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导师说|做设计 表达能力很重要 因为语言界限就是思维界限

时间:2023-10-07 04:56:01

相关推荐

导师说|做设计 表达能力很重要 因为语言界限就是思维界限

海外导师采访系列之「筑言筑语」

CHENGCHENG JIANG

M.Arch.I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udied in Sichuan University

一个兴趣爱好斐然的设计师,也是满载好奇心的摄影师。读书期间曾获得过全国类建筑竞赛优秀奖,也在摄影比赛中小有斩获。曾参与北京798的一处立面重修设计,并在竞赛中斩获头奖。现就职于美国旧金山Paulett Taggart 建筑事务所,致力于中小尺度建筑空间研究与设计,尤其是建筑材料的轻量化与可持续化,对集成住宅的发展也有深度研究。研究生毕业于UCLA, 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末日型城市的功能空间。本科就读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师从Pezo von Ellrichshausen。

XIAO = XIAO TANCHENGCHENG= CHENGCHENG JIANG

XIAO:采访蒋老师的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感受,比如刚转专业后对设计专业的无比憧憬,比如非常想要学好设计却不知什么是好,比如每个假期都特意去优秀的项目地考察。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他慢慢构建了自己的设计思维,拥有了对设计的判断。在他看来,具有“灵性”的设计师很厉害,比如他本科的学长或者某位同学。而在我看来,他很厉害,因为当人们完成判断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当事人本身并未意识到。我喜欢他像局外人或者说像旁观者那样的表达。

01

XIAO:为什么在川大读本科期间转学伊利诺理工大学?

CHENGCHENG:其实我相当于转了两次学,大一在川大念土木工程,大二大三转去学建筑,大四转到伊利诺理工大学,在那里又念了两年。选择转学算偶然也算必然,在川大学建筑的两年里,我利用假期在全国各地看优秀的建筑项目,看完之后对建筑有很大憧憬。大三那年觉得学业上有些瓶颈,也有眼界渐渐被打开的缘故,便萌生了去更大平台的想法。当时出现这样的机会,刚好自己准备过英语成绩,递交作品集,顺利通过伊利诺理工大学测试,拿到奖学金,顺其自然去了那边。

02XIAO:为什么研究生选择去UCLA读呢?

CHENGCHENG:因为转学已经耽搁很多时间,研究生我想读个一年的项目,像UCLA Entertainment这个项目在当时看来很适合我。因为我的作品集,包括对建筑的兴趣,重点集中在建筑空间的表达上。UCLA有四个studio, 当年除了我们这个studio,剩下的都是high-tech地,从我们这届以后,四个studio都变成high-tech了。整体来看,UCLA March 2的教学方向比较先锋,老师的想法和学生的作品集都比较前卫比较理论。这些studio和建筑的关联性,更多是在体验上,比如VR的结合,编程的代入,已经超越了传统建筑的概念,走向了更高层级。如果你作为建筑系学生对计算机行业有兴趣,或者你想了解新兴行业,可以来读March 2,过程很有意思,成果也很优秀。

美国大部分的学校倾向于提供不同类型的studio供你选择,UCLA不是这样,它的教学体系很有意思。据我的观察了解,UCLA本科是四年,本科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理论写论文,实际的studio和设计课占很小一部分,它的March 1是三年(本科四年可申请),也就是说它默认自己的本科毕业生可以继续读学校的March 1. 那么它觉得在March 1之前,希望培养的是一种理论上非常有想法、敢于表达的学生。另外,很多March 1的老师都是来自普林斯顿,哈麻耶普这四个学校中,普林斯顿算是最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有想法、愿意表达且有矛盾性的学生的话,在这里很受益。

03XIAO:你觉得在国内对建筑设计的学习感受和去了国外之后有不同吗?

CHENGCHENG:我觉得你对一个东西的理解,跟你在那个时候所接收到的信息有关。比如说现在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能得到的信息,或者说在网上能看的项目资料可比当时的我们多多了,所以我很羡慕现在的本科生。国内外建筑教育相较而言,国外课程节奏快,安排紧密,会更辛苦一些。另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在川大,老师会有自己的风格,他们会告诉你他们的偏好,或者说他会努力的把你培养成他喜欢的样子。

所以一方面我要去迎合老师,因为我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另一方面我还要主动在不同的学期调换老师,让自己接受不同风格的教育。但在美国,老师会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个体差异。比如带我的第一个教授,当我迫切地想了解他对我设计的看法时,他不会发表任何很强烈的主观性评论,也不会表露出任何喜恶的情绪。他只是保证你在正常设计的轨道上,至于你往哪个方向行走,走出的结果是什么样,那都由你自己决定。他不希望把你独立思考的想法和心态抹杀掉,因此在他们眼里不管你做的有多“差”,都要非常自信地把这个东西给做下去。

04XIAO:你在读本科或者读研究生期间,有没有印象很深刻的学习经历?

CHENGCHENG:我想讲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人,相当于一个缩影,让我重新了解美国的建筑教育。

他是我的美籍阿拉伯裔同学,认识他的时候我刚来美国读大三,他和我一个studio。我们学校到了大三学生才开始真正独立地去做设计,大一大二都在打基础,我转学前在国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独立设计训练,所以对我来说轻车熟路。而很多美国学生大一大二做的结构研究,到了大三开始做设计的时候,他们很难把思路一下子从研究转到设计上。这位阿拉伯裔同学是个表达能力很强的人,而我当时刚来英语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俩有个鲜明的对比。每次汇报我可能贴一墙的图,但他可能就贴两三张图,我可能讲不了太多,但他可以讲很多,其实当时我觉得他这种做建筑的态度很不对。在我的观念中,学建筑应该少讲多做,实际行动应该重于语言上的堆砌,并且他当时的作品也确实很一般。

这个studio之后我们没什么交集接触,但是等到大五上,我在一个studio 的期末展示上又一次看到了他的作品。

从他的演讲到图纸到模型,整个设计我深受震撼。从他的身上,我已经看不到画图匠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师的深刻与敏锐。经过学校三年的打磨,让他原本优秀的表达能力如虎添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见证了一位优秀的建筑师的成长过程。这位学生就像是我们学校本科教育的缩影,他表明学校不是很在意你最初的时候能做出来什么,但他们比较关心你在想什么,你的思维方式如何。这种培养方式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个缓冲积累的时期,但真正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足以肯定他这五年的积累。

当时这件事给我的冲击很大,因为我个人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不会老师讲什么我就信什么,但比起我这些“叛逆”的外国同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后来在反思这件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作为一个公认的优秀建筑院校,它的教育体系一定是那么多年来,一代一代的老师总结修改出来的。你一头扎到这个体系中,就闷头学就好了,哪怕你什么都不想,按部就班学出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05XIAO:讲一下作品集里你比较喜欢的项目吧。

CHENGCHENG:我讲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算是我学建筑以来上过最优秀的建筑课,老师是一对来自南美的夫妇,他们俩的风格迥异于现在世界流行的先锋化风格,不做参数化,不写代码,就做最纯粹的建筑空间。我们项目以古代一个罗马别墅为基础,这个建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平面图被保留下来,学生以之前的平面图为重做空间设计。这个项目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消失的空间包含几千年前人们对建筑的理解,现在建筑实体不存在,所以只看平面图,其实建筑有无数种可能,你可以抓住每一种你认为非常美妙的可能性。课程初始,第一步是我们把小空间设计出来,建成很简单的3D模型,刚开始需要大概30个小模型,再根据这些小模型的30种不同空间,去做一个和体育馆结合的宿舍设计,它相当于文化的再创造和延续。

第二个是研究生的项目,比较偏理论,做了一年,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理论积累,概念设计,二是细化设计,包括模型推敲等,第三个是做影片来讲述设计。场地基址位于太平洋一个即将要被淹没的小岛,studio有十几个组,每个组做城市的一个功能,我们组选的是做农业。我们最后做的是一个新农业体系,因为这个岛是一个孤岛,我们希望岛上的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给自足,并通过食物这个关键点来连接人们的生活,与其说是在做单体建筑设计,不如说我们最后是设计了一整个体系。项目表现为一座浮在水面的山,山表面可以有作物生长、牛羊养殖,山内部是加工传送,作物研究等,山底部是鱼类养殖。它相当于是一个三明治结构,中间服务两侧,两侧相当于和自然的一种物质交换。

06

XIAO:你觉得作为海外导师,希望能教给学生什么?

CHENGCHENG:我觉得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总体上,我希望大家学会表达。我一般在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的时候,也会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学生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你如果选择不接受的话,也要告诉我你的理由。我不太愿意去营造一种你们干啥都必须听我的这种氛围,虽然教学会顺利一些,但如果学生做的东西完全不是他想做的,那整个的教学过程就像是他在给我打工,对他来说会非常煎熬,对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没什么太大帮助。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现有阶段的水平发挥到一个极致。

07

XIAO:好的,感谢CHENGCHENG老师耐心地回答。CHENGCHENG:不客气,也希望我的经历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或者帮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义薄云天2024-01-28 09:09义薄云天[上海市网友]103.246.120.159
    太赞了!语界限会限制我们思维发展。
    顶0踩0
  2. 卑微的承诺2023-12-21 15:45卑微的承诺[陕西省网友]203.55.192.110
    这句话是真有道理表达能力真很重要。
    顶0踩0
  3. 绪。2023-11-13 22:20绪。[江苏省网友]119.22.224.8
    真实啊我也有感。
    顶2踩0
相关阅读
2022级广西艺术学院动画考研院校信息:动画艺术语言(专硕)

2022级广西艺术学院动画考研院校信息:动画艺术语言(专硕)

一、招生专业及方向012设计学院 全日制 艺术硕士MFA135108艺术设计 专业学位AI动画艺术语言专业共7个研究方向,总共拟招生61人不含推免研究方向简介:

2009-09-21

国际交流&外语学习无界限一切都“so easy”墨案AI词典笔评测体验

国际交流&外语学习无界限一切都“so easy”墨案AI词典笔评测体验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学习工具也是越来越先进,想找一款可以辅导小孩高效学习又不会让其分心的学习工具,后经同事介绍,给我推荐入手了这款墨案AI词典

2023-05-09

十年步履不停 我终于在儿子小学毕业前 带娃实现英文无障碍交流

十年步履不停 我终于在儿子小学毕业前 带娃实现英文无障碍交流

我和先生都是建筑专业出身,之前分享过

2022-12-05

品读|穿越生死界限的诗性絮语与精神修炼——评熊正红的诗集《独舞者》

品读|穿越生死界限的诗性絮语与精神修炼——评熊正红的诗集《独舞者》

独舞者文 杨雨我不知道,在这世上,我还能活多久。不是惧生死,生死已无界限。这是熊正红在诗集独舞者后记中的句子。在我看来,如果不能从她所处的环境、

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