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佛弟子日常所犯全文

时间:2011-06-03

现列举居士最常犯的错误如下:一:佛像供奉易犯的错误不能把佛像供奉于厕所、浴室正下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7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2 分钟。

居士最常犯的错误(全文)

佛法是心法,但性相一如,不可执理废事,所以相上的东西也应处处心存恭慎各得其所,若触犯佛制戒律威仪,则也会伤害到清净自性。现列举《居士最常犯的错误》如下:

一:佛像供奉易犯的错误

不能把佛像供奉于厕所、浴室正下方。不可正对厕所,或靠厕所太近,使臭气来侵。不要把佛堂安置于角落里,过道上,阴暗、潮湿、浊气的地方。若佛像供奉于堂上,应避免酒肉浊气熏秽佛像。若用净布遮挡可减轻罪过。

二:佛堂经像前常犯之错

不可在佛堂经书三宝前吵架咒骂,或苟且淫欲。经像前不可放污衣秽物,不可晾晒衣物或荤腥不净物。不可日日端便盆于佛前过,或在佛前裸身、轻衣唐突。凡人口中有异味不可用口吹灯香蜡烛,或佛像、经书、佛台上灰。若身上衣服上有不净秽物应先洗净再礼佛。佛像经书沾有脏物应及时用净布擦去。水果鲜花坏了及时撤换,佛堂内垃圾及时清理。不可在经像前播放色情血腥电视。

三:供佛时不烧劣质香烛

正信的佛弟子不必烧高香,不点反复回收的劣质蜡烛,不烧元宝锡纸,不大把大把烧香。没经师父允许,不可把香烛拿进殿堂内点燃。冒黑烟,有刺鼻化学味,易流烛油,易起火的劣质香烛切不可供在殿堂内。一来熏污佛像,二来怕大意酿成火灾,三是污染殿堂内空气。念经的人都被黑烟呛得直咳嗽,你说还有功德吗!

供佛要用不添加化学香精的天然好香,不在于多也不须大,三枝乃至一枝即可。供灯可用酥油,i以及我们自己能食用的纯净植物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等。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环保油,气味象煤油,却反而不适宜供佛,因为它既不能食用,原料也来历不明。好香好灯供奉好念三句“嗡啊吽”,这样你的供养就遍满十方。

另外,佛前可供新鲜水果、糕点、热饭熟菜。不要把食品的原料如大米、面条、干菜、蔬菜供于佛前,含有猪油、鸡蛋、葱蒜、酒心的食物别供在佛前。供佛在于用心,要如同真佛现前。不要认为是泥塑木雕,供养便做做形式,如此没有功德。

四:印有佛像观音的香纸切不可丢弃

很多不明因果的制香商家,把佛像观音印于包装纸上。致使无数的香客把佛像观音随手丢弃地上任人踩踏。殊不知,你大意之中造下重罪。从今以后,切记不可把印有佛像、观音、护法、佛字经文的包装纸盒丢弃地上,也不可放进垃圾桶。看到香客在丢弃当制止,并把地上的捡起来收好置于寺内干净的地方。最好就是坚决不买印有佛教图文的香烛食物等。

五:经书法宝前易犯不敬之罪

不可把经书法宝随意丢置在窗台床上座椅上,或夹衣物或不净物中,或夹于杂类书中。或在经书上乱写乱画,或掉地上不及时捡拾。或蒙尘土不及时擦拭干净。或上厕所不洗手便拿经书。或用手指沾口水翻阅经书。甚或把经书垫作枕头,或垫身下当桌椅。或仰躺看经。或跨越经书。或吃五辛不先洗漱秽口念经。或把经书置于下方,杂物置于上方。或经书藏于柜中多年不看阅不流通致使发霉虫咬。

六:破旧经书不可轻心丢弃烧毁

不可把破旧残缺的经书丢弃,也不可随意烧毁。当年佛祖为求半偈而舍身投崖,如今我们怎可把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无上法宝轻心置于火中烧毁!所以破旧经书能补就补,补经有大功德。不好修补的残缺经书当用净布收起包好,放置于干净高处。或置于专门藏放破旧经书的塔中、山洞封牢,或送往有专人处理的寺院,如法焚化处理。破旧的佛像、图文、光盘等亦如是处理。居士不可每次看到有新好经书结缘便起贪心,而把自己稍旧的经书弃于寺中,如此损大福报。

七:助印经书光盘当鉴别真伪

助印经书法宝流通是法布施功德无量。但是得先动动脑子。有人印出来的不是佛经正法,而是外道典籍,或是冠以佛经的伪经。还有的书籍专讲神通鬼怪祸福吉凶。这些违背三法印的书却有人大量印送,令初入佛门的信徒深受其害。自己出了很多钱以为做了大功德,却不知你助印的不是正知正见的正法宝藏,而是邪知邪见的断人慧命的假法宝。所以我们印经前最好请教善知识再做决定,或者把善款交给正规如法的印经组织。

有的法宝已经印的很多,且长时堆放在寺庙里,如果有人把它流通出去功德甚大,同时当改印其他有须求的法宝。个人印经切不可妄自改动经文或漏失字句,这是大罪。所印的经书光盘等法宝务必精美庄严,不可太粗劣,让人不珍惜。不可把某段经文用一张白纸大量印发,这样的经纸无人珍惜,容易损毁丢弃,造成罪过。

八:皈依三宝不是皈依个人

有人信佛多年了却不肯皈依,怕要求多做不到。其实皈依门槛并不高,只要你愿意以佛法僧三宝为师就可以。要想在佛法中得到真实利益,皈依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所以既信佛就赶早皈依,否则一旦无常到来不知哪辈子能再遇到三宝。

居士皈依是皈依整个佛法僧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人。所以不要分别我的你的师父。或者只亲近供养皈依的师父,其他师父不供养不请教不关心。应知所有出家僧人都是师父。当于一切僧宝平等恭敬。遇到真善知识,再次皈依也是可以,但不可只为了虚荣心而攀求名师。佛教依法不依人,若实有不持戒又不懂佛法的师父应当远离,但绝不可言其罪过,应该慈心替他忏悔回向。而遇到正知正见的好师父也应如法亲近受教。

九:欢喜而理性恭敬僧宝

对出家人应当称师父而非师傅。师傅多为世间技艺劳作之义。师父意为经法之师、慧命之父,当视师父如父母。只要具有僧人形象者都应恭敬。但亲近出家人不可过频,当保持距离。不可随意拨打师父电话扰人清净,打电话发信息时当简单扼要,不可聊说不停。女众不可单独入男众师父房间、单独与师外出同行。男众对女众师亦如是。受到师父训责,不可因师出言过重而心生忌恨甚至诽谤。出家人以慈悲接物,随缘度化。身为居士对师父也当尊重爱戴而又理性简单。不可以世俗人情来与师父交往,以至于妄生感情执着自害害人。

或有个别出家人喜好攀缘,频繁找居士,或索要电话,或留银行卡号给居士,居士当慎之。居士也当捥拒出家人非法要求,比如索要供养,或借故化缘,或无故留宿白衣家等不如法事。僧宝是人天师表,不可以和俗人结亲戚,拜干娘等,既败坏出家形象毁辱佛门,在家人也受不起而折损福寿。

十:不要做二宝居士

什么叫二宝居士?就是有的居士对佛宝很恭敬,对法宝也恭敬,可是看到出家僧人却不理不睬,好像与他无关。甚至还有轻慢憎厌出家人者。所以叫他二宝居士。这其实是种讽刺。因为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缺一不可,你不敬僧宝,那么佛也不会承认你是他的弟子。

有的居士跑过不如法的道场,碰到过不如法的出家人或假僧人。所以他对出家人心存忌讳,乃至憎厌、轻慢、仇视、诽谤。这是末法时代的悲哀,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作为出家人当警醒。然而,凡事都不能以偏概全。出家人是凡夫僧,其中难免会有些毛病习气偶犯错误的。正如玄奘大师说过: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何况还有很多守戒苦修的出家僧人你并没有看到。也有出家人外现懈怠相,内实有菩萨心。凡人只看到表相,看不到实质,故不可以凡情测度具有内在智慧的僧宝。再说恭敬僧宝是你的功德,若真有僧人自不如法那是他自己的因果。佛法有赖僧宝弘传。有僧宝在世众生才有皈依处。没有了出家僧人,佛法会不久消失。恭敬供养僧宝,如同供养佛陀的功德。不恭敬出家僧宝,是自失大利,虽然念佛也难与佛相应,以后必将沉沦苦海。奉劝有此邪见的居士赶紧醒悟,回头忏悔。当知拜师又嫉师,如同父母生下你又把父母舍弃一样,不顺孝道,是世间极重之罪。

十一:参加法会不可犯业障

每个师父弘法利生的法门、方式都有所不同。不要把在别个寺庙养成的习惯强加给其他道场。在哪个道场都应当尊重那里的习惯随众和合。不要太突出自我,别把不良情绪带进道场。什么是规矩?大家互相恭敬、随喜、赞叹、礼让、团结、和谐、清净就是规矩。不要左看不顺眼,右看不对劲,弄得是是非非,大家都不开心,这是犯大业障。如果那个道场着实不如法,下次可以不去,但不要乱说。

居士也不要在修学法门上互起争执。有居士说只有净土法门可以往生西方,其他法门都不能。应知法法平等,修学哪个法门都可以回向往生西方。重点在于能不能看破放下,去我执降我慢,清净平等。如此法法都能成就。

十二:别拿不喜欢的东西供养三宝

大寺庙人多好做功德,小寺庙人少应事先了解须要什么。不要只顾自己求福,一次给小寺庙送去很多东西。尤其是熟食类不能久留,好多天也吃不完,造成了浪费,你少了福报,师父也生烦恼。

还须注意过期的、霉变生虫的食物不能送去庙里。家里供过祖先、鬼神的食品不能再送给佛寺。有人用过的旧东西舍不得丢拿来供养师父,除非很好用否则最好转施给其他人。好的新的最爱的东西供养三宝得到的福报也是最称心。如果拿坏的旧的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供养三宝,即使有点福报也是不如意。

十三:不求回报是真供养

不要以为捐了钱拿了红包就跟师父提很多要求,或者留下一堆事给师父做,出家人不是给你打工的。供养给师父的衣服鞋子,不要问师父怎么没穿,师父自有安排,有时师父也要转施他人功德更大。什么是真正的供养,就是对供养的师父不求回报,不求感恩,不求好话,不求关照,没有任何的要求,不起丝毫的执着,纯以清净心把所有功德回向法界众生皆成佛道。

居士也不要因为某件功德被人抢先做了而心生烦恼,也不可因其他居士出钱多而心生嫉妒,这是自失大利。在本性上自他不二,所以应当随喜他人功德。只有深心随喜能使你生起和他同样的功德。功德做多了也不可自觉功高,功高就有魔障,自满就难有进步。所以做再多功德也要即时清零,就像没做过什么一样心无增减,这才是真功德。

十四:住在寺庙男女不可同房

夫妻两个住在寺庙不可同睡一间房。男众和女众不可在屏处私聊。若男女在寺庙内交会行淫是污伽蓝净地当下地狱。

居士在寺庙参加法事时,不可以在大殿中央礼佛。拈香或行礼时要随众不急不慢。不可以模仿方丈和法师的仪态。不要装老修行故意慢上一拍。学佛多年的老居士不可以倚老卖老,把年轻的出家师父呼来唤去,或者当众指教年轻师父。若把果皮、手纸、杂物随意搁置在经堂里或乱涕唾会损失很大福报。手机铃声要换成佛曲,听经或静坐时必须关掉,免得妨碍大家正念。住在寺庙里走路不可莽撞,不可鞋底拖地出声。晚上止静和早上打板起床后都不可说笑,当默念佛号。香灯师进入大殿供奉好香灯水之前,居士未经允许不可冒然进入礼佛颂经。

十五:做功德留名不等于着相

去寺庙做功德要弄清楚,如果把钱交给两边写缘的工作人员(有出家人有在家人),务必在缘簿上留下名字和钱款数额。不要交了钱却不写,这样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工作人员去财务室交账时容易漏失钱款;二是为个别不怕因果的人私吞常住善款提供了方便,这样岂不是害人下地狱!有居士以为写了名字就是着相,不写名字功德才大。其实你这样想就是着相了。名字都是假的,着不着相在于内心。佛弟子做事要清楚明了,不要稀里糊涂错了因果还说是不着相。所以记住:你若把钱交给写缘的工作人员就必须按照程序留名记数。如果你真不想留名,就不要把钱交给他,而是直接塞进功德箱里。

供养三宝或供养师父个人的钱物也要分清,供养三宝的可放入功德箱或交财务处。不要含糊不清的交给师父,以免造成师父误解错了因果。把上面这两件事做清楚了,既修了慈悲心也长了智慧。

十六:占常住便宜要吃大亏

有居士贡献大了,就开始公私不分,私拿私用常住之物。这个习惯不改恐怕再多的功德也会消没的。如果寺庙东西有多余、浪费,可先过问师父方可拿用,并付相当的钱款于功德箱内。那个寺庙再富有再大方吃饭也要付钱。若无故白吃是自失大福。

为常住做事是为自己培福,别在意人家有没有看见。做事别毛躁,打破东西要酌情赔偿。寺庙的水电比俗家贵重,不可大意浪费。还有寺庙的经书并非全都是结缘的,开法会用的经本若私取回去犯偷盗三宝物罪。总之常住的便宜一定占不得,否则要吃大亏。居士供于佛前的贡品属于三宝物,不可再私取回去。有信士只是拿来求佛加持再取回去给家人食用,这样应事先向负责人说明。

十七:不可拿念经当买卖

念经论多少钱一部卖与人是轻贱佛法。居士也不可花钱买多少部去焚化。若有事相求,可向如法的出家师父禀明,比如想请师父念经回向某某。出家人若应允,慈悲为之念诵回向,信士应当供养师父而不是买经。

寺庙向外拉经忏佛事,当问问自己修行有无功德。若贪收斋主钱财而众生得不到实益岂不欠下大债。若信士苦情求之可悲可愍,出家人依据原科,老实念诵回向。佛事认真虔诚尚有几分功德。若除头减尾、中间跳过,或念经不清爽、礼忏不下拜、饮食不清净、威仪不具足,把庄严佛事当成唱戏一样,只图表面热闹风光,内无一分清净功德,便造下轻贱佛法欺骗信众之罪。现今多有假冒的出家人,或贼住寺庙或在白衣家,专造此大罪。正如《地藏经》所说:或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指的就是这些假和尚。作为正信居士,不可再花钱请他们做此既无功德又损害佛教之事。

十八:遇到假和尚当敬而远之

世间法里任何行业都有真假,佛门也受此影响。现今假和尚很多,对佛教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世人所指的假和尚,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虽然出家却不守戒律的破戒僧人。二种是从未依佛剃度出家受戒,只为了钱而剃个光头穿上僧衣的俗人。对这两种绝对不能混同,前面的僧人虽然破戒但仍然是僧宝,不能称为假和尚。他若犯戒也只能由僧团内部如法处理,自身也当受其罪报。佛告诫弟子们,僧人尚不能讥毁其他犯戒僧人,作为居士和白衣更是没有资格,也绝对不允许轻贱辱骂殴打囚禁破戒僧人,如若有犯就是诽谤三宝,罪过比破五戒还要严重,若不从心忏悔,必将堕落地狱。

对于第二种从未正式出家的假和尚,也要小心对待,因为虽是假冒,但穿的僧衣和袈裟却是真的,若处置不当恐自招罪报。末法时代这种人很多,佛弟子遇见了怎么办?

其一:首先明白佛教是正信,若他前来看相算命占卦,假称寺庙化缘而无可信凭证,或有其他非法要求自当拒绝。其二:有福之人面对僧相不看其过,有菩萨心的人见所有人都是菩萨化身。见他前来便净心供养他,他是当做真僧人供养的,所以仍得大福。而伪装欺骗者当自受罪报。但是,当你已经明确知道他从未出家,可以不供养,更不可亲近他以免受其污染,应当敬而远之。或私下慈心直言告诫他不要假冒僧人造此重罪。

其三:假和尚虽犯重罪但仍结佛缘。演员身披袈裟在大街上走一通,见闻者都会脱口念佛,虽是演戏也种下解脱之因。假和尚心虽是假,但示现了僧相。众生看到或生恭敬或口念佛,由此种下善根。毕竟我们都是肉眼凡胎,并不能认定哪个绝对是真哪个绝对是假,所以对待有僧相之人当格外慎重。我们只是依法不依人,对损害佛教的非法行为不予支持。但切不可乱了自心清净,而去憎恶、仇视、辱骂、甚至殴打他们。看到他人这样对待假和尚,也不能随喜,当赶紧念佛忏悔,或慈悲方便调解。因为这己经不是他假不假的问题,而是我们面对僧人形象造此嗔怒之因,只怕将来堕落的变成了自己。

其四:末法时代这种乱象很多。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见到这种种衰相,实在说都是我们自己罪障。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现。所以看到假和尚,别太执着假相,赶紧忏悔自身业障一心念佛才是正事。

另外,遇到假乞丐也是这样,即使他有百万家财,只要委身乞讨就是乞丐。如果有更好生计,谁愿意放下尊严来乞讨。所以佛弟子看到乞丐随缘给一两块钱,然后要大声念句佛号让他听到,这样才给乞丐种下善根。不然,你即使给他一百块,也比不上慈心布施那句佛号的功德。

十九:居士敲法器要有惭愧心

有居士对于佛门中敲打唱念很有兴趣。当然,唱颂佛赞,敲打法器也是供养。有此天分的人学会它可以自利利人,也不失为修福的方便。但是不可本末倒置,修心才是根本,佛弟子要先树立正知正见,早日看破放下。学习唱赞固然是好,要知道这是为了称赞供养如来,不是为了人前炫耀。所以居士在寺院敲法器,因为站在众人前头而应有所惭愧,并以清净心欢喜心供养三宝,如此方才有几分功德。

二十:居士为人念经不可收钱

居士去寺庵或人家庭打普佛念经不可收受钱财。僧人受取供养是为人种福田,但若贪受利养佛尚不许。何况是家有资生产业的白衣居士。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今生遇到了,不赶紧去忏悔修福以求得度,却反而以业障之身拿佛法去挣钱,欠下无边业债。恐怕连佛菩萨看到你也要说声冤枉啊!所以要打消这个念佛挣钱的念头。

或许有人说我把收受的钱拿去做功德,这好比拆了东墙补西墙,何必多此一举。白衣念经收钱是末法时代乱象,只会令众生更加不了解佛法的真义,也让众生误解和疏远了真正的僧团,使正法更快衰落。如果确实有人诚心求你,应事先说明不收钱财。或规劝其把钱拿去供养三宝放生修福。若答应当以慈悲心念诵回向。盖以慈悲心助人即是功德,若作意为收受钱财即是业债。

二十一: 僧宝面前不可喧宾夺主

有一些居士团体,常会做一些法会,如三时系念等。看起来做的很好,令见闻者欢喜称赞。不可否认其中的功德。但是有个原则是绝对不能偏离的。即一切出世功德,都只有在依止于佛法僧三宝的加被下才能产生。所以对于外在的佛法僧三宝形象要如法的尊重,才能开启内在的觉悟和慈悲。这些优秀的居士团体,在居士道场和白衣处所,用虔诚心举行这些法会无可厚非。若在住有出家僧人的道场,则小心会犯了佛门大忌:喧宾夺主。

曾见有居士团体在寺院殿堂中央做超度法事,而出家僧众坐在两边观摩学习。这些居士唱念的非常好,令在场的出家僧众都似乎颜面扫地。我想请问当时坐在中央高声歌赞的居士,你是发自内心的赞颂三宝吗?如果是真的,那怎么让僧宝丢在旁边丢在下位!你是真的用慈悲心在度众生吗?如果是真的,佛说众生有赖于众僧之力方可得度,你却把众生最须要的僧宝晾在旁边,让众生得不到更大的利益,你的慈悲何在!有的人因此产生误解,认为僧人还真的不如居士。他不知道僧人更着重于修持内在的戒定慧和大慈悲心,用戒定慧和慈悲心的功德来度化众生。唱赞和法会固然也不能轻视,但若流于外在形式离开了戒定慧,则谈不上有何功德,唱念再好也只是一场表演罢了。所以为了不让众生生颠倒见,居士应尽量避免此种尴尬。

居士也不可擅作法主。因僧宝才是主人,居士只是护法。有居士说实在找不到几个好的出家师父,为了救救那些苦难众生,我只好自己学菩萨来主法了。那我问你:你既然有如此大悲心,何不剃发出家现僧相以后再来主法度众生呢?自己舍不得出家,又想当法主,还妄说没有好师父,真是罪过。虽然有师父稍不如法,但凭他庄严的僧相和身上那件佛传下的袈裟,也比居士主法强。若确实请不来出家法师,方可由受过菩萨戒修持较好内怀惭愧的居士代劳。并应先礼请三宝加被。而自己不必称法主,因法主名头大恐受之不起,只可方便说带个头做个法会就行了。实在说开这个法会也是有个形式来为自己忏悔业障,给众生结结善缘,并以此求请佛菩萨来度众生。而不可妄说是自己在度众生。

二十二:共同照看好三宝物

有些寺庙住着一两位僧人。因为僧员少,居士在敬重师父的前提下,也应帮助照看好寺庙财物。师父虽是法人代表,但除个人供养和适当单资之外,并非寺庙所有钱财尽归他个人所有。师父只是拥有对寺庙钱物的监管权和如法使用权。信众捐款或佛事收入应有财会记账管理,师父和弟子互相信任的同时也要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防止被个别不如法的假僧人钻了空子,借寺庙大发其个人横财,骗取信众的捐款,或席卷寺庙功德善款一走了之。

佛教协会多有僧人和居士任职。要知道佛协的意义是为了维护道场和宗教生活的正常秩序,扶其正者、帮其弱者、警其乱者。所以佛协官员应当珍惜这个菩萨的位子,上为了护持三宝下为了利益众生。应当为正法昌明社会和谐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若只是为了收收管理费,每年开开会、聚聚餐、发发纪念品、评评优秀,如此则失去意义。佛协官员若为私利而步入腐败的怪圈则因果极大。因为是打着佛教的招牌、慈善的名义,其罪过更甚于政府贪官百千倍。

有的慈善机构或个别寺庙,给有办法拉来捐款的人提取回扣。作出这个规定和拿回扣的人犯大因果。因为这些善款都来自十方,是上供三宝下济众生的专款。你抽取部分个人私用如何消受得起。给寺庙打工的工人,工资不能虚高,若仗着菩萨慈悲,或跟住持主管沾亲带故,每天悠悠闲闲干点轻松活还拿很高工资就不正常了。因为三宝钱来自十方,得问问信众愿不愿意,否则就等着下辈子来还债吧。

末法时代乱相很多:有的寺庙被当地政府圈起来卖天价门票;有的香火不错的寺庙被假和尚假居士私人承包了;有的大老板投资造了寺庙却不是真心供养三宝,而是请些僧尼居士为其打工;还有的寺庙为了增加收入不惜辱佛,把俗人的遗像和骨灰长期供奉在佛殿里...这些人借着雄伟殿堂和庄严佛像,利用十方善信的虔诚,大肆收受捐款和供养。他们若不把这些善款用于三宝和利益众生,而是为私人发财,则是人间极恶,何况还令无量众生因此诽谤三宝退失信心。有花首大士说,五逆十重我皆能救,盗十方僧物我不能救。这些极重罪业被愚蠢之人今生造成了,将长劫堕于地狱深坑难有出期,真是可惊可叹。

二十三:白衣说法不可贬损僧宝

白衣上座说法比丘下座听法,这是末法时代的衰相。当然历来居士当中,也有悟到佛之真谛,具足大慈悲大智慧者。他们虽示现居士身,行的是菩萨道,和祖师同一条心,那就是绝对恭敬奉持保护佛法僧三宝。然而现今时代不少居士说法时,似乎都犯了一个通病,那就是总想拿出家人开刷,总想明里暗里贬低住世僧宝,总想对听法人说,出家人不持戒、贪受供养、没有修行没有开悟没有成就等等。甚至让信众背弃僧宝,转投于居士门下,尊他为导师。先不说这种居士说法有多么高妙,仅凭他对僧宝的这种轻视和贬损就足以证明他已具足邪见。

佛在诸经上,无数次告诫出家弟子们一定要严持戒律纤毫不犯。又深知凡夫守戒不易,智慧多闻如阿难尊者尚且差点犯戒,何况末世之流。故佛又演说很多大小乘忏悔之法,令有信心者戒根清净。同时又一再强调出家僧宝虽然破戒,以其曾经发心出家功德尤甚于百千万亿的在家居士。白衣居士没有资格举僧宝之过、绝不允许轻贱贬损所有出家僧人。出家善根非一世修成,不少居士也曾想出家,却有种种障难直至终老也未如愿,故出家大事非大福德大丈夫莫能成,乃多世佛缘所致。故出家人虽偶犯戒,居士也应视如菩萨示现。

居士皈依之时要选择清净好师,但初入佛门往往不具选择慧眼,多凭前世因缘而定。所以不论皈依授戒师父有无犯戒,只要拜师之时信心清净便得好皈好戒。再说皈依师只是引证你皈依三宝,并非皈依他个人,即使日后觉知师有毁犯,可以转投明师,也并不影响皈依戒体。一切居士都有皈依佛门这一步,从这一步以三宝为师,诸佛菩萨诸师僧宝便如父母,永不舍弃,永不背叛,永不轻贱,永不毁损。居士修学有成代师说法,犹应感念师恩加持,更加颂扬僧宝令诸众生增加信心而得大利。若居士说法,自以为独得佛意胜诸僧宝,便我慢自大看不到僧宝功德,以依法不依人为借口恣意贬损住世僧宝来抬高自己,甚或教人只在佛前自誓皈依,而无视住世僧宝远离僧团。如此即是坏灭住世僧宝即是诽谤整个三宝。

末世僧宝本己困难重重,内忧外患,千疮百孔,一般信众多起邪见。若自家居士弟子,也来贬损僧宝彰显自我,只会让众生邪见更深。这到底是助佛弘宣正法还是助魔毁灭正法呢?这个道理既深又浅,维护僧宝使佛法延续流传,是一切佛弟子的本分和责任。这个道理一般居士似乎都懂,为何那些说法的大居士反而不懂呢?是因为福德不够,在佛法上刚有所解悟,便被我慢狂魔遮障了那个正念。

二十四:依三宝不依鬼神

皈依三宝之时我们都要发愿:誓不皈依天魔外道。然而有的居士学佛几年了还是神佛不分,只要看到高高坐在供台上的通通下拜磕头口称保佑,沦为一般的迷信之流。十法界中,佛、菩萨、缘觉、声闻为出世间四圣,佛弟子都应至心皈依身心礼拜。而四大天王、护法诸天、韦陀、伽蓝、紧那罗、财神等属于六道中之天神地祇。他们是佛之护法,虽有威德神力,可以恭敬他们,但不是佛弟子皈依处。至于城隍、土地、娘娘、大仙之类鬼神,一切佛弟子不可前去礼拜,对这些神庙也敬而远之。但也不可轻慢,若有缘遇到也应合掌问讯,如同尊敬老人一样,这是常人之礼节。若家中先前已供奉有这些鬼神,可以安置于佛像旁边,并劝他们皈依三宝听经闻法或送至清净的山洞安放。

从大乘来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之佛;从法性上讲,山河大地刹海万灵同契如来法身。我们礼敬一切即是礼敬诸佛。所以佛弟子任何时候都应清楚,我们礼敬护法诸天、天地鬼神、父母君亲乃至一切众生,是感激他们恩德,尊崇他们的佛性,他们和我同是六道中之有缘众生,他们和我都须要依靠三宝才能究竟解脱。深知礼敬和皈依是两个概念,只有佛法僧三宝才是我们永久的皈依处。

二十五:喜欢感应神通当心着魔

有居士喜欢乱说,比如看见佛光了,看见菩萨了。即使真的看见了,也不必惊喜到处宣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继续一心念佛。若到处说,产生执着,便易着魔。若并没有真的看见,又说出来,便是大妄语。所以佛弟子精进用功,诵经念佛,也不能贪于求感应、求见佛、求入定。我们只管依教奉行,老实修行,深信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不要另外再加一层贪求之心、迫切之意。慧律法师说,修行人要无所求、无所着、无所惧。若有所求便心不清净,产生执着,业障现前,便易着魔。

居士亲近善知识时尤当注意。末法时代多有法师和大居士,宣称自己有神通,或已证得果位,或称自己是某菩萨化身。或自己不明说,却以暗示的方式告诉你我是某菩萨。如此种种,无论他名气有多大,都不可信,不为其宣扬,当速速远离这些邪师。否则,一入魔道,万劫难复。《楞严经》上说的很清楚,真正的菩萨圣人切不会向人明说,也不会轻易显神通。除非他将要入灭时,才会让少数有缘人知道。

二十六:遭受恶报不可怨佛菩萨

有的居士学佛多年,依旧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一旦家中有不幸发生,就无法面对。或有居士种种诉求,可就是难得如意。师父经常会碰到这种为难之事,想帮帮不了。为什么?因果自有规律。前世造成的因,现在的果报已经成熟了如何改变?成形的黄豆无法变成黄瓜。佛陀在世也要接受因果。

有居士跑来诉苦说,我吃素几十年,功德做了很多,地藏经念了几千部,为什么还有病痛折磨我。你且看世间造业之人,一日之间便杀生无数;有人穷凶极恶、赶尽杀绝,对弱小求饶着也不放过;更有从前称王称霸者,屠城屠村,滥杀无辜。不要说他人,我们前世也有可能造此大罪。今生虽然虔诚信佛几十年,消了无量重罪,可是仍然有很多业债未还,且果报又已成熟,幸亏信佛了,重报轻受,只受些病痛折磨,一点也不冤枉。且今生的善业也不会白修,必定感得未来的福报,如此应该庆幸高兴才是,怎可埋怨佛菩萨不保佑你。前世修因今世得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佛菩萨教化世人,还须我们自修自度。若烧些香捐些钱就可免了罪报,那佛菩萨岂不是偏袒了恶人。

儿子的学业,女儿的婚姻,同样只能尽心回向,而不能强求结果。除非有大善根,看破放下大修功德者,或许有有福报提前。平常之人就得随顺因果。所以本分厚道之人,应当正视因果,多多忏悔从前罪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果报来时,坦然面对,依教奉行,老实念佛,必定感得佛力加持,尽此一生,出离苦海,得度彼岸。

不仅对自己遭受的果报要正确对待,对他人也如此。不要看到他人遭受恶报就认为他修行不好或没有功德。连神通第一的目健连尊者都要被外道乱石打死,难道目连尊者修行不好吗?也不要看到他人天天享福顺风顺水就是修行好有大功德。因为现在遭受的果报都是前世所造之因,跟我们现在修行好坏并无直接关系。目连即使被打死,也不影响他证六通罗汉。享福得意之人若不修善,照样会堕三途。所以我们不要只看到表面就妄说修行好坏,以免自造口业还误导了众生。

二十七:不孝父母敬佛无功

爹娘和公婆都是父母,应当想方设法令他们过得安稳舒适,快乐无忧。自己做功德时,应当替他们做一份。若能巧妙令他们念佛是为真孝。若对自己的父母冷漠不孝,在佛前装得再殷勤也没有功德。父母是八福田之中的恩田,关爱供养父母得大福报。孝敬父母令佛欢喜有大功德。孝顺之人若能念佛,必定成就。

二十八:敬惜字纸能积阴德

文字纸张不可轻贱、踩踏、丢弃,更不可带进厕所作方便之用。因为佛教经典圣贤教育都离不开文字,古人把文字奉若神明。应当敬惜字纸,把地上的字纸收捡,把污秽的字纸漂洗,再用净火焚化之。如此日久可积大阴德。若见有淫秽暴力书刊杂志光盘,也应当及时收起用火焚烧掉,如此更是功德无量。

二十九:网络上面有神明

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教我们不要暗室欺心,不要人前做大好人,背地里却见不得人。网络就是考验人心的地方。因为一般网民都不知道你是谁,于是很多人只在网上大胆浏览色情网站,与人聊天时污言秽语,发评论时毒虐伤人,网络暴力时兴风作浪。更有一些自恃有才之人,发些误导学人的邪见文章,污染人心的邪思文章。不要说他们都是普通民众,其中不乏有佛门弟子。要知道在现实中骂一人伤一人欠一人因果。网络却不同,一条邪言恶语的文章或评论一经发表,看到的人是成千上万,若被人互相转发,被污染之人或有千万,而且想删也删不尽,恶业便一直在造,这个因果变得很大。所以网络就是个大世界,在这里可以成为魔鬼,也可以行菩萨道。若发一篇正知正见劝人念佛修善的文章评论,便能提起很多人乃至无数人的正念,开启他们的佛性和慈悲。这个功德也是很大。但是,劝人念佛修善文好发,有关于佛门争议、见道开悟、僧家内部的文章应特别慎重,因为一旦知见上有偏差,也有可能断人慧命,误导众生。所以学人上网时随手转发点赞一条正知正见劝人念佛修善的好文也是功德,但转发点赞一条知见错误网络谣言互相伤害的文章也是罪过。看到一些色情赌博害人网站及时举报也是功德。总之,不要认为在网络上没人看见,就放纵自己的贪嗔痴,一不小心造下无量罪业。应知网络上面有神明,修善积恶都有记载。

三十:切不可把饭菜倒进厕所

糟蹋浪费粮食固然失福。若把剩饭倒进厕所或垃圾桶更是罪过。粮食是生命之本,要像爱惜身体一样爱惜粮食。当感恩十方劳作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更不忘世上还有很多饥饿之人,我若糟蹋罪恶可耻。若难免有剩饭剩菜,应当布施其他众生,以减轻自己罪过。

三十一:堕胎之罪早日悔除

堕过胎的女众应及早于佛前深心忏悔,并念经回向婴灵。告诫子女不要堕胎。不可为求男孩而默许子女堕去腹中女胎。当今世人广造此重罪,为佛弟子应随力劝化。

三十二:女众内衣不可挂于过道上

女众的内衣应当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轻易让人看见。如今世俗的女人大都不讲究。每每看见小街小巷里,上面横挂着很多花花绿绿的内衣内裤。想想这一天,从下面走过的人可有几百几千。这其中有大福大贵之人,有行善积德之人,有念佛持咒之人,更可能有手持佛像经书之人。这些人都难以幸免被你侮辱。试想,你一天当中该折损多大的福报啊!

三十三:放生不可订购

有人发心想大放生,便提前找鱼贩子预定,鱼贩子想挣钱,便去找捕鱼者或养殖户,为了多捕捞,渔户又叫来不少人帮忙张网捕捞,一时间,水库或鱼塘变成鱼类的地狱。这些人大造杀业,都是因为你提前预定,大放生变成大屠杀。你还以为放了那么多鱼修了大功德,却不知那些渔户和帮手的杀业和你脱不了干系。

所以应该随缘放生,切不可预定。也不可定时、定点,不可事先大肆张扬,以免捕捞者闻风而至。方便的放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放生时还须注意物种和环境,水生动物不能放在陆地,陆地动物不能丢进水里,海洋动物又不能放到淡水河流,泥鳅鳝鱼最好放在有泥滩水草的湖边,笼养的小鸟放到野外只怕无法生存。也不要把鱼类放在有人拦网的地方。螺蛳等物应该分散放开。放生就是救命,真心希望动物们活得好得自在,若只顾自己求福报,只管放不管他存活率就失去意义。放生是要用心的,最好亲力亲为。一定要记得给他们简单念念大悲咒三皈依七宝如来阿弥陀佛,给他们种下菩提种子。

放生是修我们的慈悲心,每放一次慈悲心就熏修一次。只有慈悲心能拔苦与乐能救度众生,只有慈悲心最合佛心能令我们早登彼岸。又以悲心护生胜于只是拿钱放生。比如蚯蚓青虫爬到路中央会被踩死或干死,我们轻轻把它们捉到潮湿地或树丛里。盆子桶子不可长时露天摆放,以免积水生虫却又把虫水倒在干地上。又吃长素和劝人吃素更是究竟的放生。

三十四:专款专用不可杂乱

寺庙或居士会负责人应当注意,信众交来的功德善款应专款专用。信士用来放生的只能用于放生,若是发心印经的也只能印经。不要为了省事而把善款混合杂用,这样错了因果有大罪过。如果人手少又怕出错,可以事先在捐款时向信众说明:功德款不分种类,根据需求再作分配,如此才不会错乱因果。

三十五:别虚受恭敬误了一生

有的人因为条件好能力强、长期受到别人赞美和恭敬,以至于成为习惯,觉得被称赞和恭敬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哪一天忽然遭到冷遇,就会很不痛快无所适从。有这种感觉的人要当心了。要知道,恭敬别人是我们自性的功德。而相反,被别人恭敬却是要真修行和真功德的。

佛在经上多赞忍辱,称忍辱是第一道。如果有人轻贱你、侮辱你、甚至打骂你,你能心平气和接受,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消大业障,增大福报。相反,如果你有点成绩,经常受到大家赞誉恭敬,这就要消掉你很多福报。假如你的品行和境界并没有人们称说的那么高,甚至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那么赞誉恭敬不仅要使你折福折寿,还有可能滋生灾祸在后头。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德不配位,必受其殃;内无实德而虚受美名也将终致破败。所以我真羡慕那些从小能吃苦,朴实本份不重名利的人更好修行。

除非真有功夫的人就不必在乎外面的赞誉恭敬。因为内心平等了,人家赞美恭敬你不生喜,人家诽谤唾弃你不生嗔。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已经超越世间的毁誉了。这才是修行菩萨,我也随喜你。而那些习惯于一直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下的人赶紧清醒吧!别让虚假的名分和面子白白损耗珍贵的福报,埋没了自己的慧命真心。若不真修实干,恐怕将沉沦于茫茫苦海啊。

同样的道理,有人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牌匾上高高挂在佛堂上方,使无数信众拜佛的同时也顺便拜你。请问你挂那个牌匾是求福还是失福呢?还有出钱多的功德主,常年把写有自己大名的牌位供在佛像正前方,或把名字贴在佛像的莲花座上,枉受了多少人的礼拜。所以正信佛弟子不要把名字写在佛龛佛座、牌匾、梁柱、幢幡、钟鼓上,消灾牌位也只能摆放在佛像两旁。

三十六:不可佛前许空愿

在佛前宜发大愿,比如往生上品成佛度众生诸大愿,能无限扩大自己心量,增上菩提因缘,防止自己退堕沉沦。诸佛菩萨无一不发成佛度众生之大愿。一切佛弟子都应发大愿,以为前进动力,未来成佛之因。

但是为了求福在佛前许的愿却不同,这些有条件的许愿护法神都记下了,所以一定要还。不可随便许下愿,自己却又忘记了,这是对佛菩萨的大不敬。

对父母、师长,对同修、对家人、对朋友、对一切众生,也不能随便许下空头诺言。比如你对父母说:明年春节我带你们去普陀山。结果到了春节,你却因为太忙忘记了此事,这样就欠下父母的债。比如:师父表示想造个大殿,你听说了当即拍胸表示到时我捐十万。后来大殿造好了,你却连影子都不见了,这样你便欠下了师父和这个道场的债。比如:一位老同修说我往生时,你一定要来助念,你满口答应。结果几年后,你和那位老同修因缘改变,早就没有联系了,这样又欠下老同修的债。所以我们一生当中,不知许了多少诺言都没有兑现,稀里糊涂欠下了很多债。这都是因为没有深切体会“无常”二字。不要以为每天的日子都是这样的。佛说生命在呼吸间,今日不知明日事。说不定明天我就往生了,随便许下那么多诺言岂不都还不了了。再说因缘无时不在变化,谁知以后的境况会是怎样。

所以我们许诺人家时要冷静一下,善巧的说,不能说绝对的话。比如对父母说,明年春节我如果有空大家都方便的话就带你们去普陀山。比如对师父说,造大殿是大功德事,我们都应该支持。但是如果没有考虑清楚不可以信口开河说要捐多少。比如对老同修说,我希望您往生时,我正好赶上帮您助念,如果不凑巧我在别处有事,只要听说您往生了也会替您念佛回向西方。这样回答人家,就不会因到时做不到而欠人了。也可能遇到很执着的人,拉着你的手要你必须答应。我们当以佛理回答:我们是凡夫,不能主宰这个无常的世间,虽然很想满足你的要求,但是事事必须得随顺当时的因缘。

三十七:福田播种须趁早

《阿含经》中,佛弟子把自己收入分成三份。一份作为生活开支;一份留存起来以备后用;还有一份种福田做功德。我们很多人做功德的比例能达到十分之一算不错了。有人买名牌多花几万很大方,而布施捐几百就隐隐心疼。这都是没有深切领会修福的重要性。古语说:生死门头念佛第一,人天路上作福为先。了生脱死须要心性上的修持功夫,这不是人人都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广种福田却是人人都可自己作主做到的。有了福报就有了本钱,即使在六道中都是离苦得乐的资粮。而在三宝中所种福田,也是未来解脱成佛的因缘。何况我们若把所修大福回向西方,则于临终更能顺利往生净土,增高品位。

银行利息不过几分,若是把钱存在八福田里,《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若回向法界则无量无边。再说修福宜趁早,身体好脑子清爽,亲自去供养布施一分一毫实实在在。若等到老糊涂了,或走不动了,或财产散失了,再想去做功德也力不从心了。

有居士说想多留点钱给子女让他们更好过。应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有福报,自然容易挣到钱。他们若无福报,你就是留下一千万也很快败光。若实在放不下子孙,那就替他们做些功德,也比留钱给他们虚花掉好上百千倍。慧律法师说,只有自己亲手布施出去的钱财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又说修行人若能放下财产就已成功了一半。

广种福田有很多,比如:供佛、造像、燃灯、印经、修庙、供僧、设斋、医药、放生、施食、救灾、扶贫、助学、修桥补路等等。布施不可起烦恼心,要生欢喜心慈悲心利益心。要用智慧布施。比如:布施八种福田胜于其他地方;供养持戒比丘胜于犯戒比丘;护持正法道场胜于一般经忏道场;布施僧众较多的十方丛林胜于一般小庙;又慈悲心布施病苦饥饿众生胜于以贪心布施其他福田;又以回向法界布施胜于回向个人布施;又法布施功德胜于财布施;又无相布施胜于着相布施;无所求无所得胜于有所求有所得布施。

佛弟子把财产处理好了,也要在往生之前把家中佛像经书法物妥善处理,以免无知的家人亵慢丢弃而招大罪。应早点给人结缘,或送去寺庙。至于海青缦衣新的布施积福旧的焚化。皈依证戒牒应以恭敬心或于佛前或随身火化。

三十八:真正的道场在心里

佛弟子不要太忙碌,太疲惫,随时问问自己:我来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念的经上说什么?不要法会开完了,心里茫茫然,不知做了什么。有的居士到处跑道场赶庙子,喜欢热闹风光的场面,喜欢参加各种法会。可是几年下来,心里还是乱哄哄。有的居士在哪个道场都呆不了多久就生烦恼。其实心不清净,哪里都不清净。心若清净了,道场就在心里。祖师一再提醒我们:莫向外求。无论是劳作、布施、诵经、礼佛都应回归自性,莫让喧嚣尘烟蒙蔽了常住真心。

这个无常变幻的世间,都是自心所现的影像。没有什么恒常实在的东西可以追求,可以拥有,可以依靠。只有佛法的智慧和我们内在的觉悟、正知、慈悲、清净,是我们永恒的光明。留点精力和时间,把杂念沉淀下来。迴光返照,原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佛。

让我们借此虚幻的五蕴之身,在这如梦幻泡影的世间,建如镜花水月的道场,忏除如空的罪障,一念往生唯心的净土,亲靓本来常在的阿弥陀佛吧。南无阿弥陀佛!

以上依据多位善知识开示整理

愿与大家共勉

三宝殿释广涵敬编

甲午年闰九月

全文完 感恩阅读!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声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佛弟子日常所犯全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自称个人素质最高的匪徒 所犯之案轰动全国 死前说了一句话

他自称个人素质最高的匪徒 所犯之案轰动全国 死前说了一句话

他自称个人素质最高的匪徒,所犯之案轰动全国,死前说了一句话很多人为了谋取财富,铤而走险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在1991到2000年之间张君可以说是轰动全国的杀人犯。当时的张君自称是个人素质最高的匪徒,犯案数十起横...

2015-07-13 #经典句子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能够挑选“样板房装修无删减版”的《增广贤文》。不但全文无删减改动,也有译文翻译、分析、及其拓展阅读文章。不但能够学习培训古人的智慧,还能根据拓展阅读文章提高文学知识,很多的春联、俗话、名言,还能够融合...

2023-12-16 #经典句子

《心经》上的5句话 读得越多 越有助于开悟

《心经》上的5句话 读得越多 越有助于开悟

...,简称《心经》。全经只有260字,属六百部般若之一卷。全文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到“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结束...

2023-09-12 #经典句子

禅语:修行一定要在寺院吗 在家能否成道?老和尚一语点醒梦中人

禅语:修行一定要在寺院吗 在家能否成道?老和尚一语点醒梦中人

...门中的戒律不谋而合,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重合的。譬如佛弟子最初皈依三宝时,要受持佛门的“五戒”,也即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当然也有发大愿心的善信,选择受菩萨戒,所持的戒律更加广泛和严格。...

2010-12-23 #经典句子

79岁的老僧说:《心经》全篇260个字 其精髓就这三句 净心开智

79岁的老僧说:《心经》全篇260个字 其精髓就这三句 净心开智

...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能开智,离梦而去。全文只有260个字,但是它的精髓就是这三句话,悟透了,心开智慧。”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个句子中,“观自在菩...

2023-05-23 #经典句子

释迦牟尼的最后一餐和耶稣的最后的晚餐都说了一句什么话?

释迦牟尼的最后一餐和耶稣的最后的晚餐都说了一句什么话?

...的最后一餐。那个雨季,释迦牟尼佛和以往一样,和一些弟子到处广结善缘,传播佛法。一天,他们一行人来到末罗国的波婆村,在那个地方,他们受到一个名叫纯陀的铁匠的热情供养。释迦牟尼佛知道纯陀供养的是变质的野猪...

2008-08-01 #经典句子

《金刚经》全文讲解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全文讲解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弘扬佛教文化,传递生活正能量感恩阅读,喜欢关注收藏分享增长善缘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善现”指长老须菩提,须菩提译为善现,正是由于须菩提的请法,才有了这部《金刚经》。《金刚经》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

2016-08-27 #经典句子

佛法漫谈|菩萨也有烦恼?受持《金刚经》四句偈为何功德无量?

佛法漫谈|菩萨也有烦恼?受持《金刚经》四句偈为何功德无量?

...一种表述,为了打破我们根深蒂固的实有执着,需要结合全文之意理解,不能理解为佛法当中所谓的顽空、断灭空或者一切皆无等义。)由上反过来便能看到:绝对不存在的空,能生一切相对的存在。空是一切事物的共性、自性...

2018-0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