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重庆:八旬老人钻研金文14年 两年写出16米长书法作品

时间:2007-01-09

金文也叫钟鼎文,是象形文的一种,共计3722个字,其中可以识别的字仅有2420个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走进李友昌的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墙上的三幅字,中间那幅似画似字,极具美感,便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是象形文的一种,共计3722个字,其中可以识别的字仅有2420个。家住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翠华社区的李友昌,迷上了金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沉心研写14年,出版了数本金文书法书籍,还将《长恨歌》、《论语》、《毛泽东诗词》等用金文写下来,打造出了巨幅金文作品。

今日(9月6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见到李友昌,马上80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一说起金文,兴高采烈。

踏入家门,映入眼帘的三幅字,中间那幅为金文。

李友昌

因电视节目与金文结缘

李友昌是四川达州人,曾在达川区二中任教,教过物理、地理,虽是理科出生,却从小爱好书法,曾先后担任过四川省达州市少儿书画协会副会长、达县书法家协会理事。

“我们小时候读书写字,都是用毛笔,没有钢笔、圆珠笔,更没有现在的签字笔。所以,在用毛笔写字方面,我的基础比较好。我特别喜欢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也都会写。”李友昌回忆道。

李友昌展示部分作品

说起书法,他可谓“全才”,在普通书法上造诣颇深,又一头扎进了研究、书写起来极耗费精力的金文里。

“我退休后,2004年随子女来了重庆,平时我不喜欢打麻将,也不太喜欢出去耍,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书法家说到金文很难写,又听他介绍了一下金文,瞬间对金文便产生了兴趣。”李友昌回忆道,随后,他临摹着写了一幅金文,正巧碰上朋友家的小孩来家里玩,看到金文的“水”字,居然认识,并且她小小年纪,就对金文很是感兴趣。

自那以后,小孩的热情也点燃了李友昌的热情,他一头扎进金文的“浩瀚海洋”里,一发不可收拾。“金文是象形文字,其趣味及美感不必多说,但钻研起来却极其吃力。首先,要集字、要背口诀,要先学习隶书,书写甚至还需要有绘画功底......”

需要背诵的口诀

跑遍重庆书店寻金文书

说起钻研金文,李友昌拿出家里的一摞书。可别小看了这些书,买到它们可不容易。由于金文小众,市面上很少有相关书籍卖。为了买书,李友昌曾跑遍重庆大大小小的书店、旧书摊,甚至亲自打电话到出版社,想买一本绝版的金文书籍。

“要自己研究金文,书籍肯定必不可少。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金文资料,发现了一本金文字典,这本字典很全面,就想着去书店购买,结果却发现这是一本绝版书。”李友昌说,但那本书对研究金文的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于是他给出版单位去信,述说自己对金文的浓厚兴趣,以及困难。出版单位见老人如此热情用心,便把仓库里留底的书,赠送给了他。

集字做的笔记

书有了,李友昌开始集字,集字都集了一年,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收集,记了满满一笔记本。接着是背口诀,还要区分很多通假字。“这的确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慢慢沉下心来钻研,闲来无事就看、背、写。”李友昌表示,3年前,他可以随手写出六七百字的金文。但最近几年,由于老伴患病需要照顾,渐渐忘了些,需要查看笔记、字典。

两年写出16米长书法作品

基础有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完成作品了。“金文的魅力真的很大,2008年我去参加上海世博会,听书法界的朋友说,会上展出了一幅《长恨歌》的金文,外国人愿意出30万美元购买,但作者认为这是国粹,没有卖。”既然是国粹,就需要有人来传承、发扬。

李友昌书写的金文

回来后,李友昌开始书写金文书法作品,首先,他依样画瓢,写了《长恨歌》,接着又陆续写了《论语》、《毛泽东诗词》,以及精选了初中、高中课本上,30多首唐诗宋词来写。“写这个可不容易,先要对照词典把相应字收集全,然后打草稿,写底稿,最后再誊写到状元纸上。写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错一个字,就要全篇重写。”李友昌抱出一个箱子,里面厚厚一摞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金文,这些都只是草稿,“《论语》共有1万6千字左右,光是完成底稿,就花了我一年时间。”

李友昌为完成作品写的底稿

精选唐诗宋词的金文书法作品,李友昌足足花了2年多时间,这幅作品材质为状元纸,16米左右长,很小的字看上去像是钢笔写的,却都是用毛笔写上去的。“一天最多只能写200个字,并且对毛笔的材质也有要求,必须要买好一点的毛笔,且一支毛笔写个一两页,就不能再用,必须换新的,这样才能保证字体流畅、力度等适中。”李友昌告诉记者。

作品一角

多年钻研金文不为名利

研写金文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曲高和寡,李友昌基本没有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伙伴。“我的家人喜欢金文,却不愿学金文,但他们很支持我钻研。”李友昌说,希望自己能尽量多留些金文作品,算是为传承、发扬国粹尽一份力。

“李爷爷写金文,真的是不为名不为利,这么多年,自己默默地写,默默地钻研。我们经常来找李爷爷,有时候聊天,有时候向他学习学习。”翠华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长期接触,发现李爷爷不讲排场,平时写字,随便一张桌子,铺上纸就写,很朴实。

“他真的很能沉下心,他的金文作品可谓尽善尽美,看到的人无不惊叹。另外,李爷爷经常公益性地帮忙题字,例如小区柱子上、大渡口区公园里的法制走廊上、马桑溪古镇里都有他的字。”工作人员说,李友昌还会雕刻印章、剪纸,家里挂着的剪纸作品都是出自他手。

据工作人员介绍,李友昌其实很想把书法,以及对金文的研究教授给别人。他曾是老师,一生都在为人师表。但现在他精力有限,因为老伴生病需要照顾,所以便只能抽空将自己对金文的研究、书写,用文字记录下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范圣卿 文/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重庆:八旬老人钻研金文14年 两年写出16米长书法作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怎么审题怎么写?上游新闻独家对话“人”字漫画作者唐光雨

今年重庆高考作文怎么审题怎么写?上游新闻独家对话“人”字漫画作者唐光雨

...能力,应该是要求大家观察、体味生活,再辅以阅读,那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更打动人。”“这个题目如果要我来写,我只能说,不能简单地讲书法,要聊做人,这是最核心的点。”唐光雨说,自己可以解读出来的包括写字如做人...

2023-05-02 #经典句子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一书缘起于三年前,荣宝斋《艺术品》期刊王登科主编和唐昆主任拜访丛文俊先生,便有了“吉金夜话”专题,后又更名为“吉金丛谈”,成就了二十四篇沉甸甸的金文宏论。丛先...

2017-02-24 #经典句子

汪永江书法篆刻教学语录

汪永江书法篆刻教学语录

...与入印文字之间,碑版的“石花”与印面残破之间,古代书法作品中线条的“乏”、斑驳与印文的残损等等是非常相似的。这种联系不仅局限于篆书,甚至也不局限于碑拓。比如,应该能够在《张迁碑》中看出汉印的风化、浸蚀...

2022-12-21 #经典句子

科技浪花兴文明——记重庆市文明校园合川区南滨路小学

科技浪花兴文明——记重庆市文明校园合川区南滨路小学

...每周一节活动课、每月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清明节祭祀、“学习雷锋精神、做文明有礼少年”“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探索“研、旅、学”相融合的德育教育之路,...

2011-08-16 #经典句子

立夏品墨:朱耷抄文 伊秉绶书联 吴昌硕刻印

立夏品墨:朱耷抄文 伊秉绶书联 吴昌硕刻印

...典型,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作品现身。可以简单测算一下,老人家“诗书画印”四绝,一生书画作品大大小小难以计数,刻印三千方以上,诗歌存世两千首左右,一生84岁,成果如此丰沛。综合衡量,勤奋是可以测算出指标的。胡...

2023-01-23 #经典句子

走进古文字 带你走进书法的童年时代

走进古文字 带你走进书法的童年时代

...要,有的却十分严谨,如今我们可以从中来获得灵感,在书法作品中提高对汉字的造型能力。2.丰富性按照字体来分,纵观整个汉字系统大致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分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七种字体。横向来看,不同的字体...

2018-07-12 #经典句子

【馨香雅句】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竟是她

【馨香雅句】王羲之的书法老师竟是她

...时候人们称铜为金,所以这些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也被称为金文。再后来金文又演变成篆书,相传它是周宣王的一个史官籀所创,所以它也被称为籀文,就像皱纹一样复杂,这种字体非常古朴典雅,当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统...

2022-12-14 #经典句子

书协著名书法家夏云 精品行书世界名言 字字精美句句珠玑 好帖

书协著名书法家夏云 精品行书世界名言 字字精美句句珠玑 好帖

...、赣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赣州书法院理论宣传部主任。书法作品入国展24次,其中6次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入选为“梦想与超越——江西省中青年书家档案”书家,被媒体提名为“当代楷书十大青年书法家”。练习书法...

2023-05-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