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为什么“动物没有思想”这句话成立——心理学给我们的认知建议

时间:2023-11-13 06:37:01

相关推荐

为什么“动物没有思想”这句话成立——心理学给我们的认知建议

心理学只能研究量化的要素

从直觉上讲,“动物没有思想”这句话好像是不对,很多野生动物有觅食和交配行为,甚至能形成某种形态的组织和社会,人工饲养的狗被称为『 人类最好的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养,它们往往能表现出良好的忠诚品质。

并且,有的人甚至会说,其实人不也是『 动物 』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把动物这个概念限定在『 除人以外的动物 』(其实“动物没有思想”这句话的当中的动物,指的就是这个概念,不必在这一点上钻牛角尖)。

那为什么从心理学,也就是科学的角度,我们都不会说“动物具有思想”这样的话呢?

因为心理学作为科学,必须要遵从基本的『 操作主义 』的方法论:把所有研究的东西都量化,也就是变成可操作的一个实验变量;然后,通过对照有这个变量和没有这个变量的不同实验组,来确定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效。

比如我们都知道咖啡能够帮助我们提神,但是它到底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表现,让我们『 变得更聪明 』呢?

如果一个心理学家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他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 还原 』,剥除其中的『 表达 』的成分,真正去理解一句话当中想要传递的『 信息 』。

比如,当一个人说咖啡让我们『 变得聪明 』,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那就是他把咖啡当做像是游戏里的加成道具一样,吃下去就能提升体力,提升魔抗,或者攻击力和智力;他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 饮用咖啡能否增强人的智力表现 』这样一个信息。

了解到别人传达的信息,那我们就能开始设计实验了,现在,就是心理学的量化工具登场的时候,『 智力表现 』这个东西不过是一个概念,我们需要把它具体到一个具体的,能够考验人的智力的测试当中。

但是,这个测试可不能随便找,因为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东西,是尽可能纯粹的『 智力 』表现,做测验题,或者对一个东西发表看法,做投资决策,这当中经验和知识占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这些都不是好的测试。

那心理学家们一般会用什么东西做测试呢?要排除知识和经验的影响,那我们就想一想,我们的社会当中,哪一类人是没有什么知识和经验,但是我们也在尝试提升他们的智力的?

没错,就是小孩子嘛。所以,一般涉及智力和认知表现这样的研究,心理学都会用一些尽可能简单,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智能才能完成的测试,比如走迷宫,或者发现实验箱中某个按键和某个事件的联系。

那我们就选择走迷宫吧,所以现在,我们的问题已经从『 喝咖啡能不能让人变聪明 』变成了『 饮用咖啡能不能让人更快的走出迷宫 』,这个问题自然就能很好的研究了。

而为了避免参加实验的样本,也就是人的智力差距影响测验结果(有的人智力水平很高,能更快完成任务,没办法研究是不是咖啡起了作用),而且这些测验往往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心理学实验室会用专门饲养的小白鼠做实验,节省挑选被试的成本,而且更可控。

那现在,给一组小白鼠注射合适的咖啡因,另一组不注射,放到相同的迷宫中测试,然后多次重复验证,自然就能得出结果了。

这,就是『 操作主义 』的内涵所在,现在,我们反过头来看『 思想 』这个东西,它真的能够被研究吗?

也许有的读者受到我们讲解的这个实验的启发,觉得其实我们也可以把思想这个东西量化,而且小白鼠能够走出迷宫,不也就也能说明动物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思想的吗?

很抱歉,这行不通,我们所讲的『 思想 』,标志性的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所谓『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指的就是我们只有从语言当中,才能来研究思想;即使动物有某种所谓的“语言”(实际上不过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声音信息),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办法进行解码,也研究不了。

那什么直接观测行为可以吗?有思想,肯定就有行动啊,通过观察行动,我们就能研究思想了嘛。

再次抱歉,这也行不通,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我们看到一片垃圾从这里飞到那里,光是分析现象,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这是一片有思想的垃圾?

当然了,因为有一定的物理知识,我们可以说垃圾是被风吹动的,它没有思想;但是当我们观测动物的行为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怎么能够保证动物的某个行为其实不过也就是这样的“被风吹了一下”?

思想没有办法被研究,除了不能够操作,不能做量化,不能被观察,还因为它是一种很个人的体验——这就像我们能够用甜度来衡量一块蛋糕甜不甜,但是却没有办法拿一个指标来衡量一块蛋糕好不好吃,什么程度的思维活动能被称为思想,没法研究(所以,心理学也没办法研究人的思想,能研究的只是智力、语言和认知等等)。

因为观察不到,没法观察,心理学只会对这个问题给予否定,即『 无法确定动物有没有思想 』,而『 动物没有思想 』,不过是一种简单化的误解罢了。

一个好的方法论一定是『 受限 』的

一次,和一位朋友在交谈,我提到了『 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生理现象 』这句话,她立马就表示了不同意,我相信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觉得不对劲,这种不可一世的傲慢,哪里是科学应该有的态度?

但这不过是心理学对自己的方法论的一种阐释,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在心理学视角下,我们用各种生理指标对心理变化进行刻画,以此开展实验研究。

比如,用血压,心率和激素水平,加以对患者询问,医师能够很好的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处在焦虑状态;对有坠入爱河的体验的人的激素进行检测,看看是哪些激素引起了这样的快乐的体验……

正是有了生理指标这个工具,心理学才真正能够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同行之间才能够交流,实验才能被反复重复,验证。

在心理学刚诞生那会儿,根本没有这样的工具。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的心理学正式诞生,但冯特的研究方法却并不是很“科学”,因为他主要通过询问被试,通过内省的方式来研究心理(被称为『 构造主义 』),比如问参与实验的人观看日落的什么感觉,悲伤是什么感觉……很明显,这种研究的主观性是很强的,所以这个方法派很短命。

没错,心理学用生理指标刻画心理,确实难以描绘我们绚烂的心理世界;但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除了这个方法,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虽然它是『 受限 』的,也正因为它是『 受限 』,我们才能够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做研究。

这才是科学的本来面目,很多人以为科应该解释一切的;但实际上,它不过是遵守一个严格的方法论,以此提供一种可靠的研究体系。

这种方法论,是一种极其微妙的东西,稍有不注意,就会跑偏。

举个例子,如果统计结果表明,在智力测验中,智力测验的分数大概有50%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很多人也许就会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智力,大概有50%是取决于遗传的,所以你爸妈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的智力水平,你还不信?心理学家做了实验的啊,有统计结果的!

不过,这个统计结果并不能说明这样一个观点,因为它是基于大量的样本得出的一个平均值,并且统计的都是过去的案例,它只能用来说明:『 人和人之间的智力会存在差异,其实是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这样一个事实,仅此而已。

在这里,我们统计出来的东西不是『 概率 』,而是对整体状况的一个数据概括,是不能用来做预测的。

我们能够看到,心理学对自己的方法论能够处理什么,不能说明什么,是非常谨慎的,这看起来好像同我们之前提到的『 无法确定动物有没有思想 』和『 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生理现象 』这样的傲慢不太一致,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心理学严格贯彻自己的方法论,并且明确自己的方法论的边界的表现。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生出一个疑惑,既然科学能够研究的东西那么少,总是畏手畏脚,那我们为什么还这么推崇呢。

其实这种严谨,才是科学精神的真正所在,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不靠谱,就是因为他的研究根本不遵从这样的方法论:精神分析理论包含很多的假设,但是从来不做对照实验,都是基于个案的研究与毫无节制的所谓“解读”,并且也从来不反复验证结论是否可重复。

如何做到客观

每当发生持续的自然灾害,网络上便会盛传一种言论:『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

如果一个小朋友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轻轻拍拍他的脑袋鼓励一番,因为这孩子有基本的道德观,懂得恩怨相报,知道不应该压榨任何一个人甚至是环境。

但我相信,任何一个追求智慧人,是不会满足于这样的道德统治一切,看任何东西都从人类中心的视角去解读的思想。

表面上看,『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是对自然,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敬畏,是在训斥人类的狂妄,但实际上这种理解本身,才是最大的狂妄,因为它认为大自然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我们知道,因为无法进行观察和研究,我们是不能这样说的。

确实,不可否定的是,大自然有一个保持平衡的机制,但是之所以会发生天灾,不是『 为了 』维持平衡,也不是『 为了 』惩罚人类,大自然没有我们在严格意义上讲的『 目的』,最终达到的平衡,不过就是这个系统的状态调节而已——不拿我们人类的道德式的思考方式去理解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尊重自然。

并且,思维警觉的人,往往会注意到『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这种思维的危险之处,用这样的方式理解自然,好像为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发生了的坏事找到了原因,但如果事情反过来,发生了好事,比如全球农业大丰收呢?那你也必须的解释说,这也是自然的意志,是『 大自然对人类的奖赏 』吧?

在这样的视角下,人变得无足轻重,所谓的大自然成为了神明,一下退回到原始社会的认知,这是好事吗?

我们能够看到,不管是这种错误的理解自然的方式,还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都是一种自大,用一个笼统的理论理解整个自然界或者是人类的心理。

但是科学的认知方式,正是对这种思维的克服,它通过我们所讲到的各种工具严格限制自己的方法论,尝试从一个个具体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现象。

所以,如果你想要发展出更客观的一套认知体系,不妨学一学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找到一个好的理解方式,然后将它贯彻到底;但是,对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就不要尝试去套用,明白自己的边界——这就是好的认知应该有的样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Jason-永杰2023-12-31 16:34Jason-永杰[福建省网友]203.21.145.22
    这句话成立是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动物确实没有像人类一样复杂的思维过程,更多是基于本能和直接感知行动的。
    顶49踩0
相关阅读
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结果……

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结果……

小时候你做过最有勇气的一件事是什么?近日,上海一小学生鼓起勇气向英语课本出版社提建议并且得到了出版社的采纳小学生建议课本撤掉动物表演出版社:修

2023-12-02

奥威尔:5句话里的世界真相 “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奥威尔:5句话里的世界真相 “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是却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2023-01-18

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出版社该采纳意见吗?

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出版社该采纳意见吗?

近日,上海三年级小学生金蔓清发现自己使用的英语课本出现马戏团动物表演内容,她觉得内容有错误引导

2020-12-22

心理学:一个人对你说这3句话 别以为是礼貌 他其实是看轻了你

心理学:一个人对你说这3句话 别以为是礼貌 他其实是看轻了你

在生活中,个体不仅需要学会妥善使用语言,更应该透过语言看到事物的本质,以免成为语言的受害者

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