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多读经典故事 用优秀文化养育优秀的后代

时间:2010-01-06

换句话说,我那文盲奶奶的文化积淀和重点大学的文科毕业生差不多――绝对碾压大多数现代青年,像范郸借粮、朱买臣卖柴、王莽赶刘秀、姜子牙卖面等名人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故事我老公都知道,这件事有意思的点在于我老公是全国top5高校文史系高材生,而我奶奶大字不识文盲一个。换句话说,我那文盲奶奶的文化积淀和重点大学的文科毕业生差不多――绝对碾压大多数现代青年,像范郸借粮、朱买臣卖柴、王莽赶刘秀、姜子牙卖面等名人故事,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诸葛亮吊孝、武松打虎等名著选段,王祥卧冰,郭巨义埋子等二十四孝故事,很多故事典故即使是文科生也未必知道,而我奶奶却能讲得滚瓜烂熟。

不只我奶奶,好多高龄的人不管识不识字都知道的非常多,为什么过去的人不识字还能什么都懂呢?我想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过去人们喜欢聚群胡侃,农忙时的田间地头,凉爽的夏夜,大树下,房前屋后等,你说一个老猴精,我讲一个兄弟分家,各类戏文典故,听得多了自然就烂熟于心了,却和识不识字没有关系。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故事里总离不开古老朴素的理念,善恶有报啦,勤劳致富啦,自强不息啦,尊老爱幼啦,而我们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就用这种口头方式一代代传承了下来。那为什么年轻人什么都不知道了呢?

现在家与家之间联系变少,没有聚群胡侃了,家庭规模变小,一家三口,两个上班一个上学,白天分开晚上碰面,哪有讲故事的条件呢?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典故少的可怜。现在我们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智慧要学习吸收只能靠孩子广泛阅读,特别是阅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集子。《写给儿童的传奇故事游戏书》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接触到传统典故的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和祖先的智慧。

《写给儿童的传奇故事游戏书》是一米阳光童书馆编的游戏书系列之一,其他还有成语游戏书,古诗游戏书等,这些书主要针对0-12岁儿童。之所以叫一米阳光童书馆,是因为“每一本好书,都是照亮孩子心灵的一米阳光。”说的真对!读书能让孩子心里充满光明与力量,柔软而有韧性,无论命运陷入怎样的低谷,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他都不会走入极端。

这套传奇故事游戏书共四本,每本25个故事,每个故事配有绚丽的彩色插图,后附一个故事相关的精彩游戏,在书的最后还有游戏的答案。收录故事范围很广,有古老的神话,有明清传奇,还有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游戏设计也很巧妙,数独,迷宫,拼图,拼音,组词,数字运算,涂色,看图说话等等。

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和想象,精美的彩色插图看着就是一种享受,而各种类型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观察力、专注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每一本好书,都是照进孩子心灵的一米阳光。”《写给儿童的传奇故事游戏书》这套书有几点让我很喜欢。

首先,这套书收录的故事太全了,我甚至在书里看到了我那宝藏老妈给我讲的卖屁的故事,书里叫《卖香屁》,我以为这个故事是乡下人编着玩的,没想到真的有,还能出现在书上。还有我小学二年级时在练习册上读到的长发妹的故事,公冶长骗乌鸦的故事等等,当我看到熟悉的故事重现眼前,激动又感动,要知道都快三十年了啊。

其次,很多故事都经过了改编,删去了封建糟粕和少儿不宜的东西,保证小孩子接触到阳光积极的故事。比如雷公和电母的故事,我记忆中电母成仙是因为她孝顺,她被婆婆残酷折磨却始终孝顺如一,所以玉皇大帝封她成仙,故事里改成电母是爱惜粮食才被封成仙。虽然爱惜粮食就成仙有点夸张,但总比让几岁的孩子去了解婆媳大战或者三从四德要好吧!想象一下我儿子读到原来的故事,如果他问:“妈妈,电母为什么总挨打呀?”我该怎么给他合适的解释?

最后,这套书的游戏类型不但多样,还很巧妙。孩子在开心玩游戏时不知不觉就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拼图和涂色游戏能让孩子动动手,迷宫游戏和数独游戏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思维,书里居然还有描述游戏,根据文字找图片或者将图片补充完整,这种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还有些生活常识游戏能让孩子们长见识。

比如下面这个游戏,这个游戏给一张马车的图片和马车的材料,要求根据图片找出用不到的材料。玩这个游戏需要在脑海里将马车图片转化成立体的马车,然后再将马车拆成零部件,就是平面的照片和立体的实物相互转换的能力。

这个游戏让我想起一个七年级男同学,当时的七年级还叫初一,我们开始学简单的立体几何,这男同学很苦恼,因为他搞不明白画在纸上的线怎么就是立体的。比如下面这个图,如果题目说长方体,我们就知道图中画的是长方体,但是他说明明是平的,怎么就长方体了呢?他觉得是被分成三块的六边形。

这就是将二维的图片和现实物体相互转换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宝宝在1岁左右就会形成,随年龄增长逐渐强化,不知道我那个同学因为什么这一能力出了问题,那他的立体几何会学得很痛苦。

另外,故事和游戏之间有联系,故事让游戏更有趣,游戏也让孩子读故事时动动脑。但是读不读故事都不影响做游戏,喜欢游戏的孩子可以做个尽兴——比如我儿子,听说我买了故事书的时候他就很激动,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一口气把一百个故事看完了,吃饭都喊不动。看完之后不满地嚷嚷:“没有了!没有了!”失落半天想起游戏还没玩,又开心地去玩游戏,趴在床上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哪呢?哪呢?……不玩这个……搞错啦!”

看着那摇晃的屁股,我忍不住想小孩子真幸福,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全身心沉浸在喜欢的游戏中,作为妈妈,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健康快乐地长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上每个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育儿理念,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要评判哪一种文化更优秀,要看哪一种文化能孕育出优秀的后代。在这段话里,林语堂并没有说东方文化比较优秀,还是西方文化比较优秀,但是他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自豪感和优越感,默默地说明了一切。

我们的传统有仁爱,有信义,有真善美,还有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这些文化财富和文化积淀将会以故事书的形式传递下去。《写给儿童的传奇故事游戏书》这套书出现的刚刚好,能让我们用优秀的文化养育优秀的后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多读经典故事 用优秀文化养育优秀的后代》,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家规 教育后代的一种可用素材 包含了适合继承的优秀文化

家规 教育后代的一种可用素材 包含了适合继承的优秀文化

...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好的家规有利于家中子孙后代正直做人,诚信做事。家规,是一种行为约束,约束层面广泛,重视道德、宗教、礼法、尊卑等各个方面,在法律不甚成熟的年代,家规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承担部分法...

2023-09-03 #经典句子

感恩父母国旗下讲话优秀文章发言稿

感恩父母国旗下讲话优秀文章发言稿

...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如何,他们仍是我今生最值得去爱、去孝敬的人。天下所有父母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感谢天下所有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2019-11-09 #经典句子

“迎中秋 庆国庆”优秀群文作品展演展览(六)暨张垣话非遗(十一)

“迎中秋 庆国庆”优秀群文作品展演展览(六)暨张垣话非遗(十一)

...,线条清新明快。其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生活风俗和神话故事,诸如连年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众多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是其作品的常见元素。苗艾香祖籍山西,祖辈几代都从事于木工雕刻工艺(过去称细木工雕...

2023-01-16 #经典句子

热搜!鲁迅的孙子不会写作文:谁规定孩子一定要比父辈优秀?

热搜!鲁迅的孙子不会写作文:谁规定孩子一定要比父辈优秀?

【美可玩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大家好,我是Maco.在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他的孙子周令飞却意外走红了。接受媒体采访时,周令飞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事情,让人觉得既好笑,又心酸。上小学时,周令飞总被...

2024-01-16 #经典句子

北朝散文郦道元的《水经注》 既是学术著作也是优秀散文作品

北朝散文郦道元的《水经注》 既是学术著作也是优秀散文作品

...记述了河流两岸名胜古迹,风物景象,以及神话历史传说故事等,文学价值极高,因而也是一部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散文著作。他博采魏至北朝许多山川风土和历史掌故文献,再运用自己随北魏帝巡幸长城、阴山的见闻,和为任...

2014-11-08 #经典句子

总爱说这三句话的父母 不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甚至会养出不孝子

总爱说这三句话的父母 不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甚至会养出不孝子

...,我们大人都知道这是自谦的表现,而且谦虚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传统美德。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许还没有领悟到这么深层次的意思,而且过度谦虚,就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确实没有这么好,时间久了,孩子也会产生怀...

2023-01-10 #经典句子

家有男孩 养育时要经常说这三句话 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家有男孩 养育时要经常说这三句话 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的风帆,开辟精彩的人生航程。”这是教育家史蒂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所写。家有男孩,父母要好好看看以下三点1、男孩子需要有更多的责任感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学会顶天立地,所谓顶天立地就是敢作敢当,有...

2023-07-12 #经典句子

部编语文《愚公移山》优秀教案

部编语文《愚公移山》优秀教案

...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

2023-07-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