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赵文智院士忆高考 ‖ 跑好人生接力每一棒

时间:2009-08-01

艰苦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自立,让我面对人生逆境时不沉沦,能积极奋争;面对顺境时不忘乎所以,能保持谦逊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1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报 ,作者赵文智

中国科学报

关注科教重要事件,网罗学术新鲜趣闻。

艰苦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自立,让我面对人生逆境时不沉沦,能积极奋争;面对顺境时不忘乎所以,能保持谦逊。

赵文智,石油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进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学习;2003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技术研究与勘探实践;提出的富油气凹陷“满凹 含油”论、有机质“接力成气”、岩性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和中低丰度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理论以及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等新理论新认识,推动在新领域实现突破,引领了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重点领域的转变。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3项、二等奖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僦事之前先学僦人

赵文智

1958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二天,我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刘台庄镇小滩南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已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

我的童年既是不幸也是幸运的。说不幸是因为我身处在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贫穷伴随了我的整个孩童时代。在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没有吃饱过。逢天阴下雨,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记得农村有一种植物叫稗子,颗粒很像谷子,灰黑色,外壳十分坚硬,要吃前须先去壳。而我家吃稗子从来不去壳,直接用石碾子把壳和米一起碾碎,然后做成皆曾,我嚼在嘴里就像嚼碾碎的树叶,但又不得不吃,而吃后又很容易造成便秘,让人苦不堪言。说幸运是因为,正是艰苦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自立,让我面对人生逆境时不沉沦,能积极奋争;面对顺境时不忘乎所以,能保持谦逊。

坦白地说,我不是家中最聪明的孩子,我的哥哥和姐姐都很优秀,但他们却因为家庭贫困而被迫放弃学业,过早地背负上养家的重任。所以,我终生不忘时代赋予我的使命,更不会忘记全家人给予我的机会。

01

成为高中学校为数不多上晚自习的学生

小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平平,而且比较调皮,爱惹是生非。等升入初中后,不知道哪根筋开了窍,我听课的专注能力和把握关键知识的本领发生了质变。

那时候的数学、物理、化学考试,我通常都是满分,以至于我初一的数学老师,每次看到我的试卷,都是先给100分,然后再判卷子,如果有错误再减掉相应的分数。我的初中岁月,是一个学霸的岁月,我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三名。

1974年末,初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工委办的荒佃庄中学的高一(3)班。那时候,上大学都是靠推荐的,称为工农兵大学生。像我这样父母都是农民,一无关系二无背景的人,想要被推荐比登天还难。我当时就想,我虽出身贫寒,也要努力学习,即使毕业后做名生产小队的会计也需要知识,我也算是个文化人。

靠着这种朴素的信念,高中两年我坚持听课、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而且我也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上晚自习的学生之一,晚上十点半以前我很少回宿舍。

02

从民兵连副连长到民办教师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很快就担任了小滩南大队民兵连的副连长。不过,我做副连长的时间不长,我当兵的大哥就转业回家了。他也很快就担任了我们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因父亲担心村里会有闲言碎语,他要求我们兄弟俩不要在一个单位做事,几次催我离开民兵连。

1977年初,我的母校小滩中学招聘民办教师。我就应聘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担任 初二(3)班的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和政治两门课程的主讲老师。那时候,小滩中学有了高中班。出于对我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的了解,很多高中班里不认识的同学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都会来问我,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而我又不愿意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无能。所以,我基本上白天在学校负责班级管理和初中课程的备课,等晚上回家,还要点上油灯,趴在被窝里看高中的书。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是上苍让我提前准备了 高考。

从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到步入考场,准备时间不足半年。学校虽没有阻止我们这些符合条件的学子们报考,但因担心教学质量下滑,学校规定:老师们不允许在校期间看 教学以外的书。

所以,我都是等晚上回家后,才开始复习考试课程。农村的冬夜寒冷而寂静,偶尔几声鸡鸣狗叫都能响透整个村庄,不记得有多少次,我都是趴在课本上睡着了,然后又醒来,再看……再睡去……

回忆我考大学之前走过的路,感觉冥冥之中有一种必然,这种必然就是“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

03

命运改变仿佛在一夜之间

1977年12月15日是河北省高考的第一天。前一天夜里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一 早,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提前到了考点——荒佃庄中学。考试一共进行了两天,分别考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四个科目。考试期间的中午我并没有回家,但早已忘记是怎么解决的中午吃饭问题。大概要么是饿着肚子挺过来的,要么是从家里带了干 粮凑合过去的。

考试后要填报志愿。因做了一年的民办教师,我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热爱,感觉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们作出示范,是一件十分崇高的事情。所以,我立志要做一名老师。虽然我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那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是我对最高学府的渴望。随后的第二、第三志愿我分别报了河北师范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并且,最后还填写了服从分配。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录取通知书到达的情景:那是一天下午,大约三四点钟,我正在教室里看着学生们上自习,就听一 位赵姓老师在校园里喊我的名字,然后大声说我被大学录取了。

听到喊声,我立马跑出教室,看到那位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的左下方有红色的西北大学字样。那时我的心情是既高兴又不知所措,感觉就像做梦一般。当我打开信封,拿出通知书,看到通知书上我的名字时,才确定自己是被录取了。

我怀揣录取通知书回到家的那天晚上,父母正在吃晚饭,在得知我被大学录取的消息后,他们脸上都洋溢着说不出的高兴劲儿,不停地念叨:这回终于有出息了,这书没白念!

04

大学开启人生新旅程

▲赵文智高考准考证的照片

1978年3月初,我穿着一件母亲用家里织的布做的棉袄,外面套着大姐夫送的一件藏蓝色的铁路工服,背着用麻绳打包好的铺盖卷,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学校报到的列车。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农村,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未来未知的生活,虽然生活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但此行我将独自面对一切,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不管是困难、坎坷还是顺境与安然,也不管遇到的是尊重与呵护,还是碰到冷漠甚至贬损……我都需要自己独立思考、沉着应对,努力让自己走得沉稳与平安,少让父母操心。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对地质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更多的是“干一行,爱一行”。我们那一届西北大学地质系有3个专业,分别是找矿专业、石油与天然气专业、岩矿分析专业,我在石油与天然气专业,我们班一共有32名同学。

我的大学生活比较单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四年大学生活期间我从来没有去过舞场、没有看过电影。每天早上六点多准时起床跑步,然后有课就去上课,没有课就泡在图书馆和自习 室,晚上十一点半之前很少回宿舍。

我们这一届,地质系每个学期都要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排名,特别对所有考试课程成绩都在90分以上者要公布出来。最后,等大学8个学期课程考完,所有必考课程成绩都在90分以上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位列其中。

▲大学时期的赵文智

我的大学完全是靠助学金支撑过来的。我的助学金从每个月的18.5元涨到后来的 23元。而这些钱,不仅是我日常生活的全部,而且还要省下学期末回家的往返路费。所以,每天我的早饭只喝玉米糊糊粥,中午主食加一份菜汤,晚上就是稀饭和主食,能吃肉菜的机会少得可怜。

我感恩大学里遇到的每位老师,传授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还记得学习古生物时,一系列古生物的名字全是拉丁文,它们的生物特征与主要生存年代都必须记住,要达到观其局部便可预知整体及地质意义的程度。那时候,每天我都要搬一把凳子,坐在大树下,不厌其烦地背,直至熟记不忘。

讲授《石油地质学》的陈荷立老师,每次授完课之后,都要给我们出一些思考题,然后晚上抽出时间,到教室跟大家一起讨论,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表看法,最后她再作综合评述。这样的教学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获取知识,也启发我们学会了如何发现与思考问题。

赵重远教授是我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因为他的学识和在石油地质领域的影响力,同学们都想投在他的门下完成论文,我也不例外。没想到,最后我被幸运地分在了赵老师的门下。我的研究地区是现今的大港油田,内容是断层生长在坳陷演化中的作用。

我有个特点,问题不弄明白,心里不踏实。对问题的答案,心里没谱时,我不会轻易下结论,要么自我思考,要么求助老师,直至搞明白。这样一来,容易给人造成心无主见、患得患失的印象。

毕业数年后,赵老师才告诉我,他那个时候很担心我的论文完不成。不过,当他读到我提交的论文后,感觉我的实际研究能力,对问题的凝练、论证与归纳总结的能力都与他最初的印象大相径庭。毕业后的几十年里,赵老师与我相处得如同父子一样亲密无间,他也为有我这样一位勤奋、努力又学有所成的学生而自豪。如今,赵老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他为我的成长给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令我终生难忘。

05

珍惜时光,有机会莫错失

大学临近毕业时,我因长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加之营养跟不上,感染了肺结核,我的心情十分低落。那个时候,我正在复习功课准备报考研究生。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几近迷失方向。当时,我就决定不考研究生了,准备回家休息养病,至于能不能毕业,该去何方,我完全没有考虑。

▲赵文智大学期间在西安钟楼留影

正当我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天我和班上同学在校园散步,刚好遇到了我的沉积学辅导老师柳益群,她问我研究生考试准备得怎么样,我当时就低下了头,一股委屈涌上心头,就像弃儿见到了久违的母亲一般,我强忍着泪水,把实情告诉了她。

柳老师先安慰我不要有压力,说这种病都可以根治,只要控制好就没有问题。然后语重心长地提醒我说,还是要试试考研究生,没时间复习也没关系,你可以凭自己日常的知识积累去争取,考上了,说明平常基础打得好,考不上也没有遗憾。柳老师的一席话,如一股清风吹去挡在我眼前的迷雾,顿时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又重新把丢下几天的课本捡了起来。

由于希望毕业后能离父母近一点,所以我选择了报考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现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报考的导师是徐怀大老师。我的考试成绩在当年报考徐老师的考生中排名第二,故我未被录取,后被调剂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张传卷老师,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从此便开启了我一生都未曾改变的事业。

研究生的生活依然单调,那时候我的结核病已被控制住,学习的热情又回到了从前。张老师经常带我去野外看地质剖面,看构造和沉积现象,还深入油田现场看岩心。

▲赵文智近照

张老师一生都不求功名,他心地善良,为人宽厚。他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宽容——面对荣辱时能有坦然心态、宽厚之襟;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实在——面对虚伪时不同流合污,面对真诚时又能以心换心;从他的身上我感悟了人生哲理——要努力做好自己,无论结果好坏,都能坦然接受。

一步步走来,我有太多的感慨: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享受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数代人中的一个普通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贫苦,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也练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奋发向上与自强不息的性格。

然而,人生走过几十年,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做好自己。这是抓住人生机遇、取得人生成功的关键。回忆我走过的路,我深感有很多东西是个人不能驾驭的,如果处理不好个人欲望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关系,人很容易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这种情绪多了,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与干劲,还会影响干群关系,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做好自己,就是把自己可以驾驭的一切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只有这样,机会来时,才不会错失。当然,我们做事更多的是要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应该定位在索取的位置。如果做事只为了回报,也会在有付出而无回报时陷入苦恼之中。

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场接力赛,只有跑好每一棒,你的成绩才会好,人生的终点才会闪光。

来 源丨湖南大学出版社的《两院院士忆高考》

编 辑丨何 丹

校 审丨罗 瑶 杨 刚 李 丹

原标题:《赵文智院士忆高考 ‖ 跑好人生接力每一棒》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赵文智院士忆高考 ‖ 跑好人生接力每一棒》,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考】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重大社会现实话题的作文立意

【高考】2021年高考作文预测:重大社会现实话题的作文立意

...本,才德服人4、修身立德,奋发有为。补充素材钟南山院士,袁隆平院士,众所周知的国宝级、泰斗级人物。两位老人,除了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贡献之外,其在体育等各方面的魅力同样出众。钟南山院士是真正的体育达人。至...

2016-05-15 #经典句子

成人礼寄语 | 朱华伟校长:十八而志 学以成人

成人礼寄语 | 朱华伟校长:十八而志 学以成人

...考中更静心、更细心、更耐心,不畏艰难,超越自我,打好人生底色。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则喜讯:2021年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与新领军计划发布入选通知,深中7名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全国第一。我相信,在...

2014-08-05 #经典句子

「时文选粹」以科学家为偶像 让青春拔节成长

「时文选粹」以科学家为偶像 让青春拔节成长

...和国家的未来。新冠疫情爆发时,八十三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七十四岁的李兰娟院士披白衣之甲,那一刻,老人成了战士,那一抹最美的逆袭身影感动了无数国人;无数的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投身于最艰苦的环境,...

2024-01-15 #经典句子

站出来讲那“几句真话”的 为什么是他?——追忆建言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

站出来讲那“几句真话”的 为什么是他?——追忆建言恢复高考的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

▲查全性院士在武大校园的生活照。(图片均由武汉大学提供)▲1977年,由邓小平同志主持的全国科学教育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图为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第三排左八为查全性。▲查全性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北京8...

2023-11-28 #经典句子

李兰娟院士给美国专家讲课 全程用中文 网友:扬眉吐气!

李兰娟院士给美国专家讲课 全程用中文 网友:扬眉吐气!

最近,一个月之前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参加的新冠疫情防控国际经验分享会的视频又火了起来。在这次会议中,钟南山院士全程用流利的英语讲解,全程听下来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而李兰娟院士全程使用的中文,这一做法却引发...

2023-11-02 #经典句子

查全性院士去世!曾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自称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查全性院士去世!曾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自称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查全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昨日5时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查全性是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

2023-12-27 #经典句子

西安交大发出陕西省2020第1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中科院院士寄语送书

西安交大发出陕西省2020第1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中科院院士寄语送书

...刘同学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徐宗本教授亲笔签名赠言的书籍《天才引导的历程——数学中的伟大定理》。徐宗本院士在扉页写道,“愿这本书能引导你成才,盼你从这些伟大定理中体...

2007-08-03 #经典句子

年度热点人物作文素材 看钟南山如何“1人对接3道高考作文题”

年度热点人物作文素材 看钟南山如何“1人对接3道高考作文题”

...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仿佛一剂社会情绪的镇静剂,公众对他的信任超乎寻常。这种信任来自钟南山2003年领军抗击“非典”做出的重要贡献。2020年,84岁的...

2009-06-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