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曾许人间第一流”:寄语高考的一句诗 引出杭州吴宅的400年前世今生

时间:2023-10-12 05:33:02

相关推荐

“曾许人间第一流”:寄语高考的一句诗 引出杭州吴宅的400年前世今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昨天,北京大学微信推文里的一句诗“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在网上引发热议,各种解读都有。

记者翻阅文献,采访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后,找到了诗句的原作者吴庆坻。稿件推送后,有读者留言,吴庆坻的老宅就在杭州新华路附近。今天记者特意前往走访了一番。

在新华路靠近庆春路的路口,有一条小巷子,叫岳官巷。

这短短几十米的小巷,周围是最市井气的杭州,巷子往西2公里不到就是西湖,往西南3公里是明清的府衙所在地。

吴宅就在闹市中的这条小巷里,门口两尊石狮子,白墙黛瓦,恢弘简约中透着古雅和大气。这是杭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古宅建筑。

杭州市凤凰山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吴宅由东、中、西三部分建筑组成,从明中后期到清清代,几度易主,经过多次改建。原总占地面积近八亩,南北长108米,东西约宽80米,是三路五进的大宅,内有道福堂、守敦堂、锡堂、肇新堂、载德堂、花宜馆,四宜轩等十多座屋宇。

整组建筑保持了杭州明代住宅建筑群的总体布局特点,作为南方民居的典型,吴宅被收进高校建筑系教材《中国古代建筑史》中。

400年历史的古宅,中间换过多个主人

就像郭庄原叫宋庄,后被郭氏商人买下才改名,杭州很多宅第都如此,这座吴宅也不例外。据吴家后人吴曾询老人以及相关资料,这座宅子始建于明代。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山东人殳云桥、殳云山兄弟曾在这居住。因为殳云桥担任过学官,这条小巷子就被命名为“学官巷”。杭州方言“学”“岳”相近,后来讹为“岳官巷”。

殳氏之后,宅子为高文清所得。明末清初,又到了翁开之的手中,他曾在宅内“花宜馆”种过一棵白皮松。因此后来乾隆年间,孙氏得到后,改建了“寿松堂”。

孙家孙宗濂是一位藏书家,寿松堂用来藏书。儿子孙传曾又根据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将寿松堂改名为碧山栖。孙传曾的两个儿子后来也模仿父辈,给花园题名八景:碧山栖、祝花轩、补竹亭、怡云楼、蕉廊、虹月舟、秋声阁、红兰馆。

太平天国攻进杭州城,相传宅子曾被作为某王的王府。后来清军又收复,设为临时军事机关。咸同年间,担任过云南巡抚、四川总督、云贵总督的吴振棫从孙家手里买下了这座宅子,直到今天就一直叫“吴宅”。

吴曾询老人说,先祖吴振棫是咸丰二年(1852)辞去云贵总督职务后买的。检清史资料,吴振棫咸丰二年时为云南巡抚,九年(1859)升云贵总督,不久托病辞职。同治元年(1862)曾派到陕西办理军务,直到同治七年(1868)才还乡,在万松书院讲学。

从咸同年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吴家在这里住了100多年。

吴家200年间,世代诗书传家

吴家世代是杭州的书香门第,著名的《国朝杭郡诗辑》是吴振棫的祖父吴颢所编。吴颢大约是乾隆时候的人,曾任遂昌训导(学官,负责地方教育。)

在此基础上,吴振棫完成了《国朝杭郡诗续辑》。后来,杭州著名士绅丁申、丁丙兄弟又完成了《国朝杭郡诗三辑》。吴振棫又著有《养吉斋丛录》,记载了清代的掌故史料,极有价值,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等今天都有出版。

吴庆坻的诗“曾许人间第一流”今天一时广为流传,他也被列入《光宣诗坛点将录》,诗才不凡,著有《悔余生诗》。晚年,他受邀纂修《浙江通志》。吴庆坻长期在官场,有笔记史料《蕉廊脞录》,也很有价值,中华书局等今天也有出版。

吴庆坻长子吴士鉴是近代著名金石学家、藏书家,曾中光绪十八年榜眼(与汤寿潜、蔡元培、叶德辉、唐文治同榜),曾任江西学政。他比父亲、曾祖更擅长学术,在考古学和文献学方面有《补晋书经籍志》《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等著作,个人有《含嘉室诗文集》。

吴曾询老人就是吴士鉴的曾孙女。今年已经是90岁上下。她介绍,自己的父辈兄弟十几个,光浙大毕业的就有5个,其他也在其他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都有成就。

吴曾询是1932年生人,她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等日军炮火打过来,她跟随父母颠沛流离。她父亲是南开大学毕业生,父母逃难中一直没放下孩子们的教育。建国后,吴曾询曾任杭州大学教师。

吴家从乾隆年间的吴颢开始,世代书香门第,200年间子孙都重视教育。

也许,从担任学官的山东人殳云桥开始,从这条巷子被命名为学官巷开始,这里就文脉汇聚。

吴宅将迎来新生

1986年,吴宅被杭州市定位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吴宅的住户陆续搬出,宅子由文保部门改作古玩市场。

吴曾询老人说,以前在吴宅门厅,可以看到“榜眼及第”的直牌,这是当年赐给曾祖父吴士鉴的。大厅南边左右两侧有栏杆,挂着吴家历代中过功名的“功名匾”,“有的是光绪皇帝赐的,有的是慈禧赐的。”

她回忆宅子的布局:层层院落进去,一个个堂,都有名字。宅子中轴线最里面的厅堂,就是三厅。

西轴线有花宜馆与竹园,花宜馆前天井,有池塘、假山、花园等。东边狭长的绿地上种着芭蕉和海棠,即“八景”之一的蕉廊,吴庆坻所作《蕉廊胜录》即取名于此。

“曾许人间第一流”,少年时代的吴庆坻曾有这样的志向。某种程度上,吴宅这座老建筑,梁上雕花,典雅布局,也称得上“人间第一流”。

2019年开始,吴宅开始了大规模整修,预计2020年底完工,将作为杭州市政协文史馆。承载着杭州历史的吴宅,成为了杭州展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向世界展示着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特别感谢赵鸿涛、刘万伟先生对本文写作的帮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ζ  ★待你续々♥何时了2023-12-12 03:58ζ ★待你续々♥何时了[湖北省网友]203.0.146.217
    这句“曾许人间第流”寄语真很适合送给高考学子们祝愿他们都能够成为人间第流!顺便这篇文章还介绍了杭州吴宅历史真很有意思。
    顶0踩0
相关阅读
和尚犯下桃花案 苏轼判案却写下一首笑词 读第一句就控制不住了

和尚犯下桃花案 苏轼判案却写下一首笑词 读第一句就控制不住了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曾赞曰: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就成文章

2023-06-30

植树节 他们种下桂花树 还写下了心灵寄语

植树节 他们种下桂花树 还写下了心灵寄语

涌泉社区服务中心、上城区巡特警大队、杭州市机动车驾驶员考试服务中心、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上城区税务局和上城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共有30余人参加本次活

2012-05-04

北大 你知道这句诗背后的杭州 和钱塘吴氏400年书香传家的今昔吗?

北大 你知道这句诗背后的杭州 和钱塘吴氏400年书香传家的今昔吗?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这句诗的背后,是一位杭州诗人吴庆坻

2023-06-19

“母校欠你们男朋友”毕业典礼哪家强?校长寄语大PK 了解一下

“母校欠你们男朋友”毕业典礼哪家强?校长寄语大PK 了解一下

他说:不想跟大家讲什么今日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的空话,反而说:母校亏欠同学们太多

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