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常识文化:文化的内涵 特点与形式

时间:2008-05-02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A 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1.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

①人们的精神产品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早年间,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比如“倒儿爷”,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指从事倒买倒卖活动的人。“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由此可见(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创造了北京的文化特色③不同的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燧石取火的实践中,人们悟出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一道理,从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多了几分执着,几分坚守。由此可见( )。

①精神产品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文化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 )。

①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②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③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一部《百鸟朝凤》引发人们对当下电影文化艺术的质疑和思考。影片从表层看讲述的是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但从深层看,这是面对当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思考。这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③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6.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逐渐成为工业遗存。文化学者建议: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温度。这表明( )。①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发展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③文化是文人创造的④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说明( )。

A.文化修养是自觉形成的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

8.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中国,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 )。

A.文化具有阶级性 B.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9.澧水水流湍急、滩多、水情复杂。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自然而然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作品直接作用于人民大众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④文化都是人们在战胜困难中产生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0.综艺节目一向以“大尺度、快节奏、娱乐至上”闻名,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却以完全反方向的节奏吸引了观众。《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朗读者》的成功告诉我们( )。

①我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②综艺节目需要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③文化创作要善于把握时代特点,摒弃传统④优秀的文化节目要坚持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A【解析】本题说明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故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错误,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材料中未涉及。故选A。

2.B【解析】①正确,北京创造的新词汇主要来自于胡同里居住的百姓,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符合题意;③正确,“爷”很具北京特色,这里与辈分无关,是一种尊称,一方面体现出北京人待人接物的客气劲儿,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生活在千年古都的优越感,说明不同的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创造了北京的文化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②错误,不符合题意;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解析】悟出“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的道理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①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4.C【解析】材料中“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①错误,古蜀道只是巴蜀文化的一部分,不能全方位展示巴蜀文化;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强调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特色文化的关系,与题意无关;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5.B【解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文化,并享用着文化,同时这种文化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但是与题意无关;③错误,不是同步发展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6.D【解析】①错误,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只有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正确,老工业文化遗址让人铭记昨天,展望未来,主动担当起传承文化的历史责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是由包括文人在内的人类创造的,说法狭隘;④正确,让这些工业遗存成为博物馆,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符合题意。故选D。

7.D【解析】A错误,文化修养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形成,不是自觉形成的;B错误,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错误,材料未强调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D正确,发挥博物馆社会功能,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故选D。

8.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特点。A错误,与题意无关;B错误,应是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说法错误;C错误,与题意无关;D正确,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中国,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9.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澧水船工号子是在船工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为船工生产劳动增添了精神力量,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①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作品是以实践为基础间接作用于人民大众的;③正确,符合题意;④错误,表述绝对化。故选A。

10.D【解析】①正确,《朗读者》所朗读的文章是人创造的,人们从文章中感觉文字背后的价值,这说明我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②错误,《朗读者》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③错误,“摒弃传统”说法错误;④正确,《朗读者》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这说明它注重了节目的社会价值,这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化节目要坚持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故选D。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常识文化:文化的内涵 特点与形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式家居设计的文化内涵 不仅让人们感受文化 还可以陶冶情操

中式家居设计的文化内涵 不仅让人们感受文化 还可以陶冶情操

...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式家具设计有其独特的内涵,如何在室内设计中更好地体现这一特征,首先要从中国式设计入手,探寻传统元素在室内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更深入地认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意义,实现民族特色的...

2023-12-19 #经典句子

赋予旅游文化内涵 可利用微信公众号 知名博主 网络直播等形式

赋予旅游文化内涵 可利用微信公众号 知名博主 网络直播等形式

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赋予旅游文化内涵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知名博主、网络直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通过政府网、旅游网、马蜂窝等形式方便有意愿的游客掌握“吃、住、行、游、购和娱”旅游六要素的...

2024-01-10 #经典句子

传统的民间文化 射箭提阳戏 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传统的民间文化 射箭提阳戏 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射箭提阳戏是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原始古朴的戏剧形式,在古代时期是用来祭祀酬神的,主要表演形式为人和木偶同台演出,其演出风格和表演形式皆具有很浓的特色,其唱腔多是以本地的民间歌曲和小调形成的,在元坝区...

2010-02-05 #经典句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物和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名言名句等。(三)基本常识。主要指在传统社会形成的且构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基本知识,如时令节气、称谓礼仪、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四)科技成就。主要指古代人民在科学探索、技...

2011-06-05 #经典句子

武功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道观有寺庙 具有文化和谐的特点

武功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道观有寺庙 具有文化和谐的特点

...区内未发现道教、佛教的浓厚气氛,只见其庙宇,未见其内涵,可见历史文化的开发严重缺乏,更少见傩舞的踪影。

2024-01-02 #经典句子

干货:2019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干货:2019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等。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

2023-10-23 #经典句子

意 基于物通俗化为常识;基于文专业化为知识。-邹晓辉

意 基于物通俗化为常识;基于文专业化为知识。-邹晓辉

...相当丰富)。意,用意,基于物的统一通俗化表达为大众常识;基于文的统一专业化表达成为学科知识、专业术语和领域范式。-邹晓辉今天作此表示得益于融智学的物意文三个基本范畴及其对现象信息的高度概括作用。与其说...

2019-01-10 #经典句子

专访丨沈国威:人们需要新的词语 就像需要新的衣服一样

专访丨沈国威:人们需要新的词语 就像需要新的衣服一样

...学家、词汇学研究者沈国威看来,如果把内容换成科学的常识,嘴上说得出,耳朵要能听懂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我们甚至可能和20世纪以前的社会精英,举人呀,状元们都没法交流,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科学常识,没...

2012-07-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