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美文欣赏 | 二哥

时间:2008-05-08

他出生于一九四六年,时值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国性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家里吃穿也非常拮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郭汉林

二哥短短的一生是在清贫与艰辛中度过的。他出生于一九四六年,时值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国性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家里吃穿也非常拮据。他十岁时父亲病故,不久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和食堂化,他十二岁弃学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耕种自留地,在农业社劳动挣工分,从挣三厘工分开始,三四年后生产队才给记全劳工分。

十多岁的二哥就这样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我印象中二哥就像是一个上足了劲儿的陀螺,一刻也不停地旋转着。他没睡过一晚囫囵觉,起早摸黑,安顿家里没完没了的农活,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长年累月地劳作,艰难的生活压得二哥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母亲常常心疼地说:“你就只知道干活,也不歇一下,整天忙得连一句话都顾不上说。”

一九六二年,家里申请了一亩二分庄基地,当教师的大哥给生产队交了120元钱,由全村社员挖了一个长十五米、宽五米、深十米的地坑院子。第二年二哥开始在这个地坑院子里面一镢头一镢头刮崖面、挖窑洞,又一笼一笼往崖背上绞土。安装在窑背上的辘轳多年不卸,一有空闲时间,就绞上一阵子,家里后来的那座四合院几乎就是二哥的全部心血。

辘轳架在崖背东南角的三角处,上面铺着两块并不平整的窄木板。记得有一次,挖下的土快绞完时,我把剩下的不够两笼的土全装笼里,不料差点酿成惨祸。

由于装得太多,绞到半空时,一声异响,崖背上的辘轳失去了平衡,打了颠倒,辘轳和两块木板同时往下掉,二哥双脚失去了支撑,就在往下掉的一刹那间,二哥右胳肢窝挂在了那根木椽上,大半个身子孤零零地悬在空中。我在下面一边喊:“抓牢”,一边往崖背上跑,赶紧固定那根救命的椽。东边崖背高,正好二哥面对着较低的南边,他自己往南面崖背一点一点挪,当他的左手摸到崖面时,我赶紧拽住二哥的手,他的右胳肢窝仍然在椽上架着,双脚蹬着崖面往上爬,就这样把二哥从崖边上拉了回来。

二哥躺在崖背上,满脸煞白,没有一点血丝,我坐在旁边吓得直掉眼泪。掉下去的辘轳和木板把院子的地面砸出十几厘米深的坑,要不是那根救命的木椽,后果真不敢想象。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当时的惊险情景,我仍然心有余悸。

在刮崖面、挖窑的艰难岁月里,二哥慢慢学会了裹泥窑。本来洗窑和裹泥窑都是技术活,要请匠人,家里没钱,二哥只能在摸索中自己学着干。所谓洗窑就是在窑的大小和高度差不多时,用镢头把窑顶校正刮顺溜。镢头两个印痕之间留下不到两厘米宽的土塄坎,看起来整齐划一。他刮一会,从架子上下来,左看右看,端详一会,上去站在架子上继续再刮,经过他反复刮刷,半弧形的窑顶规规整整,呈现出最佳的立体感。窑腿部分是直的,相对好刮刷得多。

窑刮好了裹泥后人才可入住。裹泥窑和泥至关重要,土、水和铡好的短麦草比例要把握好,不然裹泥半天,泥全掉下来。二哥很在意和泥,他在院子用水把晒得微干的黄土泡三四个小时,再加一定量的麦草,用铁锨反复搅和均匀,直到泥看起来光滑筋道,不沾铁锨。

二哥站在长木凳子上,右手拿泥抹子,左手拿泥刀,轻便灵活地把半锨泥一下两下就抹在墙上。半晌工夫后还要再收泥一次,这是裹泥窑的最后一道工序。这样裹过泥的墙面既平整,又光滑,待泥干了后,人就可直接入住。多年后二哥也成了左邻右舍小有名气的泥水匠。

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用水,二哥利用农闲时间自己打井,十三丈深的井挖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到了料姜石层和开始渗水的时候最慢,往往一天进度不到一尺,在这个时候怕出意外,二哥不让我下井,只让在井上绞土,我至今无法理解,他在那么狭小的空间,把那么多混有料姜石和水的泥浆,是如何一点一点挖出来的。

如今回想起来,那座四合院子的每个角落、每个窑洞,十几丈深的水井,无不渗透着二哥的汗水和辛苦。

一九六五年后季,新挖的地坑窑经过几年的通风,已经不那么潮湿,人可以入住了。

原来我们一家三代八口人一直住在一大一小的两孔老箍窑里,要搬新家了,母亲提出要我们兄弟三人分家生活。于是,大家庭分成了三个小家庭,我还小只有十三岁,母亲便要求和我一块生活。大哥常年在外工作,孩子也多,他宁愿一家人住在老箍窑里,也要把新窑洞让给二哥和母亲居住。

母亲已经把锅台、案板、简单的灶具备齐,可二哥觉得母亲已花甲之年,常常腰痛,一双小脚行动不便,做家务已显力不从心,他不忍心让母亲再下厨继续做饭。在二哥的一再坚持下,从此母亲和二哥一家人简单、温馨地生活了几十年,让母亲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我参加工作以后,才把用土坯垒起的从没生过火的锅台打掉。至今回想起当年和二哥共同生活的情景,想起二哥孝敬母亲的点点滴滴,我总是黯然伤神。

今年七月中旬我回到老家,看见二哥曾经居住了半辈子的地坑窑,现在虽已填平,变成了绿油油的玉米地,但当年的崖背、窑洞、水井被填后的痕迹还依稀可见,二哥仿佛还在地坑院子里挖窑、绞土,不停地忙碌着。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选自2021年10月27日《文化艺术报》A06版

欢迎订阅2022年《文化艺术报》

责 编 | 赵悦冰

审 核 |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美文欣赏 | 二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美文欣赏 | 二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杨二哥原创散文《祖母语录》

杨二哥原创散文《祖母语录》

今年是祖母诞辰112周年。回忆起祖母来,内心非常怀念她老人家。她老人家的音容相貌仍历历再目地浮现在眼前……她一生俭朴,辛勤劳作,善解人意,助人为乐,心底善良,德高望众。并擅长治疗小儿科疾病和脱臼。在当地很...

2007-04-13 #经典句子

LISA生日被恶语中伤 看完粉丝为Jennie的生日祝福:大哥不说二哥

LISA生日被恶语中伤 看完粉丝为Jennie的生日祝福:大哥不说二哥

近期,BLACKPINK成员Lisa迎来了生日,粉丝们争相送祝福,并在这天非常活跃,一直更新关于Lisa的动态和生日礼物,还有来自各个国家,Lisa的朋友同事送出的祝福截图。不过,在Jennie的官方粉丝团内,却是另一幅光景——当时Jennie...

2014-09-26 #经典句子

萧炎的大哥和二哥有多好?一句话破防:全族人性命不抵萧炎一人!

萧炎的大哥和二哥有多好?一句话破防:全族人性命不抵萧炎一人!

萧炎小时候是个天才,后来因为药老的关系,他成了废物,自那以后萧家的人几乎都瞧不起他,平时要好的伙伴逐渐疏远,甚至还欺压和嘲讽他,再后来与他有婚约的纳兰嫣然,更是当众宣布与他解除婚约,可以说萧炎那段时间...

2023-06-23 #经典句子

张大千是全能画家 自从听到二哥这句话 一生不再画虎

张大千是全能画家 自从听到二哥这句话 一生不再画虎

提起张大千,想必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近代的泼墨画家、书法家,与齐白石、溥心畲并称“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他的名号多如牛毛,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是一个全能型画家,山水、花鸟、...

2023-05-31 #经典句子

《七大罪Ⅱ》第22集:傲慢对战二哥 特效满天飞 言语超犀利

《七大罪Ⅱ》第22集:傲慢对战二哥 特效满天飞 言语超犀利

看完今天更新的《七大罪》第二季第22集,笔者被里面的艾斯卡诺给迷住了。这场傲慢对战二哥的战斗可谓是相当精彩,不仅战斗特效爆炸,而且言语更是犀利。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谈谈傲慢(艾斯卡诺)和二哥(艾斯塔罗萨)的...

2023-12-13 #经典句子

《都挺好》苏明成霸气护妹 等了这么多年 明玉一句话认准二哥

《都挺好》苏明成霸气护妹 等了这么多年 明玉一句话认准二哥

最近的热播剧《都挺好》可以说是一部良心剧了,由于剧情的真实,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将当年那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思想赤裸裸的揭露了出来,尤其是剧情角色的描述以及家庭中的矛盾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虽然剧情很好,...

2016-03-03 #经典句子

“平头哥”和“非洲二哥”谁更强?《孙子兵法》这句话可作注解

“平头哥”和“非洲二哥”谁更强?《孙子兵法》这句话可作注解

“平头哥”和“非洲二哥”单挑谁能赢?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这里先说一下这两种动物,所谓的“平头哥”就是蜜獾了,因为去头顶上的白毛看上去比较平而得名,它的脾性很多朋友都知道,只要是被招惹了,一定会对招...

2023-09-29 #经典句子

七大罪第22集:艾斯卡诺太傲慢!他的一句话挑明二哥与他的差距

七大罪第22集:艾斯卡诺太傲慢!他的一句话挑明二哥与他的差距

七大罪第二季第22集已经更新了,上一集中,伊丽莎白在萨拉特拉斯的力量下,进到了团长的记忆中,知晓了二人的关系和团长的承诺,也知道了团长不会死的诅咒,现在也只能安心等待团长醒来。另一边,艾斯卡诺来到了二哥...

2013-09-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