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冬去春来 分享杨万里的一首绝句 恭祝大家新春开怀

时间:2023-10-20 07:40:01

相关推荐

冬去春来 分享杨万里的一首绝句 恭祝大家新春开怀

猪去鼠来,恭喜发财!春节在家真好,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把尘世间的烦恼都丢到九霄云外,让幸福和快乐都涌入心海!虽然阴雨连绵,即使愁云惨淡,但春天也脚步珊珊,春意也即将在田野、山岗上四处弥漫。

唐诗经常带给我们尘沙漫卷的沧桑感,比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岑参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读者在感受边塞绮丽和瑰异风光的同时,也深切地体味到一种激越和豪壮。而宋诗则更有一份婉约和细腻之感,在春天即将来临之际,也可以欣赏到一种美丽和娇柔。

比如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花儿清香、月儿朦胧,令人心醉;再如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光明媚,恰与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冬去春来,分享杨万里的一首绝句,恭祝大家新春开怀。

小溪至新田

宋代:杨万里

懊恼春光欲断肠,来时长缓去时忙。

落红满路无人惜,蹈作花泥透脚香。

诗人总是多情善感,北风呼啸的时候,盼望着春暖花开;桃红李白的地方,又担心风吹雨打。无论是柳永,还是李商隐,都写过很多伤春惜春的诗词。诗人们都是惜字如金,断不会随便描写景物,都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无奈和感慨。

杨万里喜欢徜徉于山水之间,更热爱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但面对旖旎春光过早消失,诗人似乎也很惆怅,“懊恼春光欲断肠,来时长缓去时忙。”美丽的春光,仿佛很在乎残冬的淫威,千呼万唤始出来,姗姗来迟,又匆匆而走。

“懊恼、断肠”,表现出诗人惜春的心情;“缓、长”这二字,又展现出诗人抱怨春姑娘停留人间时间之短。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春的笑靥漫过青山绿水,暖风也拂过庭轩和脸庞,水融冰消、风柔云飘,山朗润起来、水也涨起来了,朝阳明丽、晚霞灿烂,让人们舍不得虚掷时光。

正当读者以为作品又落入俗套时,杨万里却忽然笔锋一转,“落红满路无人惜,蹈作花泥透脚香。”满园的落红,被行人踏于脚下、碾作尘土,让人心生幽怨、满怀悲戚。但那些凌乱的花瓣,已经从脚趾间纷纷涌出,在小溪边、田埂上,散发出春天的一串脚香。

诗人居然把“透脚香”搬入神圣的文学殿堂,似乎根本不担心别人的指责和那些异样的目光,却反而欣喜于这种最为质朴而又直观之理趣。诗人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幽静小路,忽然踩出一朵花来,这份惊喜正惊艳了春天。

再细细品味这首诗,与清代龚自珍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似的意境,但杨万里却描写的更加细腻委婉。前两句极力铺垫一种惆怅悲悯的气氛,第三句更是用“满路”和“无人”进行对比,强化了这种惜春的情绪。

最妙的是尾句,没有豪情万丈、不见慷慨陈词,却用难登大雅的“透脚香”三个字,非常接地气地展现出落红化泥的生动景象。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如那些花儿一样,从含苞欲发,到璀璨绽放,再到凋落枯萎,同样的四季轮转,却多了一些生命的悲喜。落红无语、诗人有情,蹈作花泥透脚香,缘来缘去皆寻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AndrewsViola2024-02-27 09:38AndrewsViola[火星网友]110.166.56.66
    冬去春万象更新正如杨万里:“东风吹战鼓擂三春正气取花开。”祝愿大家新春开怀幸福美满。
    顶26踩0
  2. samsara2024-01-15 00:59samsara[香港网友]203.94.12.157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正如杨万里诗云:“花落庭前翠禽声绝片春愁待酒浇。”祝愿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顶0踩0
  3. 天堂丶2023-12-02 16:19天堂丶[吉林省网友]103.50.114.10
    冬去春序更迭正如杨万里诗:“寒日落暖风回相迎人更喜。”新春佳节愿大家开怀笑容幸福安康。
    顶3踩0
相关阅读
杨万里这首咏梅诗起句漂亮 结尾更是神来之笔 通篇美得令人惊艳

杨万里这首咏梅诗起句漂亮 结尾更是神来之笔 通篇美得令人惊艳

杨万里的诗风格独特,而且言简意赅,往往可能只是那么寥寥数语,但是美得令人惊艳,譬如这首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四,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这首诗尽

2023-10-09

杨万里的这首诗 短短4句 便把荷花写得很传神 堪称经典

杨万里的这首诗 短短4句 便把荷花写得很传神 堪称经典

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商隐爱它: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白更是认为文学作品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022-12-27

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 短短4句 尽显自然之美

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 短短4句 尽显自然之美

从大漠孤烟到杏花春雨,从明月清风到名山大川

2023-10-30

杨万里文的来历

杨万里文的来历

岂叔季之文果有此一种体制乎?其实呢,陈衍的这种做法,乃是仿了宋人姜夔、杨万里的,他本人早有夫子自道见石遗室诗话,汪氏的批评,并不算切中要害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