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一厢情愿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时间:2023-10-15 04:33:01

相关推荐

一厢情愿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出自: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近义词有:一相情愿、一意孤行,反义词有:两相情愿,一厢情愿是中性成语,可作定语、状语;指单方面的事情。一厢情愿的详细解释:成语名称:一厢情愿(yī xiāng qíng yuàn)成语释义: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成语出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近 义 词:一相情愿、一意孤行反 义 词:两相情愿成语用法:可作定语、状语;指单方面的事情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一厢情愿的例句:1、没有和妻子商量,他就一厢情愿地把电热毯买回来了。2、曾几何时我以为我找到了我要的幸福,可是当我毫无保留的付出后,才发现原来一直都是我的一厢情愿。3、祈望成功之路没有失败那是一厢情愿。在强者眼里,失败不是阻挡前进的障碍,而是助己攀登的阶梯。4、人往往说黑道之人无情谊可言,为利转眼翻脸无情,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殊不知,一个团伙的存在发展不仅仅是利益使得他们走在一起,更有其它的东西。5、对于世界和人,不抱过分的幻想也不抱过分的悲伤,不感到太多的一厢情愿,也不感到太多的失望,不轻易将谁谁视为寇雠,也不视为救星与再生父母。6、这个目标堪称一厢情愿、官僚主义的自我保护的杂拌。7、在一个未知的公共卫生危机广泛蔓延时,让民众安之若泰,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是,任由恐慌蔓延,恐怕比疾病本身更难熬。8、那些被自己一厢情愿所认定为平滑而空白的过渡里。你忘了绝望与悲伤曾带着怎样巨大的羽翼从上方尖啸而过。9、你的幸福却不属于我,以为你爱的人是我,却不想只是我的一厢情愿。10、爱情是两个人的天荒地老,不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11、一厢情愿以后才知道,原来,掂着脚爱人真的很累。12、我一直在用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关注你的每个动态,我知道,那都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厢情愿的成语接龙:一厢情愿 > 愿受长缨 > 缨緌之徒 > 徒劳无益 > 益国利民 > 民情土俗 > 俗不堪耐 > 耐人咀嚼 > 嚼墨喷纸 > 纸短情长 > 长风破浪 > 浪声浪气 > 气吞山河 > 河东狮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听途说 > 说到做到 > 到处碰壁 > 壁间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一厢情愿由小学家庭辅导平台[小孩子点读]APP独家整理并发布。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黑加仑2024-01-12 20:57黑加仑[吉林省网友]203.11.84.38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作者对释义、典故解释非常深入不仅帮我增加了知识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些词汇应用场景。
    顶41踩0
  2. 彩虹色铅芯2023-11-29 00:45彩虹色铅芯[澳门网友]103.233.55.170
    这篇文章内容非常有趣但是出处是厢情愿推测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顶0踩0
相关阅读
灼艾分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灼艾分痛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2020-04-22

醇酒美人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醇酒美人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学信陵君

2010-07-09

黄雀伺蝉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黄雀伺蝉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出自: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

2013-07-24

不足回旋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不足回旋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不足回旋,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反义词有:留有余地,不足回旋是中性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指行动不便。不足回旋的详细解释:成语名称

2009-11-03

三衅三浴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三衅三浴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出自:国语 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近义词有

200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