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曾被人质疑?质疑者是真有水平还是不识货?

时间:2023-11-26 07:33:01

相关推荐

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曾被人质疑?质疑者是真有水平还是不识货?

在我国的文学批评史上,诗歌评论相当多。诗话、词话以及其他有关诗词的考释、选评、论著,真是汗牛充栋,远远超过别的文学样式的评论。前人评诗论词,每多独到之见,闪耀着真理的火花,照亮了我们的思路。但是,其中也有不少谬论,以是为非,大放厥词,闹出不少笑话。

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他的《晓鹤》诗中有两句:“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苏轼见了,十分喜欢,赞为绝妙。可是,清代潘德舆却在《养一斋诗话》说:“东坡不喜东野诗,而独喜此二句,异矣。此二句乃幽辟不中理者,东野集中最下之句也。”袁枚在《随园诗话》进一步指责说:“月不闻生口,星忽然有心,穿凿极矣!”

孟郊所谓“孤月口”,是说鹤嘴像孤月,所谓“明星心”,是说鹤心似明星。苏轼看懂了,这两句比喻奇特,又托物言志,确实“绝妙”。潘德舆说它不合理,是不识货,袁枚挖苦从没听说过月亮长嘴,星星有心,更是咄咄怪论。

宋祁的《玉楼春》有两句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大加赞赏:“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宋祁因此还获得了“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雅号。但是李渔却不以为然,他在《窥词管见》中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有蜚声千载上而不能服强项之笠翁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宋祁字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不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李渔,号笠翁,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也擅长诗词,《笠翁对韵》就是他的作品。但他对于“春意闹”的论见却非常失水准。李渔的讥讽,源于他的少见多怪。像宋祁这样,把本来属于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的作法,在诗词中不胜枚举。像王维《过青溪水作》的“色静深松里”,李贺《天上谣》的“银浦流云学水声”,苏轼《夜行观星》的“小星闹若沸”等,都是如此。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写道:“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也是一例。按照李渔的逻辑,颜色怎么能说静?流云怎么能有水声?星星怎么闹?怎么沸腾?统统于理不通了。

识货的,除了王国维。还有,胡云翼在《宋词选》说:“‘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宋景文(宋祁谥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

顶着科学家的脑袋去看文学家的作品,太可怕了。实际上,宋祁运用的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不仅视觉、听觉之间可以挪移,而且人的眼、耳、鼻、舌、身体各器官彼此之间都可以挪移。以听觉为例,柳如京的“天静无风声更乾”,是听觉转触觉;贾唯孝的“风来花底鸟声香”是听觉转味觉;冯大师的“乾风随马竹声焦”,是听觉转嗅觉;李世熊的“月凉梦破鸡声白”,是听觉转视觉,诸如此类,都是成功运用通感修辞的优秀诗句。

吟诗填词,需要文学天赋。潘德舆、李渔虽然盛名在外,但属于学者论诗,总是隔靴搔痒,不过板书写得好罢了。当然,古代的文人,一般都会写诗,但并不一定以诗著称于世。袁枚的身份首先是诗人,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 。文笔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袁枚的诗有些写得相当不错,比如我们小学课本学过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寥寥数笔,一副生趣盎然的牧牛图跃然纸上。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观察细致,立意独特,还富含哲理,是难得的好诗。咏史诗也有创见,例如《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将白居易和杜甫的名篇熔铸一炉,而出人意料地产生另一番“朱门酒肉嗅,路有冻死骨”的奇妙效果。

即使袁枚这样的诗家名手,也有犯糊涂的时候,竟然发出“月不闻生口,星忽然有心”这般见识,可见为诗之不易。清代训诂学发达,诗词评论也成就卓著。但是现在有些人专好评人短长,既不会讲道理,也不会摆事实,只是模仿古人口气,扭捏作态而自我感觉良好。而又有一些人,读了太多评论,脑子僵化,不敢做天然之语,只要不莺莺燕燕、翠云霓裳就视为打油。还有一些人,反对晦涩难懂,主张通俗晓畅,却忽略了文辞的锤炼,如通感之法,不但不敢用,而且还看不懂。

有人认为诗是雕虫小技,但是诗词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文学禀赋,没有半点儿藏拙处。而且学诗稍有不慎,就容易误入歧途,空耗半生精力成绩平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你可以说。那是忧伤╮2024-02-19 19:55你可以说。那是忧伤╮[云南省网友]103.230.213.200
    @丿灬刈有些经典诗词名句被质疑,或许是因为传统与现代审美有所不同,各有所爱嘛。
    顶2踩0
  2. 丿灬刈2024-01-29 10:50丿灬刈[国外网友]101.101.75.180
    质疑经典诗词名句的人可能只是不懂欣赏,真正懂得其内涵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美。
    顶0踩0
  3. 蜜桃2024-01-08 01:44蜜桃[黑龙江省网友]103.50.198.213
    质疑经典诗词名句的人往往是不懂诗歌艺术之美,不识货的表现。
    顶5踩0
相关阅读
曾国藩赠给“春燕”的一副对联 化用晏殊名句 怅惘而深情

曾国藩赠给“春燕”的一副对联 化用晏殊名句 怅惘而深情

下面几副对联同方地山的一样,都是赠妓联

2024-01-19

作文素材:235句古诗词大全 从先秦到明清的千古经典名句 收藏

作文素材:235句古诗词大全 从先秦到明清的千古经典名句 收藏

我们也曾幻想,自己能根据几个关键词,背出有关于它的古诗

2023-09-12

小学语文:古诗词经典名句整理 每天背两句 考试高分很轻松

小学语文:古诗词经典名句整理 每天背两句 考试高分很轻松

而小学语文作为孩子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第一个阶段,处于打基础的时期,家长朋友们更应该重视起来

2008-01-25

不管小学还是初中 作文里用到这些经典诗词名句 保准会得高分!

不管小学还是初中 作文里用到这些经典诗词名句 保准会得高分!

这一来是因为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二来是因为哪怕过了几百上千年,也一些诗词仍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我们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