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创作辞赋散文百余篇 李新华笔耕不辍抒情怀

时间:2009-12-28

本人提供在参加乐清中学80周年校庆后,我要和夫人回杭州去带孙子,去西湖边和那些热爱音乐的朋友们拉拉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李新华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本人提供

“在参加乐清中学80周年校庆后,我要和夫人回杭州去带孙子,去西湖边和那些热爱音乐的朋友们拉拉琴。”前不久,在乐清中学语文退休教师李新华家中,他和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畅谈人生难忘时光。

61岁的李新华喜欢写作,是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辞赋家联合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发表辞赋60余篇、散文40余篇。退休后,他笔耕不辍,抒写乡愁与情怀。

难忘最后一课

“小时候住在仙溪北閤叙伦堂大宅院,邻居中有两位教书老先生常教我读书写字,让我喜欢上教师职业。”李新华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如愿当上了人民教师。从教将近40年,每一天,他都在提醒与鞭策自己不能辜负“教师”二字。

1987年,李新华来到乐清中学(老校区)。他回忆,走进校门,山光绿树扑面而来,心里莫名喜悦。“我给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上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避开我普通话讲得不是很好的缺陷,我不敢在朗读方面作太多示范,而是着意于对作者生平介绍和作品意境的多层面分析,使学生听起来颇有兴味。”李新华说,他与第一届学生年龄相差不大,他们像师生更像兄弟姐妹。

如今,李新华年已六旬。去年11月10日,他带的第一届学生特意从全国各地跑来,在乐清中学老校园开同学会欢送他退休,并请他再给他们上一节课。“我兴奋之余写了一首《相约母校》的现代长诗作为上课课题,强调同窗之情来之不易。”李新华说,在30多年前坐过的教室里,学生按原班级上课座位就坐,上课开始,班长陈国平喊“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一切自然、亲切,大家仿佛回到青春年少的求学时光。欢送会开得隆重温馨,50多名学生来了40多名,李新华认为这是他人生的最高礼遇。在他家中,这次同学会的集体照还被装裱后挂在客厅。

欢送会现场(乐清中学老校区)。本人提供

一晚仅改一字

从辞赋历史演变、文体特征到现代辞赋创作倾向,李新华滔滔不绝。当代辞赋大家巴蜀鬼才魏明伦的辞赋作品语言通俗易懂精炼优美,对他影响很大。2004年,他尝试写辞赋。 “当时正值乐清中学65周年校庆暨学校搬迁新校区庆典活动,写纪念文章要创新,用1000字左右将学校历史、地理、文化等都涵盖着实不易。我用3个月时间准备素材,记录了3个本子,再大浪淘沙化繁为简提炼辞藻。”李新华说,处女作《白鹤晨钟赋》抒发他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当时引起不少学子共鸣,也给了他写作辞赋的信心。

怀抱着对乐清的炽热之情,李新华写了《雁荡山赋》《南閤牌楼赋》《清江赋》等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我写辞赋常从读者角度考虑,花很大力气才找到感觉,还需要反复修改甚至千锤百炼,有时一个晚上仅改一个字。”李新华说。他连续三次去全国各地参加国际辞赋专业研讨会,与辞赋专家探讨学习提升。他写的《古都洛阳赋》被《当代咏洛赋集合》收录,《中华辞赋》等国家级刊物中也常见他的辞赋佳作。

专家的鼓励,那份自信让他的胆子大了起来。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后,一篇篇辞赋应运而生。在扬州,他写下《瘦西湖赋》;在杭州,他写下《西湖赋》;在北京,他写下《故宫赋》……用他的话说:从此一发不可收,到如今他创作辞赋达60多篇。在与李新华的交谈中不难发现,这是一位心系家国、钟情人文的文学创作者。汶川大地震后,他写了《哀四川赋》,让许多人读了流下眼泪。

李新华的辞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还有不少人邀请他作赋,勒石成碑传承历史。 李新华认为,辞赋这种文体在古代属“阳春白雪”,到了当代它需要传承发展。李新华的辞赋作品可谓现代骈文,提倡继承创新并重,活用对仗而放宽声律,驱遣形式而服从内容,注重真情实感,追求行云流水。他说,只要有读者喜欢,他会一直写下去,让这种古老文体流传下去。

美文频频圈粉

李新华一边在讲台上讲课,一边潜心文学创作,他的散文写作始于2002年,亲情和乡情是他写作的源动力。那一年,李新华的母亲去世,他写了散文《清明的鲜花》献给母亲。“1987年,母亲随我来到学校。15年来,帮我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每天回家桌上总有热菜,这样的日子在她去世后,就不再有了。”李新华难受地说。《走不进父亲的世界》《回不去的故乡》《古村落里的大宅院》《乡下过年》《宝耕堂之觞》等10余篇描写北閤乡情的散文中都寄托着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新华每年都好几趟去外地开会,也游历不少名胜古迹,写下不少文化散文。在马嵬坡创作《三尺白绫飘到今》;在咸阳写就《访姜子牙垂钓处》……写散文追求独立思考、新鲜,他认为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共鸣。他写的《人间始觉重西湖》,文章里不仅有西湖的柔美,还透露出阳刚之气。

写散文重情真意切。去年,他写家乡北閤,查阅史料同时多次拜访村内老人,《北閤暑夜》一文曾在微信朋友圈圈了不少粉丝,不少读者看后都想去北閤老街走一走。这篇文章还获得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评选三等奖。今年12月,他作为教师代表写作的《情系白鹤寺》,满满深情。很多朋友建议他出书,“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他觉得自己还要再努力。

钱塘江畔赶“潮”

退休后,李新华移居杭州。乐清中学校长陈佩军挽留他继续留校,任校报校刊的编辑以及负责乐清中学80周年校庆资料撰写工作,他欣然答应,这一年杭州、乐清两地跑。从10月20日到前不久,李新华都在忙校庆校友纪念文章校审、修改工作,常常因每天要赶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而熬到深夜。

“校庆结束,我也要回杭州,那里的琴友好久没见我。”李新华说,写作、拉二胡、看书……自己更年轻了,因为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李新华从小爱拉二胡爱看戏,“在温州师范学院读书时,为了避免同学说我老土,我常独自跑到解放剧院看戏。有一回,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在那演了一个星期的越剧《双玉蝉》,同样一出戏,我看了七个晚上。每次看到张腊娇老师表演《殒蝉》最后一场戏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掉泪。”李新华说,在乐清中学教书时,经常去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跟陈国进、支建策等琴师学习,经过多年摸索,他的二胡一拉百转千音,在西湖、钱塘江边成了一道美丽风景。

“越剧《西湖山水还依旧》《黛玉葬花》……我每周会去西湖边、钱塘江边拉三到五次琴,认识了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退休后到杭州陪伴儿孙。”李新华说,他们建立了一个有100多人的微信群,精心排练节目演出,自娱自乐还收获不少掌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创作辞赋散文百余篇 李新华笔耕不辍抒情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诠释《汉赋》与魏晋南北朝《骈文》

诠释《汉赋》与魏晋南北朝《骈文》

...期纵横家的散文和新兴文体楚辞的巨大影响。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西汉初年“骚体赋”,与楚辞相当接近,实难加以明显的区分。汉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先后出现了三种赋体。第-阶段从汉初到武帝初年,赋体为骚体赋...

2023-11-05 #经典句子

散文阅读理解掌握以下几点 孩子不拿高分都难

散文阅读理解掌握以下几点 孩子不拿高分都难

...不押韵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

2023-05-14 #经典句子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有什么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有什么

...,如《伶官传序》。从形式上看,作品题材多样。古文、辞赋、四六都是他擅长的文体。对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3、欧阳修一生...

2017-11-12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汉代散体大赋形式上的特点 东汉抒情小赋

中国古代文学详谈:汉代散体大赋形式上的特点 东汉抒情小赋

...论思,日月献纳”,大量歌功颂德的赋便应运而生,形成辞赋空前繁荣的局面。汉代大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帝王贵族的生活。为了迎合封建统治者的趣味、爱好,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作者便尽量堆积辞藻,作铺张扬厉的描写,...

2010-03-28 #经典句子

【历史文化名人】李大明:辞赋之宗司马相如 万代推功

【历史文化名人】李大明:辞赋之宗司马相如 万代推功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李大明辞赋之宗司马相如 万代推功《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他极擅写赋,是汉赋的代表人物,尤其一篇《子虚赋》流传千古而不衰。...

2016-05-22 #经典句子

「名家专栏」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白雪生《锦州赋》审美感受

「名家专栏」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白雪生《锦州赋》审美感受

...我觉得当代的好赋在我辽西,对雪生先生来说,经纶外,辞赋余事,文焕星斗!然而最让人振奋的还是这一篇《锦州赋》。初读几次,除了感觉震撼外,就是美得目不暇接。反复读来,感觉享受一次次的美纶美幻,读到动人之处...

2008-07-21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七类在历史中最出名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七类在历史中最出名

...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楚辞》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2023-07-30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美句 好文节选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美句 好文节选

...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四、 外国文化常识五大支柱(英、法、德、苏俄和美国)(1)英国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

2023-05-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