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莱蒙托夫语言图景中的观念词“大海”——以《塔曼》为例

时间:2010-10-30

一大海生命的象征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在日记中写道:塔曼是俄罗斯海滨城市中一个最可憎的小城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著名的长篇小说,写于1835年-1839年,由五篇中篇组成:《贝拉》、《塔曼》、《宿命论者》、《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梅丽公爵小姐》,本文分析《塔曼》中的“大海”形象。

(一)“大海”--生命的象征

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在日记中写道:“塔曼是俄罗斯海滨城市中一个最可憎的小城。我在那里差点儿饿死,而且还有人想把我淹死。”“塔曼”是毕巧林试图窥视其中的神秘世界,毕巧林来到这座海滨城市之后发生了系列事件,《塔曼》的书写正是基于主人公对这些事件的感受。

小说中赋有某种魔幻色彩元素的神秘人物,闪现在暮色或黎明时分。大海是一个特别的世界,这里所有人的生活都按另种规律进行,主人公毕巧林就来到这样一个世界。起初,毕巧林因公事到战斗部队去,途经塔曼,向塔曼地方驻军找一处公家宿舍,但找不到房子,便屈就被安排在海边一所人称“不干净”的小房子里(这里的不干净不是指的卫生条件,而是指并非净土,常闹怪异之事的地方)。

小说描写道:“海岸像悬崖似的,几乎就在房子墙角下一直伸到水里,湛蓝的海浪在下面拍打着海岸,汹涌激荡,不断发出哀声怨语,喋喋不休。月亮悄悄地俯视着骚动不安,对她却俯首听命的大海的醉人景色……”在自然的描写中将浪漫与现实结合起来:“在月光底下,我看见离岸很远的地方停泊着两艘大船,船上的黑色缆索像蛛网一般刻画在白茫茫的地平线上。”月光照耀下的海景描写与毕巧林单调乏味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段描写强调了景色的自然性,同时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周围的大自然间的对比恰恰证实了他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莱蒙托夫强调大海驯服于天上的月亮,此时天空和海洋并非对立,相反,大海就是生命的象征,作家以此展示了人类生命受天的意志支配。

(二)人物形象与“大海”的关联

在塔曼生活着一些怪人:瞎男孩、老太婆、神秘莫测的美女“温迪娜”(中世纪传说中的水神,形象为一美丽的女子,常用动听的歌声把过往客人勾引到水底,这里指在房顶唱歌的姑娘)等等。作为一种自然元素大海是危险的,但对这些人来说危险不存在。瞎男孩丝毫不惧怕走在波涛汹涌澎湃的海边,“他走得离水那么近,似乎一个浪涛扑上来就能把他卷走。”但大海没有伤害他,让他伤心的恰恰是他的那些朋友。

“温迪娜”在企图淹死毕巧林失败后从水中走出时也是安然无恙的。海滨简陋茅舍的居住者几乎和海是一个整体。“温迪娜”的步态、活泼伶俐,让人想到海浪的波动。大海善待这些走私贩子,它准备把和平之船毁灭:“月亮披上乌云的外衣,雾气也从海面升起;透过雾气邻近船尾灯的灯光依稀可见;时刻都有可能将舰船葬身鱼腹的浪潮,卷着泡沫,在岸下闪闪发光。大海是危险的,但这些威胁并非时常带来痛苦,自信、强壮、勇敢的人可以避免灾难,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杨珂(“温迪娜”的恋人)是《塔曼》中能够征服大海的人:“慢慢,慢慢升到浪巅,很快又从上面跌落下来,就这样,一条小船离海岸越来越近。敢在这样的夜晚横渡二十俄里海峡的水手,该是胆大包天的,而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也应该是重大的!我心里这样想着,伴随着按捺不住的心跳,我的两眼直望着那条可怜的小船;但它却像只鸭子一样,一猛子扎入水中,然后快速地挥动着翅膀似的双桨,飞出泡沫四溅的谷底……”。描写海景除了对当地自然风光赞美,在拥有这样景色的城市中进行着走私交易,也展开了对勇敢的走私贩子形象的描写,勇敢果断的人物跃然眼前,如大海一般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

(三)“大海”--通向自由世界的道路

作品中大海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通向另一个世界(走私贩子的世界)之路。在这里可以找到充满着不安和斗争的自由生活的典范。因此,大海对违法都并无敌意,而对毕巧林却未抱有好感,几乎将他杀死,因为毕巧林对于它来说是陌生的、格格不入的。

杨珂和“温迪娜”从塔曼逃走了:“杨珂坐上了船,风从岸上刮过来,他们升起了小帆,迅速地破浪而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在黑沉沉的浪峰之间,这张白帆闪烁了好半天……”这时我们眼前出现了帆的形象,但在《塔曼》中它与大海的形象是对立的:“小小的白帆”和大海一样帮助这两个逃亡者。《塔曼》中“大海”的形象是人类世界的象征,是一群不悲观,自由的、热爱生活,时刻准备好为其斗争的人,就像杨珂和“温迪娜”。“帆”的形象也非孤独、不安分的象征。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在自己的小船上扬起帆,帆帮助他们飞驶在黑沉沉的浪峰间,帆象征着爱情和自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莱蒙托夫语言图景中的观念词“大海”——以《塔曼》为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莱蒙托夫与普希金齐名 欣赏他十句格言 充满着自由精神 转发了

莱蒙托夫与普希金齐名 欣赏他十句格言 充满着自由精神 转发了

我们都知道有个高加索地区,这个地方闻名于世最早来自于两位伟大的诗人,其一是伟大的普希金,其二则是莱蒙托夫,后者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也是继普希金之后俄罗斯第二位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

2023-12-07 #经典句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语文同步练习

...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作,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解析】9. 试题分析:根据所...

2023-06-10 #经典句子

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知识讲解

初一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知识讲解

...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正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把握重点1.为什么《次北...

2023-08-31 #经典句子

弹幕玩出网络文化新图景

弹幕玩出网络文化新图景

...幕评论的生活化和常态化,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评论新图景正在悄然形成。“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看”弹幕最早出现在弹幕视频网站,又陆续现身于各类视频网站等,形成一种新的互动评论样态。如今,弹幕已成为“互联网...

2011-10-02 #经典句子

北朝女性墓志多用典 体现了对汉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北朝女性墓志多用典 体现了对汉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用典次数不断增多的趋势。二、墓志用典中所见女性生活图景(一)墓志中所见普遍生活图景墓志铭文是对墓主一生行迹的高度概括,是对其生活图景的高度浓缩,虽然墓志文本身的特性使其带有谀美性,但从一千来字铭文中特...

2024-01-16 #经典句子

文字是什么?话语是什么

文字是什么?话语是什么

...读到话语或是文字时,就该透过文字话语进入真实事物的图景之中,进入真实事物的生命之中。这样,你和当事人有何不同呢?你正在感受他所感受的,这样,读书说话不单单是要耳闻目睹,更重要的是心领神会,进入图景,而...

2022-11-15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公式汇总(可打印)照着模板写就行!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公式汇总(可打印)照着模板写就行!

...利用公式就能轻松搞定了!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

2012-04-09 #经典句子

海燕:打造优秀教案

海燕:打造优秀教案

... 深入课文,引导比较赏析:1.纵向比较:①文中三幅海上图景有什么变化?这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重点圈读三幅图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②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现有...

2024-01-21 #大杂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