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语文学不好 没想到人生会如此艰难

时间:2009-07-09

语文是一门需要训练严谨逻辑的学科,尽管其中有些文体的写作需要感性和浪漫,比如诗歌,但不能以偏概全,因此否定语文的逻辑性。语文没学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语文是一门需要训练严谨逻辑的学科,尽管其中有些文体的写作需要感性和浪漫,比如诗歌,但不能以偏概全,因此否定语文的逻辑性。

语文没学好,话就讲不清楚。这也不是夸大,生活中有不少人讲话是讲不清楚的,只不过讲的人和听的人都能意会,交流起来也没什么障碍,但如果落实到讲道理上,可能就出问题了,讲不了几句就要吵起架来,表面上看是脾气火爆,不讲道理,没修养,其实呢,可能是根本讲不明白道理,打小语文就没学好,

表达逻辑不清楚,有时也会害人,比如这几个小朋友就被害惨了。

小朋友按着题目要求写得这么认真,却被打了个大叉,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这个题目分明是要考孩子对“序”的理解,平时应该教过相关认知,如果题目说,把下面数字按倒序写在□里,小朋友还会写错吗?

这个题做错就更冤枉了,明明题目中问“我是谁”,小朋友经过认真观察,可能也纳闷,为啥小猴是95,而小熊却是35呢?难道是它们考试的分数?这个弄不明白没关系,得把观察的正确结果写上去,结果又给打了个叉。主要是这问题问得莫名其妙啊,可以问两个小头像是谁,怎么能问一个数是谁呢?如果题目说,请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数,小朋友还会这样写错吗?

这个小朋友的答案虽然还没有被打错,但已经在被打错的路上了,小朋友估计没法接受自己的自信发现要被判错。如果题目说:……并观察一下这些字的规律,写下你的发现。小朋友还需要这样自我表扬吗?

语文没学好,不仅自己讲不清楚道理,也很难理解别人讲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人听别人讲道理,其实是当作知识来听的,要么全盘接受,要么断然拒绝。其实,一个道理有没有道理,关键在于它的表述有没有建立起合理逻辑,这逻辑不单是文字功夫,也是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进行常识关联。可是,偏偏有很多貌似有道理、其实没有道理的“道理”,被偏听偏信,到处传播,广为流行。

比如这种好像高度概括的表达,其中错别字就不说了,把一个人的品质与一种教育手段直接对应,就是完全不讲逻辑。这其实是用特殊对应来替代一般规律,因为特殊对应的现象的确存在,所以好像有说服力的样子,特别容易形成现代迷信。过去的很多封建迷信也是这样形成的,往往因为某个特殊事件引发恐慌,于是有人借机编造谎言来驭众。

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该捧的时候要捧,该惯的时候要惯,该打骂的时候要打骂,该逼的时候要逼,具体问题得具体对待,各种事情要就事论事。但这种不讲逻辑的“道理”,往往是先给一个定论,再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所谓“毒鸡汤”大多是这样熬制的。这样的表达方式充斥在各种“大师”的演讲中,常见最后被揭露的骗子大师们,其演讲的内容无比荒谬,但总有很多人买单,不能不说,那些上当受骗的人,语文也是没有学好的。

这种逻辑混乱的现象,在公共事件中也经常出现。比如前几天看到的这个牌子。这应该是多年前被安装在这儿,因为管理上的疏漏,现在时过境迁了也没有拆掉。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给人的理解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前提条件,那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少生优生”。其实放到现在来说,鼓励生二胎、生三胎,是不是就“多生劣生”了呢?当然不是。不管生多生少,每个出生的小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小宝宝是不是“优生”,取决于怀胎、生育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健康有营养。进一步说,关于人口素质,实在没法说人少就素质高,人多就素质低,将人口素质归于人数的多少,的确似是似非,模糊不清。但是,因为“提高人口素质”本身是没问题的,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所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好像变得很有理了。

现在教育领域的“双减”运动进行得红红火火,似乎这项教育改革也是深得人心。但是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是似是似非、模糊不清的。到底是“减负”能带来“提质”,还是“提质”才能实现“减负”,一直是本糊涂账。

“双减”的目标是“减轻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若往本质探究一下,作业是不是个负担,与作业数量的多少有几分关系呢?重点说说“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这个好办,直接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就完事儿了,成绩显著。可是,学习是个刚需,想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来改变命运,是因为不甘心受制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去打洞”,稍有条件的父母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争取学习条件,如果执意让家长无校外机构可学,就算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实在也是逻辑不清的。比如很多年轻人,哪怕背上重重的贷款也要买一个安居之所,负担的确很重,是不是把房地产商给直接压减了,让年轻人无房可买,就是减轻了负担呢?“双减”自然有其意义,但这样混乱的逻辑,的确很难支撑一个领域健康科学地发展。所以可以预测一下,这样的压减,最可能的结果是催生地下培训业的野蛮发展,把原本建立的一点秩序重新退回到无序状态。

换个角度说,“双减”的底层目标是教育要“以学校为主体,提高教育质量”。这个目标看起来是正确的,但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与这个目标有什么关系呢?是想在数量上实现“以学校为主体”吗?进一步说,即使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封杀掉,只剩下学校这个教育主体,也并不能帮助“提高教育质量”。照理说,一个行业要想提高整体质量,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开放,闭关自守催生夜郎自大,改革开放促进竞争进取。

再换个角度说,监管教培业有个初衷是解除资本力量对教育的绑架,打击那些借助资本力量疯狂扩展而衍生的虚假宣传贩卖焦虑、虚构师资坑蒙拐骗、大额收费、虚抬价格、推广机械刷题应试模式,制止混乱,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这些资本力量在带偏校外教培业上的确“功不可没”,劣币驱逐良币,让很多试图扎根于校外教育领域的良知教师受到疯狂的广告引流、低价引流等纯商业手段逼迫,不得不参与商业竞争,从而消减了投入教育研究的精力。所以,国家监管及时介入,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但是,压减机构数量与健康有序发展的关系,就跟少生优生的关系差不多吧。

你瞧,“双减”应该是个好事儿,可压减培训机构的措施却是逻辑模糊的。校外培训机构也是在做教育,不是做违法犯罪的事儿,不能因为有唯利是图者混迹其中祸国殃民,就将这个行业归为祸国殃民。哪个行业里都有不法者在糟蹋,锅里有老鼠屎就把老鼠屎清理掉,不能因此把锅给砸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因此对校外教育产生了严重误解,比如下面这么网友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我相信这也是负责任的肺腑之言,这位网友已经认为校外教育是一个不良行业了,这是不是“双减”的某些具体措施引发的偏见呢?因为“实现教育公平”、“减轻家长负担”、批评某些教培大牌“贩卖焦虑”,正是在“双减”过程中不停被提及的内容。尽管这位网友的逻辑也是混乱的,但不能苛求网友的每个跟帖点评必须逻辑严谨,只是,给校外教培行业贴上这样的标签,的确是很可怕啊。

不重逻辑、只求结果的思维,特别容易犯下贴标签的毛病,贴标签思维就会导致简单分类,武断定义,粗暴执行,看似快刀切西瓜的麻利,实则无智、无法,是无能之为。一位老师若这样对待学生,那是学生的灾难。一个人这样看待世界,那是人生的灾难。再往大里讲,咱也不会讲了,还是打住吧。

咱就是讲讲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其中逻辑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逻辑才有理性,有理性才有冷静。做人做事,因此可以克制一下盲目冲动,不至于凭着一腔热血勤奋努力,却落个害人害己的结果,那该多悲剧啊。回望历史,这样的悲剧实在不少了。有多少人生的艰难,其实从学生时代时没学好语文就埋下伏笔了,——这句话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只是一种感觉,就像写诗一样。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语文学不好 没想到人生会如此艰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备战小升初语文试题|小五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积累测试题

备战小升初语文试题|小五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积累测试题

...代文学的奠基人。5、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是指我国四大名著,分别是,,,。6、如果对国家有利,可以生死不顾,不能因为祸而躲避,也不能因为福就迎上,请写出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概括此...

2023-07-11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知识汇总 掌握6年成绩不下98

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知识汇总 掌握6年成绩不下98

...学基础没有打好的话,孩子升到高年级,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可能导致成绩下降,从而丧失学习兴趣。鉴于孩子们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下面这份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必备知识点,家长们可以收藏...

2023-08-17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备考指南 常考文学常识总结 成绩不下120分的秘密

高中语文备考指南 常考文学常识总结 成绩不下120分的秘密

...自己的成绩多少,来安排复习的时间。如果你的基础知识不好的话,我可以直接分享给你一份《高中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总结》,一共20页的知识点,这里只展示前九页,图片格式不能打印。有PDF版本。如果觉得自己文言文和古诗...

2017-05-29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学习之小练笔:五年级上仿《落花生》借物喻人写薄荷

小学语文学习之小练笔:五年级上仿《落花生》借物喻人写薄荷

...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例句分析花生的果实埋在地下,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这本是司空...

2008-03-25 #经典句子

《经典语文课》:跟着文学大师学习的不止语文 还有人生哲理

《经典语文课》:跟着文学大师学习的不止语文 还有人生哲理

...择的六个部分,有描写景物的,有追忆过去的,也有谈论人生的等等。我自己很喜欢最后一个部分—《人生的意义》部分。二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小,但是也经常和我讨论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比较成熟,而现在...

2023-08-26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文学名著考点汇总+人物分析+经典情节 老师说中考必考

初中语文:文学名著考点汇总+人物分析+经典情节 老师说中考必考

...同学阅读只求读懂,不求感悟,不求致用,不能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化作自己的心灵体会,或者只有感觉而无理性的认识,没有心灵的巨大震撼,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层审察,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完成从有字书向无字书的转换。在...

2015-06-18 #经典句子

一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精选范文合集 你与语文学霸就差这份资料

一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精选范文合集 你与语文学霸就差这份资料

一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精选范文合集,你与语文学霸就差这份资料语文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低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为什么,在小学一二级阶段,小同学们要练习看图写话呢...

2023-09-24 #经典句子

三年级语文福利来了:三下语文学得怎么样 做完这套试卷就知道了

三年级语文福利来了:三下语文学得怎么样 做完这套试卷就知道了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部编版)一、略二、参考答案:谦虚 辨认 普通 智慧 姿势 厉害 修建 迅速三、参考答案:lèi lěi zhē āi四、略五、参考答案:AABC:源源不断、津津有味……无X无X:无...

2023-08-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