离笳"二句:意思是隋炀帝虽有以二敌百易守难攻的坚固山河,最终还是亡国了;萧后也流离塞外,只能以悲笳寄托哀思。百二:以二敌百。

③"琼花"二句:意为隋炀帝乘着装饰华丽的大龙舟,于春天去扬州,观赏琼花,终于导致隋朝的灭亡。

④社稷:原指土地神和谷神。多代表国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著名元曲300首原文 注解及鉴赏(一) 值得收藏细细品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史上最美的一首元曲 题目美 作者美 第一句美 最后一句更美!

史上最美的一首元曲 题目美 作者美 第一句美 最后一句更美!

...桃红》裁剪为三段,因为它太美得太过分,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这朵桃花红得太过妖冶,每一寸都值得轻轻抚摸。“小桃红”是越调曲牌名,句式多变,多用于抒情写意,作者以此来“寄鉴湖诸友”是完美恰当的。下面隆重...

2023-12-23 #经典句子

元朝时期的元曲 文人墨客智慧精髓 带来不一样的文化艺术

元朝时期的元曲 文人墨客智慧精髓 带来不一样的文化艺术

...成部分。元曲中的散曲值得我们学习,杂剧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看到其中的道理,看到过去的历史,看到时代的悲哀。元朝虽然存在的历史不够长久,但是元曲所带来的影响是生生不息的,在现代依然会看到元曲中的故事,...

2017-10-15 #经典句子

刘禹锡和杜牧的怀古诗实在精彩 这首元曲中多用两人诗句典故

刘禹锡和杜牧的怀古诗实在精彩 这首元曲中多用两人诗句典故

...诗人内心对于王朝更替,对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元王朝刚刚建立,诗人的这一首元曲虽然哀悼的六朝旧事,但是又何尝不蕴藏了对于中原王朝逝去的悲哀?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

2008-02-29 #经典句子

千古名句问人间谁是英雄 竟出自元曲 你绝对想不到作者是谁

千古名句问人间谁是英雄 竟出自元曲 你绝对想不到作者是谁

每天诗文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时期风云激荡,才杰辈出!文有魏晋风骨,武有赤壁鏖战,谋有曹操诸葛亮周瑜智计百出。后人看三国,有的看是非成败,有的看攻心伐谋,有的看...

2009-06-03 #经典句子

一树梨花压海棠——10句描写海棠的经典宋词元曲 美到窒息!

一树梨花压海棠——10句描写海棠的经典宋词元曲 美到窒息!

说起海棠花,很多人最熟悉的诗句莫过于“一树梨花压海棠”。可事实上,苏轼这诗并不在写花,而是以花比喻年迈好友及其年轻的妻子,调侃其“老牛吃嫩草”。真正描写海棠花的诗词,更加婉转、凄切,字字念去,美到窒息...

2023-01-08 #经典句子

古诗词文赏析之元曲《金字经·雪夜》张可久

古诗词文赏析之元曲《金字经·雪夜》张可久

金字经·雪夜曲【元】张可久犬吠村居静,鹤眠诗梦清。老树冰花结水晶。明,月临不夜城。扁舟兴,小窗何处灯?古诗词文赏析注释不夜城:城市灯火明亮如昼。扁舟兴:化用王徽之雪夜访戴故事。赏析《雪夜》写雪夜之景,...

2019-06-03 #经典句子

元曲赏析:卢挚《沉醉东风》二首 如何化用前人诗句 活用典故?

元曲赏析:卢挚《沉醉东风》二首 如何化用前人诗句 活用典故?

沉醉东风·重九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空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重九之时,厚重悲凉的秋思总是恼人的!学古人“红叶题诗”,让心事顺流而去,趁着秋意听...

2023-05-04 #经典句子

最著名的一首元曲 没有一个“愁”字 却句句见愁

最著名的一首元曲 没有一个“愁”字 却句句见愁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全曲仅五句,共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2023-12-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