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有些人是这么说的 “厚德之人必有厚福” 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时间:2023-10-04 06:41:01

相关推荐

有些人是这么说的 “厚德之人必有厚福” 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些人是这么说的,“厚德之人必有厚福”,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厚德之人必有厚福,这是必然之道,自有理在,此,毋庸置疑。关键要明白的是,怎么做才能成为具备厚德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人能成为君子,像大地一样广博厚重,才具备厚德。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多是随波逐流,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在苦海之中做“弄潮儿”,所以厚德难积,厚福难享,似浮萍一样飘零,流浪生死。

人之一生,若是追名逐利,就难免沉溺于苦海,唯有回头至岸,立足于本土,才能脚踏实地。人,若是已经回归,脚下是黄土地,怎么才能积厚德?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当成为君子,君子当何以为之?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积厚德需要集义气,吕祖云:“盖义者,有一往坚贞不拔之气,天地赋之于人,审能行焉,则富贵不能夺,贫贱不能移,刀锯刑罚不能动,金玉货利不能摇,海枯石烂不能变,可以塞乾坤,可以光日月,大而成圣为神,小而完名全节,莫非此义此气为之,是义气乃天地间之正气也。”

现在人世之间、人身之中,义气是不是还存在?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倘若顾家不顾国、顾财产不顾兄弟、顾美妾不顾丑妻、巴结权贵不顾朋友……世人倘若如此以为,义气则消亡,正气也不存,歪风邪气横行。如此,无论是世界,还是人生,纵然不死,也是生病,成为病世、病人。倘若丧失义气,人则禽兽不如。狗还不嫌家贫,鸟兽尚知报恩,紫荆花也结连理,遑论人乎?

那么,当如何去做,才能具有义气?拿人俸禄,当忠人之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栽培,当不忘根本;以身相许,当患难与共;一言许诺,当始终不渝;无论富贵贫贱,当交情不变……上述之事,都是义气所为,都当见义勇为,义不容辞。义气在,可得天地之正气,不失一身之元气。如此德自厚,福自来。

(作者:西方游龙,本文由“有故事的生活”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赵仕贤2024-03-05 19:50赵仕贤[香港网友]103.26.64.152
    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顶0踩0
  2. 罄竹2024-01-27 10:32罄竹[河北省网友]103.57.111.33
    “厚德人必有厚福”
    顶0踩0
  3. 一点梅心2023-12-20 01:15一点梅心[天津市网友]210.78.143.100
    有些人是这么:
    顶37踩0
  4. 叶琳2023-11-11 15:58叶琳[福建省网友]202.162.67.27
    []
    顶6踩0
相关阅读
厚德载物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厚德载物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

2008-01-05

传统文化线上公益讲座|厚德载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

传统文化线上公益讲座|厚德载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

李建军教授认为,人的智慧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方法,第三是观念

2015-01-23

李厚德先生|凝聚古人智慧结晶 传播中华商道文化

李厚德先生|凝聚古人智慧结晶 传播中华商道文化

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免受到挑战,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是失掉了国粹

2008-03-01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八个字: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八个字: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是如何形成的呢?请看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国人必看!1,整体观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学为主体

2019-06-04