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维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 短短28字流传至今 沈德潜:另有深意

时间:2009-08-01

文 空青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静下来,读读诗吧。缘起作家、诗人何以写出伟大的作品,留名千古?私以为秘诀在于洞察二字。写生活,真情实感;写人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作家、诗人何以写出伟大的作品,留名千古?

私以为秘诀在于“洞察”二字。

写生活,真情实感;写人性,一针见血。

所谓“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首先要能够洞察到人们藏在心中之情感,其次还要以合适的方式诉诸笔端,传诸世人。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有云:“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如李太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

正是此意。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被称为唐代送别诗中千古绝调、绝唱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诗在唐朝当时传唱度就极广,后来有乐人为此谱曲,成《阳关三叠》,流传至今。

许多人可能都知道古曲中有一首《阳关三叠》,然而并不知其出处。我第一次了解到《阳关三叠》即是这首诗,也有恍然大悟之感。

因为诗歌很火,从古至今的解读已然不少,今天我们就少做点解读,多聊聊诗背后的故事。

【诗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诵析】

首先看诗题,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送/元二/使/安西。送是诗人的动作,元二是送别的对象,使是“出使”,安西则是唐朝设立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西域,今天的新疆。

诗题完整的意思,即送别即将出使安西的元二。

诗的事件已然清晰,那么,在哪里送?又是什么时间送呢?

诗的前两句就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早晨一睁眼,窗外下着朦胧淅沥的春雨,本来甚是喧嚣的西北大地也被这春雨的清新压抑下来。“浥”是润湿的意思,轻尘被润湿,自然沦落地面。

于是地净天清,笼罩在温暖清丽的春雨之中。

杜甫笔下的春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王维这里的春雨显然也有一样的功效。一觉睡醒,客舍被洗刷一新;原本沾染了尘埃,脏脏的柳叶也焕发了新生。

两句话塑造了一个极为和谐安适的送别环境。后人评这首诗,少有提及前两句,然二句正如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所言:“人皆知此诗后二句妙,而不知亏煞前二句提顿得好。”

正是在如此环境下,才有了下面这一场名闻千古的送别。

说着名气很大,其实也就14个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你再喝这一杯酒吧,再往西走出了阳关,便再也没有相识的故人了。

前一句渭城在西安市西北,即秦代的咸阳古城,大概也就是现在咸阳机场附近;这一句中的阳关,则已经到甘肃省敦煌之西南了。

需注意的是,王维目光虽然已经看到极遥远处的阳关,但阳关仍然不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他要去的,是更远更远的西域、安西都护府。

阳关外已经没有了故人,更不用说安西。

西域之行,只会越来越孤独。

王维大概也想到了这一层,但没有将安西写进诗中,许是怕悲意太浓难以扼刹。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切中肯綮。

【空青语】

自这首诗横空出世,关于它的评论与讨论便层出不穷,技法上、炼字上、写景上、抒情上等等等等。

然而将这首诗的成功总结为一个字,还是“真”字。

没有繁杂雕饰的语言、没有故作晦涩的用典、没有特殊不可复制的背景。

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离别,两句出自肺腑的送别词,恰好打动了天下送别人的心弦。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评其:“不作深语,声情沁骨。”

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应该向这首诗学习,学习以明白晓畅的方式抒发内心真情实感。

古今打动人心的诗歌很多,总结其中道理,无非是某一个场景或者某一句话触动了人们的情感,激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这种情感往往是极为普遍的、人人都有的。

一如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顾云:后人所谓《阳关三叠》,名下不虚。

古今第一的称号自然不敢乱给,但送别诗之绝唱,还是担得起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维很经典的一首送别诗 短短28字流传至今 沈德潜:另有深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乾隆皇帝唯一入选课本的诗 只有第四句不错 竟然还不是他写的

乾隆皇帝唯一入选课本的诗 只有第四句不错 竟然还不是他写的

...古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学。然而,据清朝官员沈德潜的文章记载,乾隆皇帝的汉学造诣只能说一般。而且他的4万多首诗也不全是自己写的。沈德潜是江苏苏州人,从二十出头参加乡试,屡战屡败,直到乾隆四年才考...

2011-06-07 #经典句子

乾隆皇帝写诗四万 不及贫民诗人半句流芳百世

乾隆皇帝写诗四万 不及贫民诗人半句流芳百世

...,好在尴尬的局面没持续多久,这时候人群里“接盘侠”沈德潜站出来,“皇上这诗写得太好了,让臣狗尾续貂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乾隆皇帝立即说道“朕就是这么想的,还是你懂我呀。”马上就赏了沈德潜一件貂皮大...

2023-12-05 #经典句子

一首非常肉麻的情诗 仅仅四句 非常撩人

一首非常肉麻的情诗 仅仅四句 非常撩人

...流行过一段时间。乾隆年间,大才子袁枚因为乾隆的老师沈德潜修编国朝诗集的时候,未能选入王彦泓的诗,前去质问沈德潜。清末民初的时候,倡导个性解放,王彦泓有一次回到了文人们的视野之中。郁达夫就非常喜欢王彦泓...

2017-12-15 #经典句子

关于“文字狱”的事情 你了解多少?

关于“文字狱”的事情 你了解多少?

...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乾隆非常赏识内阁大学士沈德潜,作诗常请他删改,乾隆作不出诗时还请他秘密代笔。沈德潜死后,乾隆命他的家人进呈沈的诗集,发现他把代乾隆捉刀的诗也收录其中,这对乾隆的虚荣心是一个...

2013-12-25 #经典句子

读故事 品《论语》 跟孔子学学说话的艺术

读故事 品《论语》 跟孔子学学说话的艺术

...心情不好的问题。再举一个例子,清代著名诗人和诗评家沈德潜,做过礼部尚书,生前深得乾隆帝恩宠,乾隆帝南巡时喜欢到处题诗,每有所作,常常令沈氏润色,甚至由沈氏代为捉刀。沈氏为了炫耀自己,常对诗友说某首御制...

2023-09-16 #经典句子

王维用诗经的手法写唐诗 每一句绝美古诗的背后 都大有深意

王维用诗经的手法写唐诗 每一句绝美古诗的背后 都大有深意

...古诗非常唯美,而且每一句绝美故事的背后,其实都大有深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就唐诗就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作为王维入选唐诗...

2023-01-25 #经典句子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写作背景成迷 最后一句流传千古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写作背景成迷 最后一句流传千古

...宣示,写得自信充溢,意气风发。前人评解此诗,多依从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所评:“言己之不牵于宦情也。”其实,诗人的高洁之心,哪里仅只是不图俗世富贵呢?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评曰:“按:此用鲍诗以明己虽被...

2023-12-06 #经典句子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广为流传 勾勒起了多少童年回忆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广为流传 勾勒起了多少童年回忆

...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画》是王维的一首经典的短诗,寥寥二十字,却鲜明生动,寓意深刻,将自己的感触寄托其间。尤其是诗中”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句,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道出了人世间多少的无...

2023-08-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