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细读方孝孺:名气大 还是能力大;诛十族是有目的 还是句玩笑话

时间:2010-03-07

朱元璋死了,给孙子也留下了三个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讽刺的是,接下来就是靖难之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导语

朱棣死了,给儿子孙子留下了三个人:杨士奇、杨荣和杨溥,接下来就是仁宣之治。

朱元璋死了,给孙子也留下了三个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讽刺的是,接下来就是靖难之役。

今天,先说一下大名鼎鼎的方孝孺,看看他的才能是否有名气那么大,他杀身成仁,不惜牺牲十族守护的事业到底是什么?

名气大,还是能力大

但凡历史上名气大的文臣们大多数都会有个特征——神童。神童有什么特征呢?三岁识三字经,四岁背百家姓,五岁懂千字文,按照方孝孺的文化程度应该不为过。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

明史里面神童的说法呢就比较有趣了,小时候他很聪明,眼睛炯炯有神,一天看3厘米多厚的书,人们都和他叫小韩愈。

长大了就开始跟着宋濂学习,成为宋濂的得意门生。

大体的学习经历是这样的,说明了方孝孺从小到大读书多,学习好,有着很好的文学素养,但是并不能体现他政务能力方面的优劣。

接着,他当官了,从文学品德方面他确实优良,朱元璋也说过:他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可以一直用他到老。

可是接下来的当官之路是什么呢?

朱元璋时期当汉中教授,每天讲学。

朱允炆时期先是翰林侍讲,然后接着是诗讲学士、文学博士。

靖难之役中做的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征讨檄文都是他的手笔,毕竟文采好嘛。

难道靖难之役中,他真的没做什么吗,当然做了,他向朱允炆献了三计,可笑的是无一有用。

第一计、建文三年,朱棣攻占大名府,方孝孺给了第一计:趁着天气炎热,燕军可能会疲惫。马上命令辽东的军队攻击北平,燕军一定会回击,这时候我们在后面追,就能擒获他了。所以我们先休书一封麻痹他,给我们迎来时间。

结果是什么,送文书的人把文书藏了起来,朱棣也没有听令。

第二计、就还是建文三年,方孝孺献计离间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然后派锦衣卫带着舒心去北平给朱高炽。

结果是,朱高炽没打开信,还把锦衣卫送到了父亲面前。

第四计、建文四年,朱棣打到江北了,距离京城一步之遥了。方孝孺又献计了,派人找朱棣割地求和,然后暗中招兵买马,拖延时间。

结果是,朱棣直接拒绝,马上渡江。

到此,朱棣要进京了,他的人生也要结束了。从史料上我并没有看到他具体的政绩,并没有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政务能力。

他只适合文学罢了,如果他是一个老师、他是一个文学家,毫无疑问他是优秀的,因为他有着众多的文学作品,他主持编纂了《太祖实录》,他教导很多人儒学。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官员,他是失败的。

因此,相比于他的名气,他的能力显而易见。

他不惜生命守护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诛十族只是句玩笑话

《明史》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划重点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什么意思呢,就是方孝孺轻视文学写作,一直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出现了,本文的论题,方孝孺不惜守护的事业按照这句话来讲应该就是——仁义,太平

从现在看来是有多么的可笑,他轻视文学,最后他留给世人的却独独是文学作品;他以仁义、太平为己任,可是他处理了那些政务,造福了那些百姓,抱歉,我没有看到。

当然,我们可以说他有自己的理想,但是能力不足?

事实真的如此吗?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故事回到朱棣进攻南京之前,朱允炆怕守不住,向他询问如果城池失守该当如何时,他竟然说道: “即使守不住城池,皇帝陛下为江山社稷而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然后,朱允炆听了他的话,守城失败,自焚于宫中(对于建文帝是否失踪事件本文不讨论)。

然而,大义凛然说出这般话的方孝孺呢,皇帝都自杀了,你呢?

他被俘虏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朱棣让他写即位诏书,他不写,然后争吵一番,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他自然吵过了朱棣,具体细节就是:

朱棣:“先生不要这样了,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啊。”

方孝孺:“成王在哪里?!”

朱棣:“死了。”

方孝孺:“成王的儿子呢?”

朱棣:“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那成王的弟弟呢?”

朱棣:“这是我的家事。”

于是,方孝孺人生中第一次击败了朱棣,然后被诛十族了。

那方孝孺说出诛十族的心理是什么样的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从头梳理一遍,朱棣入京时,他没有选择自杀;他被捕入狱时,在狱中没有自杀;却单单在被朱棣找兼职后召见之后,说出了这句诛十族,选择杀身成仁。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跟随建文帝自杀呢,为什么多此一举呢?

我认为,他这样选择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要做一件事:朱棣入京后,他没有选择自杀,他被捕入狱,他认为朱棣一定会召见自己。他要做的就是他想见一见朱棣,看一下这个将自己击败的人是什么样的,他还要把反贼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他的身上和世人的心中。最后,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方孝孺的罪名此时已经彻彻底底要诛九族了,而他见到朱棣并训斥其反贼的目的也达到了了,为什么要再次来一句诛十族呢?

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1、方孝孺此时的内心想法是: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死得轰轰烈烈,他们诛九族,我诛十族,可以青史留名吧。

2、方孝孺此时的内心想法是:揭露朱棣反贼的程度还不够,诛十族是一针强化剂,让人们想起方孝孺、想起诛十族的时候,就能想到朱棣这个反贼。

3、方孝孺此时的内心想法是:纯粹是句玩笑话,朱棣说诛我九族,我偏要说诛十族,其实,我也以为就是一时激动随便说说的,没想到朱棣当真了。

而其中三种可能我却认为最具趣味性的第三种是他真实的想法。

第一种可能显然不太好,因为方孝孺其实本身是一个品德优良的人,而且以仁义为己任,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名声而置朋友学生于不顾。

第二种可能看上去挺合理的,但是却依然违背了方孝孺的原则,达到目的可以,牺牲自己可以,但是用别人的生命达到自己的目的显然有违原则。

因此,第三种是最合理的,他此时已经做好舍生取义的准备,诛十族的话只是脱口而出,并没有进行思考。

结语

历史是客观的,但是人心是主观的。

我们做的就是根据客观的历史推断主观的人心,可能我的推断异想天开,也可能我的推断合乎情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只会越辩越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细读方孝孺:名气大 还是能力大;诛十族是有目的 还是句玩笑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杨舟平散文《方孝孺之死》

杨舟平散文《方孝孺之死》

...宰相”,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方孝孺呢?就是因为方孝孺的名气和文章的影响力巨大,方孝孺的门生遍及天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络大V级人物。朱棣点头答应。燕军攻破南京后,文武百官大多见风使舵,投降燕王朱棣,但方孝...

2007-07-15 #经典句子

纪念方孝孺 上海松江计划这么打造“忠义文化”

纪念方孝孺 上海松江计划这么打造“忠义文化”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22日报道:方孝孺文化是松江一大文化资源。方孝孺是中国古代忠贞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明代初期著名文人,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了十族。方孝孺案在1584年(万...

2017-06-25 #经典句子

洞悉女人心理的甜蜜语句 戳中内心 不妨认真细读

洞悉女人心理的甜蜜语句 戳中内心 不妨认真细读

1.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姿;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2. 柴米油盐,油盐酱醋,烟火里,在锅碗...

2023-09-01 #经典句子

胡雪岩这四句话 把商业和赚钱的核心逻辑讲透了 值得你细读

胡雪岩这四句话 把商业和赚钱的核心逻辑讲透了 值得你细读

都说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其实我们学习一个人,并不是要学他做什么事而去模仿他。而是要去学习他们的思考模式,去学习他们分析事物的逻辑。成功的经历不可以复制,成功的方法也不可以随便模仿。只有思考...

2018-03-27 #经典句子

暑假经典书单系列:每一句都想抄下来的唯美诗集

暑假经典书单系列:每一句都想抄下来的唯美诗集

...人经历悬殊,诗风各异;北岛逐一梳理他们的诗歌人生,细读他们的经典名篇,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多版本比较,呈现出诗歌翻译中的诸多问题,目的是“弄清诗歌与翻译的界限”:“一个好的译本就像牧羊人,带领我们进入牧...

2010-08-10 #经典句子

语文能力的四要素听说读写

语文能力的四要素听说读写

...学生在听的时候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对训练学生的听力大有帮助。2 说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这说明了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平常上课时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说普通话,要做到语音...

2023-05-22 #经典句子

媒介即隐喻 话语即思想——读《娱乐至死》

媒介即隐喻 话语即思想——读《娱乐至死》

...是不是在重演,我始终觉得这样的一部书,是值得我们去细读的。当然,像喜欢八卦的毛姆所言,读一本书除了增长知识这必要的理由外,它应该也是是令人愉悦的。所以,如果有关“宣传、话语或观念”的书不能吸引你的兴趣...

2023-08-05 #经典句子

可以置顶的经典句子 精辟有内涵 值得细读!

可以置顶的经典句子 精辟有内涵 值得细读!

一,打开幸福之门有四把钥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二,生活的样子,完全取决于自己。热爱生活的人,必定会被生活所热爱。三,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是你气度,能...

2023-05-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