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杜甫口占一律 颔联化用孟浩然诗句 有一石二鸟之妙

时间:2008-07-21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就一定是好诗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化用,不等于抄袭。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就一定是好诗句。

化用的诗句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能否“点石成金”。

杜甫就是一位“点石成金”的高手。公元757年八月,他奉旨回乡探亲,在途中随口吟成了一首五律,其中颔联的化用,一石二鸟,堪称绝妙,很值得我们学习。

《晚行口号》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诗题中“口号”的意思是,随口吟成,即“口占”。

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人在傍晚在回乡途中,随口吟成了一首诗。

那么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我们来仔细读。

1、 晚行的背景。首联,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三川,县名,属于鄜州,当时杜甫妻儿居住在这里;稠,多而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今天已无法到达三川县;归途中,群山被暮色笼罩,显得更加稠密。

这两句介绍了诗人晚行的背景。

傍晚时分,诗人在心里嘀咕,今天应该无法赶到山川县了。

显然,他应该要赶紧找个住处。

可是诗人走的是山路,本来就很难找到住处,更何况现在暮色降临,四周的山显得更加稠密,视线受阻,就更难找到住处了。

这个背景,为下文的感情做好了铺垫。

诗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2、 归途中凄凉困苦。颔联,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空中落下的大雁在寒冷的水面上浮游;饥饿的乌鸦集聚在戍楼上。

这两句是描写路途所见,但写得非常巧妙。

(1)大雁为什么要从空中落下,在寒冷的水面上浮游?

此时是八月,大雁应该往南飞,那么它们落下来,自然应该是寻找食物。

换句话说,大雁在途中为了寻找食物,不得不承受水的寒冷。

那诗人为什么能感受到大雁的寒冷呢?

因为他心中感到凄凉。

这是烘托的手法,用大雁的寒冷,烘托出诗人傍晚在归途中寻找住处时的凄凉。

奇怪的是后一句。

(2)饥饿的乌鸦为什么会集聚在戍楼上?

这明显不合常理,饥饿的乌鸦不去觅食,跑到戍楼上干嘛?

其实颔联这两句,化用了孟浩然的诗句。

我们要结合孟浩然的原诗来理解。

《赴京途中遇雪》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孟浩然这首诗比较简单,描写的是入京途中遇到大雪时的情景,颈联也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烘托出诗人对前路的迷茫和无奈之感。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孟诗中,饥饿的乌鸦是集聚在田野中的,而田野中一般会有遗漏的粮食,这就比较符合常理。

那我们就要问杜甫了:为什么你见到的乌鸦,不是集聚在田野中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戍楼,暗示出战争的背景,由此可以推测,由于战乱,导致田野荒芜,因为乌鸦在田野中根本找不到粮食。

那么饥饿的乌鸦为什么要集聚在戍楼中呢?

显然,它们在戍楼上可以找到吃的东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戍卒吃剩的,或者遗漏在地面的粮食。

可想而知,这样的粮食没有多少,不可能让乌鸦吃饱,但是乌鸦还是要集聚在戍楼中,这反映出乌鸦生活的困苦。

而诗人此刻正在寻找住处,心中凄凉,好不容易见到一座戍楼,不管有床没床,他都会在戍楼中将就一晚。

可见,这也是烘托的手法,用乌鸦觅食的困苦,烘托出诗人借宿的困苦。

您看,颔联的写景不仅烘托出诗人在归途中的凄凉困苦,同时巧妙暗示出“田野荒芜”的景象。

而正是这“田园荒芜”的景象,让诗人的感情发生了转变。

3、 诗人的感情转变。颈联,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市朝,指朝廷和乡野,即朝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朝廷和乡野的景象都发生了变化;战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乡野的景象有什么变化?以前田野肥沃,而现在却已经荒芜。

由此,诗人想到朝廷的景象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都城在长安,而现在却只能临时定在凤翔。

因为战乱,朝野上下的景象都与以前不同,如何才能恢复以前的景象呢?

当然只能等到战乱结束,于是诗人发出了痛苦无奈的哀叹:战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您看,从颈联开始,诗人的感情发生了转变:由个人的旅途之苦,转变为忧国之情。

但是,哀叹又有何用? 诗人为何不想着为国为民出一份力呢?

杜甫也想啊,可是事与愿违。

4、诗人的感情再深一层。尾联,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江总,原是梁朝大臣,侯景之乱发生后,他离开京城,当时31岁,到会稽龙华寺暂住,后来又漂泊岭南,45岁时回到朝廷,效力陈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与梁朝的江总相比,我感到很羞愧;他离开朝廷回乡之时,尚且还是黑发,而我却已经满头白发。

这两句看起来很奇怪:杜甫满头白发,这有什么值得羞愧的呢?

因为杜甫心中有强烈的家国思想,现在国难当头,有志之士都在为国出力,谁会和我一样在此时回乡呢?

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梁朝的江总,他也是在战乱中离开朝廷,回到了会稽的龙华寺。

可是他又仔细想了想:江总虽然在战乱时离开了朝廷,但是他当时还年轻啊,以后仍然有机会回到朝廷,但是我杜甫呢,现在已经年老,哪里还有为国出力的机会呢?

可见,杜甫是为“自己曾经没有为国出力”而羞愧,更是为“以后没有为国出力的机会”而痛苦,由眼前想到以后,诗人的忧国之情更深了一层。

5、 整首诗的脉络梳理。首先,介绍晚行的背景,为感情做铺垫;

其次,借景写情,同时为颈联的感情转变做铺垫;

然后,引出忧国之情;

结尾,以梁朝的江总作陪衬,加深了忧国之情。

您看这首诗,前两联明明在写晚行途中的情景,可是颈联却突然转到了忧国之情,第四句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诗人巧妙化用孟浩然的诗句,一石二鸟,既写出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凄凉困苦,又暗示了战乱造成了田野荒芜的景象,这样就很自然转入到了颈联的忧国之情。

您认为诗人颔联的化用巧妙吗?

欢迎留言哦。

#杜甫#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杜甫口占一律 颔联化用孟浩然诗句 有一石二鸟之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白酒量多少?杜甫一句诗告诉你 和武松有的一比

李白酒量多少?杜甫一句诗告诉你 和武松有的一比

...朋友欢聚一堂必须喝的尽兴所以有了《将进酒》,给友人孟浩然饯行也得喝上几杯,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离开金陵之前和朋友在酒肆品酒写下《金陵酒肆留别》,路过一户人家借宿也要喝上一杯写下《下终南山过斛...

2010-09-01 #经典句子

李清照一首高水平之作 尽管化用前人的诗句 但是同样写出了新意

李清照一首高水平之作 尽管化用前人的诗句 但是同样写出了新意

...但是同样写出了新意,风定落花深,这是借用了唐朝诗人孟浩然《春晓》一诗的意境;虽然外面的风停了,可是庭院里的花全部都凋谢了,地面上有了一层厚厚的花瓣,全部的花堆在一起,好像是一堆白雪。长记海棠开后,这里...

2022-12-05 #经典句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必考词句诗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必考词句诗文

...弓之鸟 笨鸟先飞乌鸟私情 百鸟朝凤 笼中之鸟一石二鸟 越鸟南栖 倦鸟知还木干鸟栖 鸟尽弓藏 鸟穷则啄与牛有关的四字词语九牛一毛 牛毛细雨 初生牛犊对牛弹琴 牛高马大 目无全牛与鸟...

2023-05-30 #经典句子

被“山寨”的诗词:原本毫不相干的诗句 重新组合后令人拍案叫绝

被“山寨”的诗词:原本毫不相干的诗句 重新组合后令人拍案叫绝

...是结合易经思想,化用了“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成。孟浩然把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诗作集句会创作出怎样的壮丽篇章?下面这首集句诗告诉你答案: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岁时行杀气,飞刃争割...

2023-08-05 #经典句子

10个古诗词佳句 帮你提升文章品质

10个古诗词佳句 帮你提升文章品质

...,内心孤独,所以选择性“看到”。什么意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眼里只有孟浩然,所以其他人乘坐的船仿佛都不是船。茫茫长江之上,千帆竞发,李白却好像只看见孟...

2022-11-13 #经典句子

减肥真有双全法 不负外卖不负轻|这些诗句天生就该做广告文案!

减肥真有双全法 不负外卖不负轻|这些诗句天生就该做广告文案!

...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题西林壁》-苏轼:不...

2023-12-02 #经典句子

沈佺期普普通通的一句诗 李白杜甫各模仿半句 堪称点石成金

沈佺期普普通通的一句诗 李白杜甫各模仿半句 堪称点石成金

...以很少制造名词概念,皎然所说的,大致是现在常说的“化用”之法。 “化用”是诗词创作常见的技法,可化用前人之意、化用前人之境,以及化用前人之语句。例如戴叔伦的名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便是画用纸梁武...

2023-07-14 #经典句子

黄庭坚最有诗意的古诗 14字诗句清新隽永 直到今天依然惊艳

黄庭坚最有诗意的古诗 14字诗句清新隽永 直到今天依然惊艳

...你。这两句堪称是表达友情中最为精彩的诗句之一。比起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表达友情的诗句,这两句显然更加深情。短短的14个字,就把这十几年来的友谊注入其中,就把这十几年来对对方的思念倾注其中,味道醇厚,精...

2022-11-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