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俗语:饱谙世事慵开眼 会尽人情只点头 啥意思?做人的艺术

时间:2023-11-27 02:41:01

相关推荐

俗语:饱谙世事慵开眼 会尽人情只点头 啥意思?做人的艺术

俗语:饱谙世事慵开眼,会尽人情只点头,啥意思?做人的艺术

明代沈自徵所写的《鞭歌妓》这一杂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饱谙世事慵开眼,会尽人情只点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饱经风霜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不管事态如何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尽量多点头就可以了。

战国著名的思想家庄子曾经提出过一个境界,就是呆若木鸡之境。这个词在庄子口中和现在绝不是一个意思,庄子有云“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异。”他的意思是说,别看这只鸡像只木鸡一样呆傻不会攻击,但他本身的精神德行已经完备,别的鸡根本不敢应战。

这句话和标题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点头并不是因为我只会点头,而是我已经饱经了风霜,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在意了而已,要是觉得这样就可以随便欺辱我,那就大错特错了。

而现在这句话一般用于形容老人精于世故,擅长逆来顺受,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很多人听到明哲保身这四个字,总会感到非常不屑,比如明朝时朝廷有“泥塑三阁老,纸糊六尚书”的俗话,就是讽刺那些看权臣脸色行事,没有自己主见,只知道明哲保身的官员,觉得这种人为保命趋炎附会,不值一提。

但事实上,正如古书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哲保身不等于自轻自贱,真正会做人的人,是那些利用人情世故保全自己,实现自己抱负的人。

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将军名叫王翦,他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个人在攻打楚国的时候,向秦始皇提出了很多过分的要求,比如要去楚国打仗,就必须给他更多的土地和财物,以惠及他的子孙。

秦始皇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才出征。而路上,王翦又连续五次派人向秦始皇请求财物土地,很多人知道了,都开始看不起王翦,认为他趁机勒索王室,不是君子作为。

面对这些指责,王翦始终淡然处之,因为他知道,秦始皇生性多疑,此时秦国军队都在自己手中,只有向秦王多多要求金银财物,才能表现出自己除了金钱外别无他求,消除秦王认为他拥兵自重的嫌疑。王翦正是看穿了秦王的心思,才会不再在意世间的流言蜚语,用自污的方式保全自己。这可以说是明哲保身的最高境界了。

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抛弃了中庸的思想,主张张扬个性,解放思想。这样做肯定是有利于一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过分展现自我,不懂得明哲保身,暂时屈服,是很难胜利到最后一刻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罒夕2024-01-08 14:00罒夕[天津市网友]114.111.16.189
    这句俗语是说要看透世事但不要刻意表现出来,要懂得尽人情但不必真的为之所动,是希望我们能够在做人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心智和自我。
    顶3踩0
相关阅读
老话“红事不请不到 白事不请自来” 啥意思?农村人才懂的俗语

老话“红事不请不到 白事不请自来” 啥意思?农村人才懂的俗语

在农村,红白二事可是大事,如果村中的某一户人家要办红白喜事,那么村中的男女老幼都会自发的去帮忙,体现了村中人友爱互助的精神,同时这样的行为也常

2023-09-07

农村俗语“兄弟巴不得兄弟穷” 啥意思 还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农村俗语“兄弟巴不得兄弟穷” 啥意思 还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其次,父母爱不均,认为兄弟的富是父母造成的,忽略了兄弟自己的努力

2024-01-16

农村俗语“男不三 怕属鸡;女不四 怕属羊” 啥意思?

农村俗语“男不三 怕属鸡;女不四 怕属羊” 啥意思?

而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解释的这句俗语便是男不三,怕属鸡;女不四,怕属羊,相信很多农村小伙伴也听说过这句话,但是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却不是那么理解,今天

2023-09-07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 姨夫不是亲” 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 姨夫不是亲” 啥意思?有道理吗

好多朋友注意到在农村从待人接物、穿着打扮、从日出日落好像都有一些不同的讲究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