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饮食男女:说说历史上那些吃货级的文人墨客

时间:2010-03-15

对于吃,中国文化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不仅追求吃,还要吃出文化,吃出哲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对于吃,中国文化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不仅追求吃,还要吃出文化,吃出哲学。古人吃饭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普通文人墨客大抵如此,对于那些早早就名满天下的文人更是如此。

说到文人墨客中的吃货,大家第一印象应该是苏东坡。确实, 像苏东坡那般爱吃且擅吃,并专门为美食写诗赋词的,恐怕为数不多。从猪肉到河豚,从荔枝到羊蝎子,从黄州到惠州,他贬谪流放的生活,活活成为了古代版的舌尖上的中国。今天暂且不写他了,我们写一写其他的文人墨客。

《故乡的食物》一文,大家应该是一片耳熟能详的文章。其作者汪曾祺先生也是一枚吃货。他笔下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故乡那些常见的食物。但是就是这些常见的食物,在他笔下赋予了我们一种耀然于纸上的想象。无论是“高邮的咸鸭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还是“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感觉透过文字,飘香四溢。

鲁迅先生一代文豪,同样也是一枚吃货,他最喜欢的菜, 非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莫属。 所谓“三不沾”,是用鸡蛋白、糯米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的。这道菜讲究烹饪公里,烹制时动作一定要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据说“三不沾”有解酒的功用。鲁迅爱吃甜食,通常吃甜食的很容易发胖,但是鲁迅先生一直很瘦,不知道是不是和当年环境有关。他喜欢沙琪玛,也喜欢日本羊羹。据说 好客的他也经常招待客人同吃。不过这招待,却是男女有别。最初,鲁迅是一视同仁的,谁料先生们战斗力实在太强。渐渐地,这些“光盘族”让鲁迅有了戒心,开始算计起来,不得已以落花生取代。女士就无妨了,“她们的胃似乎比他们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这损失,微乎其微,“精于算计”的鲁迅乐得送个人情。

《随园食单》,作为中国古代的烹饪著作。其作者袁枚,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一生著述颇丰。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这里仅仅给大家看下文章目录,估计就能知道里面有多少美食了。《随园食单·须知单》、《随园食单·戒单》、《随园食单·海鲜单》、《随园食单·江鲜单》、《随园食单·特牲单》、《随园食单·杂牲单》、《随园食单·羽族单》、《随园食单·水族有鳞单》、《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再列举,作者就要流口水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王羲之爱鹅,同样元代也有一文人爱鹅,此人就是 倪瓒。只不过,王羲之喜欢的是在池中的悠闲游弋的鹅,而他这是登上餐桌后的盘中佳肴。他尤爱太湖菜中的蒸鹅,更是将其精到的做法,记录下来,大为称道。他所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载的饮食制度,现在苏锡菜式中有许多沿习自此。

我们那位居之不易的大诗人也是一枚吃货,大家应该知道是谁吧。没错,就是白居易,他喜食竹笋著有《食竹》“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食竹不思肉可见竹笋对白居易的诱惑力有多大,除了素食者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能抵抗住肉类的诱惑。

这些文人墨客大抵是统一受到一个人的饮食观影响,那人就是孔子。《论语·乡党篇》主体虽然时时刻刻都在强调礼仪,但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餲,鱼馁复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制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这些都表达了孔子良好的饮食安全原则。”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说的是饮食比例和量的控制。这些良好的饮食观念也被后代的文人墨客们很好地传承和发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饮食男女:说说历史上那些吃货级的文人墨客》,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探秘知识」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酷爱吃螃蟹?其中不仅有文人墨客 还有一朝帝王

「探秘知识」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酷爱吃螃蟹?其中不仅有文人墨客 还有一朝帝王

... ID:JLR433300」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酷爱吃螃蟹?其中不仅有文人墨客,还有一朝帝王金秋十月,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又到了,这个季节不仅是粮食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古今吃货们所期待的时节。因为,每到这个时节,正是...

2023-12-28 #经典句子

《饮食男女》一句台词 火了24年 诠释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饮食男女》一句台词 火了24年 诠释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部有李安指导的一部电影,1994年在美国上映。《饮食男女》一句台词,火了24年,诠释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是一部爱情篇,讲述了90年代台北都会,一位每周末都会等待自己的女儿回家吃饭的退休厨师。《饮食男女》...

2023-12-15 #经典句子

成语每日一荐|除了饮食男女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联合式用法的成语?

成语每日一荐|除了饮食男女 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联合式用法的成语?

1.饮食男女 [yǐn shí nán nǚ]基本释义:泛指人的本性。 出处:《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2.直截了当 [zhí jié liǎo dàng]基本释义: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

2018-05-08 #经典句子

细看古代“文人墨客”对于川菜的喜爱与最高评价

细看古代“文人墨客”对于川菜的喜爱与最高评价

川菜,中国名菜之一,古往今来,受各界名人大咖吹捧喜爱。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为川菜挥毫的名人们。在唐代“诗圣”杜甫曾游历至巴蜀,在当地吃了一顿美味,称赞川菜用槐叶汁和面粉制成的凉面,色泽清翠,口感...

2009-09-30 #经典句子

夏日食话——荔枝表示很自豪:原来这么多文人墨客都迷我……

夏日食话——荔枝表示很自豪:原来这么多文人墨客都迷我……

...记得荔枝曾经生在天涯呢?虽非生长于中原,但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荔枝已经成为了无人不识的文化符号,即使没有吃过荔枝的平民百姓,也能吟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文化的力量不仅能够贯穿时间,更能跨域空间,...

2023-01-29 #经典句子

醉蟹 蟹羹 蟹酿橙 洗手蟹 蒸蟹 你想知道的食蟹文化都在这里

醉蟹 蟹羹 蟹酿橙 洗手蟹 蒸蟹 你想知道的食蟹文化都在这里

...家能尽情品味螃蟹,还顾全了大众的吃相。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这一口美味上,仿佛一个个都化身为美食家,如黄庭坚的《咏蟹》,苏轼的《一蟹不如一蟹》,王世贞的《题蟹》,李渔的《蟹赋》等等,包括《红楼梦》...

2023-08-10 #经典句子

千年渡口瓜洲渡 文人墨客喜欢把它写进诗词 康熙乾隆六次游览

千年渡口瓜洲渡 文人墨客喜欢把它写进诗词 康熙乾隆六次游览

...杭大运河。古人写瓜洲渡的诗词很多很多,有陆游那样的文人墨客,也有康熙乾隆那样的“大咖”。康乾这爷孙两人最喜欢旅游,六下江南,官方说法是“南巡”,就像我们今天说的“公费旅游”一样,他们六次南巡都曾经过瓜...

2010-11-28 #经典句子

苏轼很有名气的一首诗 处处都生机盎然 尤其前2句成千古名句!

苏轼很有名气的一首诗 处处都生机盎然 尤其前2句成千古名句!

...有王者的孤独,那么苏轼可一点都不寂寞。他的周围除了文人墨客外,还经常有高僧与他切磋书画技艺,还经常一唱一和,你作画,我题诗,真是珠联璧合。苏轼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林语堂先生曾说他既是文学家、诗人,又是...

2023-09-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