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行测言语之成语必记篇三

时间:2007-05-01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一、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

基本释义:同日而语:把相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混为一谈: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等量齐观:对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

同日而语:“日”指时间,侧重指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的比较。例:现在的他跟以往的他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1)侧重强调“有差距”的对象一起谈论或看待。(2)A与B不能相提并论,一般A要不如B。例:中国足球不可与德国足球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侧重强调本质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例: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等等不能混为一谈。

等量齐观:对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没有语义上的侧重与倾向。

“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均为中性词。“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常用于否定句中,“等量齐观”既可以用在否定句中,也可以用在肯定句中。

▎例1 ▎我们今天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创新,大多数属于( )创新的成果。内燃机动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一发明出现后,乘用车在基本原理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今天的车与一百年前的已经不可( )。技术进步的推动与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样是创新的源泉。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渐进 同日而语

B.间接 等量齐观

C.曲线 相提并论

D.二次 混为一谈

第二空,根据“今天的车和一百年前的车”可知,侧重强调时间上的比较,对应A项“同日而语”。代入验证第一空,“渐进创新”指的是逐渐进展、创新,一步一步慢慢来,与后文“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构成语义对应,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例2 ▎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 );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 )。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B.等量齐观 混为一谈

C.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

D.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第一空,“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强调本质上的不同,“形式的模仿”指借鉴形式,写论文时借鉴参考文献和直接抄袭论文是两回事,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对应C项“混为一谈”。验证第二空,“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强调时间上的对比,“同日而语”符合文意,锁定C项。故正确答案为C。

▎例3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书既不是纸浆也不是高等艺术,这部作品足够获得普利策奖,但即使是普通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它那种感伤的情节不能够和伟大的文学作品( )。像《飘》这种( )了艺术、商业、量产化的书籍,“通俗”是它最好的定义词。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肩同行 汇集

B.相提并论 融合

C.不分轩轾 杂糅

D.等量齐观 荟萃

第一空,根据“不是纸浆也不是高等艺术”可知,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书是比较普通、平常的作品,故“和伟大的文学作品”相比是有差距的,对应B项“相提并论”。A项“比肩同行”指在生活中共同进退、同甘共苦,搭配的是人,文段搭配的是“文学作品”,排除。C项“不分轩轾”指对待二者的态度差不多,不分高下、不分上下,但是结合前文“不能够……不分轩轾”搭配不如“相提并论”,“不分轩轾”本身就是一个否定式成语,往往直接用在肯定句当中,不再与否定词连用,排除。D项“等量齐观”指对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语义尚可,暂时保留。第二空,空缺部分所填词语表示《飘》同时具备“艺术、商业、量产化”的特点,D项“荟萃”指杰出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褒义词,而文段仅仅为客观的、中性的陈述,排除。B项“融合”指融成一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

▎例4 ▎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 )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 ),而忧虑则同。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有 混为一谈

B.广泛 等量齐观

C.普遍 相提并论

D.固有 同日而语

第二空,文段“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意为穷人有穷人的忧虑,富人有富人的忧虑,没有语义的侧重,只是强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忧虑,对应B项“等量齐观”。A项“混为一谈”强调本质不一样,文段中本质都是忧虑,是一致的,排除。D项“同日而语”强调时间,文段未提及,排除。C项“相提并论”强调差距,文段的侧重点是忧虑而非贫富差距,排除。第一空,“是一种……,是一种……”句式一致,表示并列,则空缺部分与“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意思相近或一致,即范围很广,对应B项“广泛”。故正确答案为B。

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基本释义:鱼龙混杂:形容好的和坏的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被水一起冲下来;比喻人或事物好坏混杂,一起出现。

良莠不齐:谷苗和莠草混杂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本来只用于人,但现在应用的范围更广,可用来形容人或其他事物。

泥沙俱下:跟鱼龙混杂语义相近,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良莠不齐:多指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形容水平、成绩的往往用参差不齐。

鱼目混珠:与其他三词意思不一致,鱼目混珠是动词性成语,是用鱼眼冒充珍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近义成语是“滥竽充数”。

▎例1 ▎跟纸质出版界相比,网络文章发表之前无须经过身份验证、资格审查和学术评议等程序,这样就难免造成( )、( )的局面。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鱼目混珠 杂乱无章

B.鱼龙混杂 杂乱无章

C.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D.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顿号连接前后为并列关系,意思相近或一致,故要找一组近义词,对应C项“鱼龙混杂”和“泥沙俱下”。都指好的坏的掺杂在一起。A项“杂乱无章”指乱七八糟,没有条理,与好坏混杂无关;D项“鱼目混珠”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与泥沙俱下并非近义或同义。故正确答案为C。

▎例2 ▎网络平台是一个重要的监督平台。如果网络信息本身良莠不齐、( ),任由网络推手故意制造一些( )的报道,那正常的曝光便很难吸引公众关注,因为和造谣的卖点与噱头相比,现实远远比不过网络推手的想象力。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 虚张声势

B.鱼龙混杂 故弄玄虚

C.鱼目混珠 耸人听闻

D.泥沙俱下 危言耸听

第一空,顿号表并列,故所填词语与“良莠不齐”意思相近,A项“滥竽充数”,主人翁是南郭先生,指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的人、以次充好,排除;C项“鱼目混珠”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排除。第二空,B项“故弄玄虚”形容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与前文“故意”语义重复,排除;D项“危言耸听”指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符合题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例3 ▎在八股取士的几百年中,考中者当然是( ),这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而( )高考,因为这是相对来说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制度,所选出来的毕竟优秀者居多。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良莠不齐 废弃

B.寥寥无几 放弃

C.差强人意 废除

D.泥沙俱下 摒除

第一空,由“我们不能因为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可知,考中的人既有优秀的人也有不优秀的人,故空缺部分应体现好的、坏的都有的意思,对应“良莠不齐”“泥沙俱下”。B项“寥寥无几”强调人少,C项“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均排除。第二空,搭配“高考(人才选拔的制度)”,D项“摒除”通常搭配为摒除杂念、贪欲、不良思想,多指精神层面的,排除。A项“废弃”可搭配“制度”,如废弃一切旧的规章制度,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

▎例4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 ),其中不乏各种文化珍品的翻译精编,但也有选材不严的( )现象,为读者所诟病。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不暇接 鱼目混珠

B.叹为观止 哗众取宠

C.琳琅满目 鱼龙混杂

D.招架不住 泥沙俱下

第一空,“其中不乏各种文化珍品的翻译精编……为读者所诟病”,诟病意味着不好,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事物好看到了极点,只能搭配积极的,排除;C项“琳琅满目”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只能搭配好的、积极的,且一般不与“使人……”搭配使用,排除。文段客观介绍了各国读物大量涌入的情况,并没有要抵抗的意思,因此“招架不住”不合文意,排除D项。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空缺部分应填入贬义词,对应A项“鱼目混珠”,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与“文化珍品的翻译精编”形成对比,表现出选材不严的情况,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

三、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信手拈来&一朝一夕

基本释义: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信手拈来:意思是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一朝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

一蹴而就:一蹴而就=快(一朝一夕)+容易(轻而易举)。轻而易举:侧重容易,简单。信手拈来:褒义词,多用于写文章。一朝一夕:侧重时间短,为时间副词,后面需要加其他动作或内容。

▎例1 ▎农民工就业难题的破解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农民工自己协同作战。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而易举

B.易如反掌

C.一蹴而就

D.唾手可得

空缺部分前有“不可能”,“长期过程”说明空缺部分应体现时间短的意思,“协同作战”说明事情比较难,故空缺部分应体现容易的意思,时间短+容易对应C项“一蹴而就”。A项“轻而易举”、B项“易如反掌”只能体现容易,不能体现时间短,排除。D项“唾手可得”也只能体现容易,“得”指得到,文段中强调的是农民工就业难,解决它不可能一下就成功,与“得到”无关,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C。

▎例2 ▎雾霾的形成,因素很多,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治理雾霾也不是( )的,而是要打持久战,久久为功。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信手拈来

B.一蹴而就

C.立竿见影

D.轻而易举

空缺部分前有“不是”,“长期”说明空缺部分应表达短期的意思,“持久战、久久为功”说明事情不容易,空缺部分一方面要体现时间短,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容易,对应B项“一蹴而就”。C项“立竿见影”侧重强调见效很快,与容易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例3 ▎思想作风问题并不神秘,是很具体很日常的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问题。思想作风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种积淀,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 )、难以改变。因此,一种优良作风的形成不可能( )。依次填入空缺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深蒂固 一蹴而就

B.固若金汤 一挥而就

C.颠扑不破 轻而易举

D.积重难返 信手拈来

第二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说明事情不可能短期完成,对应A项“一蹴而就”。B项“一挥而就”、D项“信手拈来”一般情况下形容写文章,“一挥而就”还可指绘画,指写文章、绘画时非常快地就能完成,排除。C项“轻而易举”只能体现容易,未能体现时间短,排除。第一空,顿号表并列,空缺部分与“难以改变”意思相近,A项“根深蒂固”语义恰当,且能够搭配思想作风。故正确答案为A。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行测言语之成语必记篇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言语理解:成语使用常见错误和固定使用习惯

言语理解:成语使用常见错误和固定使用习惯

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1、望文生义不了解某一成语的确切含义,只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做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的现象。下面列举几个考生比较容易误解的词语,比如:炙火可热:贬义词,地位高,权势重,使人不...

2019-04-23 #经典句子

行测言语理解题成语使用之常见成语设错类型

行测言语理解题成语使用之常见成语设错类型

行测考试中有时会考查成语使用这类题型,虽然题量并不大,但是成语对于言语中的选词填空题目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这个部分积累的成语含义、一些用法,可以运用到选词填空题目中。下面中公教育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

2022-12-02 #经典句子

2022云南省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词语本意之外的适用范围

2022云南省考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词语本意之外的适用范围

...相对比较固定,但是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选项中涉及到成语的时候,考生往往对于成语不了解具体的意思,或者是即使了解该成语意思,但是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各适用于哪类对象或者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是不太容易辨析的...

2016-03-02 #经典句子

2020集美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2020集美事业单位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进行整改,考查了一些我们觉得“奇怪”的题型,比如像成语的使用就是最近经常遇见的。但是尴尬的是很多成语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突然把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成语放在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感觉就不太正确;加之考试的压...

2023-07-29 #经典句子

2021上海事业单位言语理解:事业单位考试选词填空之常见成语

2021上海事业单位言语理解:事业单位考试选词填空之常见成语

...021上海事业单位言语理解:事业单位考试选词填空之常见成语在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考试当中,同学们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常见词,这样做题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今天就给大家接受两组比较常见的常见成语。【有的放矢 因地...

2011-03-12 #经典句子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事业单位言语理解:常考成语辨析

...准确分析题干材料中设空处的意思,也要积累大量词语及成语。今天我们根据事业单位统考试题梳理一些常考成语,作为积累和大家以后积累成语的维度,进而提升做题的效率。【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亦步亦趋 人云亦云 墨守成...

2008-06-15 #经典句子

行测言语常考的7条关于“牛”的成语你都知道吗

行测言语常考的7条关于“牛”的成语你都知道吗

汉语成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同一成语中有一个或两个动物名称以对举的形式出现,且动物名称出现在四字成语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有关动物成语中的常客【牛】,希望考生能够掌握。汗牛充栋:...

2017-01-21 #经典句子

银行春招言语 唱一首《生僻字》 学一学成语意

银行春招言语 唱一首《生僻字》 学一学成语意

...应该都熟悉了。不过,这里面有些词语很是生僻,又有些成语,是考试当中逻辑填空容易出现的,也是小伙伴们容易出错的。如果小伙伴们连成语含义都不清楚,是不是很吃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些容易出错的成语含义...

2011-03-11 #经典句子

2018银行招聘EPI言语理解:易混淆成语30个

2018银行招聘EPI言语理解:易混淆成语30个

在复习银行招聘考试的EPI 言语理解时,成语辨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成语储备重在日积月累,如果理解出现了偏差,就会丢分。优路银行通为考生整理了90个易误用的成语,望能对考试起到帮助。1.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

2008-06-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