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都说芒种忙 究竟有多忙?老农用五句老话 带你体味5种农忙艰辛

时间:2010-08-24

爷爷却不这样认为,爷爷告诉我,三夏大忙不仅忙的是麦收,还要忙于夏种夏管,哪一项农时都很重要,哪一种农事都不能落下;三夏大忙前,各种农具早准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传统节令芒种了,俗话说:“芒种芒种,忙收忙种;”芒种是小麦成熟的季节,老话说得好“六月流火,老少弯腰;”村里有几位着急的老农,已经开始挥镰收割小麦了;我家有四亩多的小麦,成熟在即;爷爷从早上开始,就座在井沿边,一边抽着卷叶,一边磨着几把老旧的镰刀;我能看出爷爷脸上隐藏不住的严肃表情,我有些不以为然,认为爷爷磨镰多此一举;因为现在麦收,大多采用机械化收割,镰刀早就派不上用场了。

爷爷却不这样认为,爷爷告诉我,三夏大忙不仅忙的是麦收,还要忙于夏种夏管,哪一项农时都很重要,哪一种农事都不能落下;三夏大忙前,各种农具早准备,才能不误农时和农事;我问爷爷:“都说芒种忙,芒种究竟有多忙?”爷爷回答说:“虽说现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但一些零碎麦田或坡地洼地机械进不去,机械化并不能完全代替镰刀,老镰仍旧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它的作用,一些芒种节令的耕种行为还需依赖人力和传统工具才能完成;所以说,三夏大忙还是传统的人忙;要说芒种有多忙?”我给你说出五句老话,你就能从这五句老话里体味到三夏大忙时农民的艰辛与不易了。

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

爷爷说:“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麦子成熟就是号令,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到麦田里挥镰收割;过去麦收,不像现在机械化已经普及;过去依靠的是人力收割,每人手握一把镰刀,天刚蒙蒙亮就要进入麦田,直到头顶烈阳,脚踏汗水,才能直起腰来喘口气,或者喝口水吃点东西;大人们在田间收割,凡是能够拿起镰刀的老人孩子,都要加入麦收的行列;即使不能拿镰的孩子,也得到麦田捡拾遗落的麦穗;由此可见,过去麦收的紧张程度;因为麦收时节在芒种前后,梅雨在即,气候多变,农民需要赶在雨季来临之间将小麦收割脱粒晾晒扬场并做到颗粒归仓;而且,麦子弯腰变黄时,成熟非常快,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如果不能及时收割,等到穗壳张口,麦粒会自然滚落泥土,无法捡拾,会造成减产;所以,就不难理解过去农民“麦收无大小,一人一镰刀”对麦收的重视程度了。

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老话说:“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的意思是,芒种时节,是紧张的麦收时节,只要麦子上了麦场,就要及早脱粒晾晒颗粒归仓;因为有俗语说:“地里场里不算收,打轧扬晒快入仓”;只要粮食没有进入粮仓,就不能算作丰收;所以,每当麦收时,就有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挑灯夜战脱粒忙;”的说法。

腾出茬口早下种,玉米豆谷快播上

芒种节令,不仅是麦收的时节,还是播种玉米,大豆,和稻谷的时节;因为老话说:“腾出茬口早下种,玉米豆谷快播上;”这句话告诉我们,麦子只要收割腾出茬口,玉米大豆和稻谷都要及早播种;有俗语为证:“茬口早下种,一日也增产;”夏播玉米早种一日,就能为玉米多争取一日的生长时间,只要玉米的生长周期充足,就能让玉米得到充裕的光照时长,就能增加玉米穗大粒满的几率;而麦茬腾出茬口,也就在麦子刚刚收获后,麦子还没有脱粒晾晒的情况下,农民需要挤出时间,开展夏种夏播的农事生产工作;由此可见,芒种时节,农民不仅要及早收获小麦,还需在麦收间隙时,进行夏播作物的播种工作,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有老话:“三春不如一秋忙,三夏忙断腚肝肠”的说法。

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

老话“芒种打火夜插秧,抢好火色多打粮”的意思是,稻谷插秧越早,越有利于高产;即使打着火把,趁着夜色,也要将稻秧及早播种完毕;水稻是一种喜欢温热潮湿的传统农作物,稻谷的生长,除了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充足的光照,全生育周期内的有效积温,也是稻谷优质高产的重要生产条件;因为水稻播种得越早,获取全生育周期内的生长时间就越充足,获取光照的时长就越多,当然,也更利于保障水稻获取全生育周期内的有效积温;如果水稻播种较晚,或者到了夏至再播种;水稻的生育周期变短,光照不充足,不能达到水稻全生育周期内的有效积温,稻谷的品质和产量就无法保障;因为有谚语:“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秧结半边为证”还有老话说:“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足以表现出挑灯插秧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劳程度。

芒种麦黄,秀女出房

老话“芒种麦黄,秀女出房”的意思是说,芒种时节,麦穗弯腰,到了收获小麦的时节了,农民家家户户收粮忙,就连秀女也要走出闺房,帮助家人收获小麦;秀女是指旧社会制度下,备选皇帝妃嫔的女子;因为皇亲选秀有较高的要求,备选秀女需要在闺房里保养容颜,勤习书画,平时吃住在闺房,一般不会走出闺房;但是到了农忙时节,秀女家里的农活忙不过来,这时候,秀女也需要走出闺房,帮助家里打理农活。因此就有了“芒种麦黄,秀女出房”的说法。由此可见,芒种时节麦收时,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分白昼打粮忙的忙碌程度;另外,还有老话“芒种芒种,碰到亲家不说话;麦熟一晌,虎口夺粮”;都反映出芒种大忙的紧张程度。

概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农忙时节了,因为明天就是传统节气芒种了;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三夏忙断腚肝肠”;这句老话虽然粗糙,却真实反映出三夏时节农业生产的紧张程度;因此,有些地方将三夏大忙称为抢收抢种的双抢时节;另外,我们在老辈人讲述的五句老话里,也能体味到三夏大忙的艰辛与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此,我们倡议人人都要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这既是对粮食的尊重,也是对农民辛勤付出和劳动成果的尊重。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都说芒种忙 究竟有多忙?老农用五句老话 带你体味5种农忙艰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芒种节令种什么?老农说适宜种植五种农作物 因为有5句老话为证

芒种节令种什么?老农说适宜种植五种农作物 因为有5句老话为证

...种到底该播种哪些作物?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农村有老农解释说,芒种适宜播种五种传统农作物,因为有五句老话为证;这五句老话分别指出芒种节令是夏播红薯,越夏水稻,夏播黄豆,越夏玉米,和夏播芝麻的适播时间;...

2014-05-27 #经典句子

麦子晾晒也有讲究 老农用七句老话 传授晒麦7经验

麦子晾晒也有讲究 老农用七句老话 传授晒麦7经验

...理解角度不同,解释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按照我们当地的老农的解释,豆子在收获后,要放到阴凉的地方冷储一段时间,再装入袋子里存储,否则热豆容易腐烂;小麦经晾晒并扬场后,要趁着晒后余温装入袋子里或粮仓里;据爷...

2023-07-07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借二不借三” 是啥意思?关于借钱的告诫值得牢记

农村俗语:“借二不借三” 是啥意思?关于借钱的告诫值得牢记

...和二”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此,小编专门咨询了村里的老农,老农表示:关于借钱的告诫值得牢记。首先,什么情况下应该借给呢?两种情况:一是喜事可以借;二是难事急事应该借。比如有人生病了,需要马上手术,亲朋好...

2023-09-24 #经典句子

老农说漏嘴 餐馆比家里做饭好吃 不是“油多火大”全凭这句老话

老农说漏嘴 餐馆比家里做饭好吃 不是“油多火大”全凭这句老话

...同,在家里多是为了健康,对味道的讲究不是太大,按照老农的说法,熟了就好!而在餐馆则不同,味道不好,颜色不佳,直接影响生意的好坏,因此对于出示来说,做出好吃的饭菜,光按照“肉服姜,才服蒜”还不够,做菜放...

2023-09-17 #经典句子

立秋下雨有学问 2句老话关丰收?看老农“解读”今秋粮食会如何

立秋下雨有学问 2句老话关丰收?看老农“解读”今秋粮食会如何

...人说了这么2句老话,表示有关丰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老农“解读”今秋粮食会如何吧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老人说,眼下正是农村地里庄稼作物生长旺盛的关键时段,我们地方最早的一茬玉米(早玉米),刚可煮来吃的...

2023-08-27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生不睡柳 死不睡杨” 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

农村俗语“生不睡柳 死不睡杨” 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

导读:农村俗语“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农村的很多俗语,都是从多年的经验之中得来的,将这些经验转化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俗语,不但念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方式也更利于将俗语传承下去。有...

2015-09-04 #经典句子

农村老话“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话真的假的?老农这样说道

农村老话“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话真的假的?老农这样说道

农村老话“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话真的假的?有何科学依据?在农村有很多农村俗语,有时候也是带着很多的戏虐程度,半真半假让人哭笑不得,像这一句被大家非常熟知的“聪明的脑袋不长毛,热闹的马路不长草”,也是...

2023-11-16 #经典句子

如何辨别麦熟?老农用七句老话 介绍7种老经验评判标准

如何辨别麦熟?老农用七句老话 介绍7种老经验评判标准

...,大部分田间小麦进入蜡熟期,小麦收割在即,有经验的老农会不时的到田里看一看小麦的长势;因为农村有老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小麦过了小满,说熟就熟;小麦黄时要勤看,如果不注意观察,错过了小麦最佳收...

2022-12-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