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真正想要修道的人 你就要懂得《道德经》中的这句话 受益匪浅!

时间:2023-10-16 07:46:01

相关推荐

真正想要修道的人 你就要懂得《道德经》中的这句话 受益匪浅!

很多人在刚刚认识我的时候,就跟我说,他说自己走了很多地方,也看了很多的修行知识,目的是想要了解真正修行的东西。但是很多年以来,都一无所得。甚至有时候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些什么,等到看到真正修道的东西,才知道以前的那些,简直什么也不是。

后来我告诉他们,在许多修道的古书中,《道德经》就是一部让人如何修道的经典。有人虽然知道,但是直言“看不懂”。也有的干脆就不懂得,为什么《道德经》是一部修道的书。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除了“无为”能与修道沾点边之外,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让人修炼自身的智慧,用以平息外在的纷争。如果你也是这种看法,那么你就真的没有读懂《道德经》。

那么,真正想要修道的人,在真正看懂《道德经》之前,你要明白其中的这句话。一旦读懂,你会感觉受益匪浅!

在第四十八章中,《道德经》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稍微研究过《道德经》的人,可能会看不明白这句话。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修道,就是要知道得越多越好。如果知道得少了,可能连自己要如何面对困难,要如何认识事物都不知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修道人的那种无物不破,无坚不摧,遇到困难,要如何闯过去呢?

就让本文分三部分来进行剖析这句话。

作为普通人来说,可能知道得越多,社会经验就越丰富,那么他遇到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解决之道。一旦没有任何困难了,他的生活可能会过得很好。但是一个人想要修道,最重要的却不是懂得的知识越多越好。

从“学”的表面来看,一个人正因为要不断地学习,所以要不断地记忆。那么他的心,随着知道得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只是出现在中国,在全世界,其实都是一样的。当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头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变得千奇百怪。

现在有个新生词,叫做“脑洞”。一个人的脑洞越大,他的思想越奇特。很多人觉得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有才”。

从《道德经》的角度来看,事物往往存在着两个方面。可能越有才的人,他的思想也越复杂。那么,从修行的角度看来,他的思想越复杂,他的杂念就会越多。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境界,可以从他杂念的多寡看出来。《道德经》中要求一个修道的人,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你的杂念越多,你离这种致虚极的状态,就会越远,你的境界就越低。

那么,当一个人修行的时候,就要将自己的这种多余的东西,全部去掉。所以,修行的人才要做到“为道日损”。

从“致虚极”的标准来看,一个人所有的杂念,都属于多余的东西。所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去做,将自己所有杂念,当作多余的东西去掉。

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修道有成。但是这种“损”是一步一步的,才能达到的。所以才称之为“为道日损”。

所谓的损,就是去掉自己的杂念。因为修道的人,杂念的存在就像是一堵堵的墙。只有将它们都修掉,你的修行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BakGun2023-12-14 15:42BakGun[云南省网友]203.145.11.214
    意!修道不仅是空口更要实践。理解《道德经》中精髓才能真正把修道精神贯彻到生活中去。
    顶0踩0
相关阅读
《道德经》:理解了这四句话 你才真正算是“悟道”!

《道德经》:理解了这四句话 你才真正算是“悟道”!

但是由于现实原因,由于要工作、要生存,对于那些高大上的修道之事,总觉得遥不可及

2023-01-23

《道德经》十句名言 感悟人生大智慧!

《道德经》十句名言 感悟人生大智慧!

今天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的十句名言,共同学习老子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一切

2023-08-05

让人受用一生的句子 道德经经典名句助你开悟 天下无敌

让人受用一生的句子 道德经经典名句助你开悟 天下无敌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是个中国人,基本上都听过这句话,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并且能实际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2022-12-15

《道德经》这句话让你认识自然规律 看透人生真谛

《道德经》这句话让你认识自然规律 看透人生真谛

如果不能静心思考,一天到晚匆匆忙忙或是刷手机是难以有所成就的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