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运河文化|聊城大学舞蹈诗《运河两岸是故乡》牵动乡愁

时间:2007-05-28

日前,运河两岸是故乡荣获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三等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把运河两岸人文风情表现得如此鲜活动人、牵动乡愁,让人看了无法不动容,这是聊城大学舞蹈诗《运河两岸是故乡》给不少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日前,《运河两岸是故乡》荣获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三等奖。“泰山文艺奖”是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山东省文艺界的综合性大奖,是山东省文艺界的最高专业奖项。如何讲好身边历史故事、传承弘扬优秀文化,《运河两岸是故乡》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动情 家乡儿女讲述运河故事

“聊城因运河而生,与运河有着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聊城是我的家乡,我是运河岸边的儿女。”在采访《运河两岸是故乡》的编剧、导演,聊城大学舞蹈学院教师查姣姣时,她动情地说,“我生长在这片热土上,对家乡充满感情,希望能通过舞蹈创作,让全国乃至世界再次看到运河的风采。”

心中有情,方能纵情。2019年,查姣姣与生于济宁、当时同在聊城大学读研的宁斌一起创作了这部饱含情绪、情感的舞蹈诗作品。在2016年转业来到聊城大学之前,查姣姣已在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工作16年,到2020年《运河两岸是故乡》首演时,查娇娇已从事舞蹈工作20余年。

褪去身上的光环,创作者也是运河岸边的儿女。在情感展现上,他们有着敏锐的触角。在演绎过程中,他们夹杂着温柔的眷恋向亲人挥手,怀揣着难解的乡愁踏上每一次征程。作品情节展现上,既有与运河水狂舞的纤夫的背影,也有流传至今的奇闻趣事,更有弥足珍贵的儿时回忆,沉甸甸的复杂情感伴随着每一次跳跃、转身迸发出来。舞蹈诗以运河文化为背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情感共鸣,历史与现实在其中得以共生共美。

查姣姣与宁斌在《运河两岸是故乡》中饰演母子,这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2018年,他们在山东省重点打造的红色文化题材作品《乳娘》中就饰演母子,一段“母子”情缘早已在观众心中结下。

立新 传统文化走出“窄窄的田埂”

帆樯旧影,繁华今昔;千年运河,文脉流淌。如何传承、弘扬在历史舞台上渐行渐远的文化印记,如何让聊城八角鼓、临清洼里秧歌舞等运河元素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是创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八角鼓,是舞蹈诗中的重要道具,以唱为主,辅以表情动作,有打、弹、轮、磕、拢、搓、撞、摇等演奏方法。”查姣姣介绍,“昔日演奏聊城八角鼓时,艺人大多是坐着,这其实并不适合在舞蹈中展现,于是我们就变换了表现方式,将聊城八角鼓与舞蹈融合。除了将其作为敲打乐器,我们还把它当作筛粮的簸箕,生动地展现出筛粮、拣粮等劳作场景,表现农民的丰收喜悦。”

临清市尚店镇洼里村有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市级非遗——洼里秧歌舞。洼里秧歌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利用打广场、踩街、秧歌步等舞蹈语言来反映民间故事,形式多变。在舞蹈诗中,创作者经过创新编排,在采用洼里秧歌舞的步伐体态之余,加入农耕、拉纤等动作,形成了活泼激昂、极具生活气息的舞段。

立新,是希望让更多传统文化走出“窄窄的田埂”。“到田间地头去采风、收集资料,让我们看到了老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忱与担当。”查姣姣说,“记得有一次去洼里村采风,村支书用大喇叭一喊,很多洼里秧歌舞表演者就放下手头的活儿,换好衣服,跑到晒麦场,为我们表演起来。一句‘你们要宣传洼里秧歌舞是好事,一定要让更多人了解它’,进一步坚定了我创作这部舞蹈诗作品的信念。”

诗化 聊城元素绘就运河盛景

论文《诗歌意象与戏剧行动》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是“诗歌意象”,一个是“戏剧行动”,这是舞蹈诗与舞剧形态区分的基点。当代舞剧发展过程中,一些舞剧出现“诗化”倾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态,它让舞蹈有了更加诗意的表达。作者在文中也曾发问:当某些舞剧创作“诗化”得不复为“剧”之时,我们为什么不去创作真正的舞蹈诗呢?

“虽然《运河两岸是故乡》分为《阳春》《青夏》《三秋》《九冬》4个篇章10个章节,但是每一个篇章都可以作为独立舞段进行表演,这就使舞蹈不仅长于抒情,也善于叙事。”查姣姣说。

这部作品分4个篇章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开春了,大运河又到了开闸行船之时,母亲惜别的泪水淹没在行船纤夫的号声中,绣娘手中捻着的是剪不断的相思线;仲夏时节,荷花满湖,纤夫的眼中,有胭脂湖里摇曳的荷花,有桥孔中纳凉的母亲,也有母亲讲的“胭脂情”;麦香悠远,热浪滚滚,大运河两岸迎来了丰收,听,聊城八角鼓唱出了两岸乡亲安居乐业的喜悦;到了冬天,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运河人生活的美好,一把梭子、一匹布,编织出运河儿女的梦想与憧憬。

《一条河》是整部舞蹈诗的尾声,沉淀了无数运河儿女的欢乐愁思。儿行千里母担忧,日复一日,运河终于载着丰收的儿子回到家。流淌千年的悠悠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荣的河”,像母亲一样滋养着世世代代的运河人,绘出这悠长文韵、连绵盛景。(赵琦)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聊城日报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运河文化|聊城大学舞蹈诗《运河两岸是故乡》牵动乡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侨见姑苏”让世界一睹“江南文化”的姑苏扉页

“侨见姑苏”让世界一睹“江南文化”的姑苏扉页

...访行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希望采访团在饱览运河两岸旖旎风光,品味绵延千年的江南水韵后,用镜头与笔端,令古老而青春的大运河之美能穿越过疫情的阴霾,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致辞中,王飏表示,苏州不仅是首批国...

2007-11-10 #经典句子

“让文物说话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让文物说话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20年11月,江苏扬州。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亭台错落,移步换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扬州城南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沿着亲水步道一路察看。“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

2023-08-16 #经典句子

泛运河 访古镇 品诗文 享美食……“水晶晶南浔”开通大运河水上游线

泛运河 访古镇 品诗文 享美食……“水晶晶南浔”开通大运河水上游线

...河,将一路上的古镇、古城串联成珠,以一条诗路滋养着两岸文化。京杭大运河流入浙江,更是如诗如画。首先经过的是“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古桥长虹桥;再往南,是“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的南湖;南湖60...

2008-04-17 #经典句子

用舞蹈语言讲故事 上芭新年再出发

用舞蹈语言讲故事 上芭新年再出发

...2012年诞生后,一举斩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选四项金奖和一项银奖,从上海到北京、从英国伦敦到波兰比得哥什都收获了无数肯定和赞美。该剧定档6月4日、5日。原创芭蕾舞剧《花样年华》以上世纪30至40年...

2019-05-29 #经典句子

畅谈“千年运河 诗书酒画”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南北对话举行

畅谈“千年运河 诗书酒画” 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南北对话举行

...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表示,长期以来,运河滋润了南北两岸的文化发展,在它流过的地方,既锻造出江南水乡的风韵和北国风光的壮美,也浇灌出“诗书酒画”的艺术风情,“当下我们探讨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更重要的是...

2023-07-20 #经典句子

己亥开卷丨《八百米故乡》《北上》《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

己亥开卷丨《八百米故乡》《北上》《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

...作者回顾了在故乡生活的过往。在那温婉水乡,身处河流两岸的人们,语言和性格上有着微妙的差别。而矗立着的大大小小的桥梁,不单起着地理意义上的连通作用,还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一次次拉近了人们心灵上的距离。回望...

2010-06-06 #经典句子

李振龙:布依民俗的诗意表达·舞蹈诗画《美丽的地方》|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看台

李振龙:布依民俗的诗意表达·舞蹈诗画《美丽的地方》|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看台

...黔南州选送、黔南州歌舞剧团出品的大型原创布依族情景舞蹈诗画《美丽的地方——吉妮丽吉》于8月29日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剧场隆重上演。舞蹈诗《美丽的地方》由五个部分组成:序《心中的刺梨花》、上篇《薪火之传·农...

2009-04-24 #经典句子

对话南北酒文化 牛栏山串联引领京味生活

对话南北酒文化 牛栏山串联引领京味生活

...繁育出独特的大运河文化。“长期以来,运河滋润了南北两岸的文化发展,在它流过的地方,既锻造出江南水乡的风韵和北国风光的壮美,也浇灌出‘诗书酒画’的艺术风情。”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

2023-08-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