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沈约的这首诗 句句都不对仗 却被推崇为诗歌对仗的最高境界

时间:2023-06-06

然后逐步升级到隔句对,类似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一、三和二、四句分别对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前言

《文镜秘府论》总结中国古代诗歌的对仗方式有二十九种,最基础的为正对,类似“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所谓对仗工稳,但没有巧思。然后逐步升级到隔句对,类似“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一、三和二、四句分别对仗。又有回文对,类似“情亲由得意,得意遂情亲;新情终会故,会故亦经新”……等等。随着对仗方式的逐渐升级,对仗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到了最高一级,则又像武功的最高境界一样,无招胜有招了。所以对仗的最高境界被称为“总不对对”。

“总不对对”是什么对?

这首“总不对对”诗,出自南北朝著名诗人沈约之手。沈约是“永明体”诗歌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诗歌以追求音律和对偶而著称。为何会写出一首总不对诗呢?先来看看这首诗:

《别范安成》

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这首诗是沈约在送别他的好友范岫离开当时京城健康,赴安成任长史时所作。安成在今江西境内,当时看来是属于地处偏远了。沈约与范岫是年轻时代结交,是一生的挚友。又加上二人是暮年分别,不由得十分伤感。他在诗中写道:在少年时代,我们并不看重别离,因为来日方长,所以可以随意约定相见的日期。现在我们已经都到了垂暮之年,不应该再有分别的时刻了。但是今天我们却又要分贝,所以不要推辞眼前的这一杯薄酒,未来恐怕很难有机会再重新共同举杯了。安成这个地处偏远,我也没有去过,恐怕做梦都梦不到那里,今后用什么来慰藉我对你的思念呢?

《文镜秘府论》评价这首诗“此总不对之诗,如此作者,最为佳妙。夫属对法,非真风花竹木,用事而已;若双声即双声对,叠韵即叠韵对”。

这首诗的前面四句“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采用对比手法,“年少”对“衰暮”,“易前期”对“非复别离时”。所谓“用事”相对,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对称。整首诗来看,“分手易前期”与“明日难重持”中,“前期”与“重持”都属于双声。“非复别离时”,“非复”为双声,“离时”为叠韵。

所以所谓的“总不对对”,并不是毫无章法,而是所有章法已经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即可成对。此种属对之法,非入化境,不能为也!

“总不对对”出现在南北朝,绝非偶然

沈约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立”四声八病“之说。一时间文字讲究音律和对仗蔚然成风。《谈薮》所载的一则轶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与沈约等人并称“竟陵八友”,有一次他召集当时文坛的一批顶级人才饮宴,其中包括刘孝绰、沈约、何逊、庾肩吾、吴均等诗人。有酒怎可没有酒令,尤其是一群文人雅士聚会,于是梁武帝出题说:“我出个五言叠韵的诗句,大家依次属对,对不上来则罚酒三杯。我这第一句是,‘后牖有榴柳’。”。刘孝绰才思敏捷,立马对句:“梁王长康强”,马屁拍得很响。沈约对句,曰:“偏眠船舷边”,这句诗颇有情味。庾肩吾对曰:"载匕每碍埭”,徐摛说:"我昨天去祭祀禹王庙,剩了‘六斛熟鹿肉’,我就以此答对吧!", 何逊用曹操故事,对曰:"暯苏姑枯卢”,最后轮到吴均,竟然答对不上。萧衍笑道:“何逊不逊,吴均不均,应该交付有司治罪”。

从这则轶事可以看出,皇帝都在倡导这个事情,如果你不会对句,而且对不出花样来,是会被鄙视的。所以当时的文人殚精竭虑,穷尽巧思,来研究对句。因此“总不对对”这种顶级境界出现在南北朝,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沈约的这首诗 句句都不对仗 却被推崇为诗歌对仗的最高境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考试常备知识点大全

高中语文考试常备知识点大全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

2022-11-13 #经典句子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读探究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读探究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两句就形成了非常工整的对仗,意义相互补充。原文这样断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其心志...

2023-06-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