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俗语“人不可貌相”出自2500年前 句中的这个“人”原来是他!

时间:2023-10-16 02:15:01

相关推荐

俗语“人不可貌相”出自2500年前 句中的这个“人”原来是他!

俗语“人不可貌相”出自2500年前,句中的这个“人”原来是他!

“人不可貌相”一直以来就被人们挂在嘴边,用来形容那些相貌上不够突出,但是却身负奇才的人。这句完整的话出现在《西游记》的第62回中,但是西游毕竟是小说,那么你可知“人不可貌相”这样的用法最早的时候出现在哪里?而这里的人又是谁呢?其实这句话出现的时期可以说相当早了,出现在春秋时期。是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对于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说的。

灭明这个人就像这句话中所说的那样,貌相不佳。额头长得低,嘴又长的窄,鼻子也长得很低。透过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够想象出这样的一张脸,却是不像我们脑海中所浮现的才子能人的样貌。反而就像是村头卖大饼的小贩,但是若我们都这样想,那也就成了以貌取人的了。孔子最初也是和我们想的一样,一看灭明长得这样不像大气之才,也就未重视他,又因为自己推崇有教无类,不好把人家赶走,于是就晾着他了。

灭明也看出来了孔子对于自己的态度,内心自然是不太服气的,于是决然离开了孔子,自己外出游学去了。受到了孔子的冷落,虽有不满情绪,但是他却并没有记恨孔子,在外讲学,传扬孔子的学说。灭明到的地方正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成为蛮夷之地的楚国,在这里,他为当地人传扬儒学精神,为当地的思想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打下了相当大的名气,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推崇。

在灭明游学的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孔子的十哲弟子之一的子游曾高度赞扬过灭明的成就。当时是在武城这个地方,子游接触到了有很高的儒学造诣的灭明,并且十分肯定他在当地游学所作出的效果。随后,在子游回去见孔子的时候,专门在孔子面前提到灭明,说灭明行事,从不搞投机取巧,没有什么大事从不来找自己。意思其实就是说,灭明办事脚踏实地、从不阿谀奉承。

久而久之,孔子也听闻了灭明的事情,想到自己曾经竟然以貌取人,自愧的说道:“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这里的子羽说的就是灭明。意思就是自己因为以貌取人,错过了澹台灭明这个人才。也证明了人不可貌相,否则,就会像孔子一般失去重要的东西。

灭明就是这样一个不为名利,只愿传承自己所追求、内心所坚持的东西的人,尽管被孔子不重视,但是南下讲学,从未有过怨言,一心投身儒学的发展上,影响了一众南方之地,将儒学传扬的更加广泛。并且自己也保持着孔子弟子的身份,也正是有这样的能力与品质,最终澹台灭明也名列孔子72贤人之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黎洛2024-01-31 02:44黎洛[山西省网友]45.117.68.205
    原人不能只表面真相比表象更加重要。
    顶7踩0
  2. Eric光辉岁月2023-12-26 10:34Eric光辉岁月[河北省网友]45.113.241.205
    历史果是惊奇这个“人”居揭示了这么多道理。
    顶3踩0
  3. 水冰心2023-11-20 18:24水冰心[河南省网友]121.60.90.199
    这个俗语果有深意不要轻易以貌取人。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不可不知的20句韩国常用俗语

不可不知的20句韩国常用俗语

[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俗]人心换人心,人情换人情

2023-12-14

农村14句俗语 句句在理 经典永不过时

农村14句俗语 句句在理 经典永不过时

民间口头传承文学之一种。亦称俗话。通俗并广泛流传的定型语句。大多数是劳动群众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愿望的反映。简明、形象、富有寓意,往往被

2023-10-22

老祖宗识人术 俗语“满脸横肉是凶相” 上半句更为经典

老祖宗识人术 俗语“满脸横肉是凶相” 上半句更为经典

有一天你会在天空飞翔,展示你美丽的姿态

2016-07-17

流传多年的15句经典俗语 劳动人民的智慧!

流传多年的15句经典俗语 劳动人民的智慧!

流传多年的15句经典俗语,劳动人民的智慧。1 富贵知贫,少壮念老。富贵时要知道贫穷者的艰辛。年轻力壮时,要想到年老力衰的困难。2 三言两语成夫妻。形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