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司马迁早就给我们留下一句名言 又和易经有何关系?

时间:2012-05-06

彖日:贲享,柔来而文刚,故享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二十二)贲卦

贲:享,小利有攸往。

《彖》日:“贲享”,柔来而文刚,故“享”。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日: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戈,吝,终吉。

《象》日: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解读:礼仪修饰真有享通的作用,对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有利益。“贲”,贝壳的光泽,引申为装饰。

象释:内卦“离”是火,其意为文明;外卦“艮”是山,其意为止,引申为名分。以文明使人处于应在的位置,这是人类社会集体生活所必须有的礼仪修饰,所以命名为“贲”。

义理:礼仪修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集体生活的美化,但它毕竟不能替代实质本身,而只是实质的附属。注重修饰,但不宜寄予太大的期望。俗话说,山有脉、石有纹,有纹理的石头便有了欣赏性。离卦的物象是雉,雉是一种明毛美丽的山鸡,山(民)中有美丽的山鸡,当然是对山鸡的一种饰。也可以理解为,在火光的映照下,远山更显得明亮、秀丽。展示了能够宽容原谅对待自己的身边相处的人,在朋友心目中的形象必然光彩照人。

是仗义执言?还是做好好先生?

原文:初九,责其趾,舍车而徒(装饰打扮脚趾,舍弃车辆徒步行走)。

正确就说正确,错误就说错误,这种行为叫做正直。

天下之事,纷纷扰扰,事事交织,事事纠缠。也许人在这件事上可以正直,可在另外一件事上不能正直。不是人不明白事理,而是人不能明白事理;不是人不正直,而是人不懂得正直。就这样,世界变得复杂了。人人佩服正直,理解正直。佩服是因为自己不敢正直,理解是因为自己不能正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沉默成了最大的智慧。

狄仁杰是唐高宗李治朝中的大臣,曾任大理丞。一次,有两个武官误砍昭陵(李世民墓)的柏树,按律应削职为民,而唐高宗却意气用事,下令斩首。

按理说,皇帝的金口玉言臣民都应当执行,可是狄仁杰却不肯执行。他说:所犯不是死罪,不应该杀头。”李治说:“他们竟敢砍昭陵之柏、我若不杀他们,就是不孝”。

狄仁杰仍极力坚持不能处以死刑,李治十分恼火,命令他出去。狄仁杰说:犯颜直谏,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臣以为若遇上夏桀、商纣那样的暴君,那自然很难;但若遇上唐尧、虞舜那样的贤君,其实很容易。现在,按照法律来说两人并没有犯下死罪,陛下却下令斩首,这是使大唐的法令失信于天下。这样一来,人们将手足无措。如果因一棵柏树而杀两名武官,后代将如何看待陛下?臣所以不敢接受这样的命令,是担心使陛下陷于不道的境地!

高宗听了,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收回自己的成命,同意狄仁杰的意见,按法令把两名武官削职为民,流放到岭南。过了几天,高宗提升狄仁杰为侍御史。

在狄仁杰身上体现出一种崇尚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高尚品质。今天,有些人由于经验不足、思虑不足,偶尔会说错一两句话,但这并不要紧,只要是为了正义,敢于仗义执言,即使说得不尽善尽美,也不能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好好先生”奉行的是好人主义,是一种消极庸俗的处世观,其要义是“言多必失”。那么,怕“失”什么呢?当然是个人的私利。由此可见,公心和私心之间判若鸿沟,是难以作比的。所以司马迁早就为我们留下一句名百:“千人之谎谎,不如一士之谔谔。”

含弃乘坐车马而徒步行走,这是因为按道义不该乘坐骑马。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舍弃最珍贵的,又怎能得到更珍贵的东西呢?

忠告:负:之义为装饰。饰有美、不美之称,也象征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如何,一种事业,一件东西是怎样,好坏要区分清楚,这里讲求的是文,慎重,收敛和自持。人生能力高低,成就必有大小,与人的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素质即能力,能力即前途。也就是看看你自己个人的素质,如何注重提高。

所以在提高自己个人修养、自持自律时,应做到以道义为先,取法乎上,坚持道义,勿随波逐流;注重实效,不计一时之得失,要知道修养的质不在文,返璞归真。

提高个人修养应注重实效,不要计较一时之得失。人生的修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实践。没有书本知识,你脑子里只是一片空白;没有生活实践,不到一定的年龄,也无法领悟生活的真正含义。年轻人多的只是幻想,中年以后,才会真正知道应该怎样去生活,其原因便在于此。经历各种生活,饱尝各种艰辛和快乐,才会成为真正的“人”。

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即不以功名富贵为怀,不以成功为怀。成则可喜,败亦不馁,坦然处之。因为人生的成败祸福、谁都无法预料。惟尽其心以为之,坦然以处之,才能在任何成功或挫折面前保持镇定,而不致乱了心性。富贵于我如浮云,并不是一句空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司马迁早就给我们留下一句名言 又和易经有何关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鲁迅:武帝时文人 赋莫若司马相如 文莫若司马迁

鲁迅:武帝时文人 赋莫若司马相如 文莫若司马迁

...世了。如此人物,悄悄来到世间一趟,便又默然的离开,留下的著作,也是名创千古啊。鲁迅先生,还为此对它曾评论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他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敬佩。建元六...

2024-01-05 #经典句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不是司马迁竟是孟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惨遭宫刑的文人 不是司马迁竟是孟子?

...杀人于无形表现的淋漓尽致,诗歌的结尾处,诗人郑重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寺人孟子,作为此诗。”从而使这首诗也成为了《诗经》中少有的有署名的作品。据推测,孟子很可能也是受了宫刑之后才去做了巷伯的。另外,孟子...

2011-11-03 #经典句子

司马迁的千古经典《史记》有哪些名句?这10句你一定知道!

司马迁的千古经典《史记》有哪些名句?这10句你一定知道!

...变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两个成语,意思是兔子都死了,留下狗也没用;鸟都散尽了,还要弓做什么?一个人的利用价值都消耗殆尽了,留着也是浪费粮食,只能落得个被杀的命运。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2023-12-25 #经典句子

看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嬴政:文韬武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看司马迁眼中的秦始皇嬴政:文韬武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他的门客偷偷把他安葬在洛阳,数百年后,才发现吕不韦留下的《吕氏春秋》。十三年的时候,秦王派将领攻打赵国,攻下城池,斩杀数十万人。十四年,打败赵国军队,秦王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扣留了韩非,韩非死去,韩王投...

2023-05-08 #经典句子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是何意?周文王都做了哪些工作?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是何意?周文王都做了哪些工作?

...过一封书信,也正是这一封信,使得任安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英名。汉朝时期,年轻时的任安出身贫寒,受到了汉朝大将军卫青的赏识。经过举荐,任安从卫青家的舍人,一举鱼跃龙门,成为汉武帝时期的益州刺史,后又担任北...

2023-12-08 #经典句子

司马迁看穿人性的9句话 别觉得残酷 这就是现实

司马迁看穿人性的9句话 别觉得残酷 这就是现实

...护自己要做到两点:一是,做好自己,别给爱嚼舌根的人留下把柄;二是,即使被人非议,只要问心无愧,就淡然处之。3、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人生常态,大多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

2023-11-28 #经典句子

汉景帝废栗太子之谜 司马迁片言碎语揭秘

汉景帝废栗太子之谜 司马迁片言碎语揭秘

...为门”这个过错,奏请汉景帝杀掉晁错。申屠嘉是汉文帝留下来的老丞相,对晁错尊宠无比以及大肆变更法令,心里不痛快。晁错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求饶,所以当申屠嘉上奏时,景帝不仅不怪罪晁错,反而替他辩白,“此非庙垣...

2011-12-23 #经典句子

司马迁《史记》中的十大名句 内含大智慧 值得收藏!

司马迁《史记》中的十大名句 内含大智慧 值得收藏!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史记》中那些富有大智慧的经典名句。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译文: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

2019-08-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