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何很多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不提上一句?一般人说容易被群嘲

时间:2023-11-29 03:38:02

相关推荐

为何很多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不提上一句?一般人说容易被群嘲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涌现出的最优秀的文化恐怕就是诗歌了。诗歌字数不多,但是总能表达深刻的含义。

好的诗歌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蕴含诗人丰富的情感,很好的展现出诗人的人生抱负与格局。

因此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也涌现了许多诗歌名作。

这些诗歌,有诗人情窦初开所作,有情意满怀所作,有驰骋沙场所作,有春风马蹄所作,但是流传最多的,似乎还是诗人们在人生不如意时所作的。

于是就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相信这句话多数人都听过,但是很少有人听过他的上半句,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这句话的前半句并不出名,更重要的是因为前半句实在是不适合一般人说。

这句话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单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底下最没有用的就是读书人,看来很像是读书人的自我嘲讽。

我们先来看看全诗:

杂感

黄景仁(清)

仙佛茫茫两未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十有八九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在混迹官场的儒林里,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我是看不上的,而如今什么事情都派不上用场的,却是我这样的读书人”。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有文采者有很多,但是敢说“十有八九堪白眼”这句话的,并没有几个,更何况是我们这种普通人呢,要是说出去,恐怕是要被群嘲了。

其实像这种被人们滥用的诗词还有很多,比如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广泛被我们用来劝人大度,凡事不要太斤斤计较,但是其实这个句子前面还有三句,全文是这样的: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据说写这首诗的是一个老道,老道很喜欢跟人下棋,但是他棋艺太过高超,经常遍寻对手而不得,于是他就立下一个规矩,每次跟人下棋时,总要先让对手先下一步,这首诗,就是他由此而作的。

人家之所以要“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因为“无敌手”,我们却断章取义了。

其实如上文所说的事情,常有发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前半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

苏东坡是想说,哪怕穿着粗布大衣,只要饱读诗书,气度也会不凡。以此来激励人们多读书。

可惜,在如今灯红酒绿的社会中,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从来少不了对诗词的运用,比如前段时间疫情期间,我们与各国进行物资互赠的时候,就曾在物资箱上运用各种各样的诗词,表达我们的感激以及祝福。

我们平时许多人聚在一起喝酒的时候,玩的行酒令,也是对诗词的一种运用。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学习诗词可以增加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气质与学识。

对于男性朋友来说,熟读诗词,一开口就让人感觉不凡,各种文化句子应用得当,不会闹笑话,让人心生敬意。

对于孩子来说,熟读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写出比同龄人更锦绣的文章,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侃侃而谈。

在诗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从中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的标杆。

许多人会想,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学这个还有什么用?那我告诉你一句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

像是《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能够爆火绝非偶然,而是我们骨子里的诗词基因在苏醒。

所以我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套适合我们学习诗词的《飞花令里读诗词》。

在这套书中,不仅是简单的古诗词知识,而是用“飞花令”的方式,为大家进行全新解读。

里面包含了从《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集结名家名篇,精选最传世的千古咏叹。

林语堂先生曾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抹亮色,无论岁月如何改变,它作为一种文化粮食都在时刻滋润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

原价129元的《飞花令里读诗词》一套四本,现价仅需75元,里面除了诗词知识,还有注释,赏析,配图等,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感。

一顿饭的价格就可以带我们感悟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增加我们的文学素养,实在是非常划算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Small2024-01-30 11:23Small[台湾省网友]119.103.193.120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真正能理解并应用这句话的人并不多,所以容易引起群嘲。
    顶7踩0
  2. cha龙2023-12-30 07:30cha龙[台湾省网友]203.55.13.218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背后确实蕴含了一定的含义,但它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完整理解。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一半,容易被误解。
    顶0踩0
相关阅读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一句话你知道吗?有些讽刺?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一句话你知道吗?有些讽刺?

在这个世界上,又怎么会有甘于平庸的人呢?谁不想要出人头地呢?而就算不能成为一个领域内的拔尖人才,也希望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2023-11-29

下半句非常火的古诗词 上半句却少有人知 能背诵整句的都是学霸

下半句非常火的古诗词 上半句却少有人知 能背诵整句的都是学霸

许多人误解其意,把不求甚解当成一知半解,并以此为座右铭

2023-09-24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不然结果无非就是两个:曲解或理解不深刻

2023-07-04

“十有九人堪白眼” 下一句被许多人误解了数百年 原来是自嘲

“十有九人堪白眼” 下一句被许多人误解了数百年 原来是自嘲

无论高门大院还是市井商贾,无论富庶之地还是穷乡僻壤,总会不时听到人们哀叹:读书有什么用呀?那为何有这样的哀叹呢?原来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如今,大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