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大家写小书” 老杭州都不清楚的这些事 《杭州文史小丛书》已经出了52种了

时间:2008-09-17

这是杭州文史小丛书,每本书都用一句诗作题目,诗与书中内容又十分贴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只把杭州作汴州:千秋功罪说赵构》《新醅留香十三库:酒与宋代社会》《西湖歌舞几时休:杭州南宋戏曲史话》《一夕纸醉千金散:两宋的纸币与杭州》《风雨飘摇杭越间:会稽周氏兄弟与杭州》……

这些书光听书名就十分雅致了。这是《杭州文史小丛书》,每本书都用一句诗作题目,诗与书中内容又十分贴切。比如《无双毕竟是家山——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诗句来自龚自珍《己亥杂诗》,将龚自珍的思想感情概括其中。

10月25日下午,《杭州文史小丛书》宣传推广座谈会在杭州市文史研究馆(岳官巷4号)举办。

这套丛书的编纂从2012年启动, 至今已经9年,出版了五辑,共52种,凡329万字。其中第四辑是南宋临安专辑,收录12种。其他四辑各收录10种。

为什么叫“小丛书”?座谈会一开始,丛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家包伟民就释疑:“小丛书”的写作是有先例的。

20世纪50年代,历史学家吴晗动员众多历史学家合撰《中国历史小丛书》, 比如曾参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贾兰坡先生,就负责介绍北京猿人。吴晗先生自己写了《海瑞的故事》。这套书掀起了史学通俗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常识的普及。

因此《杭州文史小丛书》继承了“大家写小书”的传统。包伟民教授提到,这套书的编纂,除了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社科院、杭州市社科院等本地机构的学者,还有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参与。

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

比如第四辑中《只把杭州作汴州:千秋功罪说赵构》这本,作者是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忠礼,他长期从事宋代史教学和研究,曾是浙江省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曾受邀到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奖可。他著有《南宋全史》(合著)、《宋代政治史》等著作,因此由他来写赵构。

《后院深沉景物幽:恭圣仁烈皇后宅漫话》作者是考古学家杜正贤,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5年开始,他主持的“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治遗址”“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等多个考古发现都列入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因此由他来讲述这位“计除韩侂胄、拥立宋理宗”的杨皇后。

陈志坚在现场发言

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志坚负责了《州枕青山县枕湖:杭州城址变迁史话》。他著有《杭州初史论稿》,论述隋代杭州建州到唐代中期杭州行政区定型的历史。他在《州枕青山县枕湖》中则进一步拓展开,从良渚古城开始,到战国、到元明清,梳理了杭州这篇土地上人来建城的历史。

“从学者到作者,专业变通俗,这中间的转变有难度。”陈志坚说,他力求在严谨的基础上,把事情讲得生动。在写作中,他也想过,要不要为了趣味性,写得花哨点、加一点推测的故事?后来他没有这样做。

以历史学者的严谨,写大众读得进去、爱读的历史小书,这就是陈志坚写作过程中的坚持,也是这套《丛书》众多作者的写作思路。

因为有不同领域的学者参与,《丛书》内容覆盖了杭州相关的,从考古发现到人物研究、社会风俗、对外交流等在内的角度,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

同时,《杭州文史小丛书》与50年代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又有不同。包伟民教授表示,50年代侧重历史普及,而当代民众获取信息十分便利,这套丛书的任务更多在于传递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带给读者知识之外的、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整套《杭州文史小丛书》52册,兼具深度和趣味性、完整性之外,力求简短,每册内容在2万字到5万字之间,时间跨度从良渚时代到近现代。据悉,《丛书》第六辑也正在审稿中。

作为《丛书》主编、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叶鉴铭表示,这套书借鉴“大家小书”的编撰方式,由专家写小书给大众看,坚持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创作原则,呈现出的是史实性与文学性交相辉映、专业性与普及性相得益彰,广受市民朋友关注和喜爱。

“杭州历史文化光辉灿烂、芬芳悠远,文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我们长期耕耘、前赴后继为之不懈努力。”叶鉴铭说。

《杭州文史小丛书》目录

第一辑

余丽芬:《梦华盛衰元宝街——“商贾中的奇男子”胡雪岩的浮沉》

王宇:《最是难言父子间——南宋孝宗与光宗的恩怨》

彭万隆:《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十大名诗》

何兆泉:《功过是非谁与评——清河郡王张俊》

马晓坤:《灵府琼馆留凡间——记杭州三大道教宫观》

刘岩、沈倩岚:《试向西湖植白莲——昭庆寺中的西湖莲社》

陈江明:《八旗兵马拥湖山——清代杭州旗营史话》

王一胜:《云水空山入坞青——玉泉、灵峰与青芝坞》

李海青:《不信人间有此湖——西湖十景的多角度分析》

陈志坚:《州枕青山县枕湖——杭州城址变迁史话》

第二辑

卢英振:《行在盖起太平楼——南宋都城房屋兴修与分配》

杨渭生:《探骊吐凤悟精微——宋代科技奇人沈括》

杨渭生:《一剑霜寒十四州——吴越英主钱镠》

王一胜:《上湖水落下湖河——西湖姊妹湖的历史遗迹》

孙跃:《樟亭倚柱望潮头——杭州历史中的樟亭驿》

丁贤勇、李俊洁:《耐得寒霜是此枝——秋瑾传》

陈江明:《遐邦贡使过武林——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杭州之行》

黄卓娅:《予梦西湖湖梦予——心学大师王阳明与杭州》

孙跃:《白云来往青山在——元代杭州诗词散曲》

姜青青:《风在坊间云在巷——南宋京城临安地名故事》

第三辑

卢英振:《地何故以东南倾——良渚古城遗址考古》

杨渭生:《一代高僧两宗主——延寿与净慈寺》

李广志:《万里波涛东瀛路——南宋临安海商谢国明与中日交流》

周祝伟:《门外南湖不姓西——杭城南湖的千年兴废》

钱国莲:《粉骨碎身全不惜——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孙跃:《涌金门外柳如烟——明代杭州诗词散曲》

鲍永军:《衙斋卧听萧萧竹——清代名幕良吏汪辉祖》

张学继:《领略湖山且自强——孙中山三到杭州始末》

陈江明:《钱塘真合是吾乡——陈寅恪家族的杭州因缘》

徐海松:《北郭山水千古魂——杭州皋亭山文化》

第四辑(南宋临安专辑)

孙跃:《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杭州诗词》

顾志兴:《熠熠生辉双子星——南宋京城临安的藏书与刻书》

姜青青:《举世稀逢是宋刊——南宋“杭州版”宋版书的故事》

陈野:《追忆繁华昔梦耶——南宋宫廷画院》

徐文平:《剥藓剜苔觅旧题——南宋临安摩崖石刻》

邓禾颖、谢雨桐:《类冰似玉物竞华——南宋官窑青瓷》

徐宏图:《西湖歌舞几时休——杭州南宋戏曲史话》

徐吉军:《十里东风吹市声——南宋临安商业》

王申:《一夕纸醉千金散——南宋的纸币与杭州》

何忠礼:《直把杭州作汴州——千秋功罪说赵构》

杜正贤:《后院深沉景物幽——恭圣仁烈皇后宅漫话》

何兆泉:《木棉花开生悲风——晚宋权相贾似道》

第五辑

黄卓娅:《苔侵佛面半无金——记杭州凤凰山圣果禅寺事》

魏峰:《新醅流香十三库——酒与宋代社会》

陈麟:《钱塘苏小是乡亲——杭州诗人袁枚的“肆意人生”》

陈杰:《无双毕竟是家山——清代思想家龚自珍》

吴晶:《积书乐善道不孤——丁丙与杭州》

汪林茂:《秦望山麓弦歌声——之江大学始末》

金芳芳、郑芬芳:《广泽济世医者心——梅滕更与杭州》

项义华:《风雨飘摇杭越间——会稽周氏兄弟与杭州》

孙昌建:《长空万里凌云志——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小记》

史伟东、罗巍:《苦海方舟济苍生——苏达立、明思德与杭州抗战救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大家写小书” 老杭州都不清楚的这些事 《杭州文史小丛书》已经出了52种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承老杭州味道 创意新口味 端午必吃宝藏の粽子店

传承老杭州味道 创意新口味 端午必吃宝藏の粽子店

...店都在这里啦! 接着看下去~1、 阿胖粽想吃手工粽?有杭州老底子的味道?来着一家就对了!2000年河坊街开出了第一家“阿胖粽”,这传统味道陪伴了杭州人,阿胖粽家的粽子品种太多啦!双蛋黄大肉粽、板栗大肉粽、梅干菜...

2024-01-25 #大杂绘

又是别人家的小区 为了让老人们好好晒太阳 杭州这个小区在凳子上做足文章

又是别人家的小区 为了让老人们好好晒太阳 杭州这个小区在凳子上做足文章

...。小小的一件小事,出门晒太阳,怎么让老人更舒心呢?杭州有个社区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萧山湘湖社区湘湖家园小区,退休工人1800余名,是个名副其实的老龄化小区。83幢,214个楼道,平均每个楼道有8个老年人。每天都有...

2020-06-01 #经典句子

帮青少年读者开拓文史哲艺视野《大家小书·青春版》出版

帮青少年读者开拓文史哲艺视野《大家小书·青春版》出版

...北京出版社针对青少年阅读特点而策划出版了一套“大家小书·青春版”文化普及丛书,紧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2020)",本丛书收录有关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

2013-05-07 #经典句子

2021《浙江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16万学子以诗会友 诗路文化传万家

2021《浙江诗词大会》圆满收官 16万学子以诗会友 诗路文化传万家

...周雅菲同学以总分149分、用时896.511秒的成绩摘得桂冠,杭州养正学校的吴越楚同学凭借总分147分、用时697.062秒的成绩荣获亚军,湖州市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小学部)的顾峰然同学则以总分145分、用时900秒的成绩喜获季...

2023-12-26 #经典句子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2021年10月17日,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州举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10月17日,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州举办,本届讲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

2023-08-05 #经典句子

文史·《放眼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北京的母亲河

文史·《放眼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北京的母亲河

...后一千年才逐步向东南方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南京-杭州地区转移。最后才落脚到了北京。所以,我们说:北京城是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 而北京所依偎的“水甘土厚”的北京小平原,正是由永定河等河流洪积、冲积而...

2023-12-26 #经典句子

风雅桐乡 文“话”梧桐

风雅桐乡 文“话”梧桐

...桐乡,文‘话’梧桐”系列活动之一。现场,著名作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刘克敌带来了一场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精彩讲座,从文学、对文学的热爱和基本素质、处女作的成功与失败、文学与爱情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娓娓道...

2023-10-29 #经典句子

这一泓金色池塘——写在文史馆60周年庆之际

这一泓金色池塘——写在文史馆60周年庆之际

...,也是新时期许多新晋馆员的普遍心声。2013年4月,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在全国文史研究馆馆长培训班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领导振臂一呼,提出要集全国文史馆之力,打造新世纪的“荣典”机构将文史研究馆打造成一个集全国...

2018-02-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