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姚建平:大唐之花(散文)

时间:2009-05-03

贞观之治,使唐人休养生息,国力日渐强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盛唐不再,可盛唐一直都在,在今人的想象里,在人们的执念里。

贞观之治,使唐人休养生息,国力日渐强盛。唐高宗秉承贞观遗风,开创了永徽之治的盛世之局,至唐玄宗时达到鼎盛,那时的中国国家统一,边疆稳固,物华天宝,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大唐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是唐代社会高度繁荣且极富艺术氛围的时代。人们崇尚自然,道教兴盛,唐诗喷涌而出,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这种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催生了雍容大气的文化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陶瓷审美趋向。匠人们闻风而动,创作出丰满瑰丽的陶瓷艺术品,迎合社会风尚,匹配盛唐气象。随着各窑口之间的竞争加剧,地域相近的瓷种之间相互影响,又在竞争中日益壮大。古老的中国陶瓷也在这时迈开步伐,由生活过渡到艺术,从民间步入宫廷。鲁山,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工艺水平,绽放出大唐之花——鲁山花瓷的盛世美颜。

鲁山花瓷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之一,以色彩绚丽、富于变化而闻名于世,是唐代制瓷业的一座丰碑,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鲁山境内矿藏有大量的长石、石英(或玛瑙)、方解石、紫砂、铁矿石等制作陶瓷的原料以及用于陶瓷烧制的大量木材和煤炭,给鲁山花瓷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唐代鲁山花瓷被选入宫廷,成为当时的御用瓷,倍受皇室钟爱,成为一代名瓷。至唐玄宗加持,盛放如大唐之花。“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就是当时鲁山花瓷烧制盛况的真实写照。

盛唐时期,鲁山县临近都城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使鲁山花瓷名闻天下。然而朝代的更迭、都城的迁徙和时局的动荡,鲁山远离京城,山高林密,水路不畅,一代名瓷——鲁山花瓷渐渐沉入历史的长河。

上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在河南省鲁山县段店发现了段店窑窑址,该窑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花瓷残片,被古陶瓷研究学者确定为鲁山花瓷窑址。鲁山花瓷又名“唐钧”,胎如坚石,釉质细润,蓝如宝石,云絮飘动,赏心悦目,是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瓷林奇葩。

2006年,鲁山段店古瓷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鲁山花瓷亦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然而,沉入泥土的火焰从未在红烧土中熄灭,反而熊熊燃烧着后人的激情,袁留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鲁山人,一边翻检历史的残片,一边泛起梦想的星光。

在古陶瓷界,提起花瓷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由"唐明皇命名的鲁山花瓷",想起故宫里珍藏的的花瓷羯鼓,那丰腴流畅的造型和瑰丽多姿的窑变如唐代仕女般款款而来。

羯鼓又称腰鼓、拍鼓,属双面击打乐器,由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充分说明唐人对异域文化和姊妹艺术博采众长的自信与气度。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尤爱鲁山花瓷羯鼓。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羯鼓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木然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

《羯鼓录》中记载的“青州石末”是指名噪天下的青州石末砚,“鲁山花瓷”则是指羯鼓,深受玄宗钟情的鲁山段店窑烧制的花瓷羯鼓在唐代的礼乐祭祀中必不可缺,担纲重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黑釉斑瓷羯鼓为清宫旧藏传世的瓷质腰鼓,长59厘米、口径22.2厘米,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鼓身凸起棱形线玄纹七道,通体黑釉为地、饰以乳白、蓝色斑块,自然缥缈。呈现出丰满、酣畅、凝重、豪放的气象。经专家考证为鲁山段店窑烧制无疑,系鲁山花瓷珍品,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袁留福依托这件国宝羯鼓造型,放大数倍烧制出“天下第一花瓷腰鼓”,以“硕美”的风格鼓声震天,那缥缈的花斑,丰腴流畅的造型和敲击时发出的酣畅悦耳之音,磁石般吸引着每个观赏者的目光。成为鲁山段店花瓷展览馆的镇馆之宝。

唐花釉瓷代表了中国北方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鲁山段店花瓷的烧制技艺得以恢复、发扬和传承,袁留福功不可没。唐代花釉瓷器烧制复杂,恢复古老的鲁山花瓷烧制技艺难度极高。“鹰城大工匠”袁留福百折不挠,远赴神垕学艺,虚心请教专家学者,遍访陶瓷工艺大师,遵循古法,百转千回地试烧、总结,以15项专利的代价,终于使鲁山花瓷重放异彩,丰富着鲁山文化的厚重篇章。

在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袁留福创办的“鲁山段店花瓷展览馆”里,各类珍品琳琅满目。浑圆饱满、古朴庄重的造型、瑰丽的窑变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写意出大唐之花的神韵盎然。

《羯鼓录》中有关于"鲁山花瓷"的记述。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底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幻莫测之感的花釉瓷器堪称中原地区唐代瓷器中的创新之举,与国宝钧瓷有着很深的渊源,被当代古玩界称作"唐钧"。

文博界把河南鲁山段店窑、郏县黄道窑、禹州下白峪窑、苌庄窑、内乡邓窑及山西交城窑、陕西黄堡窑等处发现的花瓷产品,通称为"鲁山花瓷",并用“唐钧”来命名。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瓷窑变的先河。鲁山花瓷窑变出大量彩斑,有的任意点抹,有的纵情泼洒,超凡超逸,不拘一格,表现出大唐盛世的豪迈气魄,改变了"南青北白"的瓷品格局,成为历代收藏家的宠儿。鲁山花瓷又名"唐代钧瓷”或“黑唐钧",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底、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因《羯鼓录》载: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鼓事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自此"花瓷"或"花釉瓷"作为一种专指黑底乳白蓝斑的瓷器在古籍中沿用至今。

鲁山窑始于初唐而终于元代。唐代鲁山窑以烧制腰鼓最为有名。宋金时期鲁山窑不断拓展,烧制品种丰富,白瓷、黑瓷、青瓷、花瓷、钧瓷和三彩陶器等均有涉及。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之五百八十三:“宋开封虽耿介不伦,亦深好声乐,善羯鼓,始承恩顾,与上论鼓事。”此条文亦说明鲁山花瓷腰鼓在宋宫廷的沿用。

鲁山花瓷与苌庄窑有着共同的特征,同属“唐钧”范畴。造型大多圆满、浑厚、丰腴、端庄,常有釉泪、釉痕、釉淌等凹凸现象,以"厚"著称。鲁山花瓷的诞生,离不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窑工匠人们在实践中的摸索;鲁山花瓷的复烧,离不开对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更离不开像袁留福这样的大国工匠。

如今,复烧的鲁山花瓷釉感坚实、强硬,突显力感和动感,浑圆饱满,实现了自由奔放和浪漫瑰丽的艺术效果。是自然、精神、艺术互相融合的火艺精灵,背负着匠人的情感和使命,承继历史承载美丽。人们对鲁山花瓷的认知源于花瓷本身的艺术美感,每件花瓷的内涵和外延独具个性,无法复制。她把自然中最渺小的泥土升华为卓越的陶瓷艺术,是道法自然的真实再现,于厚润中蕴涵大唐风骨,彰显恢弘和庄严的气象,大唐之花在陶瓷的百花苑中分外妖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姚建平:大唐之花(散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海在线网·散文」千年古都 西安印象

「青海在线网·散文」千年古都 西安印象

...回忆中的美好!“芙蓉园内紫云楼,面俯莲池背倚丘。”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它是仿照唐朝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芙蓉园里建有紫...

2011-09-19 #经典句子

世界通简史: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诗歌小说

世界通简史: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诗歌小说

...礼书是同谱牒相辅而行的,重要的礼书有唐太宗时期的《大唐仪礼》和唐高宗时期的《永徽五礼》。谱牒和礼书的兴衰是唐朝门阀士族政治命运变迁的一个缩影。唐朝诞生了新的史学体裁典志体,代表作是杜佑的《通典》。杜佑...

2009-08-28 #经典句子

韩愈十大诗歌名句 芭蕉叶大栀子肥 散文大咖的诗歌情怀

韩愈十大诗歌名句 芭蕉叶大栀子肥 散文大咖的诗歌情怀

芭蕉叶大栀子肥,散文大咖的诗歌情怀韩愈绝对是大唐文坛的超级大腕。他发起的“古文运动”,一改前朝骈体文的“浮夸风”,倡导“文道合一”,吸“粉”无数,成为当时最具号召力的文坛大咖。另一位文坛超级大V苏东坡...

2012-04-29 #经典句子

在散文的深处守望或遇见

在散文的深处守望或遇见

...人》;行走的文化比较:《青海册页》、《西行记》、《大唐松州的寂寞与繁华》……《康家地》的许多小人物的命运其实就是大生活的缩影,作者把生活的细节铺展开来,并将这种观察与历史、自然、政治等等宏观的主题通过...

2011-07-05 #经典句子

文化散文|即使花落满天下

文化散文|即使花落满天下

...,还可以聊花落满天下。谈着聊着竟俨然陶醉了,仿佛在大唐辽阔苍茫的疆域上沿李太白的足迹,信马由缰地游玩、驰骋、回味一番,从繁花似锦的江南小镇到悲凉凄楚的大漠边陲,从洞庭湖到岳阳楼,从桃花坞到华清池,披星...

2019-12-14 #经典句子

吉雪梅原创散文:温暖的冬日午后

吉雪梅原创散文:温暖的冬日午后

...着……渐渐地,我的思绪随着蒙曼的声音,穿越时空来到大唐:眼前是一片无垠的荷塘,碧绿的荷叶铺天盖地,艳粉的荷花亭亭玉立,随着徐徐的清风微微荡漾着,一忽向左,一忽向右,一忽俯首,一忽昂头。这天光,这景色,...

2014-04-18 #经典句子

旅行家 人文旅游散文随笔杂谈杂感

旅行家 人文旅游散文随笔杂谈杂感

...他们都是出使西域的人。此外就是唐僧了,他还有一本《大唐西域记》。后来被改编为了《西游记》,也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除了徐霞客,其他人的旅行都有功利性,为了国家,为了和平,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为了民族。司...

2014-11-23 #经典句子

散文随笔:秋雨

散文随笔:秋雨

...月,听落一阵阵明亮动人的秋雨,声声慢里觅《山行》,大唐一程,大宋一程,丹红烁烁,童诵朗朗……此宵相伴石径之行,岂愁前路无知己,世间何处不秋风?“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寂寞是瑟瑟的秋雨带走落叶时,...

2016-07-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