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看完此文 你还不会出口退税 算我输!

时间:2011-05-16

说它遥不可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出口退税这个业务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涉及;另一方面呢出口退税业务相对复杂,再加上出口退税申报除了涉及我们都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来源: |二哥税税念 ID:TOTAX2」

出口退税,总是给一种遥不可及、自带光环的感觉。

说它遥不可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出口退税这个业务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涉及;另一方面呢出口退税业务相对复杂,再加上出口退税申报除了涉及我们都接触的增值税申报外,还有一套系统,退税系统需要填写和申报。

而自带光环呢?我觉得出口退税能让会计在企业找到价值感,别人做申报都是纳税,你做申报是退税,你说你能不自带光环吗?

所以,如果有可能,有机会,大家可以多去学习一下这块内容,可以提高自己的附加价值。

虽然出口退税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你说出口退税它有多神秘、多么不可琢磨,二哥倒觉得也不至于,毕竟什么纳税申报、退税申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需要人去实操要落地的,你这些实操的东西搞的神神秘秘、搞的和学术研究一样,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大部分人都学不会,打工人还怎么干工作?税务局还怎么征管呢?

所以,这些东西就像学骑自行车,骑上去,摔两次,找到感觉那就成了。当然,骑车过程中有人扶你两下,你可能学的更快,如果没人扶你,你大概率也能学会,就是可能多摔两下而已。

二哥要做到的事情呢,也很简单,就是虽然我也不是啥骑车高手,但是搭个手,顺手扶一下有需要的朋友也是可以的。至于是否能学会,我只能说我尽量扶,剩下的就看你自己是否努力了。

PART 1

要写这个出口退税,我们得从增值税的原理说起,出口退税,毕竟主要就是退这个增值税,懂了增值税原理,退税学起来就更简单了。

商品或服务从无到有,只有最终进入消费环节了,才是真正的停止了增值。比如,假定一批货物经过ABCD......等若干环节最终进入消费者二哥手中,二哥自己用了不会再流转增值了。

超市销售给二哥的价格为100元,其实最终只需要对这个100元征收13%的增值税即可,二哥一共支付113块钱买这个东西,其中13就是上交国家的增值税,而前面环节理论上是无需征税的,不是最终消费环节,否则就重复征收了。

但是我们干财务工作的都清楚,我国的增值税可不是这样干的。二哥买的这件商品从工厂出来,工厂卖给批发商会按照销售价格交一次税,批发商再卖给超市又会按销售价格交一次税,超市卖给二哥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再按售价交一次税。

为什么又要这样做?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很难判断这个货物是否还会继续流转,无法判断该环节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消费环节。所以干脆就直接在每个环节都先征税(保证国家税收及时征收),由购买方按照税率支付税款,销售方收取并申报。

那这样做肯定就违背增值税的本质,出现了重复征税了,那如何避免重复征收呢?很简单,如果每个环节的购买方实际上并未用于消费而是继续生产流通,比如超市从批发商购进的是继续用于销售给消费者的,这就是继续流通,那么它从批发商购进来垫付的税款,税务局就给予“退还”。

怎么退还?目前这种“退还”就是抵扣(购进抵扣法),就是从进一步流通足额缴纳给国家的税款中先行扣除,剩下还有结余再缴纳。比如超市销售给二哥先按全额100*13%算税,然后再把其从购进垫付的税80*13%扣除(抵扣),最后就是100*13%-80*13%这个结果来交税。

如果减下来是个负数则说明多垫付了,这就形成了留抵税额。留抵税额,是纳税人已缴纳但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其实正常合理的商业行为,税率一致的情况下,理论是不会有留抵的,因为我们做生意得有差价才能挣钱。

那一般那些情况会出现留抵呢?大量集中采购、购置高价值固定资产,还有一种就是出口,前者是短期进项垫付过多,后者是销项为0,进项富余。

为什么出口销项是0呢?正常情况下,商品流通到二哥手里这个事情就结束了,但是现在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商品要跨洋出海,会流动到国外去,如果按照100+100*13%的价格流到国外去,你这个商品带着增值税过去,就没什么价格优势了,不利于出口。

所以,国家就是说这样吧,100+100*0%,国家让你以不含税让你进入国际市场,销项是0了,进项呢? 进项是我垫付的资金,这部分其实实质上就是会形成留抵了。

如下图:80*13%,你前期垫付的税款,就形成了留抵。

那怎么办呢?我国过去一直实行留抵税额结转下期抵扣制度,但是对于出口业务,则是采取退税方式全额抵扣出口商已经垫付的进项税。说白了就是把留抵的部分退给你。让你这项业务真正全流程无增值税。

具体又分不同方法。

外贸企业呢,免退,外贸企业进项好划分,一单对一单的,销项0,对应进项直接去申请退。

生产企业进项不好划分,免抵退,销项0,进项得先抵内销形成的增值税,抵不完的部分再在范围内给你退。

细想一下,从这个原理来看,出口退税其实是不是就是可以理解成留抵退税?出口企业因为销项0,大量垫付的进项留抵,生产企业还可以用来抵抵内销销项,抵不完的再退,外贸企业基本没内销的,留抵就存在资金占用,所以就直接退呗。

其实在建立普遍留抵退税制度的国家,基本是没有单独的出口退税,对出口企业采取的是出口免税,其进项税额统一通过留抵退税制度来解决。

我国这两年逐步建立起了留抵退税制度,但是目前还是和出口退税是分开的。不知道我国以后会不会也会把出口退税这块相关业务取消,统一采取留抵退税来管理。如果真这样,那以后外贸企业取得进项税就可以先申报抵扣,期末有留抵直接从税务机关申请留抵退税不就行了,不用像现在不抵扣再去退税系统申请退税,也不用去搞啥进销匹配了,当然这是后话。

好了,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那么实操呢?

PART 2

我们先看看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实行的是免退政策,销项免,进项退,一一匹配,天生一对。

具体落实到实操流程呢? 二哥就不说前面去办理出口退税备案这些准备工作了哈。

直接以一个成熟的外贸企业从出口报关开始到最终退税这么一个过程为案例说说外贸会计如何办退税。

其实大概流程就是下面这样:

1、报关出口了(这个当然是公司搞业务的人做的),出口当月会计拿到报关单(这个目前直接登录单一窗口去打印即可),按照FOB价格确认收入,汇率一般都是按以出口当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间价计算。

二哥税税念公司2021年8月出口一批货物,FOB价格为1000美元,汇率为8。当月记账

借:应收账款-外商客户 1000*8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8

2、从供应商取得采购专用发票,在勾选平台做退税勾选(千万记住,不能做抵扣勾选,做了抵扣勾选,退税收不到相关信息),同时记账。

公司从国内采购这批货物采购价4000,增值税4000*13%。

借:库存商品 -出口商品 4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出口账 4000*13%

贷:银行存款 4000*(1+13%)

3、结转出口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库存商品-出口商品 4000

4、出口次月做增值税纳税申报,注意外贸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和退税申报并不是同步的关系,各做各的,我们在商品出口次月申报期做增值税纳税申报。

如何填写?

附表1,按照记账的收入填写销售额,填写在免税栏次。

附表2,退税勾选不抵扣,外贸企业进项税不能抵扣,不能一票两用(既退税又抵扣),填写在认证未抵扣栏次。

5、单证收齐后在退税系统做退税申请(不一定是在增值税申报当月,一般在后面的纳税申报期,取决于单据是否收齐),这个就是非外贸会计平时无法接触到的业务了,这个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退税申报系统。

目前一般有三个途径做这个退税申报。

单一窗口:

离线版窗口退税软件:

电子税务局:

每个途径其实步骤都差不多,仅仅是途径不同罢了。

这里二哥就不具体写在退税申报系统每个步骤每个栏目如何填写,填写规则是怎么样的了,这篇文章最主要还是给大家一个退税的整体思路,如果你想学具体如何填写退税申报软件,可以买这个视频系统学。

这个课程大家放心买,里面特别是退税软件的填写流程,就是完全是和实操一模一样的,你按照视频学习保证没问题,课程一次购买长期有效的,当然课程不仅仅是申报软件的填写,所有外贸、生产企业做账到申报所有内容都涵盖,非常全。

二哥也简单说一下,实际上就是按照你报关单和进货发票(专票、缴款书),分录录入出口明细数据和进货明细数据。

录入完成后做数据检查

检查完成后,做预审和正式申报。

假设没有征退差(退税率和征收率一致),正式申报完成后

借:应收账款-出口退税 4000*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000*13%

6、申报完成后就等着退税款到账了,做分录即可

借:银行存款 4000*13%

贷:应收账款-出口退税 4000*13%

最后实际上,我们看看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就平了。

如果过有征退差呢,也就是退税率小于征税率,那么不能退这部分我们就从进项税转出,转到成本去。比如退税率是9%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13%-9%)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账 4000*(13%-9%)

注:这里的进项税转出不填到增值税申报表,仅仅是账务处理。

这种情况,相当于把进项税分成了两块,一块计入成本,一块退税了。

当然,上面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外贸企业退税流程,原理大家也看出来了,销项0,进项退还,简单不简单嘛,非常简单。

其实说起来也挺简单的,但是实际做起来主要是细节比较多一些。

比如进项税发票怎么开才符合要求?

出口发票怎么开?

进项发票你怎么勾选?

收汇有什么要求?

特别是退税系统相关的操作如何搞?

这些都是具体实操问题。

这些是细节的问题,大家需要自己做一遍才清楚,二哥这里给的是一种思路,是树干,细节的枝叶虽然繁琐,但是有了主干,其他的枝丫也好补充了。

如果你是小白,你明白了二哥给你说的原理,知道了大致的流程,其实实际要做的就是按着流程实操一遍,其实原理非常好理解,你理解了原理再实操学的更快。

二哥也说了,实操非常细枝末节的,涉及点也多,大家最好买个实操课程详细听听,你办听课程边看二哥的理论文章,二哥相信你必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课程就是解决你这些细节问题的,你如果想学实操,那就买就完了,没问题!

大纲如下:

那么生产企业呢?

生产企业相对要复杂一些,但是也不是难事,生产企业其实有点类似现在的留抵退税,主要思路就是先抵扣,然后算增值税,如果有留抵才涉及退税,留抵如果大于理论退税的最大限额,那就按限额退,如果小于,那就按留抵退。

大概就是这样,中间也多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名称,什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款、什么免抵退税额、什么免抵税额等

这个二哥下期再和大家说!需要的点个赞!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看完此文 你还不会出口退税 算我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迎娜美|看完这些减肥语录 你还不行动吗?

迎娜美|看完这些减肥语录 你还不行动吗?

这辈子就想看看自己拥有马甲线A4腰的样子!从前有个胖子立志开始减肥最后 ta变成了一个爱运动的胖子……你能忍受脸没你好看的人身材比你好吗?最美的年华不要辜负最美的自己。也许华丽转身后,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我愿...

2022-12-02 #经典句子

劳动“进“赛|增添11名“新鲜血液“ “上海税务服务进博多语种党员青年……

劳动“进“赛|增添11名“新鲜血液“ “上海税务服务进博多语种党员青年……

...老朋友”。福维克中国区总经理查生介绍,税务部门推出出口退税“加速办”,2300万元出口退税额及时到账,让福维克有充足资金储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第四届进博会。为服务保障好进博相关产业、企业,青浦区税务局主动采集...

2020-07-29 #经典句子

烟台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稳步提升

烟台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稳步提升

...码发生变更,财务人员不知如何处理,很怕影响后续办理出口退税,经过联系税务工作人员第二天就告知我们如何网上操作申报,1783万元退税款第一时间到账。企业有困难,税务出良方,联络官为我们复工复产以及进一步发展...

2024-01-25 #大杂绘

80后会计 到了新单位月工资8千 会计说了一句话 工资又涨了1千

80后会计 到了新单位月工资8千 会计说了一句话 工资又涨了1千

...候,正好碰到现在公司的老板也去办业务,这个单位从事出口加工贸易,因为单位的会计刚刚辞职,还没招到新的会计,单位有一个出口的业务急着要办理,单位其他人都没有时间,老板就亲自来了。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填...

2023-09-29 #经典句子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句表达模块练习——语句填充型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语句表达模块练习——语句填充型

...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又由于在出口时无法进行退税,导致服务含税出口,使得中国的服务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A.扩大增...

2023-07-03 #经典句子

新华财经|“国际版”燃料油期货将上市 增强能源产品定价话语权

新华财经|“国际版”燃料油期货将上市 增强能源产品定价话语权

...,目前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低硫燃料油的定价中心,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或将推动我国成为低硫燃料油最大的生产国,进而提升在低硫燃料油定价上的话语权。目前,原油期货已稳居全球三大原油期货合约之一。“就亚太市场来看...

2022-12-21 #经典句子

学习通APP文艺美学网课答案

学习通APP文艺美学网课答案

...A.无息贷款合同B.国际货运中,由外国运输企业运输进出口货有关外资企业再投资退税的规定,正确的有()。 A.如果外国投资者再投资举办的出口企业印花税规定正确的是()。A、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

2024-01-03 #经典句子

“我向总理说句话”2020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始啦!

“我向总理说句话”2020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始啦!

...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外商投资、国际产能合作、关税、出口退税、进口许可证、人民币跨境结算、外汇储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通关一体化、外贸转型升级……欢迎你来说。15.家乡发展——关于京津冀协...

2023-08-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