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三苏均写《六国论》。谁的文章更好?

时间:2009-08-19

这三个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见基因强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苏,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这三个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见基因强大。

不过,这三个人的经历却完全不同。父亲苏洵屡试不第,一生游离官场之外,本想以文章取仕,却总不得志。

苏轼虽然在官场混,但太过任性,一肚子不合时宜,总在被贬的路上。

相对来说,苏辙理性,在官场稳扎稳打,官至宰相。

有趣的是,苏氏三父子均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叫《六国论》。

你一定想知道,这是不是父子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呢?还真不知道。

面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历史事件,父子三人又是怎么展开论述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父亲苏洵怎么说。

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所谓“赂秦”就是用土地换和平,用自己的土地去贿赂秦国。但是这种贿赂有用吗?

苏洵对“赂秦”的具体弊端进行了分析:

一、“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的灭亡,失去外援。

二、“暴秦之欲无厌”,赂秦只有加重秦王的贪婪之心;

三、少数坚持对抗秦国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把对抗坚持到底,以至于“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一句话,贿秦把自己搞得元气大伤,别人欲望爆棚。

苏洵为什么要写“贿秦”之事呢?因为在宋朝,政府也在用黄金、丝绸贿赂辽国。《檀渊之盟》的签订,让他想起六国,他要借古喻今。

苏辙《六国论》又在写些什么呢?他开篇就问,自己读历史,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不但没有打败秦国,反倒被秦灭了,这是为什么?

他说,我常常在想这件事,这里面一定有它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考虑忧患时太过粗略,图谋利益过于肤浅,就是不了解天下情势啊。

他认为:六国与秦国的争战的关键在于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在地理位置上,韩、魏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而掩护着山东诸国,这才是“合纵”策略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只要四国齐心合力以助韩、魏,秦国将无所作为。

但是,四国“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也就是说,其他四国,不知道天下大势,为了自己的小利,背信弃义。秦国还未出兵,诸侯各国自己已经乱了。让秦国各个击破,实在是太可悲了。

苏辙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君王要有眼光,要有格局。要布大局,谋大篇,取大势。

他又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呢?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政治家格局太小,一些政策就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忘了天下大义。

所谓格局决定人生。也正因为如此,父子三人,他成了宰相。

三苏当中,苏轼的角度出人意外。虽然他文章的题目也是《六国论》,并没有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相反,却在分析论证六国生存长久的原因和秦国速亡的原因。

不错,六国是被秦国所灭。但是,六国在秦国统一之前,存在200多年。而强大的秦,统一中国以后,只存在15年,就灭亡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苏轼的结论是,这种变化在于国家对“士”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政客都养了食客。这些食客,有的善于辩论,有的长于技击,有的为鸡鸣狗盗之辈。为什么要养这些人呢?因为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都是某方面的人才。

他写道: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什么意思呢?

苏轼说,六国君王的残暴程度和秦二世差不多,但是,当时的百姓没有一个谋反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君王养着,下面的人即使不满,也没有人挑头,所以天下太平。

那么秦为什么会亡呢?因为秦统一全国以后,认为“士”已经没什么用了,采取了杀士的政策,结果自己灭亡。

这里的“士”,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苏轼在文章里强调要重视人才。而且,在他的人才观里,人才不是用道德衡量的,要看他的实际作用,君王如果能做到人尽其用,天下安也。

他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他自己就是人才,就是“士”。

有没有发现,文如其人?

不同视角,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格局,也就有了三个不同的人生。

如果你是老师,你更喜欢谁的文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三苏均写《六国论》。谁的文章更好?》,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洵的六国论真是最马后炮的一篇议论文

苏洵的六国论真是最马后炮的一篇议论文

哈喽,大家好,最近小编看到一个针对苏洵著作《六国论》不一样的观点,今天整理了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苏洵。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

2023-12-07 #经典句子

对苏洵的《六国论》中的一句话的理解

对苏洵的《六国论》中的一句话的理解

...,对‘金石可镂’作了解释和说明,这里我想对苏洵的《六国论》中的“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一句作出我的理解和说明。记得大概在八九十年代,我在《中国语文教学》上,看到一篇论证解释“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2023-08-03 #经典句子

史上最有名的父子组合 曾用一个标题 各写一篇文章 但高下立判

史上最有名的父子组合 曾用一个标题 各写一篇文章 但高下立判

...其实,三人之间的趣事还真是不少。如题。三人都曾以《六国论》各写了一篇文章,并且各个还都写得不错。不过,就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应当是苏洵的最好。看来,姜还是是老的辣。为什么说苏洵最好呢?因为苏轼的《六国论...

2020-04-15 #经典句子

古文不读《过秦》《六国》两论 阅尽群书也枉然!

古文不读《过秦》《六国》两论 阅尽群书也枉然!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2023-11-21 #经典句子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 文章委婉曲折流畅奔放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 文章委婉曲折流畅奔放

...但还是深有功力、能以卓然自立的。“三苏”都曾有过以六国为论题的文章,苏辙的《六国论》,不同于父亲的论其“弊”,其兄的论其“士”,而是咎其“不知天下之势”。全文剖辨明晰,精学简要,在严谨的史论中,暗含讽...

2019-10-06 #经典句子

课内文章在高考中有多重要

课内文章在高考中有多重要

...”的第一释义,如“天涯若比邻”。故事:旧事,出自《六国论》“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许:答应,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许之”“许君焦、瑕。”高考乙卷: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2-12-18 #经典句子

94道语文面试真题 考场上很有可能遇到原题!

94道语文面试真题 考场上很有可能遇到原题!

...助同学们打开写作思路。2.题目:《过秦论》3.题目:《六国论》4.题目:《书愤》(1)题目:陆游《书愤》(2)要求:①指导朗读,找出语调、语速和情感的关系;②设计活动要结合诗句来分析;③详细讲解诗5.题目:材料作...

2023-10-03 #经典句子

程时进:考场作文架构“三三”式

程时进:考场作文架构“三三”式

...面论证构成正反对比,进而增强论证的力度。 苏洵的《六国论》,可以说是运用逆向假设法的典范。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后,第二段集中论述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三段集中论述分论点...

2008-05-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