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五省市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3-10-12 06:18:01

相关推荐

五省市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货变成国潮,一方面需要实打实的产品,另一方面需要转变呈现形式,让消费生力军的年轻人为之买单。于是我们看到旺旺公司推出了潮牌毛衣,经典国货品牌六神花露水、英雄钢笔、回力鞋等都推出跨界新品,主打90后、00后消费者。

在国货跨界背后,有股神秘力量叫人工智能。实际上,用人工智能指导国货跨界的操作模式,在天猫平台上已经比较成熟了。这里,人工智能承担两个功能: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哪些IP(即知识财产、文化现象等)和品牌用户的重合度更高,品牌有没有做联名的潜力和价值,预测联名后卖出爆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货品创意本身的兴趣指数,品牌确认与IP合作后,人工智能可 以推动一些创意方向,更好迎合市场或特定圈层的喜好。

2018年天猫“双十一”全球潮流盛典上,旺旺与独立设计师品牌联名款红色毛衣成为当晚的焦点。在这场盛典开始的四天前,旺旺卫衣在天猫进行了小规模限量发售。合作款卫衣、毛衣和零钱包均在7秒内售罄,甚至带动了七十万粉丝涌入旺旺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流量是平时的十倍,跨界效应显现。今年5月10日,“天猫 国潮脑洞官 ”小程序的 上线,则意味着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国货跨界再进一步。从活动页面来看,依靠左边的IP及右边的品牌进行组合,生成跨界商品,通过上下滑动模式,单个用户在短时间内看到品牌合作最大的可能性。用户自己选定商品并为其点赞支持,最终支持率靠前的商品则将被生产市售。

(摘编自《人工智能让跨界的国货成爆款》)

材料二:

在未来教育的变革中,人工智能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当前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影响,但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诸多困境。要突破困境还应合理规划其发展路径。

第一,加大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服务品质。一是加强教育专家、人工智能专家以及企业人员间的合作,了解当前教育现实需求,寻找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契合点,推动教育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比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教育情感类机器人的研发,使其能够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实现人机共情,让机器变得更有“温度”。二是拓展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模块,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当前,国家积极倡导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因此可以研发与之配套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比如编程类教学工具和软件,以此辅助教育教学,优化学习效果。三是建立完备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规范行业标准,加大市场督导与监察力度,保障企业为教育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增强教育人工智能信任感。人工智能与教育的

融合发展是智能时代的重要趋势。教育人工智能将取代教师的重复性劳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使得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是教育中涉及的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仍然需要由教师来完成。因此,“人机结合”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此外,人机信任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立长效的人机信任机制是构建和谐共生“人机结合”新生态的前提。因此,要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制定和嵌入道德标准,打造更加强大、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系统,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良性发展。

(摘编自杨现民、张昊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

材料三:

科幻作品的人工智能叙事与当代人工智能的社会叙事有着很大差别,但在当代社会 叙事中又往往不经意地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其中当然有旧媒体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越是新媒体越喜欢对社会恐惧推波助澜,因为这可以“恰切地”引发人们的焦虑和单纯快乐,其真 实目标是增加新媒体的点击量。但三人成虎,社会叙事沉浸其中,不免最后也把自己吓倒。无论是人工智能伦理、法律,还是未来的生活形式,所有这些都包含着想象的成分。人工智能的未来图景并非全部真实,而是一种既有真实,又有虚构的东西,但是虚构不是贬义,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一独特的力量与人工智能的当代发展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密切相关。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一种新技术 能够把我们带向对未来的彻底忧虑。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担心人类就此异化。现代思想家对技术的批判达到连篇累牍的程度,但是,所有新技术最终都与人达成了和解,新技术与人的理想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难道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吗?

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工智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奇点①来临。所有的社会叙事其实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所以目前人工智能虽然还没有达到对人类自身发起挑战的程度,但我们总是预设人工智能将会以人类不可想象的速度发展,比如阿法狗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进展速度,最后只能把它停下来,因为人类棋手再也无法战胜它,继续发展它的棋力已无意义。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全面超过人类,那么,地球上将存在两种顶级存在,一种是人类,一种是人类的造物——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摧毁人类,这不能不引起人类的恐惧。围绕这样一个奇点叙事,整个社会叙事划分 为截然对立的两种态度:拥护或反对。拥护人工智能者认为上述叙事只是一种忧虑,反对人工智能者认为这是人类的悲观未来。由此,人工智能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它几乎摧毁了所有古典优雅的人类表征,直接将我们带到生存或毁灭的基础问题上。当然,所有这些叙事在引发忧虑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这一叙事形式把未来的近景想象和远景想象不幸地混淆一处,并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嫁接,以至于我们从一开始所讨论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证明的伪命题——人工智能具有自主意识,能够消灭人类。我们充满恐惧地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发展出自己 的自主意识,这会让它具有全面代替人类的动力。但更多时候,自主意识是一种概念嫁接,而不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幻构想。

(摘编自王峰《人工智能科幻叙事的三种时间想象与当代社会焦虑》)

【注】①此处指机器在智能方面超过人类的那个阶段。

1. 下列关于材料中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可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品牌的联名价值及销售潜力,为国货跨界提供支持。

B. 教育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劳动,但涉及道德、价值、情感培养等工作除外。

C. 教育人工智能正处于起步阶段,它未来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人机信任这一关键要素。

D. 人工智能的独特力量在于既真实又虚构,给人类带来未来可能被异化的巨大焦虑。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跨界效应”产生的前提是,获取联名品牌和用户兴趣的数据,精准定位爆款商品

并进行设计制售。

B. “天猫国潮脑洞官”小程序让用户也能参与品牌跨界合作,如果用户选定的商品支持率靠前就可以生产市售。

C. 对人工智能持反对态度者,实际是将想象与现代技术嫁接,幻想人工智能可能发展出自主意识进而替代人类。

D. 材料一以旺旺卫衣为例展现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材料三则以阿法狗为例证明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超出人类想象。

3.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在二三十年前,人们接受教育之后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但对人工智能时代出生的人来说并非如此,他们必须保持终生学习。”

B. “技术如何跟教育更好地融合,主要还是看宏观大环境。教育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宏观社会环境的变革。”

C. 阿里云城市大脑覆盖交通、平安、市政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统之一。

D.华中师大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要将学校建成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引领基地和卓越教师培养示范区。

4.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它由三个命题组成,前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后一个命题是

结论。请仿照示例,梳理出材料三画线语段中隐含的逻辑思路。

示例:

a.所有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前提)

b.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小前提)

c.所以,逻辑学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论)

语段梳理:

a.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所有新技术都曾引发人们的焦虑,但最终都与人达成和解。

(大前提)

b._________,(小前提)

c.__________。(结论)

5.有同学看过某科幻电影后,对人工智能与其创造者权力反转的恐怖后果产生了深深的担忧,进而认为人类不应该发展人工智能。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 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他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住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户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户上的换了。”凤姐儿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颜色又鲜,纱又轻软,我竟没见过这样的。”贾母听了笑道:“呸,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薛姨妈等都笑说:“凭他怎么经过、见过,如何敢比老太太呢?老太太何不教导了他,我们也听听。”凤姐儿也笑说 :“好祖宗,教给我罢。”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凤姐儿一面说,早命人取了一匹来了。贾母说:“可不就是这个!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作被作帐子,试试也竟好。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糊窗子。”凤姐答应着,众人都看了,称赞不已。刘姥姥也觑着眼,看个不了,念佛说道:“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着糊窗子,岂不可惜!”贾母道:“倒是做衣裳不好看。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再做一个帐子我挂,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凤姐忙答应了,仍令人送去。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往秋爽斋去。

一行人等来至探春房中。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那板儿略熟了些,便要摘那锤子,要击。丫鬟们忙拦住他。他又要佛手吃,探春拣了一个与他说:“顽罢,吃不得的东西。”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来看,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姥 姥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下作黄子,没干没净的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打的板儿哭起来,众人忙劝解方罢。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王夫人等笑回道:“街上的那里听的见!这是咱们的那十几个女孩子们演习吹打呢。”贾母便笑道:“既是他们演,何不叫他们进来演习?他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的近。”众人都说那里 好。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有删减)

6.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为线索,从潇湘馆到秋爽斋,从外部环境到内部陈设,体现了大观园的气派。

B.刘姥姥让路给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土地,这既表现她内心的卑微,也能看出她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质。

C.画线句以刘姥姥的视角写黛玉居室,她将绣房错认为公子书房,符合刘姥姥身份见识,也侧面点出了黛玉爱好读书的特点。

D.文章描述探春房中摆设时,连用了六个“大”字,是对“探春素喜阔朗”的具体解释,意在与上文潇湘馆的狭小形成对比。

7. 文中“板儿挨打”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8. 请结合选文,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

9. 鲁迅认为,《红楼梦》不是历史小说、政治小说,而是一部“人情小说”。请从林黛玉、贾探春、刘姥姥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谈谈你对“人情小说”的理解,150字左右。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法行

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①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 。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王民)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王民) 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王民) 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②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注】①雝,通“壅”,阻塞。②檃栝(yīnguā),矫正竹木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B.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C.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D.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输,在文中指公输盘。复姓公输,名盘,鲁国人,能造奇巧器械,民间称鲁班。

B. 诗,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

C.南郭惠子,在文中指住在南郭地方的、一个名叫惠子的先生。南郭,即南边的外城。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在文中指孔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法行”就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遵循“礼制”,不超越“礼制”,全文引用几位圣人的言论来论证这个观点。

B.文中引用曾子的言论来论述做事要合乎常理,务求根本,早作准备;不贪财害义;要加强主观修养,不怨天尤人。

C.文中借南郭惠子与子贡的对话来论述君子只要做到身心端正,就不怕求学的人身份多么混杂和学习时的来去自由。

D.文中引用孔子的言论来论述君子要像珍视宝玉那样重视道德修养,明白恕道,并提出三种

思考:要早学习,早育人,早施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已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2)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14. 请简要概括孔子提出的三种恕道及意义。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

判官。②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③冻雷:初春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15 .本诗的体裁是_____。“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____。

16 .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了

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_ _____ ___ , ___________ _ ”。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_________ , _________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三句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六.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夏天,《廷禧攻略》稳居热搜榜单。精良考究的清宫美景、古典大气的高级色调、如诗如 画的清雅构图,俨然一幅唯美的 动态水墨画。这部诚意之作,① ,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东、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迅速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这部清宫戏一改 以往套路,② ,尤其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呈现。比如,剧中嫔妃服饰使用的香云纱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数十道工序制成,被外国人赞誉为“软黄金”;服装上的刺绣匠心独具、栩栩如生,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球绣……一针一线都展示着中华传统的高超技艺;团扇采用的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中的顶级艺术,雕琢镂刻,立体感十足;高贵妃千娇百媚的姿态、行腔婉转的曲调,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风范……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到震撼。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推陈出新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偶、借代、夸张 B. 对偶、借代、拟人

C. 比拟、比喻、排比 D. 比拟、比喻、借代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不能只在古书保护非遗,而要让它走到现实中来,紧随时代促进非遗的发展。”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1. 下面是某地厨余垃圾处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七、写作

2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诸子散文与史传作品中的人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游刃有余的庖丁,有智退秦师的烛之武,有运筹帷幄的张良…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人物展开讨论。上述三个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启示最深?

请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届新高考五省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 D 2. A 3. D

4. (1) )b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技术

(2)c 所以人工智能(开始会引发人们的焦虑,)最终会与人达成和解

5.不认同。①科幻电影中关于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基于幻想的,其目的是借助想象激发恐惧,

博取收视率;含有虚构成分,不可全信。②到目前为止,所有新技术都与人类和解,成为现代生活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最终也会如此。③目前看来,人工智能正在经济、教育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其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应该发展人工智能。

认同。①虽然是科幻电影,但是基于对现实科技的研究,不能完全否定对未来的这种预测,像电话、互联网等曾经也被视为科幻,如今已经成为现实。②阿法狗的实施证明,人工智能的智力会超过人类,因此无法完全否认它不能替代人类这一可能。

6. D

7. ①板儿挨打是因为他要这要那的乱闹,侧面说明探春居室的装饰风格比较质朴自然,贴近生活,表现探春豪爽质朴、喜欢民间小玩意儿的性格特点;②刘姥姥打骂板儿,看似是表现自己见过世面,其实是掩盖自己内心的惶恐,体现刘姥姥世故狡黠的一面。(刘姥姥看出探春的不满而斥孙,侧面表现她的察言观色和机灵应变。)③在表现形式上,又区别于在黛玉处单纯的惊叹,板儿挨打一节显得有声有色,生动多姿。

8. ①富而有礼,有慈悲心。不因刘姥姥贫苦而歧视她,反而带她逛大观园,关心她是否扭了腰,称她“刘亲家”等。②见多识广,趣味高雅。介绍众人闻所未闻的软烟罗,关于潇湘馆窗纱颜色与环境的搭配,“借着水音”听演奏的音乐趣味等。③慷慨豁达,不做守财奴。对于珍奇的软烟罗做及时的处置,或做家用,或送人。④慈爱,善于观察。疼爱黛玉,给黛玉换窗纱。

9. 小说不以波澜起伏的情节取胜,而是立足现实生活、闺阁琐事,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人生。如写黛玉的爱情,着眼于日常中的儿女情事,如探宝钗时言辞间的醋意,因宝玉而生发的小口角,被拒之门外而产生的误会等日常小事,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逐渐推进爱情的发展,黛玉敏感自伤、脱俗专情的形象特点也在这些人情世事中得以立体呈现。

10. B 11. C 12. D

13.(1)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说明自己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去责备别人,这不是太迂腐了吗?”

(2)因此君子年少时就考虑到长大后的事,就会努力学习;老年考虑到死后,就会教育后人;富有的时候考虑到贫穷,就会施舍。

14.恕道:①侍奉君主②报答父母③尊重兄长。意义:明白和掌握了三种恕道的做法,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15.七言律诗(答 “ 律诗 ”“ 近体诗 ” 可以)拟人

16.答案一:同意前一种,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作者被贬夷陵,政治失意,诗题以“戏答”为名,轻松谐趣。首联和颔联写景,既有春风不到夷陵,初春花未开放的遗憾,暗喻个人政治失意,又写出了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的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

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写自己早年志得意满为官洛阳,牡丹盛放,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不用嗟叹”,表现出善处逆境豁达自解的思想性格。

答案二:同意后一种,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首联写夷陵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颔联写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笋欲抽芽”等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等待机会。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说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不须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17. (1) 至丹以荆卿为计 (2) 始速祸焉 (3)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

君 (5) 归帆去棹残阳里 (6) 背西风 (7) 酒旗斜矗

18. C

19. 原文使用叠词“真真切切”,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还起到强调作用;②原文“我们的生活”,代入感强烈;③原文“推陈出新”,更表达了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20. ①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②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21. 示例:某地对厨余垃圾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通过就地资源处理,化为肥料;二是经分类收运后,进行集中生化处理,制成肥料,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残渣则填埋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我的笑靥暖暖等花开2024-02-11 02:36我的笑靥暖暖等花开[河南省网友]43.251.192.53
    @藍脃沋喐2.通过这份答案解析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高考语文试题考点和解题思路。
    顶0踩0
  2. 藍脃沋喐2023-12-12 04:27藍脃沋喐[福建省网友]203.5.114.14
    1.这份资料很有用可以帮助备考学更好地理解语文试题。
    顶10踩0
相关阅读
脑筋急转弯:不逗人笑的相声 猜一成语 这答案能让我狂笑不止!

脑筋急转弯:不逗人笑的相声 猜一成语 这答案能让我狂笑不止!

提示:动物脑筋急转弯问题4:避路让将军打一成语脑筋急转弯问题5:长发偏要自己剪 打俗语五字脑筋急转弯问题6:一个人被刷成金色脑筋急转弯问题7:玉皇

2010-09-13

原实控人占用资金逾4亿 文化长城“带帽”

原实控人占用资金逾4亿 文化长城“带帽”

对于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主要原因,公告称,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文化长城未经决策审批或授权程序,利用潮州市名源陶瓷有限公司、潮州市源发陶

2007-05-12

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1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听力原稿

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1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听力原稿

数学:联考|T8八省八校第1次联考: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及精品解析!语文: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第1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精品解析!该联考试卷适合参

2011-09-18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三学生提升考试成绩 需要抓住这四个重点

高考语文备考 高三学生提升考试成绩 需要抓住这四个重点

高三学生提升语文考试成绩,需要抓住以下这四个重点

2023-10-28

高三学生:都说英语好提分 这两个月应该怎么学?

高三学生:都说英语好提分 这两个月应该怎么学?

有高三孩子问:哥,我们班主任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怎么学呢?这篇文章,学长给高三学生们说说,这两个月里,英语应该怎么提高成绩?第一:背诵各种类型英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