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清代书法名家的这句话 道出了乾隆皇帝临王羲之字帖失败的原因!

时间:2010-05-08

由于皇帝的身份,乾隆皇帝能够得到很多名帖真迹,这是其他书法学习者,难以相比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他写有非常多的诗词书法作品。由于皇帝的身份,乾隆皇帝能够得到很多名帖真迹,这是其他书法学习者,难以相比的。

不过,名帖易得,笔法难觅。书法家对于笔法往往不轻传授,即使对皇帝也不例外。以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例,他所悟的“中锋脊”笔法是什么,宋徽宗问他都不肯说。在练字上,乾隆皇帝也有明显的弱点,受时间及师授、天资等条件所限,他并没有真正的掌握王羲之笔法,以致写出来的很多字似是而非。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以乾隆所临写的王羲之法帖来看一下就知道了。对比一下,以下两幅字,您看出它们的区别了吗?

区别关键在于什么地方呢?其实可以借用清代第一书法家之称的邓石如的书论来阐释,那就是“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他的学生包世臣说:“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

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王羲之所写的字迹中有一些非常密的点画,已经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墨团”,如“羲”字的上三横、“时”字的左下两横、“为”字的右中三横、“结”字的左上部分都是这样。这些大的黑色色块融成一团,其“密不透风”的特点是乾隆皇帝的书法中不具备的。

“密处不使透风”,涉及点画的疏密对比,这个特点,唐人颜真卿很早就注意到,他的说法是“间不容光”。不管是“密不透风”还是“间不容光”,这都是优秀书家对于晋贤法帖审美意趣的一个重要总结!正是少了这一点很关键的特点,让乾隆皇帝的书法似是而非空有其形,不得其神。

当然对于不懂书法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乾隆皇帝写的挺好的,因为这样的字写得比较清楚,能够让人看明白字。不过书法是一门艺术,它毕竟不是考试中需要的字体,两者是有区别的。考试中所需要的字体古有“馆阁体”,今有“衡水体”。对付考试足够了。但是要想提高书法的艺术境界,那就不能满足于此。像康有为在考试中写馆阁体,在生活中写魏碑体,为清代书法形成自家面目而张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那么什么地方要写得“密不透风”,什么地方要写的“疏可跑马”呢?对此前人有过很好的总结,如“中宫收紧”法则!它告诉我们写字要中间紧密、四周松散。书法家启功说:“中心部位笔画紧凑、穿插匀称,而后向四方扩展,必然好看。”

宋代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所说的:“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 ”这句话反过来也就是写字要“上小下大,左低右高,前少后多”,这其实就可以推出更外两个法则:“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它们和“中宫收紧”(“内收外放”),共同组成了书法结字的重要技巧。

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这三个法则在字的“上”、“左”、“内"这三个地方的笔画可以收紧。若再深入一层来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字的重心是靠左、靠上、靠内的,如此书写更符合人的审美视觉及审美心理。以“上紧下松”为例,它就人的下嘴唇略厚于上嘴唇才好看;亦如人的下半身长于上半身,有“大长腿”才更好看等。

笔画收紧之处,使其密不透风;笔画放松之处,使其疏可跑马。王羲之的字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更符合人的审美需求,而显得出类拔萃。当然,如果细细审查,会发现王羲之的“密不透风”和“疏可跑马”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这需要在“密而不挤、疏而不散”中实现一种平衡。

不过,初学者往往难以达到王羲之那样的功底,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发展而逐渐的提升。在水平没有达到非要强作“密不透风”的话,笔墨往往就会粘成一团,并不显得好看,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在起步阶段可以先采用颜真卿所说的“小字促令大,大字促令小”的原则来进行字势的平衡练习,用姜夔所说“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等办法,使得字迹大小肥瘦、轻重疾徐中实现平衡。

先求字的疏密平衡,再求不平衡,再在平衡中求不平衡。如此发展,疏密对比,方能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也正符合书法家孙过庭所说的练字“三步走”战略:“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点做好了,书法也就有了晋贤韵味,不再犯乾隆皇帝的错误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清代书法名家的这句话 道出了乾隆皇帝临王羲之字帖失败的原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文田及郭沫若为何断定《兰亭集序》非王羲之所作?有六大证据!

李文田及郭沫若为何断定《兰亭集序》非王羲之所作?有六大证据!

...被怀疑为后人伪作。一个朋友就认为王羲之现存的大部分字帖都是纵势,但《兰亭序》是“横势”,两者存在矛盾。其实对《兰亭序》的怀疑早就有了。如宋朝的姜夔说:“梁武(帝)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唯言《黄庭》...

2023-07-10 #经典句子

潇洒随性的人生:王羲之书法传世之谜

潇洒随性的人生:王羲之书法传世之谜

...没有浪费自己的优越条件,凭着自己的刻苦成为一代书法名家,这是他的后天努力,读者朋友们你们认同小编的观点吗?

2024-01-26 #大杂绘

中国陶瓷文化 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 乾隆皇帝御用茶壶

中国陶瓷文化 宜兴窑紫砂人物纹诗句茶壶 乾隆皇帝御用茶壶

...地细腻。署“阿曼陀室”款的紫砂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与书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合作制作的紫砂壶。一般由陈曼生设计壶样,彭年、凤年兄妹依样成型,再由曼生在壶上题字刻铭,世称“曼生壶”壶...

2023-09-18 #经典句子

乾隆让众臣给儿子写挽联 无一满意 书生摘了两句唐诗 乾隆大赞

乾隆让众臣给儿子写挽联 无一满意 书生摘了两句唐诗 乾隆大赞

...子的相关典故数不胜数,为人所津津乐道。笔者悔昔不谈名家,咱们今天来讲个不为人知的,甚至连名字都未载入史册的书生,他写了一对对联,不仅能够晓谕后世,而且获得当时乾隆皇帝的大赞。我们都知道,对联有很多种用...

2023-12-19 #经典句子

文翰指斋中雅物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

文翰指斋中雅物丨中国嘉德2021秋拍

...为顶级烟料,各种辅助也是精挑细选。同时诰命徽州制墨名家进京,如乾隆早期曹素功、中期汪近圣、晚期胡开文等大师,指导内务府墨作处,使御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Lot 3346清乾隆御制“众香国”、“青圭”...

2010-09-03 #经典句子

聪明老外说了一句话 爱在别人字画上题字的乾隆从此放过了他的画

聪明老外说了一句话 爱在别人字画上题字的乾隆从此放过了他的画

乾隆喜欢在别人字画上胡乱题字,无论是出自历代名家之手的字画,还是当朝画家、书法家的作品,只要一经他的手,就有事没事地在上面涂涂画画。到底任性到什么地步呢?这么说吧,只要是字画上有空白的地方,乾隆就会在...

2024-01-01 #经典句子

乾隆生病 太医一句话 让富察皇后医治才能痊愈

乾隆生病 太医一句话 让富察皇后医治才能痊愈

乾隆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皇帝,就算现在过了几百年了,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幼全部知道他。正是因为在他执政期间,晚清出现了最后的繁荣,他勤政,关心民情,没有像一些昏君一样,当上皇帝之后就沉迷酒色。所以现在很多电...

2014-05-20 #经典句子

皇帝听不懂粤语怎么办?清朝的普通话推广运动及其失败

皇帝听不懂粤语怎么办?清朝的普通话推广运动及其失败

...不忍睹,不得已又延期了四年。八年时间过了,已经到了乾隆元年,当用官话与这一批官员交谈的时候,这一批官员脸上多流露出了一种茫然的神态,说明推广效果不佳。当时官员到了朝廷面见皇帝,都要拼命地说官话,这也引...

2023-06-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