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9个词语 为何总是被误用?!

时间:2010-02-06

辨析:绝无仅有的意思近似于仅有,只有这一个或这一件,此外再没有了,形容极其少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绝无仅有”,到底有没有?

“首当其冲”等于“首先”吗?

“曾几何时”表示“曾经”吗?

挖的是“墙角”还是“墙脚”?

“晨星”是多还是少?

……

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这些问题一抛出来,你在第几个犹豫了?

其中是否存在不少误解~

这一期,我们就来把这些误解解开~

“绝无仅有”,到底有没有?

例:

全球第一例成人头部连体双胞胎的分离手术,本月6日下午在新加坡莱佛士医院施行......为成年头部连体双胞胎实施分离手术在之前的世界医学史上绝无仅有,风险极大。

辨析:

“绝无仅有”的意思近似于“仅有”,只有这一个或这一件,此外再没有了,形容极其少有。这里把“绝无仅有”误为“从来没有”了。在这个成语中,“绝无”是虚的,不表达词语的意义,起陪衬作用,“仅有”才是关键。上述例句中可改为“从未有过”。

出处:

语出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齐,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自古以来,这个成语一直这样用,并无它义。

“首当其冲”≠“首先”

例:

买房本来是件喜事,可是一些人买房之后却陷入了无限烦恼之中。有关部门根据目前房地产投诉的统计,排出了购房人的五大烦心事,“质量因素”首当其冲。

辨析:

上述例子中把“首当其冲”错误地等同于“首先”了。可改成“首先”一类的词语。

“首当其冲”,表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首当其冲”含有“首先”“被动”“不利”等三个义素,在句中能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其含义与语法功能比“首先”要丰富得多。所以,不能将“首当其冲”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曾几何时”≠“曾经”

例:

曾几何时,他也是个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孩子。

辨析:

“曾几何时”误为“曾经”意了。“曾几何时”,是一个颇具感情色彩的文言词语。现在经常误把它当“当初”“有一段时间” “不知什么时候”“过去的某个时候”来用。

“曾几何时”语出唐代韩愈的《东都遇春》:“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曾几时”是“才多长时间”,“曾”是“才”的意思。后化为“曾几何时”,“几何”意为“多少”,和“曾”连用,带有浓重的感喟情绪。为感叹某事物在不长的时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用“曾几何时”形容时间之快,表达了作者心理认知之确定和感情之强烈。“曾几何时”还含有反问的意味,通常在使用者看来,所述的变化,可以是令人遗憾痛惜的,也可以是令人愉快的。

挖的是“墙脚”不是“墙角”

例:

酒店相互挖“墙角”肥了大厨师

辨析:

“挖墙脚”是一种常见的说法,比喻一种极其危险的破坏行为,该行为会从根本上损害别人。挖走对方单位的骨干人才,给对方事业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可以比喻成“挖墙脚”,即拆台。而在现代汉语中,根本就没有“挖墙角”这一说法。上述例句里的“墙角”,该改为“墙脚”。

“晨星”与“星辰”

例:

1.清代的楹联大家多达数百人,灿若晨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清代的楹联才能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

2.能把这个实验做成功的人实在是寥若星辰。

辨析:

“星辰”用来比喻众多,“晨星”用来比喻稀少。结合语境,例1中“灿若晨星”应该是“灿若星辰”,例2中“寥若星辰”应该是“寥若晨星”。

“星辰”与“晨星”,虽只是一字之异,但意思大不相同。“辰”,原是特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后来泛指众星;“星辰”是星的总称,泛指星斗,它在晴朗的夜空显得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故人们常用“繁星”来描述。

每当夜色将尽、晨光初露之际,除极亮的星体尚能被肉眼辨识外,其余的皆隐匿于视线之外,这时人们能看到的不再是繁星,而是稀疏的三两颗星,即“晨星”。成语有“寥若晨星”,就是形容某事物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所以,“星辰”繁密,“晨星”稀疏。

“阑珊”并不辉煌

例:

1.走到窗边推开纱窗,晚风徐徐,扑面的是湿润的空气,繁华都市的阑珊灯火尽收眼底。

2.我们的古城越来越美丽了,尤其是在华灯初上时分,夜色阑珊的港湾一片欢腾,那种别样的美丽让人心醉。

辨析:

上述例句想当然地理解“阑珊”的含义,把它当作“繁盛”“热烈”一类的意思,结果就把话完全说反了。例1可改为“璀璨”,例2可删去“阑珊”,再加一个“下”。

“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意兴阑珊”,表示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

火中取栗≠铤而走险

例:

如果用江湖的眼光看奥运,则奥运既是体育人的武林大会也是营销人的武林大会。奥运商业资源如同唐僧肉,所有商家都虎视眈眈。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同火中取栗,风险与机遇并存。

辨析:

“火中取栗”并非指一般的冒险行为。例句中可改为“一把双刃剑”。

正确使用“火中取栗”,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评议对象的行为具有冒险这一特点;二是这一冒险行为是受他人欺骗利用的,冒险的成果也为别人所占有。只有一个行为同时符合这两个特征,才可以说是“火中取栗”。

最常见的误用,是把“火中取栗”当作“铤而走险”的同义词来用。还有一种错误,则是将“火中取栗”当成了“趁火打劫”。

出处:

“火中取栗”的语义,与其典故有关。它源于法国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狡猾的猴子骗猫去偷。猫用爪子一次次从火中取出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然而栗子却让猴子吃了。后来便把受人利用,冒了风险,自己却一无所得,比作“火中取栗”。

“从长计议”≠从长远打算

例:

希望全校师生立即行动,从长计议,坚决打赢防治春季流感的校园保卫战。

辨析:

“从长计议”是说多加斟酌,不匆忙下结论。例句误把“从长计议”当成“放眼未来、从长远打算”来用了。可改为“着眼未来”。

“从长计议”的“从”,意谓采取某种方针或策略,“长”意思是时间久。成语的意思是把用来商量的时间放长些,多加考虑,即不要匆忙作出决定,其反义词是操之过急、仓促行事。

“大方之家”无关慷慨

例:

他在广东做地产生意发了财,这次回老家探亲,一下子拿出100多万元帮助乡亲们修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

例句误将“大方之家”当作“慷慨之人”来用了。可改为“慷慨之人”。

“大方之家”,本指见多识广、明晓大道的人,后泛指内行人、专家学者。语出《庄子·秋水》。

“大方之家”的本义就是指有大智慧、大思维的人。与此相关的一个成语是“贻笑大方”,意思就是被行家讥笑。“贻笑”,留下笑柄;“大方”,指大方之家,即见多识广或学有专长的人。

上述这些词语和成语都是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用错概率比较高的,估摸着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也会对它们产生这些误解,你有中枪吗?误会容易了解难,不要轻易给这些词语和成语“贴标签”,对它们多一点了解吧,以后尽量避免这些“误会”~

编辑:丁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9个词语 为何总是被误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50条常被误用的词语!写公文时要注意!

50条常被误用的词语!写公文时要注意!

...,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愚拙说分享50个经常被误用的词语,供读友参考。1.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2.不赞一词【解释】原作“不能赞一词”,“赞”古有参与、...

2019-05-24 #经典句子

论文中常见的四种词语误用情况……

论文中常见的四种词语误用情况……

1.1 词语羡余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使用某个词已经可以清晰表达某个意义,又用了与该词相近的词来表示这个意义;二是同一个词不恰当地重复使用。词语羡余使句子叠床架屋,语意重复。如:(1) 这些培训会能够促进员工之间...

2023-07-04 #经典句子

最容易被误用的成语大合集 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我一直用了个寂寞

最容易被误用的成语大合集 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我一直用了个寂寞

...思,这里的“冲”多解释为交通要道。一般来讲,用这个词语多是表达遭遇不好的事情,所以下次再用这个成语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合理的情境下正确使用。二、差强人意生活中,这个词被误用的几率不比上一个低多少,和“...

2023-06-04 #经典句子

那些被误用的成语 再乱用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那些被误用的成语 再乱用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节。而现在人们常用阳历,七月正值夏季,很容易用这个词语形容天气炎热。究竟该把成语当做公式直接套用,还是随着文化的传承发展变化而灵活运用,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难判别谁对谁错。但是大部分成语本...

2023-08-31 #经典句子

十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有文化的你 用对了吗?

十个常被误用的成语 有文化的你 用对了吗?

...说危险的话,做危险的事”。第六个成语:曾几何时这个词语原本是指“时间没过去多久”,现在很多人都将它拿来“忆当年”,感慨世事无常。我也错用过这个词,你呢?第七个成语:久假不归久假不归是指,借了别人的东西...

2023-08-31 #经典句子

三句常被误用的俗语 有文化的你 用对了吗?

三句常被误用的俗语 有文化的你 用对了吗?

...有人解释道说,其实“无奸不商”是从“无商不奸”这个词语而来。“无商不奸”的原词为“无商不尖”,意思是在老百姓买米时,商家会给斗里的米加到冒尖,冒尖部分的米就当是赠送给百姓,所以这里有“让利”的意思。于...

2023-08-14 #经典句子

这18个成语经常被人用错 哪几个你误用过呢

这18个成语经常被人用错 哪几个你误用过呢

...沿用下来的,它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每一个成语的形成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华名族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道德下滑,...

2023-08-31 #经典句子

这50个成语 常被误用 很多学生经常用错 值得“警惕”

这50个成语 常被误用 很多学生经常用错 值得“警惕”

...生义的错误,总是会记错含义,用错对象。以下盘点了50个容易用错的成语,各位学生和家长可以看看你有没有用错过。不胜其烦意思是烦琐的使人受不了。容易与不厌其烦混淆,易误用,注意不厌其烦是指不嫌烦琐与麻烦,形...

2023-08-3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