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被遗忘的文化瑰宝——岩彩画

时间:2008-07-30

作者俵屋宗达是提及岩彩美术史时往往会被提到的大拿,他还有一幅更如雷贯耳的代表作长这样,叫风神雷神图元素是不是很熟悉?因为类似的画作我们也有,作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今天搞点身心愉快的美学鉴赏,不知道大家对这幅画眼熟不?

学艺术的宝宝们应该认识它,它是江户时代的岩彩作品《松岛扇屏》。

作者俵屋宗达是提及岩彩美术史时往往会被提到的大拿,他还有一幅更如雷贯耳的代表作长这样,叫《风神雷神图》

元素是不是很熟悉?

因为类似的画作我们也有,作画的方式也一毛一样,或者说:果不其然,又一项曾经被我们遗忘的文化瑰宝在东洋得到了发展···

这就是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岩彩画。

公元6世纪,敦煌莫高窟出现的风神和雷神形象

岩彩画是以岩石矿物研磨成粉,以胶调和后绘制的作品,区别于中国水墨画、西洋油画的一种东方色彩绘画。

常见的岩石矿物原料如下:

分为早期使用的天然矿物色和后期发展而来的新岩矿物色、水干色(天然添加剂与高级耐光颜料和植物色素精制而成)。

左起第一排:青金石、蓝铜矿、电气石、水晶、天河石、绿帘石、赤铁矿;左起第二排:孔雀石、辰砂、绿松石、玛瑙、鸡冠石、雌黄、珊瑚

感受一下岩彩画的色卡,真的超级漂亮、舒服,羊简直能预见到下一季衣服的穿搭色卡配方

而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中国绘画以水墨为主,色彩出现的几率很小。

金武元直赤壁图

“日本的岩彩画”却有着丰富的颜色,并且这些瑰丽而厚重的色彩至今鲜艳如初。

《北野天神缘起绘卷》

上世纪80年代初,大批中国画家被这些瑰丽的颜色和线条吸引,东渡日本学习岩彩画。

日本老师却表示:

你们应该去敦煌学习,岩彩画的源头在中国丝绸之路上,日本最高美术学府课堂上使用的临摹本也正是敦煌壁画。

可见与水墨画一样同样作为中国美术史灿烂的两级,岩彩画一直在被大家遗忘着、不为所知。

1900年,敦煌莫高窟封存的藏经洞被重新发现,唐代以前连续一千多年的壁画、彩塑,掩埋在流沙里的无数美术杰作隐隐散发着光芒。

1941年春天,中国国画大师、“画家中的画家”张大千跨越千山万水,赶来了敦煌,亲眼目睹了敦煌壁画的魅力,并开始了大量的临摹、发扬。

张大千临摹作品

而敦煌壁画的画作正是因为使用了矿物颜料,大部分色彩得以千年不变,至今鲜艳如初。

莫高窟的开凿绵延一千多年,色彩传承从未中断,这里留存着世界上最大的色彩图库,堪称活着的“色经”

岩彩画的一大优势是色彩浓郁,富有神韵与气魄。

西方绘画是直观的,看人是人,看物是物,但岩彩画中体现出的绘画理念是:画出心中的高度。

“西方艺术只能看到平面看到的东西,但东方艺术描绘的心中的境界,从宇宙中看宇宙,从宇宙中看个人。“

因而这样浓墨重彩的岩彩画繁荣于盛唐,风靡一时,从盛唐传播到了突厥,吐蕃,南亚以及日本诸多地区。

不过艺术可能就是这样,盛极必衰,当一种流派过分泛滥时,就会有更具新鲜感的画派开始兴起、替代。

随着中国文人画和水墨画的兴起,岩彩画的地位越发尴尬。

唐代画家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

文人们追求闲情淡雅的文化,岩彩画丰富的色彩表现、生动写实的绘画技巧没有了用武之地,逐渐在中国绘画史上没落、失传。

好在有张大千先生在敦煌整整3年、创作出两百多幅精妙的临摹图。

将敦煌的岩彩画推往全国,甚至推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于中国的岩彩艺术。

张大千临摹作品

得益于许多画师、艺术家们的坚持,岩彩艺术仍然在生根发芽。

比如代表着敦煌壁画临摹最高水平的段文杰先生,他笔下的临本技法娴熟,神形兼备,为敦煌岩彩画构建出新的宣传依附。

除了段文杰之外,临摹敦煌壁画最多的是女画家李其琼,她用了50年的时间,临摹了120平方米的壁画。

这样的工作量搭上了她整个一生,也搭上了她原本想要成为油画大师的梦想。

李其琼被学者们称为“在色彩、线描、造型上在那一代艺术家中的顶级高手”。

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这一批画家们,以忘我的精神一代一代得传递着敦煌画、岩彩画的火把。

到了今天,岩彩画也开始有了新的传承者,不再拘泥于神像、宗教的题材,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侧影的画作。

高永隆《喜马拉雅——朝》

羊在找素材的时候,发现了好多色彩、人物都非常生动精妙的画作。

孙震生《新学期》

我们常说国内的美学教育不够、在这样教育下的我们鉴赏能力不足。

但实际上,真正的美永远是普适的,共通的,如果能从每日的信息茧房中探出头来,可以在网上搜罗到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

吴谨伊《惊春》/于莉莉《月兮》

近期在互联网上比较有声量的是10月5日《国风大典》上出镜的岩彩巨幅画作《国风仕女图》。

配上灯光的效果,熠熠生辉。

作者@莲羊

在娱乐圈不断“造神”又陨落,在短平快信息时代编织出的狭隘视角,在我们繁忙又迷茫的日常生活中,在真相与驳论不断变化的今天。

我们能够永远自信、永远信任的依然是真正的美,真正能够让让人平心静气钻研的艺术,是属于我们的国学瑰宝。

我们从中获益到美的熏陶、前人的鼓舞,民族的自信,我们也有义务让它们继续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后人对这些曾被遗忘、被埋没的民族宝藏能够烂熟于心。

张诗卉《暮下·之四》

羊很开心能静下心来给大家讲一讲岩彩画的由来,和它蛰伏已久又辉煌重现的故事脉络。

如果有更多冷门小众的国学艺术类别,辛苦大家给今天的文章点赞、在看,然后在评论区留言,羊一定会翻牌去扒,啾咪!

鄢章民《双生花》

参考资料:

《敦煌画派》CCTV纪录片

《东方华彩——岩彩画与岩彩材料》

《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作品欣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被遗忘的文化瑰宝——岩彩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1年10月4日|跟着颐和园日历 解读长廊彩画中的《芦雪庵联句》

2021年10月4日|跟着颐和园日历 解读长廊彩画中的《芦雪庵联句》

今天是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农历庚子年 八月廿八解读长廊彩画中的《芦雪庵联句》故事选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大观园里新来了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等亲戚,大观园诗社又兴旺起来。又赶上下了头场雪,于是宝玉...

2023-09-03 #经典句子

图文详解“洱海边”水彩画教程 手绘水彩风景画并不难!

图文详解“洱海边”水彩画教程 手绘水彩风景画并不难!

水面的倒影总是让人倍感平静,也是大家常画的一个题材,这次我们画一画平静的洱海边。工具用到了小刷子和中号水彩笔,梵高管状水彩,300g中粗水彩纸。1. 先用铅笔勾勒出大盖山的形状和地平线,纸面刷一层水,让纸...

2013-01-03 #经典句子

诗词——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诗词——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提倡的是文化育人,文化传承。诗词文化不仅不能被遗忘,而且还更加要承继下去,发扬下去。这样我们的灿烂文化才不会受到缺失。央视栏目也推出了像诗词大会的节目,就是要把诗词给捡起来,不能丢掉这个文化基因片...

2024-01-10 #经典句子

【学习民族语言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中医药瑰宝 神奇的壮医

【学习民族语言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中医药瑰宝 神奇的壮医

...奇的壮医。壮医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记者了解到,壮族是最早创用针刺疗法的民族之一,我国医学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也出自壮族先民。不仅如此,...

2023-01-22 #经典句子

守桥18载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广弘廊桥文化

守桥18载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广弘廊桥文化

...神,要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廊桥的珍贵,让子孙后代不要遗忘传统文化的瑰宝。“廊桥各有精神,比如泗溪廊桥或者其他廊桥,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要做的是将廊桥文化和泰顺当地人文景观和状元文化结合起来。”周...

2008-03-12 #经典句子

绿城·西安和庐|对话世界的东方 从文化美宅到文化瑰宝

绿城·西安和庐|对话世界的东方 从文化美宅到文化瑰宝

中国当代的文化信仰是什么?物质生活空前丰盈的时代,精神的丰盈,成为人生追逐新的高度。在世界文明浪潮汇流的时代,在温暖的人情社会被骤快脚步打乱的时代,当自然和都市生活并行渐远的时代,东方文化基因里的大逍...

2022-12-19 #经典句子

“汉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为何鲁迅却说: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

“汉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为何鲁迅却说: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

“生僻字”是我国文化瑰宝,为何鲁迅却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都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种语言,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文它的字不好写,也很难发音。都知道,像一些欧洲国家或者是使用拉丁语的国家,他的的...

2023-11-25 #经典句子

文化丨走进中国·贵州苗医药博物馆 探访贵州千年积淀的苗族瑰宝

文化丨走进中国·贵州苗医药博物馆 探访贵州千年积淀的苗族瑰宝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里苗族人民孕育了美丽灿烂的文化“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医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中神秘迷人的篇章中国·贵州苗医药博物馆传承苗医药文化之精髓汲取苗医药诊疗之智慧铭刻苗医药产业之发...

2024-01-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