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青年亚文化 别让阴阳怪气唱主角

时间:2011-10-24

和郭老师行为类似的在各短视频平台仍有存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9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前段时间靠审丑收割流量的“郭老师”被抖音永久封禁,随后其微博也被封禁,被封禁前,她在抖音拥有超过700万的粉丝。和“郭老师”行为类似的在各短视频平台仍有存在。在网络环境的孕育下,“审丑”“娘炮”“耽美”等形象频出,被相关部门批评畸形有害。然而,青少年网络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又何止是“畸形有害”的审美,打着小众、亚文化的旗号,做着“博出位”的事情,走的却是消费青少年的路数,有的甚至是从虚拟空间走到了现实生活,在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不良亚文化现象侵蚀了精神文化家园,使其荒芜沙化。我们亟需警惕。

几乎每个人都有圈子

亚文化,指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集体文化。曾有人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亚文化的“小论文”,将现在中国的亚文化划分出10大类、至少72种不同的群体,依据精神生活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在“通过个体外观的改变,表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喜好”的个体外观分类中,包括了被人戏称为“破产三姐妹”的JK制服、汉服、Lolita洋装。而大家熟悉的二次元范畴,动漫宅、游戏宅、网文圈,则被仔细归类到了精神消费品当中。还有根据一些特定物品的喜好、消费来区分的,诸如“模型圈”“HIFI圈”“手帐圈”“娃圈”等。

这72种亚文化中,包括了你见过的、没见过你听说过的。“亚文化种类很丰富,在像大学生这样比较活跃的青年群体里,几乎每个人都隶属于至少一类亚文化圈子。”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教授陈钢说。

这些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我们称为青年亚文化。

数据可以证明:腾讯企鹅智库发布的《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是对至少一种亚文化有认知或者成为其拥趸。20岁以下的年轻网民中,75.9%对亚文化有所关注,19%是忠实粉丝。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亚文化的认知范围和粉丝渗透率,都有所下降。

一些亚文化圈子奇象层出不穷

烧钱

杭州白领涯月,入“娃圈”3年多,光棉花娃娃就有六七十个。涯月说,有了娃娃就需要合适的发型、衣服和配饰,她有一个粉色头发的棉花娃娃,为了给娃做出好看的发型,她看了五六个小时的视频,自学理发。

涯月入手最贵的是一个貌美的小布娃娃,先买素体再换发色和眼珠,搭配了衣服、帽子、家具还有手中的卡牌,“算下来超过一万五。”

涯月“养娃”的花销并不算夸张,抖音上的网红夫妇靠着娃娃开箱视频赚了不少眼球,一个娃娃4万元、一套娃衣1万元,另一个网红在小红书上晒出过自己豪华娃间,号称价值上百万。

没有权威平台统计过“娃圈”到底有多少人,但一组数据说明了它的兴盛:

BJD(一款球型关节人偶)百度贴吧,关注用户超过41万,累计发帖数1360万;微博上的“棉花美娃娃”超话,有50.9万粉丝,阅读量超过101亿。

玩家收藏的各种娃娃。(图片来源:未来网)

成瘾

和养娃烧钱看得到实物不同,“游戏圈”的投入只看得到“涟漪”。

杭州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浩,从二年级开始接触游戏,此前只是每天玩半个小时,自从拥有了一个爸爸闲置的智能手机后,晚上关灯后成了他的“欢乐时光”。“要不是白天总打瞌睡,我们也发现不了他晚上玩游戏的事情。”母亲菲菲非常担心,“有一次,又发现他在游戏里充钱买装备,管教时他还大喊大叫,说‘沙雕,别烦我’。”

游戏中,厉害的时候极尽夸词,拉胯时拉踩谩骂。今年在杭州上大二的哈尔滨女生小敏不是不知道这些,她也反感,可从小学开始关注二次元,包括动漫、动画、游戏都有关注,已经完全“沉浸”。“每天除了上课写作业就是二次元,别的提不起兴趣,”小敏说,“自从开始关注二次元,慢慢的越变越宅。”

在《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1.83亿,其中,上网玩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62.5%。而作为亚文化代表之一,2018年动漫时长规模达到1700亿,二次元用户约3.5亿。

审丑

在这份报告当中,还有一组数字,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为49.3%。的确,“耽美圈”“土味”“偶像圈”“直播圈”,正是借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才活跃起来的。

近几年,耽改之风盛行,耽改剧的流行加大了“耽美圈”传播的空间,“腐眼看人基”现象频现,在整改之前,微博CP榜的前列一度被同性CP所霸占。

还有部分青年亚文化以“博出位”“审丑”“比变态”换取流量,例如“郭老师”一流,这些人在B站、抖音、快手上都有着极高的粉丝量,甚至出游都会造成拥堵。然而他们一无绝世美貌,二无过硬的专业能力,三无渊博的知识,却拥趸者众。跟风者认为“只要扮丑就可以红”,助长了青少年“一夜爆红”“不劳而获”等错误认知。

9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召开的会议要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抵制畸形审美、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泛娱乐化现象。

变异

不仅要警惕泛娱乐化,还要警惕一些为了炒作甚至不惜参与涉黄、涉暴等擦边球行为。

在2020年浙江警方“净网行动”打掉的色情直播网站等涉黄平台中,就发现了“福利姬”。抓获的几名“福利姬”中,有大学生情侣、也有姐妹。“福利姬”是一种二次元文化畸形产物,藏匿于互联网平台,依靠售卖大尺度照片、视频牟利,甚至提供线下色情服务,主体以未成年少女居多……目前,已经成为一项地下色情产业,并在网络上热度攀升。

据一名“福利姬”摄影师交代,很多“中介”会主动在网上寻找未成年女性拍摄对象,以免费甚至付费为由,询问是否愿意拍摄写真和视频。事后会将这些照片和视频制作成电子图包和实体写真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出售。一些未成年少女缺乏辨识能力,经不住金钱诱惑就会“上钩”。而警方发现,被抓获的“福利姬”里,好几人以前玩“cosplay”,觉得来钱慢才走上“福利姬”之路。

在一款软件里卖图的“福利姬”

资本介入让某些亚文化变了味

“亚文化在青少年中流行,与网络技术的成熟密不可分。”中国计量大学青年讲师姚昱帆分析,现在的青年一代是与互联网技术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休闲娱乐,网络已经渗透在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骏进一步阐释,90后、00后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当中缺乏陪伴,使得他们转向网络空间中寻求精神慰籍和快感,获得集体归属感。

青少年在获得集体归属感的同时,也就入了圈子。“青年亚文化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价值的同时,也可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研究了几年青年亚文化,姚昱帆总结出它的一些特征,消费性、狂欢性、反叛性、共享性和模仿性。而一些不良的亚文化,姚昱帆也关注到了,他认为尤其是在资本的强力介入下,青少年亚文化的内容生产、传播变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诱导着青少年扎进消费主义的陷阱。比如“饭圈”中,粉丝们通过对自己偶像集资打榜来凝结成为情感共同体。

青少年容易产生角色混乱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教授陈钢在任教上海之前,在浙江师范大学执教多年。在他的课程中,有一门叫做青年亚文化分析。

陈钢分析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从心理的发展来看容易产生角色混乱。例如动漫可以被看成他们在探索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一个外在媒介,游戏中的越轨行为让玩家有了释放和宣泄的感觉,不仅有对抗主流文化获得独立的需求,也有获得圈内同伴支持的需求,尤其是游戏中的“团战”会让玩家有虚假的“集体归属感”。

“‘心流理论’适用于这种感觉,当青少年将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会有高度的主控感和充实感,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愉悦感。”陈钢解释,这种沉迷体现在很多方面,养的娃配了新衣服、买到了新的JK制服、自己的摇滚唱片得到了朋友的认可,都能获得这种愉悦。这种愉悦感,让青少年沉迷。

警惕“信息茧房”带来的“圈子”即世界

不过陈钢也提醒,要重视某些青少年亚文化社区的封闭化倾向。互联网是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在算法推荐的作用下,容易形成“信息茧房”。陈钢认为需要警惕“信息茧房”带来的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参与度降低,以为“圈内”就是全世界,导致他们与现实社会生活渐行渐远。

姚昱帆也表示,现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内容多样化,但同时也有信息碎片化、片面化等弊端,容易导致青少年缺乏理性、深入的思考,会有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各界共同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姚昱帆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多元文化蓬勃发展,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要打击涉黄、涉暴、危害国家安全等违反法律、扰乱风气的负面亚文化圈子,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青年亚文化中的正面积极元素,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

例如依靠亚文化满足青少年娱乐心理需求的核心作用,引导青少年利用价值取向健康的亚文化释放生活压力。同时,借助立体化的网络媒体平台,采取多元化的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当代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钢提到,他在课堂上会引导学生们辩证地讨论青年亚文化,“美日动漫的区别,‘土味’视频的形成,‘邪典’元素的表现等。”通过这些讨论,让学生们对不良亚文化进行辨别。姚昱帆则表示,学校可以利用好思政课,思政教师可以主动融入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娱乐游戏、网络社交中,了解新的话语体系,驾驭新媒体技术,输出健康、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元素,更好地浸润影响青少年,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除此之外,陈钢和姚昱帆都提到,新媒体平台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监管技术,一方面抵制错误社会思潮、语言暴力等,另一方面从技术上消除“信息茧房”,助力青少年群体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

防止不良亚文化带给青少年的侵害,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新媒体平台企业、青少年社会组织、学校、家庭、青少年个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采写:丛杨

校对:嘉镱

主编:薇薇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起改变世界」

订阅号:zhejiangtsw

新浪微博:@浙江团省委

原标题:《青年亚文化,别让阴阳怪气唱主角》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青年亚文化 别让阴阳怪气唱主角》,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每个有名人有风景名胜的地方 可能都有一个诗歌征文大赛

每个有名人有风景名胜的地方 可能都有一个诗歌征文大赛

...发明”,这对年轻的写作群体的影响尤甚,具体表现为“阴阳怪气”“抽象话”等亚文化;朋友圈社交语言的随意性、无处不在的反讽性,影响着写作者们的语感,改变其对汉语的认知;而它所提供的过量的现场感(“我无处不...

2016-08-05 #经典句子

怎样理解当代青年的“鬼畜文化 佛系文化 颜值文化”?

怎样理解当代青年的“鬼畜文化 佛系文化 颜值文化”?

...的圈层化特征,即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构不同的亚文化群落,使特定的观念、表达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圈层中得以展开。圈层因而具有了体现自我个性与圈层文化特性的功能,成为青年社会化和追求自我认同的有效载体。...

2023-11-26 #经典句子

当代青年文化的“自我彰显”

当代青年文化的“自我彰显”

...的圈层化特征,即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构不同的亚文化群落,使特定的观念、表达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圈层中得以展开。圈层因而具有了体现自我个性与圈层文化特性的功能,成为青年社会化和追求自我认同的有效载体。...

2023-11-29 #经典句子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文化综艺折射青年传统文化热

...刻板、保守的印象,很少会将这些话题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化经验,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法。事实上,当下的年轻...

2009-10-07 #经典句子

网络综艺节目中女性主义话语的显现和消隐

网络综艺节目中女性主义话语的显现和消隐

...捧,越来越多的网络综艺节目为迎合青年网络用户而吸收亚文化的主题与表现形式。本文以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为例,通过考察节目中青年女性选手的形象及其特征,探究现下流行的网络综艺节目中女性主义话语的表征...

2023-12-22 #经典句子

还在讨论“网抑云” 现在又来个“退坑吧” 网络丧文化为啥热!

还在讨论“网抑云” 现在又来个“退坑吧” 网络丧文化为啥热!

...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

2022-12-26 #经典句子

“亚文化” 从来都不是一个危险的词

“亚文化” 从来都不是一个危险的词

这篇文章写在2017年年初,那个时候“亚文化”在时尚界的地位还很新鲜,依然有些边缘。不像今天,“亚文化”在时尚界也已经成为了“主流文化”。但“亚文化”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多少还被视为某种潜在的“危险”。因...

2007-12-12 #经典句子

丧文化 汝知蜜糖 吾之砒霜。认认真真经营——生命

丧文化 汝知蜜糖 吾之砒霜。认认真真经营——生命

...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往深一步讲就是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或许有好多人认为,这无伤大雅,小小发一...

2011-05-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