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家的上海农妇 是“语言大师”啊!

时间:2007-03-18

不识字,不识数字,活动范围在一公里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 |耶雅亿的后花园 ID:Sammumgarden」

我婆婆是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永丰村,土生土长的人。不识字,不识数字,活动范围在一公里内。她的语言,就是祖辈的上海农民们口口相传的。

跟她在一起十几年,我发现,她比我这个中文系硕士,更有语言能力。

我举3个“词汇”。

1

蹲在哪里?

认识婆婆后,她问我们最多的话题是,你要蹲在哪里?

你毕业了蹲哪里?结婚蹲哪里?你要不要跟我蹲在一起?杭州还要蹲几年?工作不忙的时候回上海陪我蹲一蹲?

“蹲”这个词,太有画面感了。

我脑海中浮现出,我们在小学茅厕里集体蹲坑的场景。哈哈哈,可爱的婆婆,将“买房置业”这么宏大严肃烧脑的主题,用一个“蹲”字,完美解构了。

如果把“蹲”换成“呆”,会觉得生活工作好无聊。

如果把“蹲”换成“活",会觉得买房好贵啊,内卷好激烈啊……

蹲,这个字,有一种化繁为简、化重为轻的感觉。让你觉得,在上海打拼一年不吃不喝攒的钱也够了,至少可以买一平米,够蹲着了。

每次她说蹲,我都想笑。

对他们这种辛辛苦苦在农田里干活一辈子的人来说,人间最的幸福可不就是在田坎上蹲着吗?看看庄稼长势喜人,聊聊东家长西家短。

蹲,这个词,有点像今天年轻人说的“摸鱼”与“躺平”。但是,比起睡与坐,蹲是最省地方的休息方式。外地人在上海这个大城市,没有一点蹲的谦卑,恐怕是不行的。

买不起房,买个立锥之地蹲蹲也喜乐。

雅亿经常在中午看到民工大哥大叔们,蹲在路边吃盒饭,一脸的满足。那种蹲着呼啦啦吞饭的状态,真比行色匆匆的白领丽人们差吗?未必啊。

忙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生活,我们就是无法蹲下来。但是,人若不回转像小孩子就看不到真正的美好。学习像农妇那样随时蹲下,随时谦卑,凡事感恩,凡事喜乐。

幸福,就蕴含在这个“蹲”字里面。

2

白相

你今天相中了什么?

与蹲字对应的,就是农村老太最大的乐趣——白相(玩)。

什么是白相?就是不花钱、不花力气去看,并且看了有收获。

跟白吃、白玩一样,这个词在我听来,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不过,对婆婆来说,白相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年轻小伙子邂逅了梦中情人,那就是“相中了”。所以,这个上海话的“白相”,里面有很多小市民的乐趣与浪漫。

婆婆出去白相,归来总会说,她今天“相中了”什么。

在农村里,很多相中的东西是可以带回来的。比如说,一把毛豆,一颗丝瓜。我们家的几颗菜,一朵花,一颗辣椒也会被邻居相中+带走。婆婆在气愤之余,安慰自己说,都是我的活计做得好,才被相中……

我常跟她说,上海你不要蹲了,来杭州白相白相。

她会拒绝,理由是,白相不惯。

婆婆还有一个万能词汇,叫“胡堂”。就是胡同与殿堂的意思。反正只要是地方,都是胡堂。

饭店是qie饭的胡堂。学校是读书的胡堂。商业广场是白相的胡堂。超市是买东西的胡堂……

这样看,老一代农妇语言多么简洁啊。只要用动词+胡堂,就可以概括所有的方位名词了。所以,婆婆一进到城里就会迷路。

我问她,今天你去哪里了?她会说,我从东面白相的胡堂到了西边白相的胡堂。我心里嘀咕,那不等于没说吗?

她就再来一句超级感恩喜乐的话,我相中了很多呢。楼高起高来,人多起多来,好白相啊。

3

苦起苦来

婆婆遇到不开心,就说人生苦。

农民跟哲学家差不多。一点点事儿,都能发散思维,上升到喜怒哀乐贪嗔痴的高度。

A起A来,是形容,A的程度很高。

比如,开心起开心来。

伤心起伤心来。

对我,婆婆一直说是,我家的媳妇好起好来,这个词,让我觉得惭愧。

谈论自己的父辈、祖辈、她都会说,在某某人手里苦起苦来。她常说,我在丈夫手里苦起苦来。

我就逗她说,那你干嘛要在他手里呢?

她很认真地说,头些辰光中(在过去的时代里),离婚这个事情是没有的啊。

我继续逗她说,现在的辰光变了。她就说,算了算了,我跟你爸年纪大了,需要彼此照顾。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在某某人手里苦起苦来的生活,是这一代人的悲剧。苦了一辈子,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孙能够自由一点、快乐一点。

我婆婆今年摔了腿,一见我就给我看伤疤,说苦起苦来。随后,她看了看我刚生没多久的小宝宝,欢喜起来。说苦虽苦,但小宝宝好白相。

我们夫妻吵架的时候,婆婆就劝说。雅亿啊,有些人像萝卜,心里都空了,外表还好看。但是,我儿子是像破大蒜(独头蒜),外面不好,但里面好起好来。

我就反问,你这么说,是不是因为我是萝卜?婆婆一愣,马上改口说,你是刚刚出土的新鲜萝卜。我哈哈大笑,全家都喜乐起来,对着婆婆养出来的这颗破大蒜,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最近,有个视频很让我感动。

视频中,山东烟台一名老人正在垃圾桶旁捡拾废品,小推车上已经堆积了不少,看来收获颇丰。

与此同时,老人身边一直有一名中年男子,开着玛莎拉蒂陪伴在旁,帮老人装废品,并将废品放进车子的后备箱。

据了解,男子正是老人的儿子。因为老母亲捡了很多废品,一个人没法带回家,儿子便开着车来帮老人装,全程没有丝毫不耐烦。

这段视频的拍摄者是老人的孙媳妇儿,女子表示,奶奶平时就喜欢在小区里溜达,看到垃圾桶里有塑料瓶或者纸壳,就会捡回家。捡到的“宝贝”实在太多了,奶奶一个人拿不过来,所以公公就开车过来帮忙。

通过视频可以感受到,老人捡瓶子的动作十分麻利,全程心情愉悦。儿子开着豪车,陪着老母亲一起出来捡垃圾,丝毫不感别扭,他这样的孝心让人佩服。

许多网友看到这一幕后,也深受感动:“孝顺与钱没关系,千金难买老人开心”。

雅亿真是希望,学习这个视频里的孩子,抓住与老人相处的每一天,多欣赏,多赞美,多接纳,让她这辈子受过那么多的苦都被一点点转换为开心。

老人的喜乐,是晚辈的福气。

孝顺老人使得我们蒙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婆媳之间,更应该有幽默感、有喜乐的彼此赞美。

或是我生了一个小宝宝让她凭添的欢喜,或是记录她生活的点滴,或是我这个外地媳妇用洋泾浜的上海话跟她聊天,告诉她我写了半辈子的书,但是语言能力未必胜过她的。她那句”萝卜与蒜头的比喻“,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雅亿经常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上海阿姨,人家都可能是隐形富豪。更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上海农妇,人家可真是语言大师呢。

她们身上,有劳动人民的智慧、诙谐、浪漫,不是吗?

点一个“在看“,祝福老人家们健康。婆婆,妈妈,我爱你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家的上海农妇 是“语言大师”啊!》,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家那小子》朱雨辰妈妈一句话 终于明白他为什么40岁还单身!

《我家那小子》朱雨辰妈妈一句话 终于明白他为什么40岁还单身!

...每天四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水,因为看儿子饭做得不错而从上海搬来北京为儿子做饭。她表示她是用生命在爱着儿子,完全没有自我,并笑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就顶两个菲佣。谈到朱雨辰的姐姐也还没有结婚时,她明确的知道是因...

2017-03-20 #经典句子

干货:聊一聊这些年我家娃刷过的语文教辅

干货:聊一聊这些年我家娃刷过的语文教辅

...决定还是让他做些教辅,至少可以熟悉一下题型。一、《上海名校名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每个单元会有两张单元测试卷,期末四张测试卷,做下来情况不是很理想。分析下来,一是还没有养成做题的习惯,对考卷没准备。...

2023-11-14 #经典句子

演绎声音“魔法”!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育汇·大师课”狄菲菲专场开讲

演绎声音“魔法”!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育汇·大师课”狄菲菲专场开讲

...代文明实践“美育汇·大师课”狄菲菲专场今天下午走进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将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语言艺术带到学生之中。著名配音艺术家狄菲菲将朗诵与配音等声音的“魔法”近距离介绍给孩子们,为青少年的高素质教育、...

2013-08-10 #经典句子

中国近代语言学家有哪些-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排名榜

中国近代语言学家有哪些-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排名榜

...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又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

2018-11-07 #经典句子

北京文艺日历(10月18日~10月24日)

北京文艺日历(10月18日~10月24日)

...会(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 19:30)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上海的一群“准00后”年轻音乐家聚在一起,成立了新古典室内乐团,他们充满个性,挖掘和复兴新的作品。他们将在这场音乐会上演绎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其中,斯...

2012-10-10 #经典句子

带领球迷齐喊“我爱你中国!”德约:我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

带领球迷齐喊“我爱你中国!”德约:我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

...11个冠军头衔,其中包括6个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4个上海大师赛冠军,以及2008年上海大师杯冠军。中国,也是塞尔维亚天王最喜欢的国家之一。常被戏谑为拥有“全球客场”的德约,却总能在这里享受到主场的待遇,而他也...

2023-08-13 #经典句子

作文展 ▏《致敬!我勇敢的妈妈》《我家的“猴哥”》

作文展 ▏《致敬!我勇敢的妈妈》《我家的“猴哥”》

...使。武汉,加油!祖国,加油!医生,加油!就读学校:上海松江嘉和阳光艺术培训中心2我家的“猴哥”六(3)班 仝雨露“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紧箍咒再念,没...

2018-06-07 #经典句子

这位文史哲艺俱通的“上海社科大师” 当年为何让学生入门先读《说文解字》?

这位文史哲艺俱通的“上海社科大师” 当年为何让学生入门先读《说文解字》?

...6月26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蘧常研究会、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书法篆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纪念王蘧常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复旦求是进修学院召开。来自学术界、艺术界、媒体界3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缅...

2014-08-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