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人云:“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这句话现在还管用吗?

时间:2023-10-11 05:31:01

相关推荐

古人云:“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这句话现在还管用吗?

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大河无水小河干”,信谁?古人云,“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有何道理?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中学时代,学习过一篇课文,名为《劝学》,作者为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荀子虽为儒家,但是,对儒家思想有所改造与发展,比如,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比如上述《劝学》一文,就名言频出,诸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

《劝学》中还有一句经典语录,也常被人引用,那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旬子的这句话说得很明白,江河湖海,都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小溪能细水长流,江河才会汹涌向前。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但是,近代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媒体,又流行过一句新名言,那就是“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无水小河干”最早到底是谁提出的,已无从考证。百度上给出的出处为《谢觉哉杂文选·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大河里无水小河里干’,大河里水越多,小河里也就都有水了。谁都盼望祖国繁荣富强,为的是我们更幸福地生活在里面。”谢老的这句“大河无水小河干”,意思应当是,(大河的水由小河的水汇聚而成)大河里的水量充足,小河才不会干涸。这是从一新的角度来讲全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之间利益的依存关系的,符合时代要求。

后来,“大河无水小河干”又被拉伸为“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在中华大地响彻多年。只是,这句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民间谚语,近期来却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大河有水小河满”违反自然规律。从“天然河流(如黄河、长江)”从小到大的汇水过程终成大河的规律看,“小河有水,大河才会满”才是准确表达。如果是从“人工河流(如红旗渠)”的总渠与其下属的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之间的供水关系来看,“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表述,也是准确的。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老黄在此并不想探讨大河与小河之间的自然关系,而是想探究一下这句谚语背后的社会意义。如果将“小河”比作民众,“大河”比作国家,“国富”与“民强”之间,如何平衡,就是一个严肃命题了。

在中国古代,就有“藏富于民”的理念。所谓“藏富于民”,是指中国古代主张国家减轻赋役征发,通过藏富于民的方式来发展生产、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经济思想。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呢?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国国相管仲提出的:“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国语·齐语》)” 意思是,不在农忙时役使百姓而耽误农时,可保证百姓富裕;祭祀时不掠夺家畜,能使牛羊顺利繁育生长。

确实,管仲辅佐齐桓公以来,说法极力主张国家徭役的征发与赋税的课征要适时适量,以此来富民富国。管仲佐政,深受桓公信赖,被尊称为“仲父”。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理念是相当超前的,他很早就明白了“民富”“国强”的相依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每一个公民能够过上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国富”之根本目的还在于“民富”。“国富而民穷”从来不是一个社会得以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越走越偏的“富民”

此后的历代统治者,也都深受管仲的影响与启发,盘剥百姓的同时,也不忘令其休养生息。比如,晋代傅玄要求减轻地租,以发展生产,促进民富。再如,唐初魏徵也力主“薄赋敛,轻租税”(《贞观政要·君道》)。但是,不同的声音各个时期都有,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曾为富者辩护:“夫富室,贫之母也,诚不可破坏(《柳河东集·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这种论辩,以了宋代更是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李觏以《周礼》为据,认为实行一夫百亩制,就能使人尽力,地尽利,从而国实民富。王安石变法时,更是力主打击大地主、富工、豪贾的兼并,以维护中小地主及工商富裕阶层的利益。王安石下台,变法失败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指责王安石的新法是“夺民”(《宋史·本传》),“破富民以惠贫民”(《栾城集》)。司马光们所称的“富民”,主要是大地主及工商豪富。南宋的叶适抨击王安石的抑兼并政策时则说认为,富人实有益于贫者,他颂扬富民“为天子养小民”,是“上下之所赖也”(《水心别集·民事下》)。

到了明清时期,为富民辩护的思想更为突出。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思想家,不论开明或保守者,都十分强调保护富民,只是对于富民的阶级内容,前者主张包括工商富民,而后者则限于地主。正是因为闹到民不生的地步,统治华夏200多年的清王朝,才在风起云涌的变革潮中一朝覆灭。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中国有句古话,叫“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意思是钱财过分集中在国家手中,人心就会离散,钱财分散于百姓手中,人心就会聚拢。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礼记·大学》。”

老百姓手头有钱了,才能拉动消费,这样循环往复,民想不富都不行,国想不强也不行。只是,曾经影响极大的一个口号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现实是,少数人先富起来了,而大多数人还远未实现共富的理想,这才是需要引起思考与解决的新课题。

(图片来自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雨溦2024-01-29 13:57雨溦[浙江省网友]103.56.35.158
    3.财富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与发展这句话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顶14踩0
  2. 几世回眸我只求你一笑2023-12-23 19:08几世回眸我只求你一笑[辽宁省网友]119.15.140.167
    2.这句话仍具有普遍现实意义反映了财富对社会秩序和人群流动影响。
    顶7踩0
  3. 灬陽光半透ヾ2023-11-17 00:19灬陽光半透ヾ[山西省网友]203.32.81.239
    1.古人智慧经典财富分散与聚集对社会仍有着深刻影响。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临字帖千遍 不如董其昌的这句话管用 把书法用笔的诀窍说透了

临字帖千遍 不如董其昌的这句话管用 把书法用笔的诀窍说透了

一本王羲之的字帖,有人临个千八百遍都是常事,可是书法用笔的诀窍依然掌握不了,笔法掌握不了,再怎么努力临帖都是徒劳

2023-11-24

爱到深处时 男人最喜欢听到这四句暖心的肉麻情话 很管用!

爱到深处时 男人最喜欢听到这四句暖心的肉麻情话 很管用!

当你懂得对男人说这句话时,在男人的内心这就是一句最能感动他的肉麻情话,今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为了你都不会轻易去放弃!4 老公,我想你了我想这简单

2023-09-27

爱情中 男生经常哄骗女生的几句话 谈恋爱超级管用

爱情中 男生经常哄骗女生的几句话 谈恋爱超级管用

但是女孩子还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话都是能听的,有一些男人的话要小心为上,有时候是挂着不正经的目的去哄骗你,人生,要学会,分辨什么事情可行,什

2023-07-24

撩中年女人 说这些“情话” 比上千句“我爱你”都管用!

撩中年女人 说这些“情话” 比上千句“我爱你”都管用!

一,在她孤单的时候,你要跟他说:随时打电话给我我一直在的

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