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于研学中品人文之美

时间:2008-07-21

在研学教育性的基本原则上,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严格意义上的研学课程,是基于学科体系的研发,是在学术方法与深度广度上对学校课程的拓展和补充。在研学教育性的基本原则上,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目前研学领域主力军是旅行社,它们利用常年经营的经验,在旅游产品上叠加一些知识学习,将原来的导游切换成研学导师。事实是,旅行社没有学术基因,尚不足以完全支撑研学的教育性要求。学校在组织学生研学、购买校外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所选机构的学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们以“文学之旅”两天线路为例,探讨人文学科研学设计的几个要点。

线路设计背后的教育逻辑。研学一路走来就是一场时空大挪移,一条线路上的时空转换,看似场地的位移,背后则是文化设计和主题设计。

两天的文学之旅选择了故宫、恭王府、大观园和国家植物园作为研学地点。乍一看,几处研学点找不到其中的逻辑关联。实际情况是,一部《红楼梦》串联了四处研学基地。

在故宫,学生将体验曹雪芹家世中最富贵的一段。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其中两位皇帝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兴衰有着直接关联。曹雪芹的爷爷在康熙年间担任江宁织造的肥差。康熙南巡时,只有一次没有住在曹家,曹家与康熙皇帝的私交是曹家的幸运密码。《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建造大观园,源于曹家多次接驾的经验。我们从荣宁二府最鼎盛的时期,也可以窥到曹家的高光时刻。在故宫的皇家威严中,学生感受曹家被命运之神眷顾,体验那个时代的皇恩浩荡,定位曹雪芹身世中的富贵基因。唯有如此,才更能体会曹雪芹在荒郊野外的黄叶村写《红楼梦》时的落魄。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与一条胡同相隔的阿拉善王府,据说是《红楼梦》荣宁二府的原型。从恭王府或许可以寻觅到昔日曹家府邸的样子。大观园的设计源于恭王府的花园,熟悉红楼梦的中学生将在恭王府里窥到大观园的影子。而旁边的花枝胡同,据说是贾琏给尤二姐置办的住所所在。在恭王府,学生将从《红楼梦》中学习文学作品的原型理论。人类的文学创作皆有迹可循。所谓灵感,不过是厚积薄发后的喷薄而出。

大观园的了不起在于,它是第一座根据文学作品建造的古典园林,为中国园林史增加了一个新品类。在大观园的研学设计中,我们根据实地的特点,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每处院落的名字、风格、格局与人物命运关系的挖掘,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写作中的寓意表达,感受昔日少男少女生活的理想国。

国家植物园中的黄叶村,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地方。从黄叶村的小径,循着水系探寻至樱桃沟的水源头,找到“木石前盟”的真实所在,学生将再次理解《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前世姻缘的现实写作依据。已经走过了皇宫、恭王府、大观园,忽而转至黄叶村的偏僻角落、低矮门户前,曹雪芹家道中落的心路历程和《红楼梦》写作的依据,在此将深深印在学生心头。

这样一条文学之旅,从曹雪芹家世的盛极而衰一路体验过来,再到文学作品创作的原型依据,给学生带来的震撼体验,非纯粹的课本讲解所能达到的。这就是学术团队设计课程的魅力。

人文学科研学中的形式设计。人文研学现场教学的困难在于人多,新鲜环境中,学生好奇心盛,注意力分散,很难集中心神于探究性的学习,研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在开发课程时,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了“前置学习+游中学学中悟+课后总结”的闭环方式,让研学不流于走马观花。行前,我们为学生准备了目的地的基本资料和研学内容预习;正式出发前,研学导师将以图文视频等方式把当天的研学重点讲授一次,加深印象;研学中,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体验,导师只在关键点处提醒印证;研学结束后,以日记或半命题的方式有奖征集研学成果,鼓励学生反向输出。这样一个学习的闭环,让眼耳鼻舌身意在不同的节点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达到研学教育性的目标。实践证明,每次研学结束后,取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现场导师不停灌输的方式。

人文学科研学设计的比较视野。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以思考、理智、判断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智识,不是某领域的知识;它要求学生进行以“常识”和“普通知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心智解放和成长。这就需要把视野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构建思维,而不只是局限于本国本民族,自说自话。

在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培养一个具有文化自信、理智的爱国少年。在比较视野下,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并置,寻找人类共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凸显中国文化的优势,让文化自信更自然也更自觉。

具体到人文学科研学设计中,横向把同一主题放在世界文化中进行对比联系,纵向建立历史感,在时间的长河里考察事件的发展全貌。一句话,把研学主题放在古今中外的维度里去设计,提供多元视角的思考。

研学在中国仍然是新生事物,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深广复杂,各个研学团队对它的理解各有侧重,这也正是人文教育百花齐放的魅力所在。人文教育的研学如何建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承担文化复兴的功能,仍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共同探讨推进。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1年10月27日第12版

作者:张 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于研学中品人文之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品读丨陈红文:古诗词中的“列锦”之美

品读丨陈红文:古诗词中的“列锦”之美

古诗词中的“列锦”之美文/陈红文喜欢中国文化的人大多都会被中国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声韵之美、思想之美所折服。中国古诗词营造的这些美的意象源于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列锦”就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所谓“列锦”,...

2012-07-25 #经典句子

口角噙香读美文——评《城步赋》

口角噙香读美文——评《城步赋》

...久没有读到这样的美文了。其一,具体真切,呈厚重丰盈之美。赋文历数南山、巫水等城步百十种事物、人物、风情,令我如又见故乡、又见故人,可感可触、可见可闻。其二,特色突出,呈异彩纷呈之美。“山耸湘桂边陲,摇...

2018-02-19 #经典句子

人文之美 《和平精英》携手西湖博物馆总馆开启“梦寻西湖”计划

人文之美 《和平精英》携手西湖博物馆总馆开启“梦寻西湖”计划

...梦寻西湖”主题音乐等方式为特种兵带来别具一格的西湖之美!梦寻西湖,浪漫入圈!《和平精英》携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带你领略江南柔情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是一家坐落于杭州西湖名胜风景区内的综合型博物馆。该馆涵盖...

2018-10-01 #经典句子

一簇红叶一片情:原创晚会演绎爱情故事推介重庆文旅

一簇红叶一片情:原创晚会演绎爱情故事推介重庆文旅

...子》穿插结合,配以刚劲有力的舞蹈,赞美三峡男子阳刚之美,展现峡江人雄浑质朴的精气神韵。“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第二篇章中,舞台山体三次开合,寓意着人生成长的三个...

2018-01-14 #经典句子

端午共话中医药之美 疫情后探索中医药文创之路

端午共话中医药之美 疫情后探索中医药文创之路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治疗疾病积累的成功经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博大智慧的结晶。今年年初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抗疫阻击战中,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式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而随着...

2023-11-02 #经典句子

第八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开幕 “蜀州艺进”展示崇州文创之美

第八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开幕 “蜀州艺进”展示崇州文创之美

11月4日第八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创意周的核心活动为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以“创意成都 美好生活”为主题设置了多个主题展馆以道明竹编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崇州在展会上打造...

2023-12-30 #经典句子

《和平精英》携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梦寻西湖 浪漫入圈”西湖文创主题展

《和平精英》携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梦寻西湖 浪漫入圈”西湖文创主题展

...同入梦西湖,在春夏秋冬的往来交替之中,感受西湖风光之美。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爱情灵感时装”文创皮肤惊艳亮相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2024-01-16 #经典句子

31首原创诗词 写尽深秋之美 句句撩动心弦 抒写诗人的爱与智慧

31首原创诗词 写尽深秋之美 句句撩动心弦 抒写诗人的爱与智慧

秋意浓,诗情也浓。诗为心声,诗人借此表达喜怒哀乐,也抒写自己的命运和追求。人心浮躁,时光匆忙,总有些美好需要留存下来。深秋读好诗,流露真性情。这组诗,王和尚从数百首投稿中遴选出来,字字入心,句句真情,...

2023-08-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